中秋月

今宵何处惬清游,震泽波心太华头。初出海张红锦扇,到中天挂水晶毬。兔蟾迸作双轮现,金火镕成一鉴秋。惟有飞仙知表里,入他宫殿又焉廋。对月题诗过几人,不知何句与渠亲。精神尤向水中活,形状直须天上真。紫磨一轮开作屋,桂花千朵斫为薪。寒儒老矣心犹在,诚念唐虞有野臣。万派寒芒一道飞,阴精盛处远成围。抱回红日浴东井,横截碧天朝太微。惟有中秋金正王,复当子夜水生肥。溶溶满掬乾坤髓,说向傍人是泄机。吟诗竞尽月精微,自昔谁明造化机。近作金波千道去,远成玉鉴一团飞。阳魂满处因乾父,阴魄亏时自巽妃。笠泽渔舟都不问,醉中倒着绿蓑衣。诗人长以月为心,对月题诗随浅深。缺此作钩圆作鉴,白将如玉紫如金。鍊丹道士绵绵守,见性禅师了了吟。今夜谁家杀风景,聒天鼓吹到横参。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白衣挈榼踵吾门,颇说双泉更有兄。洗盏为君开醉色,不知人世有王闳。秋水无声泻玉觥,镜奁初启净无尘。未将滋味誇殊胜,已觉风神最恼人。浊者为贤圣是清,古人无复论甘辛。因观表里如冰玉,始信荀杨未尽醇。鼠窃跳梁十里间,数杯中夜得安眠。千艘雷动人方扰,一榻山颓我自仙。饷我两樽才斗许,客来索饮不论升。明朝此物岂易得,纵有市酤宁独醒。投辖谁云有祖风,啜醨难与贵人同。竹林若许供鸡黍,助我醇醪幸少丰。

代诸生送蒋守

明明楚侯,为国之光。王明是选,王命是将。皇皇者华,六辔如濡。辔且如濡,其德可孚。其孚维何,洁不可污。皇皇者华,六辔沃若。辔且沃若,其德可度。其度维何,清不可浊。洁也不污,清也不浊。德则不渝,泽则不涸。民则宜之,民则乐之,神亦作之。长淮之南,楚为最剧。守者为谁,以才以德。守既视事,未逾厥月。吏则胥畏,民则胥悦。物来必应,事至立决。守之动静,皆有法度。不苟不简,不暴不怒。处烦以敏,辅严以恕。庭无滞讼,狱无冤囚。民无愁叹,俗有歌讴。古之三府,谣言奏事。今岂不然,兼采公议。付之使节,是以用之。付之远俗,是以重之。其俗既平,其刑既清。章德表功,来朝两宫。两宫圣明,柱上记名。

偈颂二十五首

天童大解脱门豁开。衲僧自已透,乾坤无表里。万古清风八面来,前楼后阁玲珑起。黄金妙相,驴腮马觜。咦,贼是小人,智过君子。横一丈,竖一丈。文殊维摩,隔壁抓痒。尽大地人,不钓自上。炉炭为床,镬汤为座。口吐黑烟,弥天罪过。有问有答,屎尿狼藉。无问无答,雷霆霹雳。外不放入,内不放出。痛下一槌,万事了毕。太白峰前令斩新,内外纪纲俱委悉。冤有头,债有主。一剑当锋,豁开门户。拽队成群恁么来,放火杀人相合聚。老胡顶?跨龙虎。心念分飞,如何措手。赵州狗子佛性无,只个无字铁扫帚。扫处纷飞多,纷飞多处扫。转扫转多,扫不得处拚命扫。昼夜竖起脊梁,勇猛切莫放倒。忽然扫破太虚空,万别千差尽豁通。只个柴头煨火种,诸方聿起竞开炉。天童直截超宗处,炉与柴头尽底无。恁么却有煖气,正好猛做工夫。蓦忽雷霆轰烈焰,从教深夜雪模糊。开无间地狱,现阎罗大王。聚夜叉一部,列牛头两行。与其进者剑树上猛火进用,与其退者刀山里寒冰退藏。叵耐饭饱弄箸,判断屎急尿床。花柳春风入戏场。天童铁臭老拳头,打杀江湖水牯牛。夜深忽然生个卵,天明推出大日头。晒㫰诸人烝湿处,免教行步滑如油。灵云见处桃花开,天童见处桃花落。桃花开,春风催。桃花落,春风恶。春风恶,桃花跃浪生头角。结却衲僧布袋头,天童拈来作气毬。脚尖趯出佛无数,付与丛林作马牛。铁酸豏,金刚圈。塞断咽喉,拽脱鼻孔。天童立地有分,衲僧乞命无门,堪与瞿昙作子孙。推倒多年老鼠窠,扫空平地笑呵呵。从空架起生头角,盖覆驴牛不厌多。今朝成就大缘,千古发挥大事。斫额任他门外客,到家还我个中人。窦八布衫穿,大家出只手。横须弥为槩,量大海为斗。生杀在前,收放在后,归功塞破虚空口。天童不敢相辜,甘作啼鸡吠狗。金刚王宝剑在匣,有望风不犯之威。天童喝下飞出,变作无孔铁锤。辊入荒田乱草,任教日炙风吹。拈匙把箸知多少,不是知音不易知。去那边去,来者里来,中间绝壑断崖。依稀金磴阔,彷佛彩虹弯,人从桥上过。松萝影里开天巧,汗黑光中入画看。眼见黄叶落,耳闻孤雁鸣。咦,溪上秋光分外清。八月十八钱塘潮,浙翁声价泼天高。尽教四海弄潮手,彻底穷渊辊一遭。重拣择,不辞劳,要透龙门继凤毛。忽然收卷还源去,万古曹溪风怒号。天童仲冬第一句,槎槎牙牙老梅树。忽开花,一花两花三四五花无数花。清不可誇,香不可誇。散作春容吹草木,衲僧个个顶门秃。蓦劄变怪,狂风暴雨交衮,大地雪漫漫。老梅树太无端,寒冻摩挲鼻孔酸。古今大雪满长安,天童卖却这心肝。无神通菩萨猛劈一椎,千手眼大悲捏怪多端。狮子教儿迷子诀,老婆心切不相瞒。霜风号肃杀,霜叶堕萧颾。唯有玲珑岩,崔嵬望转高。瞿昙腊月八,夜半走出山。贼路羊肠曲,偷心虎背斑。钝置人天者一番。进院得住便住,退院要行便行。个条乌拄杖,莫怪太生狞。

赠陈药长

神仙中人谁不羡,羡子朱衣方拭面。点漆凝脂是右军,瑶林玉树如王衍。日日弹棋用拂巾,时时作草多团扇。新诗更播宝安城,前辈风流不敢轻。太白最能歌进酒,张衡还解赋同声。我过每谈风雅旨,三闾婉顺真君子。谁道离骚乃变风,可怜忠原心无己。遗音千载有君知,日日弦歌是楚辞。为言乃祖多忠愤,苍梧昔逐翠华迟。事去捐躯沉桂水,愁来作赋续湘累。大节表扬犹未得,求予作传传京国。每闻人诵怀沙篇,感念先臣泪沾臆。今朝娶妇思承宗,敬尔威仪玉帛从。婿如葛勃应无恨,女得陈丰复有容。纱扇披时惊似月,香车乘处喜如龙。为君敬进新婚箴,性情之际难处心。令祖争光同日月,慈孙继志在高深。燕婉定知长不惑,忠贞自此世相寻。

辛酉六月十八日为完颜恽太君星联生日元默来归之年师郑夫子即以国朝闺秀正始集授之爰于中庭设瓜果陈诗以祭谨赋五古四十韵

乾隆卅八年,六月十八日,太君实诞生,婉娩秉贞质。逮归泰安君,黾勉心如一。王姑与尊嫜,盥馈礼祗率。视听无形声,翱翔慎愆失。教子为国桢,提撕警纤密。聪明忌露尽,夏峰语重述。名言书诸绅,三命戒骄溢。贤嗣出临民,梦帝赍良弼。黔荆与皖豫,板舆欢绕膝。治河复明刑,慈训周且悉。才足济民物,须眉讵能匹。馀事为诗歌,锦鸡传典帙。钜集蒐正始,表章及遗轶。周《雅》咏思斋,《郑风》薙淫泆。山河赋笄珈,葑菲采圭筚。凤翙萃雍喈,牛毛细梳栉。有才不自矜,谦抑温而栗。懿范树璇闺,娥眉谢众嫉。二曲有遗书,校刊正屈诘。宝录绍中垒,青藜光照室。著作炳千秋,英声由茂实。悲余少也贱,流离撄疢疾。巾栉事夫子,夙夜劬佔毕。未谙九嫔学,粗解五字律。瓣香奉阳湖,冀免张目叱。温风以时至,瓜果荐芬苾。亭亭擢芙蕖,唧唧鸣蟋蟀。风琴杂象鞮,聊当舞庭佾。更忆清于君,独擅写生笔。粉墨映日光,传神呼欲出。南田有嗣音,行辈姑与侄。恽氏洵多才,诗画精艺术。艺术讵足夸,坤道协贞吉。吁嗟世泯棼,巾帼流荡佚。往哲有典型,廉隅守秩秩。余生虽恨晚,雅慕清庙瑟。敢效柳是狂,幸事梁鸿逸。遗集夙胝沫,随行执丹漆。淑灵傥佑我,诗思兰芽茁。

述祖德诗

父母不逮事,百事不足为。不讳王父母,此语深可悲。恭维吾祖德,敢云吾知之。外舅沈涛园,激扬多厚期。本于先公意,诏我家乘遗。谓言乘积累,宜作为歌诗。小子实兢兢,靡日而不思。命名不得咳,抱孙未亲怀。永念临殁叹,况积孤生哀。慎重良有以,闻见求无歧。托始三四岁,所记可依稀。闻人说公公,作官在安徽。信归向儿道,公公念著儿。分付教尔雅,明年为延师。堂上张小照,于此识须眉。憨跳畏嗔喝,每过首必低。寿辰五月八,学把阿婆卮。酒阑凶问至,惊哀终日啼。是年唯巳卯,此后多伤凄。吾父麻衣归,迁居旗下街。庭中龙眼树,书案设当阶。手写不记纸,泪下时如糜。窃窥颜色恶,侧坐不敢咍。心目忆可见,祸酷痛交摧。易箦执手泣,太息儿尚孩。年至十二三,书簏恣翻披。吾父曩所述,手泽如新题。先府君年谱,男某谨次排。粤寇凡三至,城内冢垒垒。生齿既未复,文教非苟施。邑中邓析子,好持官是非。好召与之语,餔以酒肉糜。襦裤尔所利,鞭箠官有威。感愧或遁去,自此狱无欺。又云戊寅案,文书存可稽。别本逾寸厚,细抄累万微。叙述似未竟,欲传恨不才。童騃究未省,今知意在斯。犬牙相错地,自古言多违。争桑处女丧,沤麻吾水兹。寺门夜载稿,界上晨亡尸。岂尝饱毒手,直是支诬词。阅实赦无罪,诪张谓有私。风流秋浦咏,响绝不可追。视钱即甚悦,含怒故多訾。人情易反复,如萍随风吹。独持南山笔,岳岳难得移。媚人犹及止,杀人奈何哉。安庆孙太守,控告义所希。手录存十纸,兼有当时诗。天知民不愧,睡起心自夷。□如引舟去,寄语泪勿垂。白骨可覆视,黄泉岂遂埋。忝名为父母,那忍事委蛇。民冤苟不雪,罪大亦何辞。列书达制府,制府惊且疑。为民能如此,岂非良有司。事实良未明,万一亦可危。私谊况桑梓,人言有阶梯。移文召伍伯,破棺求瘢痍。万目见日月,一朝抉云霾。父老喜害去,道路迎君回。还愁升擢去,岂悟运化推。廉吏竟如此,天道谅可知。先世有薄田,亦足供岁时。为官而禄薄,不以家人随。五年古彭泽,清对菊花杯。中间更事故,斗米岂胜炊。负郭既不保,没身反得痱。嗟此实明德,感念空增欷。匆匆二十年,一得而九遗。诚当书此事,留布诸方来。民情苟不诬,知有望江碑。天阍苟不远,恩泽感妄几。吾父一片心,不与七尺隳。七月急归去,寻检旧书斋。情知渐徙失,谅未付尘灰。老师吴峰五,表叔魏幼施。当时皆目见,故实良可咨。县社有鸡豚,官府有档批。成诗馀涕泪,令名思用贻。

过汉故城

大汉昔未定,强秦犹擅场。中原逐鹿罢,高祖郁龙骧。经始谋帝坐,兹焉壮未央。规模穷栋宇,表里浚城隍。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钩陈被兰锜,乐府奏芝房。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何其赫隆盛,自谓保灵长。历数有时尽,哀平嗟不昌。冰坚成巨猾,火德遂颓纲。奥位匪虚校,贪天竟速亡。魂神吁社稷,豺虎斗岩廊。金狄移灞岸,铜盘向洛阳。君王无处所,年代几荒凉。宫阙谁家域,蓁芜罥我裳。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在昔高门内,于今岐路傍。馀基不可识,古墓列成行。狐兔惊魍魉,鸱鸮嚇獝狂。空城寒日晚,平野暮云黄。烈烈焚青棘,萧萧吹白杨。千秋并万岁,空使咏歌伤。

续英烈传

《续英烈传》是明代佚名(一说纪振伦)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故事从明太祖确立皇太孙朱允炆为继承人开始,至燕王朱棣夺取政权,登皇帝位,改元永乐,建文帝流亡为止。 该小说揭露了封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人物形象鲜明。小说所铺叙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史实,但也吸收了一些民间传说,这主要表现在“建文逊国”后的内容上。它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给作品带来了几分浪漫情调,使得该部讲史小说虚实结合,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莎乐美

《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王尔德的《莎乐美》虽然是采用了《圣经》中莎乐美故事的框架,但是作者彻底改变了故事的原意,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义叙事手法,表达“爱”与“美”、“爱”与“罪”的唯美理念。莎乐美是希罗底(希律王的第二任妻子)的女儿,希律王(巴勒斯坦伽里黎的统治者)的继女。其母因施洗约翰指责她通奸,阻止希律王娶她为妻,而对施洗约翰怀恨在心。遂将莎乐美作为其复仇工具,指示她以跳舞取悦希律王,以换取圣人的人头。 不久,希律王难以控制他的感情,对继女莎乐美产生迷恋。而莎乐美自己对圣人施洗约翰的爱被遭到拒绝后,因爱生恨,在为希律王跳七重纱舞时乘机索要圣人的首级,最后亲吻其头颅。最后,莎乐美得到了与圣人相同的命运,被处以死刑。

月泉吟社诗

宋诗总集。一卷。南宋吴渭编。吴渭字清翁,号潜斋,浦江(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曾为义乌令,宋亡不仕,退居于家。“月泉”得名于月泉书院(浦江城北旧有月泉)。南宋诗社林立,为互相唱和,以文会友之所。宋亡后吴氏成立月泉吟社,邀请遗老方凤、谢翱、吴思齐等主持社事,至元二十三年(1286)春,诗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五言、七言律诗,次年正月得诗两千七百三十五首,选中二百八十名,为刻前六十名,诗七十四首,附摘句三十三联。每人均用假名,而寓真名于其下。诗皆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藉以表现作者寄情田园,不与元代统治者合作的消极反抗心理和故国之思。风格以温厚和平为主,多用比兴手法。这种结社征诗的形式对后世影响很大。此书的价值还在于它刊登宋代诗社的形制以及征诗时所列的社约、题意要求、誓诗坛文、诗评等章则,卷末附有赏格。据此可以想像南宋诗社活动情景。吴氏立社征诗目的还在于广泛联络遗民,结交社友,故入选之诗的作者也很相近。此书常见者有明毛晋所刊《诗词杂俎》本、清《粤雅堂丛书》本、《金华丛书》本。1984年浦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有复印本。

哀江南赋

北朝庾信作。这是作者被迫留滞北朝后写的。他在序中说:“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哀为主。”作者在赋中追溯故国梁朝兴亡的经过和原由,深刻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沉痛感情。比如赋中描写西魏攻破江陵后的情景:“冤霜夏零,愤泉秋沸。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于是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雪暗如沙,冰横似岸,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淹泣,向关山而长叹。”把江陵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流离迁徙的惨景,生动地描绘出来。作者也在赋中倾诉了自己的身世之痛:“提挈老幼,关河累年。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况复零落将尽,灵光岿然。日穷于纪,岁月复始,逼迫危虑,端忧暮齿。”笔墨间流宕着难以尽言的故国之思和乡关之情。这篇赋多用典故成语。作者善于选用适当的故实巧妙地表达自己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意蕴含蓄,而无晦涩之弊。通篇骈体,由于句式的束缚,有时在用事造句上不免牵强。赋的情调悲苦而不伤于纤弱,具有一种苍凉的意绪。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指的就是这篇作品。

谈龙录

诗话著作。清赵执信撰。此书一卷,书题得名于首则记载:王士禛、赵执信和洪昇三人谈龙论诗,王士禛本于“神韵”说的立场,不同意洪昇“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的见解,主张“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赵执信左袒洪昇,强调须有完龙在握:“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此处表明赵执信论诗与“神韵”说的分歧所在:王喜轻逸,赵重质实;王擅长即小见大,赵主张以大概小。二人之诗观,形同水火。赵执信服膺冯班、吴乔,书中自记曾三客吴门,遍求吴乔之《围炉诗话》而不得。吴乔的“诗中须有人在”一语,成为《谈龙录》批评王士禛的主要出发点。如指出王士禛《南海集》中诗多矫情,谓“清新俊逸”的诗风易流于“涂饰”。又谓时人(暗指王士禛)虽反对明七子的着唐人之优孟衣冠,但自己又穿上了宋人的优孟衣冠,所申均系“诗中须有人”之意。《谈龙录》批评王士禛,除了诗学观点对立的原因之外,还由于两人之间的私事诟厉。因此,《谈龙录》在记事议论之馀还夹带攻讦语调,颇有碍其立论的客观性。如他一面承认王为大家,以朱彝尊与之并立,但又不无微词,批评“朱贪多,王爱好”,以致遭到后世的讥议。有《清诗话》本。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简称《丽春堂》。杂剧剧本。元王德信著。明何良俊《曲论》说:“《丽春堂》亦是金人之事,则知金人于双调内惯填此调,关汉卿、王实甫因用之也。”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余按实甫《丽春堂》杂剧,系谱金完颜某事。而剧末云:‘早先声把烟尘扫荡。从今后四方八荒,万邦齐仰,贺当今皇上。’以颂祷章宗作结,则此剧之作尚在金世,实父盖亦由金入元者矣。”日本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说:此剧“构想非常单纯,是什么趣味也没有的戏剧;但曲词典雅,尤其是第三折叙丞相在贬谪中拿着一根钓竿放情于山水之间的曲辞,更是绝唱。结构则前二折写宫中生活的都雅,而到第三折忽然出现了逍遥山林的生活,前后做一个对比,这一点也极有趣味。丞相那襟度雍容的情趣,贯串全剧,表现出庄重之感。此剧为歌曲本位的作品,不可以结构论也。”此剧反映了金代上层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赞扬了内部的团结,歌颂了具有文韬武略而又宽宏大量的高级官员。剧作以女真人为主角,保留了女真人的生活习俗,选用了部分女真族的乐曲,故富有民族特色。但情节单纯,结构松散,叙事平板而乏波澜。

尉迟恭三夺槊

元杂剧剧本。简名《三夺槊》。尚仲贤撰。末本。此剧但有曲文,宾白极少。仅就曲文略述梗概: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阴谋篡位,但惧秦王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恭,遂于唐高祖李渊面前诬尉迟恭谋反。高祖将其下狱。大臣刘文静力言尉迟恭当年在榆窠园有救秦王之功,保他不会谋反。高祖决定由李元吉和尉迟恭比武。建成、元吉到秦叔宝家中,询间当年他在美良川与尉迟恭交战的情况。秦叔宝极夸尉迟恭之勇猛,劝元吉不要和他比武,以保性命。元吉不听。尉迟恭到秦王府对唐高祖发出怨言,表示明天一定要打死元吉。御园中2人比武,元吉使槊,尉迟恭3夺其槊,用鞭将元吉打死。最后尉迟恭得到赦免。此剧正末为刘文静、秦叔宝、尉迟恭3人,不同于杂剧常例。现存主要版本仅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

宦门子弟错立身

南戏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题古杭才人新编。该剧讲述的是河南同知完颜永康之子完颜寿马因沉迷戏剧艺术,与山东东平府散乐年轻女演员王金榜发生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故事。才情过人的完颜寿马,在和王金榜的相恋中,摆脱了人生迷惘,借助戏剧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他不顾双方家族门第的巨大反差,冲破了父亲的阻挠,一路艰辛,跋山涉水,只身追寻王金榜的家庭戏班,从河南一直赶到山东。当他以叫化子的形象与王金榜再度相遇后,他以领异标新的艺术思想和超乎寻常的艺术造诣,经过王金榜父亲的严格考试和艰苦卓绝的实习过程,终于由一个宦门之后蜕变为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思念儿子的完颜永康在廉政访察的路上与儿子儿媳不期而遇,在观看他们的表演时,不仅被二人出色的艺术创造所打动,而且从中获取了反腐败的灵感和动力,经过一番历练,最终接纳了眼前的事实,阖家团圆。讴歌了一曲女真族皇亲与汉族艺人和亲的民族团结之歌。

乐府指迷

词论。南宋沈义父撰。一卷。义父字伯时,吴江(今属江苏)人。宋亡,隐居不仕。此编前有沈氏自序,谓得词法于翁逢龙、吴文英,故作此以传子弟。作者对词篇创作中诸多理论问题用“得之所闻”,糅合己意,分门别类予以阐述。此书原附刻在明代陈耀文所编《花草粹编》卷首,共29条。第一条带有总论性质,开宗明义地表明了沈义父论词的4个标准,即:“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牟氏陵阳集

宋代诗文别集。24卷。牟巘著。王士禛《居易录》称其诗有苏轼、黄庭坚的风格。《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杂文皆典实详雅”。总的看来,全集主要抒写遗民的凄怆婉恻的意绪。如《孤雁》:“如何苦作断肠声,度尽关山失弟兄。万里他乡谁是伴,单栖半夜若为情。 嘐嘐每叹众人薄,落落孤将一意行。只恐影沉湘水后,更无来者继高名。”《和梅君遇退闲》更表现出物我两忘的萧散情感:“鞅掌徒劳耳,人皆羡子闲。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街鼓朝眠稳,丹田夜气还。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其奏议书札,对时政亦有周到的论述。除《四库全书》本,常见版本尚有《吴兴丛书》本。

诗本义

北宋欧阳修撰。全书十六卷,对《诗经》诸篇先以“论曰”为题,畅言前人之说,然后以“本义曰”表明作者对各诗主旨的看法。又以时世论、本末论以及豳、鲁、序三问阐述对个别诗篇及诗序的看法,书后并附《诗图总序》及《亡郑谱》以助对《诗经》的理解。伴随着北宋初期政治上的革新运动,表现在思想上即要求用新的义疏来阐释汉唐以来的诸经文本,《诗本义》即是第一部对《诗经》研究史上的《诗序》、《毛传》、《郑笺》进行大胆批评的著作。欧阳修自述“于《诗》常以《序》为证”,及“以其源流所自得圣人之旨多”之故,但并不全遵《诗序》,遇其“有小失”,便“随而正之”,并强调“惟《周南》、《召南》失者颇多”。对于毛、郑二家之说,既不妄加非议,又务求《诗经》本义,吸收其正确观点,纠正不足之处,并言“毛、郑之失患于自信其学而曲遂其说也”,对二家诗说进行了大胆指摘。 这种对《诗序》、《毛传》以及《郑笺》敢于非议、指出其缺点的做法,动摇了《诗经》学上的汉学地位,为进一步探求《诗经》诸篇的本义,起了开拓作用。

胡子衡齐

明胡直撰。门人郭子章、邹元标校,曾 凤仪、王继明于万历十一年初刻。凡八卷。卷一为《言 末》、《理问》,卷二为《六锢》,卷三为《博辨》、《明中》,卷 四为《徵孔》,卷五、六为《谈言》,卷七为《续问》,卷八为 《申言》。共九篇,篇有上下。此书为其与门人讲学之语汇编。其旨在疏通王守仁之学,但与王守仁亦有差别,特别是对王学泰州学派有所批评。书名衡齐,意谓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胡子衡齐》表明胡直的思想有家学渊源。其父受王守仁的影响,而驳斥程颐的学说。

1 43 44 45 46 47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