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呈王如水观察
名流天下王安丰,简要常操雅望崇。最绩屡登廉访使,褒书频诏大明宫。提衡郡国低昂审,执法东南节制雄。圣主恩深劳问俗,凭君为奏二南风。礼罗温石集群才,阁似平津倚汉开。再刖自怜和氏璧,七年谁识豫章材。幸依牛斗占灵气,愿藉鸾皇作令媒。清宴几时容授简,雪篇吾欲和新裁。
春日登粤王台
花发高台磴道遥,粤王曾此拜中朝。谁云七郡初归汉,古者南交已宅尧。江势急流宗渤澥,山光相望忆箫韶。炎州文物从来事,霸气千年倍寂寥。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十
莫道工诗遇必穷,使君曾不问穷通。千年自梦生花笔,一郡同归偃草风。杳杳邮筒来昨日,堂堂旗鼓建晴空。风流宋玉今摇落,谁和阳春入郢中。
送王立安偕若云叔琬诸昆弟还惠州
去来同是著莱衣,岂必兹行遂曰归。浦上鸳鸯频独宿,天边鸿雁且连飞。湖桥罢钓宵移棹,郡阁论文昼卷扉。病足渐堪驱策在,只应旬月暂相违。
忍俊九首
金鸡只遣报青蝇,发箧探丸等不应。东海未亏输一粒,无妨郭索与横行。鲩眼红如鲤尾红,吹沙蚀岸尽春风。任公无用钓缗处,毕竟鱼还死水中。腊月桃花带雪妍,迎头早唱卖花喧。若教赊贩春千日,借问姚黄得几钱。豺祭羔豚獭祭鲜,不须欣享且争妍。王唐瞿薛当年盛,又束潘妃步步莲。波斯匿王不自知,恒河未改雪飘眉。流沙瀰瀰鱼虾少,惆怅滩头立鹭鸶。勾芒跣足苦争先,昨夜酸风雪满天。不见旗亭游冶客,春归才着土牛鞭。苦为侯城惜道穷,姚师闲泪洒秋风。螟蛉若续读书种,上计偷香是贾充。悟尽人间得未曾,食轮先转法轮僧。莫将负鼎嗤伊尹,草具匆匆杀范增。五色云中鸂?衣,凤凰池上带香归。并刀剪落金风里,乞与谁家作舞衣。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峕进止,出行施张。吕公矶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蛇龙之蛰,俾也可忘。玟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答王大
楚州风雨夜徘徊,千里双淮极望开。回首渔矶多避世,惊心乔木一登台。二陵残黍西风急,十郡寒笳北吹哀。君自冥冥修雁羽,苍茫海国独归来。
送王病山守抚州
又见鸾皇下紫阍,更无鹰隼击秋雯。匡时谏草收行箧,归路荷花咏圣恩。一郡江湖闲步极,五更朝鼓断相闻。年来正有新亭叹,更向天涯怅失群。
赴郡苦热,得雨偶作
酷暑风来亦为厄,暖风熛怒几烁石。恶氛矧复逐征尘,白昼道傍鬼捉客。叹我南行当其时,健夫十人九丧魄。彻夜传呼巫与医,身心交瘁莫安席。想见武侯渡泸时,精诚在抱消疠疫。古今无数匡济才,许国御微敢自惜。捧檄我亦奉命来,旅次焦劳热反剧。欲逃乐土苦无从,救兵一夜来风伯。大块噫气夹雷鸣,俄顷滂沱势漂麦。此时消尽胸中愁,旱魃成群皆辟易。自是天心协人意,遇难成祥由善积。遥思七省临欃枪,杀人如麻地流赤。吁嗟乎,安得王师如此雨,露布一朝传遐僻。
题王果毅公传
赫赫勋名出武庠,荣膺爵秩显天阊。乾嘉盛世干城倚,金厦方隅保障当。李帅军前标骏望,蔡魁净后觐龙光。如公福泽畴能匹,义举留贻荫梓桑。
题王郎中兰谷古槐堂二首 其一
好鸟偕其侣,同飞复同止。志士抱奇情,慨然慕知己。白璧委泥涂,光辉非始初。遇者弃不顾,难言兹器殊。伏枥上峻阪,老骥愁日晚。伯乐一下车,众乃惊奇罕。两物不相关,契合诚良难。磁石与铁俱,安得不留连。
王麟友同宿客舍志感
广陵城中夜击柝,广陵城头啼乌鹊。尔我相逢语正繁,僮仆无情睡先著。微风忽起摇灯光,轻寒稍觉侵衣裳。鼓声坎坎下三四,解衣灭烛眠匡床。与君展转各无寐,细数年来不得志。为惜天涯此日身,转忆先人旧时事。君家曾祖大司空,清名文誉闻江东。神光两朝焚谏草,燕齐百郡铭河功。闻讣朝廷倍惆怅,特命春官予祭莽。卮酒分出天府浆,墓道筑就东园匠。此时万国来车书,至尊别殿梦华胥。潼关烽火起仓卒,延秋龙斗争欷歔。若翁司空冢孙子,自拜国恩心国耻。策马请监丞相军,守城遂同丞相死。此时君作怀中儿,何处寻来马革尸。今逾二十善词赋,《蓼莪》开卷徒伤悲。吾翁若翁交最好,吾翁贤书年独早。七篇屡下南宫第,一裘敝尽长安道。负囊簪笔越王台,角弓铁骑吴山来。白眼世上谁共语,散发江湖只自哀。闭门著《易》忘暮年,把酒读史呼苍天。嗟我三十尚失意,山高著述何时传?若翁游魂归未得,吾翁买土葬无力。相逢此地喜欲狂,相看今夜愁如织。披衣起坐闻荒鸡,欃枪在天明月低。
和王敛斋舟中即事
老骥归来识旧途,雁飞求侣镇相呼。五更画角催鸦阵,两岸芦花酿雪图。东郡方余游子恨,南池还有故人无。莼丝鲈脍秋风里,毕竟输君长五湖。
题王郎中兰谷古槐堂二首
好鸟偕其侣,同飞复同止。志士抱奇情,慨然慕知己。白璧委泥涂,光辉非始初。遇者弃不顾,难言兹器殊。伏枥上峻阪,老骥愁日晚。伯乐一下车,众乃惊奇罕。两物不相关,契合诚良难。磁石与铁俱,安得不留连。兰谷居兰阳,高卧古槐堂。堂中午梦醒,蚁视侯与王。种槐槐成樾,培根根固结。花叶荡清风,吹香香不绝。上有鸾凰雏,栖托长自娱。文彩华且丰,口衔瑞国图。振翮辞故巢,高飞来上都。上都罗俊彦,君子将豹变。枉驾戾蓬蒿,遂此平生愿。
驻南安郡城得京师寄书奉答
入城漠漠风吹雨,隐几纷纷鼠跳梁。真有性情皆骨肉,断无哀乐到侯王。醒时觅梦知身老,静夜开门闻水香。微觉一峰青向我,百年心事久颓唐。
丙辰重九登赵武灵王丛台,登览者惟吾一人而已
登临风洗目,乃见万年徂。九月邯山峻,三秋釜水枯。雄才虚处宝,霸丛宝中虚。王也不逢世,知音独有吾。
杜诗攟
论杜专著。四卷。明唐元竑撰。元竑,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生,字远生,吴兴(今属浙江)人,曾中举,明亡后不食,卒于清顺治四年(1647)。《杜诗攟》乃其研读《千家注》本杜诗之札记,其自序说:“诗始于《三百篇》而终于杜,……是故我始攟《三百篇》而终于杜。攟者何?拾遗也。”全书四卷,论及杜诗五百篇左右,第四卷之末则兼及杜甫文赋。其评或论一句一联,或综论数诗之某一专题。不录原诗,仅于每则开头标出诗题,引录诗句,有时也不标诗题而径引诗句。评论范围颇为广泛,包括词语、典故、章法、诗旨及诗之工拙,其中不乏订正前人之误或发前人所未发者。此书原未刊行,以稿本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评笺“大旨合者为多,胜旧注之穿凿远矣”。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影印台湾国立图书馆所藏题有“剑州居士校阅”的旧抄本,收入《杜诗丛刊》。
王文端公集
十四卷。明王家屏撰。王家屏字仲伯 (一作忠伯),山西山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卒,谥文端。家屏有 《王文端奏疏》,已著录。据 《明史·艺文志》记载,其集凡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 《复宿山房集》,凡四十卷。今未见传本。是书凡十四卷,奏疏四卷、诗二卷、尺牍八卷。据尺牍卷首韩爌序,称家屏之子已搜汇全帙,次第授梓,则此其不完之本。朱彝尊《明诗综》载其题《长陵四骏图》古体诗四首,此集亦未载入,知其散佚者之多。有山西巡抚采进本。
王著作集
宋文别集。 王蘋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4卷,宝祐年间其曾孙王思文刊于吴学,卢钺为之作序。明代弘治中,其十一世孙王观重编为8卷本。其卷1为传道支派图,卷2为札子、杂文等18篇,卷3至8为像赞、题跋及门人私志的语录之类。此集与陈振孙所记相比,虽然卷数增加一倍,但王蘋的遗文实则不过1卷而已。可见其著作已大都散佚,此本不过捃拾残丛,另加附录而成。此集卷首列卢钺宝祐四年(1256)序、祝允明弘治三年(1490)序及杜启序。集中卷3所录袁万跋,称王蘋之文章“皆温醇平实,沉潜蕴藉,蔼然有馀味。”而汪悫跋则说:“玩其议论,想其辞气,雍容切当,自有奕奕映照简编者”。本集全称为《宋著作王先生文集》,其弘治刊本现已不见于图书馆及藏书家书目,但北京图书馆等均藏有清抄本。另有清抄本将王蘋著作编作1卷,另编附录1卷(今藏上海图书馆)。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三卷。李琪(生卒不详)撰。李琪字孟(梦)开,亦字开伯,号竹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不详,宋宁宗庆元二年进士,曾任国子司业。此书以诸国为纲,而以其国之事见于《春秋》者类编为目,前有序,后有论断。第一卷为五朝及霸国,附以鲁。霸国中有宋襄而无楚庄、秦穆。第二卷为周同姓之国,附以陈、杞、宋“三恪”。第三卷皆周异姓之国而列秦楚吴越于诸小国之后。其安排深寓“尊王攘夷”之义。借《春秋》以刺时政是此书之一大特色。正如《四库提要》所指出“讥晋文之借秦抗楚而秦兴,晋悼之结吴楚而吴炽,则为徽宗之通金灭辽而言;讥纪侯邻于仇敌而不能自强,则为高宗之和议而发;称鲁于已灭之后至秦汉犹为礼义之国,则自解南渡之文弱,亦属显然。盖借《春秋》以发议,非于经义一一吻合也……盖借《春秋》以寓时事,略与胡安国传同。”此书成于嘉定四年(1211)。现存清康熙《通志堂经解》本、乾隆末年当涂朱煌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