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形胜图

书剑丁年记昔游,中条之麓过蒲州。地形西控三秦远,河势南吞二华秋。晋魏兵争一春梦,汉唐坛祀几荒丘。披图吊古令人慨,不必重登鹳雀楼。

应德琏应休琏集

应瑒,字德琏,应劭之从子(侄),父应珣,官至司空掾。汉献帝建安时期,与刘桢一起为曹操征为丞相掾属,转平原候庶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应瑒任将军府文学,着有诗赋多章,是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关中大疫,陈琳与刘桢、徐干、应瑒病故。葬于项城县,高寺镇今有应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典论》称应瑒之文和而不壮。瑒,音徒哽反,一音畅。原有集五卷,已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应璩,字休琏。汝南(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瑒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经典释文

工具书。唐陆德明(约550—630)撰。三十卷。德明名元明,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陈朝官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炀帝时复征为国子助教,隋末留居洛阳,拒绝王世充之聘。入唐官国子博士。为著名经学家。先秦古书中文字和意义,屡经转变,阅读困难,汉魏以来不少学者加以注释,陆氏采摭诸本,搜访异同,成此编。有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六卷,公羊、毂梁、孝经、论语、老子各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第一卷序录,总三十卷。“释文”即为群书作音,因古文字多以声寄义,注音即等于注义。全书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收各家训诂,解释文义。为阅读先秦古籍重要工具书。亦为研究古代文字、音韵及词义变迁的重要资料。有宋元两朝递修本,清徐乾学《通志堂经解》本,卢文弨抱经堂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黄焯断句本,最为赅备。黄焯《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一九八○年出版),考核至精。

子华子

二卷。旧本题晋人程本 (约前380—前320)撰。关于程本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为简略。据 《吕氏春秋·贵生篇》记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又《庄子·则阳》篇称:“魏䓨与田侯午约,田侯背之,犀首请伐齐,华子闻而丑之,惠施乃见戴晋人。”据此可见,大约子华子与韩昭侯、魏惠王同时人,先秦时代有《子华子》这部著作。及至汉代,班固作《汉书》,刘向校订诸书,咸有序文,而此文独不类,可知汉代该书已亡佚。及至南宋,《子华子》刊版于会稽,晁公武以其多用字,指为元丰后举子所作。近人顾颉刚在《诸子辨》中列举四条证据,推断其为伪书。这四条证据为:书中有 “秦襄公方启西戎,子华子观政于秦”; 又稽庄周所载子华子事,云 “见韩昭侯”,二者前后相差二百余年,不可信一。《孔子家语》言:“孔子遭齐程子于郯。”而今书 《子华子》自谓:“程之宋君受封于周,后十一世国并于温”。程本商季文王之所宅,在西周内当为畿内小国。温者,晋邑小国,两地相隔远迩,亦在可疑二。后序称子华子为鬼谷子师;鬼谷,战国时纵横家,而今书反类道家之言,其不可知三。刘向校订古籍,该书不在此列,不可知四。清人在修《四库全书》时,也认为《子华子》一书“出自近世能言之流,实为公论”。此书虽为伪书,但由于其“文虽稍涉曼衍,而纵横博辩,有致理文彩,堪称伪书中之上品。这对于研究古代伪书的发展和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子华子》现存的版本很多,主要有:绵眇阁本,别六子全书本,子汇本,明刊十行本及八行本。《墨海金壶》本,《珍丛别录》本,近人刊《二十二子》本,明嘉靖刊《五子》本,《道藏》本,《子书百种》本,明弘治丙辰杨一清校刊 《五子》本,《四库全书》本等。

立世阿毗昙论

凡十卷。陈·真谛译。为印度小乘论部经典之一。又作立世阿毗昙藏、天地记经、天地记经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解说佛教之宇宙论,说明须弥山说(梵Sumeruva^da )之原委;即叙述天地世界之建立,及有情世间之相。全论总分为二十五品,叙述有关大乘之共通法门、中般涅槃人、中阴、色界诸天、地狱位置、寒地狱、劫之数量,及分派之关系等种种问题。又本论之旨趣与长阿含世记经、俱舍论世间品等略同,且其记事大体精细。论中特置‘云何品’,重覆问答析征,为本论之特征。

可叹

风雨潇潇听晓鸡,忽思世事一悲悽。当时重禁藏矛戟,今日呼令学鼓鞞。未见争锋曾奏捷,徒闻却走不先迷。劫灰日夜飞相逐,随处空林有燕栖。

古塞下曲七首 其三

虏寇日相持,如龙马不肥。突围金甲破,趁贼铁枪飞。汉月堂堂上,胡云惨惨微。黄河冰已合,犹未送征衣。

游石桥寄郭庭晦

乱峰攒剑护清幽,万壑云烟暮不收。欲就诗坛借旗鼓,为君争取一桥秋。

武林偶作

江山天下胜,北客兴悠哉。月上千峰雪,潮生万壑雷。酒狂怜老大,吟苦觉衰颓。始满平生愿,征帆未忆开。

送芮国器司业二首 其二

往岁淮边虏未归,诸生合疏论危机。人材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还朝此段宜先及,岂独遗经赖发挥。

送萧德起赴召

□□□□□,□□□中原。八骏涉沙漠,春风移十年。壮士磨宝剑,怒气常裂肝。荆湘跨闽浙,米贵仍无钱。征求未可罢,民力悉已殚。嗟我无远识,念此心独寒。九重益思治,久席坐不安。先生为时起,素抱今可言。治近与治远,二者将孰先。堂堂东海风,千载犹凛然。馀芳勉自振,家世无相悬。愚生啖寸禄,州县方迍邅。感激欲起舞,袖短无由翻。临风重相别,江湖催发船。

再和 其二

迥眺层台酒屡携,千峰攒玉映瑶溪。南枝更有东风面,未减争妍灿瓠犀。

次韵周秀实监丞嘉仲府判叔侄贻王元渤舍人二首诗中见反且恨不与奕棋之会 其二

人言我老是顽仙,坐隐纹枰不计年。何用山廛分小大,直将壶峤比方圆。争雄未羡七擒略,见事常输一着先。好觅周郎云水外,红渠千顷藕如船。

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芦山一何高,上上不可尽。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须臾出蒙密,矫首眺无畛。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新斋小休憩,馀力更勉黾。东峰切霄汉,首夏正凄紧。杖策同攀跻,极目散幽窘。万里俯连环,千里瞰孤隼。因知平生怀,未与尘虑泯。归涂采薇蕨,晚饷杂蔬笋。笑谓同来人,此愿天所允。独往会淹留,寒栖甘菌蠢。山阿子慕予,无忧勒回轸。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宿云亭

无心固无恋,犹爱宿危檐。况复寻幽客,高情岂易厌。隐月月非隐,岫名诚强名。清光中夜满,谁谓碍峥嵘。种茶当岭上,日近地先春。始自钧陶手,遗芳及后人。清影笼寒水,幽香逐晚风。和羹人已远,溪上自芳丛。渠湾水流速,杯漾酒行迟。莫诮经营巧,清欢得所施。盘石以为磴,萦纡上翠岑。披云瞩佳境,适此慰登临。当日桃花坞,多应效武陵。春风今寂寞,犹以旧名称。栉密翠婵娟,结根岩石前。不饶尘土地,自信雪霜天。象物名台势,琵琶出自然。登临得真趣,所乐类无弦。沼有胡芦状,成非疏凿功。霄澄星月影,彷佛似壶中。绣衣无已久,石榻尚依然。不识寻山客,几人能爱贤。上士体虚无,瓶泉与道俱。倘馀涓滴润,可救众焦枯。

寄题王国华环秀楼二首

近山远岫不知重,暖翠晴岚只满空。珍重主人将好手,尽驱秀色入楼中。平地看山山绝低,上楼山色逐层奇。不知山与楼争长,为复楼随山却移。

再和

纷纷狼籍下天风,万里寒光镜色空。莫学袁安但高卧,也须斗酒醉新丰。迥眺层台酒屡携,千峰攒玉映瑶溪。南枝更有东风面,未减争妍灿瓠犀。今年花是去年梅,又对春风一笑开。不似飞霙能顷刻,香中更有和羹才。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笔尖冻折新诗就,但可徒收翰墨功。猛将谋臣气霭云,兴邦雪耻在奇勋。因思卫国琼瑶报,更忆吴人组练军。剑峰犀利拙优伶,果听淮南奏凯声。阴翳便随朝雪尽,东风还放晓光清。自笑兵厨吏不虔,冻醅如蜜只年年。却思踏雪江头路,屡费诗人一斗钱。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 其五

混沌何年分宇宙,天地日月常如旧。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行人自无兮百年寿。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

居拟苏武

棠棣本同根,芳葩亦相联。谁谓忽远役,怀抱无由宣。况我骨肉亲,与子枝叶连。昔为双飞凫,今为孤飞鸢。徘徊复彷徨,感激涕泗涟。道路阻且远,四海霏尘烟。鹡鸰恐失群,绕树何翩翩。我有一斗酒,可以同笑言。去去从此辞,努力云中鞭。黄鹤一远举,千年方始归。众鸟念其群,哀鸣亦相依。彼美双鸳鸯,一旦生乖离。幸有盈尊酒,聊以与子违。请歌远游吟,慷慨声以悲。清商咽丝竹,激烈怆复悽。行人不可留,万里将何之。念子日已远,会念未有期。俛首长叹息,泪下沾我衣。安得生羽翰,与子成双飞。结发为新婚,恩爱相匹俦。欢乐殊未已,征夫忽西游。中夜起彷徨,仰视天汉流。众星正纵横,皓月澄中州。明发临古道,古道何悠悠。生死从此辞,握手泪不收。勉哉惜芳姿,毋使怀百忧。丈夫抱赤心,妇女安可留。皎皎云间月,灼灼我室闾。酣歌美长夜,清辉丽高隅。征夫许报国,将使万里途。是时吹寒风,晨起驱行车。仰视天文乖,俯视长江殊。良友惜远别,执手相踟蹰。清时不屡好,嘉会难再娱。万里一失所,中道将何如。愿子著明誓,善保千金躯。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二

千里今无顽碧,江山已做苍流。看他青史锁春秋,灵旗招起日,天地两悠悠。坐对征衣未浣,回风明月溪头。壑中梦里莫迎舟,一朝形胜地,多少御阶囚?

1 38 39 40 41 4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