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陵怀古六首 其五 梁

西邸才华沈谢游,萧郎日角出庸流。浮山野水通鱼穴,泰寺炉烟绕佛楼。狐在尚应须玉烛,猿亡先已虑金瓯。早知玄寂终无补,亿万何劳赎冕旒。

南都 其四

名都一何绮,钟阜据玄湖。万国舟车辏,千官剑佩趋。翠华游凤辇,碧殿想龙图。盛德兴王地,元为天下枢。

定朝鲜

皇赫怒,命东征。千翼举,七萃行。渡绿江,援王京。鳌足断,海波平。扶桑拂,旸谷升。旭日中,仰大明。戮群倭,定朝鲜。武功振,文德宣。櫜弓矢,戢戈鋋。藩服固,王会全。祥瑞降,诸福骈。祝圣寿,万斯年。

次答家珶赤兄 其二

恒干瞿然亦自雄,孤舟横野更飘风。难将幽愤填沧海,剩有悲歌贯白虹。列镇王师元不战,万邦侯王几来同。传闻征戍防淮北,方叔于今已佩葱。

赠魏和公

天涯倾盖乐何如,况复神交三载馀。说剑崆峒跨斗气,摛文禹穴得新诗。风流久托寰中赏,磊落曾寻物外庐。击筑高歌弹铗好,王门原可曳长裾。

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皇业颂

皇业沿德建,帝运资勋融。胤唐重盛轨,胄楚载休风。尧帝兆深祥,元王衍遐庆。积善传上业,祚福启英圣。衰数随金禄,登历昌水命。维宋垂光烈,世美流舞咏。圣祖惟高德,积勋代晋历。永建享鸿基,万古盛音册。睿文缵宸驭,广运崇帝声。衍德被仁祉,留化洽民灵。孝建缔孝业,允协天人谋。宇内齐政轨,宙表烛威流。钟管腾列圣,彝铭贲重猷。明君应乾数,扰乱绍颓基。民庆来苏日,国颂薰风诗。天步或暂艰,列蕃扇迷慝。庙胜敷九代,神谟洞七德。文教洗昏俗,武谊清祲埏。英勋冠帝则,万寿永齐天。开宝业。资贤昌。谟明盛。弼谐光。烈武惟略。景王勋。南康华容。变政文。猛绩爰者。有左军。三王到氏。文武赞。丞相作辅。属伊旦。沈柳宗侯。皆殄乱。泰始开运。超百王。司徒骠骑。勋德康。江安谟效。殷诚彰。刘沈承规。功名扬。庆归我后。祚无疆。淮祥应。贤彦生。翼赞中兴致太平。宋世宁,在泰始。醉酒欢,饱德喜。万国朝,上寿酒。帝同天,惟长久。在心曰志发言诗,声成于文被管丝。手舞足蹈欣泰时,移风易俗王化基。琴角挥韵白云舒,箫韶协音神凤来。拊击和节咏在初,章曲乍毕情有馀。文同轨一道德行,国靖民和礼乐成。四县庭响美勋英,八列陛唱贵人声。舞饰丽华乐容工,罗裳映日袂随风。金翠列辉蕙麝丰,淑姿秀体允帝衷。

曾公子樱挽诗 其三

剧孟一敌国,条侯资其雄。如君勇盖世,可无横草功。烈士非徇名,王臣原匪躬。终军乃自媒,少卿竟谁从。马步势悬绝,战酣频饮血。杀人惨无声,阴风吹凛烈。徒手犹奋呼,百人无尺铁。成败天所私,吾谋将焉哲。呜呜陇头水,沉沉沙场月。为君歌国殇,泪流满衣褋。

岁暮杂感 其三

云中鸡犬换流年,尘世讹闻劫火燃。玉斧全功收画地,金轮馀燄起遮天。元王故国愁宫黍,白帝新都问岳莲。终见神符兴赤九,不应流泪到铜仙。

醉太平十四首 其八

蒹葭一方。烟霞趣长。荷衣蕙带徜徉。有先生草堂。松荒菊荒。猿亡鹤亡。后人凭吊苍凉。剩空山夕阳。

周太学敬心

圣人宝莫大于仁,刻玺曰宝始嬴秦。秦垢何足污后人,汉腊不祀盗莽新。传至后唐焚于火,石氏改制玉一颗。元亡漏落桑乾河,渔者获之于网罗。非秦旧玺乃石玺,是亦一石而已矣。何苦连年远斗争,新鬼故鬼烦冤鸣。辎重绝幕弃于地,换此亡国不祥器。当时谏臣谏刑不谏兵,兵出皆以元为名。疏陈及此周太学,其言便是卞和玉。卞和玉,圣人宝。胠其箧而逃者谁,地老天荒王保保。

忆旧游 丰台芍药

看群芳代谢,占断春光,婪尾连畦。过草桥南望,恐扬州盛日,无此华滋。向时祖园王墅,芜废属场师。问碧玉谁家,销魂值得,留视图诗。噫嘻。驻车处,忍千梢茧栗,卖与凡厮。岁岁兵尘里,恁轮蹄交遝,虐甚风姨。永随洛花先后,名品旧京遣。奈短发羞簪,还怜欲插无古瓷。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 其三

五年消受晚花香,蹇子相于画锦堂。每对琴尊怀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龙荒谪宦依骚雅,鳀国词人奉霸王。凄绝恒心园里客,吟笺飞度万羊肠。

圭塘小稿

诗文别集。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元许有壬撰。此集为有壬所自辑,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其弟有孚抄录并作序。有壬尚有《至正集》,殁后散亡,而有孚所携此本独存,于是重加编次,得诗文二百四十三首,厘为十三卷。又辑以前寄有孚诗文八十五篇、缑献可所收《文过集》及林虑记游诗文九十三篇为《别集》二卷,从倚尖野人家所得有壬残编断简为《外集》一卷,有孚重新作序,题“屠维作噩二月”,即明太祖洪武二年己酉(1369),已是元亡之后。许氏子孙世藏其书,明宣宗宣德(1426—1435)间,遗失《外集》,明宪宗成化五年己丑(1469),其五世孙南康知府许容始校正刊行,而以家乘载志文、祭文及有孚等唱和之作编为《续集》一卷,附于书末。其后《至正集》复出,清四库馆臣以两者相校核,虽大略相同,但也互有出入,如此集所载记、序、碑中,有的为《至正集》所无。此集有明成化刊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十二年(1933)河南官书局刊《三怡堂丛书》本。又《述古堂书目》著录有十八卷本。

亢仓子

《洞灵真经》一作《亢桑子》。旧题周庚桑楚撰,即《庄子》书中之庚桑楚。其书为《汉书·艺文志》所不载,仅《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士元《亢仓子》二卷”,实唐开元、天宝间襄阳处士取诸子文义相类者补其亡。全书分《全道篇》、《道用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计九篇。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阐述治国方略及处世之道。认为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如其《道用篇》强调“鸡辰而作、负日任劳、流汗沥地、夜分仅息,农夫之道也。”又述如何求利而为“贾竖”之道,“咽气谷神”、“日精炼仙”等为高士之道及何为人臣与君主之道等;其《农道篇》强调务农是治国理民之本,《兵道篇》强调三军一心而无敌。总其要旨,言道之用;偏重于治国、求贤、教化、安民、务农、用兵之术,又涉及臣民处世之道。此书在流传中曾有九篇、二卷、五卷的不同,后人又合而为今所见一卷本。后世许多学者都对此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说明此书影响较深。

七女观经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述冥缘王七女得道之事。谓七女有一次出城游玩,于冢间见一死尸。姐妹七人绕尸三匝,涕零号哭,各说一偈,认为人命无常,应勤修福德。忉利天下凡,问七女所欲,七女所愿皆属“无想”,后皆得道果。此经与三国吴支谦译《七女经》(已收入历代大藏经)的主要内容完全相同。据历代经录记载,西晋竺法护译有《七女本经》一卷,西秦圣坚译有《七女本经》一卷,另有失译的《七女本经》、《七女经》各一卷,均佚。现敦煌遗书有收藏,或即上述四本之一。本经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误入疑伪部。

杂咏三首 其二

风过依稀听步虚,穿林度水得清都。地灵自有烟霞胜,岁久何妨粉墨芜。双鹤未归晴昼永,片山长在白云孤。无端堑断灵源地,王气宁知属后湖。

秋兴二首 其二

万叠彤云捧汉宫,荷衣曾到玉墀东。流莺自啭花枝日,佩马无声柳絮风。王会源源重译外,羽仪楚楚九班中。沧江此际悲摇落,目断燕台但塞鸿。

次答家珶赤兄

济时自昔仗英雄,非曰能之愿下风。但遣行藏殊小草,敢论词赋拟长虹。龙飞建号嘉祥合,雁序临歧感奋同。漫向九关忧虎豹,金陵王气正菁葱。恒干瞿然亦自雄,孤舟横野更飘风。难将幽愤填沧海,剩有悲歌贯白虹。列镇王师元不战,万邦侯王几来同。传闻征戍防淮北,方叔于今已佩葱。

汉艺文志考证

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汉书·艺文志》因刘歆《七略》而修。凡句下之注,不题姓氏者皆班固原文。其标某某曰者,则颜师古所集诸家之说。然师古注班固全书,《艺文》特其八志之一,故仅略疏姓名时代。所考证者,如《汉著记》即《起居注》,《家语》非今《家语》,邓析非子产所杀,庄葱奇、严助之驳文,逢门即逢蒙之类,不过三五条而止。应麟始捃摭旧文,各为补注。不载《汉志》全文,惟以有所辩论者摘录为纲,略如《经典释文》之例。其传记有此书名而《汉志》不载者,亦以类附入。《易类》增《连山》、《归藏》、子夏《易传》。《诗类》增《元王诗》。《礼类》增《大戴礼》、《小戴礼》、《王制》、《汉仪》。《乐类》增《乐记》、《乐元语》。《春秋类》增《冥氏春秋》。《道家》增《老子指归》、《素王妙论》。《法家》增《汉律》、《汉令》。《纵横家》增《鬼谷子》。《天文》增《夏氏日月传》、《甘氏岁星经》、《石氏星经》、《巫咸五星占》、《周髀星传》。《历谱》增《九章算术》、《五纪论》。《五行》增《翼氏风角》。《经方》增《本草》。凡二十六部。各疏其所注於下,而以不著录字别之。其间如子夏《易传》、《鬼谷子》皆依托显然,而一概泛载,不能割爱。又庾信《哀江南赋》称,栩阳亭有离别之赋,实由误记《艺文志》,与所用“桂华冯冯”误读《郊祀志》者相等。应麟乃因而附会,以栩阳为汉代亭名,亦未免间失之嗜奇。然论其该洽,究非他家之所及也。

南村辍耕录

一名《辍耕录》。笔记。元末明初陶宗仪(?—1396)撰。三十卷。宗仪有《南村诗集》已著录。作者曾隐居松江,劳作之暇,顺手笔记杂事贮破盎中,积累十年,发录成编,以“辍耕”为名。共五百八十五条,二十余万字。所载极为丰富,于天文历算、地理气象、典章文物、掌故琐闻、宗教迷信、民间风俗,以及小说戏剧、诗词书画等,皆有记载,是一部汇辑历史琐闻的笔记,文献价值很高。材料多源于《国朝文类》、《癸辛杂识》等当代和前代人著作,亦有得于闻见者,均为较原始的元史资料。其于元代宗室、民族、典章制度和元末农民起义,叙述尤详,如“大元宗室世系”、“氏族”、“置台宪”、“官制资品”、“宫阙制度”、“纪隆平”等条。其述宋宫建置及元代纺织技术的传播,亦较详,均可补史缺。对元戏剧之院本、杂剧、曲名、歌调考订颇精,又言及园林、制墨、裱画、印篆、斵琴、髹漆、发烛等民间工艺,于了解当时文化发展与民生情状颇资参考。间有佳作,文学上多可采;诸多佚书内容亦赖以保存。 惟其编现芜杂,颇失条理,明初诸大家如宋景濂、高季迪、杨维桢、王逢原等人文集可补其未备。有明万历刻本,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为善本;通行本有《津逮秘书》、《丛书集成初编》、《四部丛刊三编》等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出版《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排印本,北京汉学研究所编有《辍耕录通检》。

1 43 44 45 46 47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