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中秋夏用德集社友园亭时余送民部黄子吉还朝弗赴至癸卯秋始得读陈希礼郑德进倡和诗漫次二首后一首并赠三丈 其二
斸药商山紫气遮,结庐人境径繇斜。太丘表树千年节,谷口文章五色花。兄弟有时勤命驾,乾坤何事叹浮槎。论交出处终同调,吏隐宁知鬓易华。
庚申四月十三日,贼至,余拟避至江口,行抵石柱庙梁氏寓居,始知沿江亦有贼,余遂不复前进,下午被贼搜出,端坐听天,吊打索断,掷余于地,遂以刀斫余头顶七八处,又以刀击左臂,筋骨几折,幸未发晕。逾时就卧草间。踵至者见受重伤,不复加刃。至十九日,舁回寝室,家已掳掠一空。六月杪勉强渡江,始能徐步 其三
母子邀天幸,羁栖境倍屯。谁怜赤手厄,仍此素心人。惠异黔敖食,寒嗟范叔身。后先资接济,酬报是何辰。
卖花声 其一 紫帆梦中得湖心一片白云生句,寤而足成此调。白云者,玉田生词集名,西湖又生钓游之所,此七字中大有因缘在,依原韵和之
飞出一帆轻。远阁如汀。西湖到了玉田生。来吊三生飘泊处,水瘦花冥。名字满春泠。句写鸥曾。白云无恙古今情。小影绿波还认得,也似前清。
壬寅中秋夏用德集社友园亭时余送民部黄子吉还朝弗赴至癸卯秋始得读陈希礼郑德进倡和诗漫次二首后一首并赠三丈
草堂负郭暮云遮,昨岁清秋月未斜。孤树声寒非是叶,方塘影落尽皆花。尊前未与投宾辖,江上曾随奉使槎。试问月华今改否,今年犹胜旧年华。斸药商山紫气遮,结庐人境径繇斜。太丘表树千年节,谷口文章五色花。兄弟有时勤命驾,乾坤何事叹浮槎。论交出处终同调,吏隐宁知鬓易华。
庚申四月十三日,贼至,余拟避至江口,行抵石柱庙梁氏寓居,始知沿江亦有贼,余遂不复前进,下午被贼搜出,端坐听天,吊打索断,掷余于地,遂以刀斫余头顶七八处,又以刀击左臂,筋骨几折,幸未发晕。逾时就卧草间。踵至者见受重伤,不复加刃。至十九日,舁回寝室,家已掳掠一空。六月杪勉强渡江,始能徐步
清晨灾幸免,下午避难周。索断身随堕,刀挥血乱流。思亲忘痛苦,哭姊益悲愁。创钜殊堪累,刚逢借箸筹。草芦栖七日,寇退舁回家。病势欣方减,兵灾忽又加。省亲辞故里,侍疾到新沙。赖得神明护,清凉悟进瓜。母子邀天幸,羁栖境倍屯。谁怜赤手厄,仍此素心人。惠异黔敖食,寒嗟范叔身。后先资接济,酬报是何辰。
题刘孝子传后泰州海陵县刘子彬性孝友与诸弟隐居读书耕以为养曲尽其道亲丧茔葬有异色蛇见又产连理木人以为孝感状元陈祖仁记其事司业江存礼因作刘孝子传为题其后
好在刘真士,家居海上村。义风今益振,德望老逾尊。谯国读书裔,吴陵孝友门。白头共子职,粉骨恋亲恩。养志兼甘旨,承欢适凊温。难兄复难弟,贤子更贤孙。联綵香凝席,鸣埙酒满樽。秋田分黍稷,晓栅散鸡豚。忽抱终天恨,同招九地魂。苫茨忘夜寝,饘粥废朝飧。手泽疑如在,音容俨若存。断云丹旐远,良夜漆灯昏。畚锸随佣作,衣裳积泪痕。异蛇成五色,嘉树托孤根。活水流芳泽,新茔启庆源。已终丧次礼,犹奉梦中言。善行能相感,乡评未易论。名应动冠冕,心不愧乾坤。芝草秋犹盛,荆花晚更繁。门闾待旌表,会见薄夫敦。
天历初元京师之变大兴军旅中外皇皇遄闻顺附诛放奸臣朝廷清明海宇宁一皇帝神圣郊天告庙躬行典礼酬功报力恩泽周溥大宥涤濯仁施滂沛百官称庆宾筵秩秩进贤去邪皆繇睿断太平之运适符於今草野愚臣谨摭所闻著为歌咏以称述盛德愧辞语芜谫不足备太史之采传示久远云尔共八十韵
社稷初闻变,朝廷欲托孤。群情迎代邸,至德辟勾吴。大业中兴主,方舆混一图。威声通海岱,神采动江湖。邮传三千里,舟车百万夫。共知尊帝统,犹或窃兵符。政体萧曹辅,权纲耿贾扶。天机开武略,相国发雄谟。未足烦游刃,惟宜破大軱。先锋初出锐,全阵已摧枯。义正师无敌,城降戒不屠。乾坤司化育,民物尽昭苏。颂祷千官集,朝宗万国孚。勋庸荣阀阅,社土赐茅蒩。隐恻纶音切,优嘉宠数殊。酬功颁府藏,怜死恤妻孥。始觉埃坌静,遄闻沛泽敷。近圻仍给复,内郡悉蠲租。宥自深仁施,情矜旧染洿。廛征随刬涤,缧绁遽欢呼。玉烛调苍律,阳和转碧芜。祥开山出瓮,瑞应火流乌。会合宁非数,休祯信不诬。淳风还揖让,彝训协都俞。公器岩廊备,卿材柱石须。合袪登衮衮,览德下于于。裹甲宁论武,紬书半用儒。步联青琐闼,坐列锦氍毹。金马天门邃,铜驼御路迂。考耆视禘礿,报事享郊雩。牢醴周彝鼎,粢盛夏琏瑚。祀皆稽典礼,诚岂荐潢污。宗社金为室,庭碑玉琢趺。乐县通夕展,扆席乡南铺。舞羽虞韶奏,包茅楚匦输。祼将流秬鬯,箧实瘗璜瑜。拜俯冠裳肃,周旋组绶纡。嘉生光宇宙,纯嘏接方隅。使者香奁出,祠官驿骑徂。兆坛尊岳渎,列畤及豳鄜。治即阴阳正,时应水旱无。纷纭脩贡篚,容易弃关繻。价重连城璧,雄夸照乘珠。祥麟郊薮兽,神骏渥洼驹。航海期王会,通城乐赐酺。异材徵楚晋,良锻产锟铻。户版三年计,农田九谷需。经邦平赋敛,充府别精粗。势迈唐中叶,功高汉两都。皇猷垂后则,祖宪重前模。接迹风云会,迎恩雨露衢。春旂标禁卫,晓箭递宫壶。班序崇鸳鹭,华裾贱貉㺄。阁中群玉署,殿外执金吾。馔启黄羊圈,香浮白兽炉。宫腰齐窈窕,官瓮杂醍醐。鲜脍银丝脆,驼峰翠釜腴。芳馐调芍药,珍鼎荐淳毋。优戏停丝竹,殊音备越胡。柳塘朝潋滟,花坞夕模糊。酬酢频倾倒,绸缪极燕娱。时方登俊乂,人自屏奸谀。济济星辰履,茫茫造化枢。词场尊贾马,艺苑薄杨卢。大雅风仍朴,群黎俗不渝。栖岩思矫首,报国誓捐躯。丕显传千载,重光耀八区。封功登泰华,铭刻到衡巫。可谓巍巍矣,真能郁郁乎。丘园思孔孟,耕钓慕唐虞。立德期深造,从心矩弗踰。承家思绍述,笃学谨须臾。忠欲绳芳躅,身惟养硕肤。简编时讲受,菽水日欢愉。气郁丰城剑,风留渤海桴。夕歌樵涧谷,晨耒稼泥涂。不效微生直,难从荷蒉逋。陈诗堪作颂,拟赋漫操觚。众已趋时进,吾犹待价沽。摅忠遭盛际,诹吉奋长途。
孤也不天十有二年矣我先君读书号该博凡平生辛苦而得之者仅见于文辞仕又最晚而位不大显海内器赏不过大参王公继学侍御张公梦臣数人而已呜呼痛哉其忍言诸日者辱养吾先生为题文集五首并序铭一通读之再四涕泪迸落诗语俊逸序约而不遗铭丰而不剩古之作者正如此且典雅奇奥次第刻石墓上以贻不朽其长篇尤浏亮铿锵自成机轴是晚疮作傲兀枕上命次儿鹤奴随读随和遽尔成章鄙俚腐熟纵力焉而不逮也幸有以教之
太息传家耻构堂,敢言夜夜德星光。纵横直辨龟呈洛,徐疾曾明日在房。指李未妨宗老氏,移根还许绍陶唐。子孙娓娓鱼成队,兄弟翛翛雁作行。平世舟归非薏苡,故山手植只筼筜。雄谈客到常倾座,问字人来各尽觞。浪迹几年巢燕木,深衷何日乐蚕桑。遂教沦落名偏振,致使揄扬用益彰。地位光华称独步,词垣高峻擅三长。偶然擢桂知才屈,甚矣穿杨见力强。闷里书空宁用怪,醒时非酒亦生狂。便应绵蕝遵周礼,政好纫针补舜裳。尚说钓鳌临汴水,犹思跨鹤上维扬。歌儿银甲传宫谱,贵客冲牙响佩璜。琼蕊九秋花正发,兰膏三日舌犹香。朝端慷慨闻多士,幕底风流著此郎。月窟骞腾千里骥,岐山翔集九苞凰。僭贪葭玉依还倚,愿逐云龙颉又颃。老去懒残憎髀肉,病来消渴爱天浆。已觇鬓畔千茎雪,肯信眉间一点黄。开辟乾坤归有道,瀰茫南北混无央。催归叫尽千峰暗,布谷催成万顷苍。遗老扳辕那忍别,诸公祖席去相将。他时相约同林下,进退何嫌一弛张。
元诗纪事
四十五卷。清陈衍编。由于唐宋、金代诗均有纪事,而元代独无。清初顾嗣立所辑《元诗选》影响颇大。钱大昕想与之同步,故采各家诗文集、笔记与《元史》资料辑为《元诗纪事》。然而,《元诗纪事》似为完稿,亦未见刊本。陈衍有虑于此,故于光绪间即着手于《元诗纪事》的编纂。此书为元诗诗评汇编。凡二十四卷,为初编本。所收之诗,共六百零三人,附歌颂谣谚、杂语等五十二首。此集有光绪间铅字本。民国十年(1921),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足本,凡四十五卷。收元八百余人的诗作或断句。此书卷首有光绪十二年(1888)陈衍自序、凡例。卷一为元文宗、顺帝,卷二为顺帝太子,卷三至二十七大体以时间为序,收入数百元代诗人及作品,卷二十八为割据者,卷二十九为流贼,卷三十为金代遗老,卷三十一为宋代遗老,卷三十二为元代诗人。卷三十三为道流,卷三十四为释子,卷三十五为宫掖,卷三十六为闺阁,卷三十七为女冠,卷三十八为尼姑,卷三十九为妓女,卷四十为藩属,卷四十一为无名氏,卷四十二为乩,卷四十三为仙神鬼怪,卷四十四为梦,卷四十五为歌颂铭谣等。是书对研究元诗极有裨益。有民国《国学基本丛书》、《万有文库》丛书本。
再生缘
弹词作品。清陈端生作。八十回。道光元年(1821)侯芝序宝宁堂刊本。又四卷八十回,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乾隆三十三年(1768)至三十五年完成第一至十六卷,四十九年方补写第十七卷,但终未完成全帙。后梁德绳在其夫许宗彦协助下续成二十卷,元代才女孟丽君与云南总督之子皇甫少华订婚,遭豪族刘家破坏,孟丽君毅然抗旨拒婚而出逃,女扮男装,应试而中状元,掌兵权,任宰辅,与父兄同僚,纳丈夫为门生,议论朝中是非,办理国家大事,压倒须眉,为妇女扬眉吐气,后真相为人所知,夫妇团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迭起,人物众多,但有条不紊,尤长于对人物心理活动作细致深刻的描绘。
台湾通纪
清代纂修的福建通志有三个本子。第一个是郝玉麟等修谢道承等纂的,刊於乾隆二年,凡七十八卷、首五卷。第二个是沈廷芳修吴嗣富纂的,刊於乾隆三十三年,凡九十二卷、首四卷。第三个是道光九年孙尔准等修陈寿祺纂、十五年程祖洛等续修魏敬中重纂的,刊於同治十年,凡二百七十八卷、首六卷、附一卷。我们曾把最後这部福建通志里台湾府的部分以及和台湾研究有关的资料抄出来,略加整理,称做「福建通志台湾府」,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八四种。民国初期,福建又修了一部通志,凡六百卷,是陈衍纂辑的,刊於民国十一年。可惜全书没有刊竣,现在看得到的共有三百一十多卷。这部通志的第一部分是福建通纪,起周显王三十五年、迄清宣统三年,计二十卷;台湾的史事也包括在里面。我们就又把这一部分抄出来,称做「台湾通纪」,起明神宗万历元年、迄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分为四卷。这部「台湾通纪」,不仅把割让前的台湾史事按照年月作有系统的记载,还把每一条记载所根据的原书注明在下面,对於台湾史的研究是很有用处的。
文说
元代文章理论著作。1卷。陈绎曾著。本书传本久佚,也未见著录。今本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本书是为应付科举考试而撰写的时文程式。全书分列8条,论行文之法,即养气、抢题、明体、分间、立意、用事、造语、下字。陈绎曾强调炼意的重要性,认为要取反复思考得来的“精意”。他论用事,有正用、反用、借用、暗用、对用、扳用、比用、倒用、泛用等9法。论造语,分为正语、拗语、反语、累语、联语、歇后语、答问语、变语、助语、实语、省语、对语、隐语、婉语等14语。谈到下字,分谐音、审音、袭古、取新4法。论及“取新”时说:“凡下字于出奇处,宜用新字面,须寻不经人道语,亦须的当、新奇、不怪僻。今读之若出于自然乃善。”这些见解或失于琐碎,但据此可以看到元人对文章写作的重视。本书是为应试举子而写,所以其立论“大旨皆折衷于朱子(朱熹)”(《四库全书总目》)。陈绎曾还写有《文筌》8卷,有传本,但《四库全书》未收,仅列名于诗文评类的存目。《文说》除收入《四库全书》,还曾编入《文学津梁》丛书。
在官法戒录
四卷。清陈宏谋著。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 (今桂林)人。雍正进士,乾隆间官至两广总督、署湖广总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为一代名臣。本书是他任地方督抚大吏时所作。书前有自序,其中说,地方胥吏舞文弄墨,作奸犯科,干出了种种罪恶勾当,其原因在于不知礼义的可贵,丧失了廉耻之心。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对他们进行道德修养教育。于是,陈宏谋在理政之余,采集史籍中所载的吏胥之事,并加论语,结集成书,名为《在官法戒录》。目的在于,使天下之人、包括男女老少及贵贱贤愚者,均引为教训,以戢息恶念,发扬善心。书分四卷:卷一为总论,卷二、卷三为法录上下,卷四为戒录,备列了善吏招致吉祥、恶吏招致祸殃的事迹。可以看出,作者在教导胥吏弃恶从善方面,确实是煞费苦心,但是书中的因果报应在实际上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有乾隆刊本。陈宏谋著有 《培远堂全集》。
经咫
一卷。清陈祖范(生卒年不详)撰。祖范字亦韩,又字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举人,会试中试,因病未得殿试。乾隆中荐举经学,特赐国子监司业衔,卒于家。其着作除此书外,尚有《掌录》、《司业文集》、《司业诗集》。此书皆其说经之语,名“经咫”者,取《国语》晋文公“咫闻”之意。祖范膺荐时,曾以此书稿录呈御览。后其门人归宣光等刊行。包括《易》、《书》、《诗》、《春秋》、《礼》、《论语》、《中庸》、《孟子》各若干条,列有关礼义的杂文八篇于《礼》后。祖范论《书》不取梅赜,论《诗》不废小序,论《春秋》不取义例,论《礼》则不以古制达人情,表明他对诸经颇有己见,虽只有一卷,却发前人所未发,或考正前贤之误,多有独创,又辞意和平,繁略得中,正如原书序中所谓“文不离乎六经四书,说不参乎支离怪僻”。
自堂存稿
宋诗别集。4卷。陈杰著。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如富于民歌风味的《女竹枝歌》:“南园一株雨前茶,阿婆手种黄玉芽。今年团栾且同摘,明年大姊阿谁家。”《仲宣楼》一诗,充满苍茫悲凉的怀古之情:“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重上仲宣楼。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孙刘气力三分尽,蜀汉山川百战收。可是登临无限意,闲看西日下城头”。又如《红梅》:“千树江头雪作裳,一枝故欲犯时妆。分明莹薄裁琼玉,不比胭脂抹海棠。”以红梅的清高,喻自身的品格。《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虽源出江西,而风姿峭茜,颇参以石湖、剑南格调,视宋末江湖一派,气含蔬笋者,戛然有殊,在黄茅白苇之中,不可不谓翘之楚”。
尊瓠室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陈诗撰。陈诗,字子言,号鹤柴山人,安徽庐江人。诸生。其《尊瓠室诗》有如自作之小传。《尊瓠室诗话》三卷,以记录晚清诗人诗作为主要内容,略及乾隆、嘉庆时之人事。所记亦多与其自身有关,如记相识钱仲联于友人处;尝佐狄平子书局,故颇记狄葆贤行踪,如此等等。
寤言
自新学行而文字革命之说作高明之士辄竞挹东西文术号召吾华于是自由革命流血之徒党派纠纷睅然鄙吾国数千年圣神建制伦常文字之大原谓举不足胜东西人之遗唾尝窃痛之夫天地之气机流动至今日极矣吾中国晚近政教之衰虽上圣不能不撷异域之菁华以求吾朔而东西杰士渐摩中说必将认伦常文字尽归吾国然后环球政教由然自翕于大同若谓吾国二千年流积寝轶古初举而正之宜也必举古圣神建制嶻然殊卓天壤者而自绝之则乾坤或几乎息呜呼庸独非贤者之过欤蒙少孤贱独嗜经世古文之术垂三十年不敢泥陈说以阏新机尤不敢僻奇论以摧世本唯深见伦常心术为建言治事之根荄兢兢焉厉此区区非经世之言不敢道妄冀远祧孟氏建一说以求协乎人心世运之自然病郁悲怆莫由返视听以成吾说今诏更科制大愳英年才俊惑新说以抉吾中国纲常名教之藩谬举近着微言质诸海内知言君子光绪二十有八年秋七月桐城陈澹然静潭甫书于南皮张氏金陵寓斋
周易爻变义蕴
元陈应润撰。四卷。《四库全书》本。此书以古占法“之卦”爻变之例解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义蕴,各爻颇引史事以为证。并力破陈抟所传之学,于宋、元《易》家中独树一帜。《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书大旨,谓义理玄妙之谈,堕于《老》、《庄》;先天诸图,杂以《参同契》炉火之说,皆非《易》之本旨。故其论八卦,惟据《说卦传》‘帝出乎震’一节,为八卦之正位;而以‘天地定位’一节,邵氏指为先天方位者,定为八卦相错之用。其注用王弼本,唯上、下经六十四卦。据《春秋》传某卦之某卦例,如:“乾之姤”称“潜龙勿用”,“乾之坤”称“见群龙无首吉”一类,故名《爻变》。据焦赣《易林》之例,以为一卦可变六十四卦,六爻可变三百八十四爻。
幼幼集成
中医儿科学专著。6卷。清陈复正撰。陈复正,道士,号飞霞。清医学家。居广东罗浮山。习道家丹鼎、气功诸术。云游海内,临证救治甚众。有感于幼科专著少,而撰《幼幼集成》。成书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整理辑录了古代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卷1论小儿赋禀、诊法、初生儿疾病的防治等;卷2~4分述儿科多种病证(包括内科杂证及外科疮疡),每病除辨证立法外,并附有正方、验方及外治法等;卷5~6为作者删订《万氏痘麻》的各种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名《三因极一病论粹》,现在通行书名为《宋志》所载,简称《三因论》。以病因分类的综合性医书。原书6卷,今通行本为18卷,约23万字。陈言撰于淳熙元年(1174)。陈言,字年择,南宋医学家,浙江青田人。本书今存南宋刻配元麻沙复刻本、元刻本、清《四库全》本等多种。1957、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次铅印。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本书卷一~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卷二下半部~卷十八列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