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秋塍大令复以嘉庆元年九月与黄小松易武虚谷亿为嵩少伊阙之游寻碑选胜作图纪事其年十二月往求孙渊如星衍篆题其首明年五月以书抵余华亭官所求诗

生平济胜苦无具,僵卧瓮牖如蚕眠。九峰三泖衣带物,坐隔雾雨如天边。忽漫打门有题寄,龙门伊阙来吾前。吾家令尹老簦屩,部下山水雄且妍。脚靴手板了不困,能致二客宁非贤。高厓长谷势开阖,琼花瑶草光新鲜。昆都仑水黄界地,古陆浑火红烧天。奇怀正逐秋兴发,秣马径往联鞍鞯。仙扃森沈蓄灵閟,从傔包裹携椎毡。瓦棺篆鼎遍搜索,断钩蚀画争摹填。攸绪早存丘壑志,鲁直惯注虫鱼篇。洛下迦蓝补前记,嵩阳石刻增余编。伻来以图要著句,不远千里驰封笺。我无簿领自蹙缩,君宰紧剧翻清便。何须较量问才地,只论胸次区霄渊。侧闻秦蜀颇有事,羽书旁午从三川。楚氛沿江飞炮石,豫州错壤横戈鋋。虽经剿杀鸟兽散,尚尔团结蜂蚁缠。嗟余季为国殇哭,归魂血面爪透拳。三途太室古厄塞,公等那得心飘然。诗成火急遣来使,引领北望空云烟。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先生风致已丘墟,海上还传种菊图。五世诸孙方学殖,肯教三径只荒芜。故人好在瓜州上,写得梅花远寄将。愿托江流向千里,江流到海意尤长。青山何处是幽居,生事深怜老向疏。安得短篷仍载酒,松江雪里钓鲈鱼。陈丞写竹小尤精,比似湖州太瘦生。何处月明江上白,千枝万叶送秋声。东园少小曾游处,桑坞茆堂一径通。拄杖叩门头似雪,却从花底觅溪翁。小园青李露盈枝,味比来禽似更宜。料得持觞厌鱼鳖,急分碧碗荐冰姿。长年步不过回廊,心静时闻薝卜香。莫怪扣门浑不应,近来喧寂已俱忘。十年名重当朝士,万里诗传渡海僧。风雪崚嶒头雪白,月中瘦影见寒藤。护龙河水绕禅房,五月寻幽到上方。最爱门前两桐树,风来叶叶是清凉。为报身閒老澈师,暮年林下好相期。何由共载南归棹,来向沧江理钓丝。向晓移舟泊港津,异乡相见即相亲。五更月上潮来早,又是东西南北人。浪打矶头波放颠,中流那复往来船。行人閒得无聊赖,卧看炉峰起暮烟。女儿港前风乍起,一声长笛倾人耳。遥见匡庐顶上云,片片吹落湖中水。曾同歌笑月三更,上马犹听鹧鸪声。老去无人共豪饮,一帆斜日过江城。中宵起看大江流,莽莽乾坤不尽头。吞吐月明三万斛,客怀那得一分愁。铜塘滩下水如弓,无限青山隔岸东。野庙萧萧脩竹里,停舟坐爱满林风。谢君汝州十四帖,愧我珠林六十翁。早约残年风雪里,骑驴来访霸桥东。野藤枯蘖半苍青,白日秋阴结杳冥。彷佛潮头风雨恶,群蛟蜕骨海云腥。解鞍向晚暂停征,况是周郎重故情。今夜酒醒山月上,便应高枕听溪声。溪水盘山似建瓴,芙蓉杨柳满沙汀。明朝更渡回潭去,犹拟题诗上翠屏。杜陵短褐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曾蹴流沙出大宛,独持风采照天门。归来散澹春风里,丰草长林总帝恩。王郎写竹出吴兴,潇洒纵横似更能。昨日蒲庵庵里见,云根风骨更崚嶒。松桥石濑雨潺潺,杉桧阴森暮色还。谁共西楼一尊酒,白云堆里看青山。群雁飞鸣雪满天,孤舟况在洞庭边。银筝冰柱谁家子,弹彻凉州廿五弦。牧溪画龙如草书,健笔挥霍相纷挐。岂知灵物自变化,神气风霆行六虚。韬威戢勇山林间,雾泽文采何斑斑。长啸清风起六合,独立为君当九关。露下石林秋气清,松风尽日带江声。閒来自爱无拘束,拄杖看山到处行。松下茅亭俯碧流,山中楼阁倚清秋。岩腰有路穿林去,犹拟携琴上上头。云隐何年屋数椽,芙蓉叠嶂俯晴川。松房旧是藏书处,犹有虹光夜烛天。种柳城南河水津,两岸几株高过人。千回树下频来往,弄叶吹花恼杀人。种柳城南河水边,青枝拂地尽含烟。柔丝若有千千尺,应系侬家荡子船。种柳城南河水流,枝枝叶叶是新愁。窥人昨日犹青眼,吹絮今朝已白头。种柳城南河水傍,当年二月好春光。晴风暖日无聊赖,只听莺声也断肠。河上东风二月时,垂杨十里斗腰肢。如今纵使能娇舞,照影寒潭亦自疑。金缕织成歌舞衣,年年江上惜春晖。无端心性轻离别,待得花开只解飞。莫拗长条作马鞭,春来叶叶是愁烟。东风着意应怜惜,吹送飞花直上天。池馆幽窗日日开,浮云西望独徘徊。似闻卧疾沧江上,不见寻春北郭来。春水满江鱼子肥,春云匝地雁群归。客怀谁遣愁花雨,草色无端近竹扉。水西江上柳千树,白云山前花满溪。即欲闻莺酬旧赏,要须走马觅新题。东园林禽细作花,城南杨柳乱啼鸦。青钱买醉何由得,白日行吟真可嗟。莫惜当筵酒满壶,春光流转只须臾。池亭一夜听风雨,明日桃花大半无。我家茅屋知何似,白马祠前快阁东。风涛二月不可出,谁与买船行市中。万安县前好风光,疏花乱草满鱼梁。大船东下疾如箭,一十八滩春水长。一剪春风映路斜,石桥流水净无沙。愁来图画惊相见,绝胜西湖处士家。法古斋前小丛竹,青梢如发笋如针。别来无限清秋意,烟雨潇潇已满林。出峡放船歌楚辞,月明人醉白沙祠。旧游零落风流远,载酒重来定几时。疾风吹雨龙髯湿,落日挂林猿臂长。巫峡晚晴初瑟瑟,华峰秋色正苍苍。不愁江梅破雪早,祇恨杨柳隔年青。烧灯稚子喧长夜,骑马行人问短亭。北林枯梢只奈雨,东舍寒草故生云。沙冷长鸣黄犊子,地深时乱白鹅群。百舌向人啼不住,一身作客愁可怜。有酒且复醉今日,无钱莫谩悲长年。忆得小年当岁除,昔者之乐今不如。青衫击鼓骑竹马,赤脚踏冰寻鲤鱼。金鱼洲下放船开,华石潭边看雨来。爱杀南天双白鹭,青山尽处却飞回。江雨溟溟落远帆,驱车西上入烟巉。青松残雪分明见,指点行人问翠岩。池上逶迤结构新,光风尽日可怜春。柳枝竹叶浑无赖,萱草葵花故恼人。閒云长近松边屋,流水潜通石底池。坐客把书临阁迥,野人送酒出村迟。赤色鲤鱼金作鳞,吹花沉蔓解相亲。湍流出入元无定,雷雨飞腾故有神。生事不关来往稀,溪光滟滟映柴扉。蒲萄叶破青虫堕,豆荚花开乳雀飞。堂上弦歌寂不闻,游丝落叶正纷纷。无由来倚长松树,閒看青天起白云。庭下春泥百草生,秋来金凤亦垂英。自是丛中看不定,却缘红白太分明。

片玉山房词话

清孙兆溎撰。共五十一则,卷末附作者部分词稿,以为鸿泥之旧迹。唐圭璋《词话丛编》初版未收,新版据香甫辑《花笺录》卷一一收录。内容多记述清词人创作轶事,也兼收南唐、宋、明人词。如云:“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阕,为滕子京所作。其词曰:‘湖水连天天连水’云云。又,秦少游前调云:‘千里潇湘挼兰浦’一首,两词工力悉敌,末韵皆用钱起律句,何巧合耶?”所记清人词作,间有评语。如称黄(仪)子鸿词,“风流逸迈,真可追响东堂,齐踪西麓”。

西庵集

九卷。明孙蕡撰。孙蕡,字仲衍,广东南海人。洪武三年 (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今安徽泗县)主簿。召入为翰林院典籍。出为山东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释之,规为江苏苏州经历。复坐累戍辽东。洪武二十六年 (1393)因牵连蓝玉案被捕杀。著有《西庵集》九卷。现存有弘治十六年(1503)金兰馆活字印本,凡十卷,集前有张习序。是编为万历十五年(1587)叶初春刻。凡九卷。其中诗八卷,文一卷。前有黄佐、叶春及所撰小传,称孙蕡著述甚富,自兹集外,尚有《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理学训蒙》、《和陶集古律诗》。其《孝经集善》宋濂为之序。孙蕡没,诸书散佚。其诗文行世者为门人黎贞所编。孙蕡当元季绮靡之余,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隽异不及高启,仍非林鸿诸人所及。胡应麟《诗薮》称其“为岭南派之首。”才情烂漫,尤善作七言歌行,清圆流丽,挥洒自如,如《紫骝马》、《下瞿塘》等皆各具特色。朱彝尊 《静居志诗话》则认为其“诗行尤琳琅可诵,微嫌繁缛耳。”是编还被收入《四库全书》。

文氏五家集

十四卷。明文洪编。文洪字功大,号希素,长洲 (今苏州)人。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官涞水教谕。此书为明长洲文氏三世五人之诗:文洪著《括囊稿稿》诗一卷,文一卷,其孙文征明著《甫田集》诗四卷:文征明长子彭,字寿承,官南京国子监博士,著《博士》诗二卷;次子嘉,字修承,官和州学正,著《和州》诗一卷:彭之子肇祉,字基圣,官上林苑录事,亦著诗五卷。其中唯文征明名最盛,其家学渊源则始自洪。如《静志居诗话》所称:“野猿窥落果,林蝶恋残花,自得翻书趣,浑忘对客言。”诸句饶有恬淡之致。文征明诗格不高,而意境自能拔俗。至彭、嘉、肇祉,亦能耳熏目染,力承先绪,所谓谢家子弟,虽复不端正者,亦奕奕有一种风气也。文征明《甫田集》已著录,然卷帙相连,无容割裂,且除此一集,与五家之目亦不合,尤无容改其旧名以五为四,故仍并录之,而附著其互见之故。有《四库全书》本。

虚损启微

清·洪缉庵撰。缉庵字洪炜,又字霞城,浙江余姚人。书成于乾隆辛巳,其上卷,首述经义, 阐明调摄之义,保持固有元神,庶几可免致虚成损,得尽其天年。次论证,既不能遵行古人摄生 调神诸法,或以酒为浆,或以妄为常,或醉饱入房,或饮食过度,或喜怒失常,或七情内伤,皆能 致虚。阴虚者,其病则为发热烦躁,头红面赤,唇干舌燥,吐血衄血;阳虚者,其病则为怯寒憔悴, 气短神疲,头晕目眩,呕恶食少,腹痛飧泄,二便不禁等。至若咳嗽吐痰,遗精盗汗,气喘声喑,筋 骨疼痛,心神恍惚,肌肉渐削,妇人月闭等症。治法之要,阴虚补阴,阳虚补阳。或咳嗽,或失血, 或骨蒸,或遗精,或妇人月闭,各列现证,按证施治。及诸虚见证,分别阴阳寒热虚实治法。次论 虚损劳瘵,次论虚损传变,论五劳七伤六极,辨虚火,论脉,论爪,论嚏,辨虚损危候,辨似损非 损。其下卷,列方七十二道,鉴别各方,专治证候,及加减各法。辨证详明,用药准确,断非他书 所能及,实为虚劳类中最要之书也。

仙侠五花剑

《仙侠五花剑》是清末民初孙玉声(别署:海上漱石生、海上剑痴、警梦痴仙)所作武侠小说。单讲宋朝高宗年间,有十位剑仙在太元境高会,炼得五花宝剑,下界收徒,传授几个剑侠正宗,要使天下后世企慕剑侠之人,不致有错认门径的一段故事。以南宋秦桧擅权为背景,述仙侠下凡除奸消暴的故事。奸臣秦桧网罗党羽,迫害忠良,扰乱民众。仙侠公孙大娘炼就五花宝剑,由虬髯公、聂隐娘、红线女、黄衫客、空空儿各带一口,下山授徒。仙侠分别授剑术与民女、书生、义士、妓女,大破危害百姓的秦府卧虎营官兵,斩杀秦氏党羽,行刺秦桧,解救受害平民。唯空空儿将芙蓉剑错授贼人燕子飞。燕子飞与强徒勾结,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公孙大娘亲自下凡除之,诸侠遂云游四海而去。

松桂堂全集

诗文别集。三十七卷,其中诗三十三卷。清彭孙遹撰。孙遹以诗词名家,清圣祖康熙间,举博学鸿儒,取为第一,生时即享大名,与诗坛领袖王士禛唱和,曾刊《彭王倡和集》。各种诗选、诗话亦多录其诗。 生前曾刊《南氵往集》三卷,收录康熙二年癸卯(1663)至五年丙午作品,录诗四百八十馀首。此集为孙遹游南粤三年之作。其手订全集,生前未能刊刻,授其子彭景曾。景曾家贫,后宦游又因挂累去官,一直未能刊刻,直至高宗乾隆八年(1743)方锓木问世。集前有钱陈群之序,详细叙述了,彭集问世过程。此集按年编纂,始于顺治十年(1653),迄于康熙三十八年。前三卷不编年,皆收应制之作,包括赋、乐章、省试及应制之诗。中间十一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至二十一卷皆未标明写作年代。乾隆八年刊刻此集时并附《南氵往集》三卷、《延露词》三卷,几乎包括了彭氏全部作品,但详检当时诗话及诗选本还有遗漏,仍可再辑。此《全集》收入《四库全书》,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有乾隆八年刻本传世。

沧螺集

六卷。明孙作(约1361前后在世)撰。孙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末,避兵三吴,惟载三世藏书,众为买田筑室于淞。洪武六年 (1373),召修 《大明日历》。书成,例授翰林院编修,以老病乞外,授太平府 (今安徽崇左)教授。入为国子助教,寻迁司业。以事废为民。后复官福建长乐县教谕。著有《东家子》、《沧螺集》。是集为明末汲古阁刊本,凡六卷。诗一卷,文五卷。其诗为追黄庭坚,在元季自为别调。五言古与七言律绝稍有特色。如集中《与陈检校诗》有:“苏子落笔崩海江,豫章吐句敌山岳。汤汤涛澜绝崖岸,㟧㟧木石森剑槊。”等句,皆可见其熔铸陶冶之匠心,然其才力不及黄庭坚之富,故虽颇拔俗却未能造古;其文则磊落奇伟,隐而有程度,卓然足以自传。宋濂 《东家子传》评论说:“他人之文束于理则词不畅,肆于词则理不直。唯作洞瞩千古之上,析之则理胜,阙之则词严,动有据依,皆非臆说。”《明史·文苑传) 亦称其文醇正典雅。是集收入《四库全书》。《江阴丛书》、《粟香丛书》、《元四家集》亦收入此集。

平斋词

洪咨夔撰。《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孝慈堂书目》、《宋六十名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毛斧季校本(毛氏以孙抄本校,陆敕先又以一抄本校)、《四库全书》本、俱作《平斋词》一卷。《全宋词》用校汲古阁本增补,录存词44首。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注。在王逸《楚辞章句》的基础上,采撷宋人及前代诸说,对王氏章句进行“补注”。其体系是以“注曰”而列王逸注文于前,次以“补曰”阐发己意,评判王逸之说。原本还有《考异》 一卷,今分散而入“补注”之中。洪氏《补注》对王逸旧说进行补充,阐发其义理,并对不妥之处进行驳正,抒明己见,在章句训诂上,也对之进行了补疏查阙。吸收了其他诸家的观点和见解,在义理和训诂两方面对王逸之说进行更详细、准确的阐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5述其成书始末说:“兴祖少时从柳展如得东坡手校《楚辞》10卷,凡诸本异同,皆两出之,后又得洪玉父而下本十四五家参校,遂为定本。始补王逸《章句》之未备者,成书,又得姚廷辉本,作《考异》,附古本《释文》之后,其末,又得欧阳永叔、孙莘老、苏子容本于关子东、叶少协,校正以补《考异》之遗。洪于是书用力亦已勤矣。”

古微书

三十六卷。明孙瑴编。瑴字子双。中国古代阴阳数术及谶纬迷信之学流传颇广,自隋禁图谶以后,其书大多不传。宋代只有易纬数种,至明代,所能得见者更是寥寥无几。瑴曾杂采旧文分为四部,统称“微书”。一曰“焚微”,辑秦以前逸书;一曰线微,辑汉晋间笺疏;一曰阙微,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一曰删微,即此书。至清代,前三书已不存,只存删微,便独当微书之名。珏从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书志及《太平御览》、《玉海》、三通等书中所援引的有关内容进行辑录,或数段、或数行、或数句,确定其先后次序,使诸纬书虽难见全貌,却也有了大致轮廓。包括《尚书纬》、《春秋纬》、《易纬》、《礼纬》、《乐纬》、《礼纬》、《论语纬》、《孝经纬》、《河图纬》、《洛书纬》。因此书文句艰涩,理甚难明,所以在每卷之前均有小引为之论次,卷中篇目有难以明了的,均以数语疏释,本文有古注的,录其原文,没有原注的,缀附异说为之旁通,对了解古代谶纬之学等文化现象颇有益处。但此书也有不少缺陷,其一,辑录有误,如把伏生《尚书大传》中的《洪范五行传》列入《书纬》,认为是大禹之作,显然错误。其二,遗漏颇多。如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五行大义》等,去隋未远,收录颇多而珏书未见。其三,所采各条,具不注其所录自何书,无以考证。现存有《删微》三十六卷,其一为明崇祯刻本,其一为清抄本。

平定三逆方略

专题性史书。六十卷。勒德洪,康熙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因在清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立有功勋,被分别封藩云南、广东、福建,称为三藩。他们各拥重兵,占据数省,飞扬跋扈,形成三股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对清朝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康熙十二年 (1673年),三藩先后举兵反清,经过长达八年的战争,至二十年十月清军数路围困云南省城,吴三桂(五年前死)孙世旸走头无路,被迫自杀。三藩叛乱终于被平定。次年,勒德洪等奉圣祖诏令,纂修《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二十五年书成。本书自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撤兵始,至二十年十二月圣祖以“逆寇荡平,诏赦天下”止,详细而具体地记述了清廷平定吴三桂、尚之信(尚可喜子)、耿精忠叛乱始末。乾隆时本书收入《四库全书》中。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精写本。可资康熙朝研究之参考。

十五家词

清孙默辑。三十七卷。是书辑刻于游广陵日,凡历十四载,四刻而成。初名《三家词》,收王士禛《衍波词》、邹祇谟《丽农词》及彭孙遹《延露词》三种,康熙三年(1664)刻,杜濬为序。康熙六年(1667)增刻曹尔堪《南溪词》、王士禄《炊闻词》及尤侗《百末词》三种,名《六家词》,孙金砺序之。次年(1668)再增刻董以宁、陈维崧、董俞、陈世祥四家词集,为《十家词》,汪懋麟为序。康熙十六年(1677),复增吴伟业、梁清标、宋琬、黄永、陆求可五家,始成《十五家词》,邓汉仪为序。清顺、康之际词坛以扬州为盛。顺治十七年(1660)王士禛得选扬州推官,乃开扬州词坛,极一时之盛。创作有红桥唱和诸事,总结前代则有邹祇谟、王士禛《倚声初集》,群体自我总结则为孙默此编。十五家中,二王、二董、二陈、邹、彭诸家皆系扬州词人群中坚,孙默、杜濬、汪懋麟等亦属之。故斯编实为以扬州词人为主体而兼及外围之合集,与龚翔麟《浙西六家词》、王嘉禄《吴中七家词》具类似之意义。十五家之词风,与杜、孙、汪、邓四家刻序中议论,皆尊《花》、《草》,奉晚唐五代及北宋小令为正统,大体与云间派无异。唯其开始注意和认识南宋,长调兼法陆游、辛弃疾,实开阳羡词派风气之先。于朱彝尊早年论词倡“小令宜师北宋,慢词宜师南宋”,亦不无关系。此书后又有另本作《十六家词》,三十九卷。又有别名《留松阁词集》、《国朝名家诗馀》。有康熙留松阁刻本,末附《红桥倡和集》、《广陵倡和集》二种,有《四部备要》本。

矩山存稿

宋代诗文别集。5卷。徐经孙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文章“往往直抒胸臆。不复以研炼为长,然其理明辞达,亦殊有汪洋浩瀚之致。至于奏疏诸篇,或指陈时弊,或弹劾权奸,皆敷陈剀切,辞旨凛然”。如《劾董宋臣疏》,对宋理宗时宦官干政深恶痛绝,表现了不畏权贵的精神。诗歌亦有清新隽永的佳作,如《觉溪八景》描绘山水美景,很有气魄:“雷奔石壁间,瀑泻洞门侧。蜿蜒乘洪涛,变化莫可测。”(《龙门春浪》)另有组诗《出朝赋归来好》,抒发急流勇退的隐逸情志,颇有民歌风味:“归来好,篱下菊花应未老。晚香犹可荐清樽,渊明醉后和衣倒。归来好,一入山林迹如扫,杜门谢客免愆尤,几净窗明读庄老。”实为国势日下的时代气氛的曲折反映。有《四库全书》本。

黄帝问玄女兵法

一卷。旧传黄帝或云玄女撰,清洪颐煊辑。此书依托,无待明辨。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隋志·子部·兵家》云 “《黄帝问玄女兵法》 四卷,注曰: 梁三卷”。其后 《旧唐书·经籍志》也著录云: “《黄帝问玄女兵法》三卷,注曰: 玄女撰”。《新唐书·艺文志》亦云三卷。较《隋志》少一卷,未知佚,抑篇卷有所损益?其书久佚,今本为清人洪颐煊据类书辑录,凡引黄帝玄女战法,或黄帝兵法,皆辑入。古之兵法,依托黄帝,其来尚矣。考 《汉志》兵阴阳类,有 “黄帝十六篇,图三卷”是其证。《隋志》尚有 《黄帝兵法孤虚杂记》一卷,《黄帝兵法杂要诀》一卷,《黄帝军出大师年命立成》一卷,《黄帝太一兵历》一卷,《黄帝蚩尤风后行军秘术》二卷,注云:梁有《黄帝蚩尤兵法》。《旧唐志》有《黄帝太公三宫法要诀》一卷等,依托益繁,不可究诘。视为黄帝书,固为荒谬。然以其出现在隋、唐以前,其来已久,虽零文只句,仍可珍贵。至少可作隋唐兵书读,得窥其时兵家之一斑。此书有《问经堂丛书》本,清嘉庆中承德孙氏刊本。另有 《经典集林》本,民国十五年 (1926)陈氏慎初堂影印本。

墨法集要

一卷。明沈继孙撰。古法以松煤製墨,南唐李廷珪始兼用桐油,元、明以后多用油烟。此书专论油烟製墨法,自浸油至试墨之各道工序,叙说详明,有图示二十一幅。旧时论墨著述,皆言说松烟墨,是编乃油烟墨专著之嚆矢。叙次详核,条理整然,遂为近代墨坛所祖。继孙早岁为墨匠,惜无遗品可考,故其巧拙不甚了了。而是编所言,皆据实録,价值殊高。载明·洪武三十一年 (1398) 自序。原书已佚,现存本为清·乾隆时(1736—1795)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刊有《美术丛书》本。

四书纂疏

南宋赵顺孙(字格庵)撰。二十八卷。是书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篇首均引有朱子序和朱子语录,以阐明其书之旨意和读《四书》的纲领或方法。认为“子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四书纂疏自序》)。因此,是书备引朱子之说,以畅《章句》、《集注》之旨。所旁引者,有黄幹、辅广、陈淳、陈孔硕、蔡渊、蔡沈、叶味道、胡咏、陈埴、潘炳、黄士毅、真德秀、蔡模,凡一十三家,皆为朱子之学者。悉汇其说于朱子之说下,以便观省。间亦附以己见。自谓汇纂有关《四书》的诸家之疏,故名。《大学》、《中庸》先之以《章句》,次以《或问》,间以所闻附其后,又以《朱子语类》及诸儒发明大义者注于下。《论语》、《孟子》则一本《集注》,而采《或问》、《集义》、《详说》、《语录》所载分注于下。此书颇病冗滥,如略其芜杂,取其正言,则亦不失为一家之说。《四库全书》本前有纳兰成德和洪天锡序以及《四书纂疏引用总目》,可供参考。

诗林广记

诗话。宋蔡正孙编。二十卷。前有《自序》,题“岁在屠维赤奋若”,当作于元太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自序》云:“采晋宋以来数大名家及其余脍炙人口者凡数百篇,抄之以课儿侄,并集前贤评话及有所援据摹拟者,冥搜旁引,而丽于各篇之次。”故其体例先列所选诗人,附丽以诸家评语;次列入选之诗,附丽以他人和诗,或所谓“援据摹拟者”之诗,每诗之后,皆附以诸家品题之语。前集十卷自陶渊明至张继,选晋唐诗人凡三十家;后集十卷自欧阳修至刘攽,选北宋诗人凡二十九人;前后集选诗、附诗凡六百七十一首;引据诗话或他种典籍凡一百七十余种,亦足资后世整理别集、诗话考据。然限于有否“评话”,故入选之诗亦偶有截取或漏题者。至其搜采“评话”而失于鉴识者,则清张宗泰《鲁岩所学集》卷一四有跋文两篇,已论之。初录于《文渊阁书目》、《内阁藏书目录》等。现所见最早刊本为明弘治十年(1497)张鼐刊本(清邓邦述《群碧楼善本书目》卷一著录《新刊名贤丛话诗林广记》二十卷,题为“宋刊本”恐误,其书今存台湾。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又有中华书局1982年常振国、绛云点校本,是本以明弘治十年(1497)张刻本参校以日本国中野吉右卫门天皇宽永八年(1631)翻刻本等,重加标点排印。

观菊展

天孙昨夜降神工,织锦纫霞绚若虹。百二宫娥承玉露,三千金甲战西风。香回元亮篱边酒,梦撷罗含砌下丛。对此高标谁忍折,倾心一曲谱丝桐。

1 41 42 43 44 45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