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纪五子篇 汪司马道昆
司马诚国器,豁落不庸庸。兼济文武资,南北倚折冲。爱弟若一身,怜才见春风。五十佐元枢,犹在塞与通。高卧黄山表,健笔吐如虹。珠玑走荒裔,金石耀幽宫。如发汲郡藏,孰当檀左锋。自余友太原,涊然畏雕虫。济南贵叶玉,物论时不同。所以千秋叶,唾手归宗工。昔我先司马,列棘遴楚士。于时独明卿,裒然拔其萃。拓落厌时趣,纵横富篇制。已窥正始格,复探作者意。失鹄必反求,贯革有余锐。颇余东方谑,不作公孙媚。吏道亦自工,时违巧相避。二始稍见收,三斥竟成踬。桃李倾骄日,幽兰自憔悴。开径樊口田,卖文成活计。却问诸少年,畴能一兼诣。德甫宦不达,衔饥卧西山。散发听樵歌,轻舠弄潺湲。宁无临川屐,不踏城市间。举世称高节,吾独叹微言。昔闻双井徒,竭蹶趋险艰。旦夕费雕锼,不救岩石顽。解曾一决之,浊流遂泛澜。左蠡稍自清,匡庐出孱颜。遂令洪都瑟,疏越表三叹。正始岂必多,滥觞良亦难。岷峨孕才秀,铜梁嗣临邛。昔托艺苑盟,均年如弟兄。岂无竹林隽,坦陀让山公。处则若渊停,沛则九有丰。五领开府节,三奏保障功。谈笑杯俎间,立除肘腋凶。既表文士用,复解书生穷。追锋一召入,立拜留侯封。黔黎既膻悦,翰管亦景从。而我独何为,亹亹称赤松。胎簪昔中折,桐柏亦涓涓。张生一振之,矫矫遂无前。平原称盗骊,霜夜拭龙渊。昔与宗生角,推锋互瑕坚。一矢银潢漏,再矢月胁穿。隽声绛灌耳,沦落二十年。晚途始见收,改服事戎旃。密饵间阏氏,飞书降右贤。山甫城朔方,吉甫颂其贤。自非如椽笔,畴能勒燕然。
送徐尉移簿巴陵并简邓器先汪兼善
两凫不到蓬莱峰,翩翩堕在葭苇丛。口谈世事懒揖客,劫回老眼瞻飞鸿。子真何事亦来此,培塿乃生千丈松。挥毫古锦贮白雪,缓颊玉麈生清风。相知苦恨相见晚,坐席未暖行匆匆。离骚满目江路冷,秋气欲赤江头枫。少留一日对欢伯,苍颜共变桃皮红。醉中出语最真实,为君款曲论心胸。我尝纵观洞庭水,水天一色光濛濛。仙人帝子不可见,日月出没沧波中。归来荒县窘朱墨,身如泽雉拘樊笼。君才凛凛万夫敌,天骥一出凡马空。不应拄笏栖枳棘,便合入幕依芙蓉。诸公得士喜推毂,从此奏赋明光宫。令君锦衣织青凤,先生玉气贯白虹。相逢问我令何如,为言黑头茁霜蓬。青云事业付公等,归去愿学柴桑翁。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踆乌不停飞,敛景下蒙谷。征途险在前,而况车折轴。夸父追羲和,欲挽丹砂毂。意远力不任,化作邓林木。漫漫夜何如,长歌饭觳觫。百感凑孤夜,江楼起呼月。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踰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飘飖御风远,银阙开九天。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下土虮虱臣,微衷怀欲宣。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再拜谢阙下,回飙堕林泉。夜雷声殷殷,甘泽朝盈田。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士抱当世忧,天犹为之怜。况此咎證臻,庸非燮理愆。贞观有房杜,斗米曾三钱。凤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赖有载道经,神功补元宰。删诗挽风变,系易忧世骇。春秋笔削严,西秦书乃采。微义将警周,逆悲大运改。悠悠千古心,后死文乃在。子有忧世心,蒿然见眉睫。崇交拟昔人,西风寄三叠。作诗匪雕锼,要与六义涉。臣甫再拜鹃,高风或可蹑。肯作蟋蟀鸣,悲凉和秋叶。青莲不堕劫,金鼎能回枯。吾道寄流水,此外何所须。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生死同昼夜,逆天讵敢居。异端纷溺人,微此吾其鱼。沦恶易如坠,进善难如登。危哉方寸地,风雨吹冥冥。尺水增丈波,鳅鳝亦为鲸。海桑空变易,天地终清宁。感此坐中夕,疏林动秋声。汉日落西崦,孤彗明中州。玄德负英猛,欲挽无万牛。龙凤一已逝,斯人复安求。区区守江左,老此以菟裘。大义固不识,卑哉孙仲谋。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
醉中放歌赠祝生并寄司马汪公
祝生家无担石储,短衣掩肘不愿馀。生年三十走牛马,世人攘臂争揶揄。胸中壮气何磊落,眼看俗子如蘧篨。欲从翰墨树勋绩,耻结黄绶悬金鱼。自言太古重三立,文章功德原无殊。朅来叩我草玄宅,殷勤片刺通前除。先生崛起刘骆后,华名岳岳天南隅。泰山宁择土壤细,沧海讵惜涓流潴。兰台高揭并二酉,龙门咫尺悬桑榆。阶前尺地倘少假,令我一脔尝天厨。伊余谢客事焚扫,闭关长日扶潘舆。亲知宇内半凋落,豁然见汝心神愉。忆汝新都谒司马,太函突兀开云衢。无殊字汝岂无谓,树勋努力操长殳。汝兄汝侄并潇洒,问奇往往来吾庐。古今词赋厄阳九,先生身试不汝愚。怪汝胡为蹈前辙,甘心赵瑟忘齐竽。腰缠万贯亦不恶,三槐九棘垂騊駼。沾沾五字作何状,黄金不逐贫相如。生乎大笑掩余口,先生戏我犹群儿。天生七尺当不朽,大千世界皆蘧庐。倘来富贵宁足论,电光石火同须臾。一朝腐骨委草莽,醉生梦死随沟渠。秦宫汉阙走狐兔,公卿未必赢樵渔。男儿大业在金石,要令天壤留迂儒。先生两耳濯清渭,十年不受凡人谀。终朝隐几吾丧我,一听汝言良起予。雄谈五夜剑花落,绿尊翠杓行茱萸。高歌赠汝兔毫秃,唾壶击碎青?毹。长风吹云入广座,欲蹑象纬淩蟾蜍。生乎生乎汝勿疑,古今不朽真无殊。好读离骚饮美酒,便作名士追三闾。莫将狂简讶年少,仲尼大圣思归欤。即今名姓已不朽,先生笔底开璠玙。他时藉手见司马,为我捧腹当轩渠。
奉答四家兄见赠九日上官之作兼酬谢孝兼彦云汪处士公干
峨峨承华居,所任必端良。我后眷储幄,资贤辅少阳。入则以道谕,出则以义匡。自省乏秀望,安能俪圭璋。秋实信靡效,春华恐不扬。嘉会符九日,式宴序东堂。肃肃天宇旷,邕邕群雁翔。饮酒过三爵,登歌应重光。吾兄嘉令节,众宾庆道昌。褒词逾华衮,竣谊明秋霜。箴往述召吕,勖今称韦张。陈力而就列,庶几视周行。
澄斋来讶久不出因作此并呈石生明叔
十日不踏兴胜寺,张子讶我何深藏。谓疑幽忧属末疾,岂知发兴搜诗肠。我初学此无检束,虞初九百恣荒唐。稍参涪翁变诗派,意趣结约无飞扬。十年弃置久不事,解散韬帙从忀徉。含毫叩景偶一试,忽觉泥井生寒浆。浓书细字急不择,蝼蚓诘曲肥鸦旁。到口有物当一吐,安能呐舌如周昌。古人精严有真放,下手得快天机张。六朝文士不解此,散叶骏马驱跛羊。三辰分光精气薄,语言缩畜如羸尪。虽然此中有泾渭,岂得芜秽夸汪洋。句律稍悟嗟已晚,嗜好多可无专场。千金狐裘饰羔袖,汉冠晋制兼唐装。吾文所病亦在此,自成一家今未尝。当年猛志压崔蔡,翻恐汪魏相低昂。先生不嗔后生笑,所虑惟此余寻常。谁与吾党二三子,妙解知我非猖狂。
狮吼记
明代传奇剧本。汪廷讷撰。《曲品》著录。本事见宋人笔记《调谑篇》。写黄州人陈慥妇柳氏奇妒,陈进京访友,与苏轼携妓赏春,一年未归。柳氏派人捎信,言已为其娶妾4人。陈归见妾,乃4个丑妇。柳氏梳妆,陈打扇取悦她,反遭责骂。苏轼贬黄州,邀陈游。柳氏遣仆侦知有女陪酒,归而罚跪水池边。苏轼劝柳为陈娶妾,柳以每日赏百杖,至70岁为条件。后柳氏拉陈到县陈诉,县令戒柳氏之妒,忽县令夫人出,打骂县令以袒护柳氏,众又请土地评理,土地则偏向陈及县令,又被土地娘娘打骂。结果互相打骂,演成一场滑稽戏。苏轼赠妾与陈藏之别馆,为柳氏所知,罚其跪下顶灯,又以绳束其足,柳氏执绳一端防其逃走,陈向巫妪求救,女巫以羊代陈3日,并以陈已变羊胁迫柳氏。柳氏恐惧,遂允迎妾入宅,但又打骂怒号如狮吼。后柳氏魂游地府乃觉悟,与陈妾入道赴灵山。这是一部著名的喜剧。昆曲常演《梳妆》、《游春》、《跪池》、《三怕》四出。地方戏亦有整本《狮吼记》演出。今存明汲古阁原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以影印。
针灸问对
明代汪机著,成书于1530年。汪氏取《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诸家针灸之书,条析其说,设为问答,以阐发其义。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从内容可以看出,本书推崇《内经》、《难经》,在84对问答中,完全引录《黄帝内经》、《难经》及其注者的就有46问。正是由于推崇经典,因而对后世医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不同看法。如对《子午流注针经》,他认为“素难不载,不唯悖其经旨,而所说亦自相矛盾多矣”。对《金针赋》的手法,也持不同态度,如对“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左补右泻”的针法,他认为“知补泻转针,左右皆可,但当识其内则补,伸则泻耳;后人好奇,广立诸法,徒劳无益”。对《金针赋》十四针法,他认为“考其针法,合理者少,悖理者多,错杂紊乱,繁见重复”。总之,汪机的学术特点,是以古典针灸医籍为本源,治学严谨,力求实效。原书收入作者自著的《汪氏医学丛书》,近代有单独刊行的石刻本和排印本。
石山医案
医案。明汪机 (1463—1539)撰。三卷,附录一卷。机另有《运气易览》已著录。此书乃汪氏弟子陈桷于正德十四年(1519) 编辑而成。上卷论述营卫气血、内科杂病医案,中卷为外、妇、儿病案,下卷为答银宋公书。汪氏持论多宗丹溪。认为丹溪的 “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说明“日明于月”的自然现象,结合到人体则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在临床上,强调辨证论治。“遇有病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不拘泥于成方,善用参芪益气补血,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著。纠正宋金以来 《局方》 用药偏于温燥,刘河间用药偏于寒凉之弊。汪氏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故案中多记述患者形体、色泽,或以形治,或从脉症入手,施治灵活,对临床有一定参考意义。附录载汪氏门人陈钥论参芪用法二则和李汛所撰汪机小传一篇。有《四库全书》本,上海食竹山房石印《汪氏医学丛书》本。
理虚元鉴
二卷。明汪绮石 (生卒年不详)撰。汪绮石,事迹不详,据其门人为此书所作序言,当为明末人。此书上卷论虚劳诊断、病原、治证。下卷论虚劳之证病机、方药等。书中提出虚有三本,即肺、脾、肾。前人治虚,李东垣主张补脾,朱丹溪主张滋阴,而薛己则主张补火。三家各有所偏,此书参合折中而用。因前人于补脾补肾已多有论述,故此书独于清金保肺详加阐明。治虚之法,归于二统,即阳虚统于脾,阴虚统于肺。认为专补肾水,不如补肺以滋其源;专补命火,不如补脾以健其中。作者于虚损之证,独有发挥,不泥古,不偏执,对后世颇有启迪影响,为医家所重。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慈溪何氏刊本,光绪中钱塘葛氏重刊本,1939年上海卫生局铅印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81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铅印校注本。
光宣诗坛点将录
汪国垣著。初稿民国八年(1919)写于南昌,民国十四年作修改后连载于《甲寅》第一卷第五号至第九号。民国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又刊登于《青鹤》第三卷第二期至第七期。民国三十三、三十四年,又在重庆作修改和补充,写成定本。今通行本为其门人程千帆整理本,见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汪辟疆文集》及198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排印《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前有作者化名铁棒栾廷玉的赞语。诗坛旧头领一员属王闿运,都头领二员属陈三立、郑孝胥,机密军师二员属陈宝琛、李瑞清,参赞军务一员属陈衍,五虎将属袁昶、范当世等,八骠骑属陈曾寿、沈曾植等。有时一员头领下有一作某人的情况,故所录诗人实际上不止一百零八人。且早期发表之《甲寅》本与定本多有不同。点将录后又附额外头领三人:教头王进属郑珍,黄面佛黄文煜属释敬安,铁棒栾廷玉则作者自属。定本有民国三十三年作者跋,另有1983年整理者程千帆后记。
浮溪文粹
十五卷。宋汪藻撰。此集乃明胡尧臣刊,至于何人所编则无可考。所载仅诗文八十五篇,未能尽窥全豹,但所载多为诗文中精华,颇足以资讽诵。昔欧阳修有《文忠全集》,而又有《欧阳文粹》;黄庭坚有《山谷全集》而又有《山谷精华录》,谈艺家俱两存不废。今用其例,说明《浮溪集》三十六卷与《浮溪文粹》十五卷一并著录之目的,使读者有所选择,“见一斑以知全豹”也。《浮溪文粹》十五卷有 《四库全书》本。
佐治药言
《佐治药言》是清代 “幕学”著作。幕指幕宾、幕僚,是明清时官员私人聘请的处理具体政务的顾问。“佐治”即辅助长官为治之意。本书作者从幕多年,有感而发,告诫后人,故称 “药言”。作者汪辉祖是清乾隆年间江南名幕,本书在其生前已多次刻版发行,后收入 《知不足斋丛书》。近代又收入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 (初编)》。书中记录著者辅佐吏治三十余年之经验,内有尽心、尽言、不合则去、立心要正、词讼速结、息讼、求生、慎初报、命案察情形、盗案慎株累、严治地棍、读律、妇女不可轻唤、差禀拒捕宜察、须为犯人着想、勿轻引成案,访案宜慎等等
子思子
南宋汪晫编著。一卷。成书于庆元(1195—1200)至嘉泰(1201—1204)间。传说子思承孔子门人曾子之学而撰有《中庸》,其言行则散见于其他诸书,未能搜罗荟集而独刊行于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即为子思言行汇编。汪晫未见其本,故别搜集而作此书。凡九篇,析为内、外。内篇为《天命》、《鸢鱼》、《诚明》;外篇为《无忧》、《胡母豹》、《丧服》、《鲁缪公》、《任贤》、《过齐》等,合为一卷。此书或采《中庸》,别立名目,如《天命第一》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明第三》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皆与原书文同。其书颇多疏误。如《孔丛子》一书,朱熹已反覆辨其系伪作,而汪晫采之独多。又往往窜乱原文。若《孔丛子》原作:“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注曰:“杂者,诸子百家,故下文子思答曰:杂说不存焉。”而此书则改为:“子上请所习于子思”,与子思答义全不相贯。《孔丛子》原作:“仲尼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教究理不以疑。”此书录之,而“圣”字下多一“区”字, “疑”字上多一“物”字。诸如此类颇多。然此书采摭广博,考订亦不乏精当之处,与《大学》、《中庸》互为表里,对研究子思思想及其师承源流亦颇有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曾思二子全书》收录。
古乐府
乐府诗选集。元左克明编选。克明,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平不详。其书自序题至正丙戌(1346),则当是元顺帝时代人。此书共十卷。专录唐以前古乐府诗,分为八类:古歌谣、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曲、清商曲、舞曲、琴曲、杂曲。自序云:“首以古歌谣辞者,贵其发乎自然也。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也。”此书编著时当参考了《乐府诗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元童万元刻本《乐府诗集》李孝光序,称其书岁久将弗传,至正六年(1340),济南彭叔仪始得元本校刻,因谓《乐府诗集》校刻,“仅在克明成书前六年,其版又在济南,距江西颇远,则编此集时当未必见郭书,非相蹈袭”。但《乐府诗集》实有宋刻本,流传已久,左氏此书各类歌辞小序及各曲调题解,大抵采用郭氏之题解而加以简化。尤其是杂曲歌辞一卷,各曲调先后次序,基本上同于《乐府诗集》,因袭之迹,极为明显。但《乐府诗集》卷帙繁多,不便浏览,此书屏弃死气沉沉之郊庙燕射歌辞不录,于其他古乐府亦不全录,如《子夜歌》晋宋齐辞,《乐府诗集》有四十二首,该书仅录二十首。“所重在于古题古辞,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此颇为后人重视。但其对《乐府诗集》的考订加以简化,有失妥之处。如郭书鼓吹曲辞题解引《宋书·乐志》之说,以为短箫铙歌至魏晋世始名鼓吹,然后引《晋中兴书》加以驳斥;此书略去《宋书》之文,而照录郭书驳论,变成无的放矢。更有误解郭书考订语者。郭书于吴声歌曲末尾录《黄竹子歌》、《江陵女歌》,引唐李康成语曰:“二歌皆今时吴歌也。”“今时”乃指唐代,左氏亦编入《古乐府》。故从研究角度言,此书颇多疵漏。有明嘉靖汪尚磨刻本。清初又有吴门刊本,不佳。
方壶存稿
宋代诗文别集。4卷。汪莘著。全书以诗词为主。诗风飘逸,颇有气势。《水天月歌》、《击鼓行》、《放歌行》等三首长篇歌行,均能抒发豪放跌宕的情感。近体诗如《秋怀》“四野秋风交敝庐,时平不用蔺相如。有人来问生涯事,指点蓑衣学钩鱼”,则又表现恬淡闲适的情趣。词作崇尚苏轼、朱敦儒和辛弃疾。《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中〔水调歌头〕二首,至以持志存心为题,则自有诗余,从无此例。苟欲讲学,何不竟作语录乎?”由此也可看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对他的影响。但〔沁园春〕《忆黄山》 一阕,写黄山的奇丽风光,在宋词中足可与名家媲美。
节韵幼仪
《节韵幼仪》,汪志伊撰。汪志伊,安徽桐城双港人。乾隆中期举人,充四库馆校对。历官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工部尚书。嘉庆中,先后出任福建、江苏巡抚,湖广、闽浙总督。清除江浙漕粮积弊,整顿福建地方秩序,在湖北疏河建闸,编辑《荒政辑要》,增设苏州正谊书院,颇多政绩。嘉庆二十二年(1817)被革职永不叙用。次年卒。其采择《礼经》中曲礼、幼仪,参以近礼,斟酌古今,择其可通行者编成一书。或三字、或五字,节为韵语,务令易晓。名曰《节韵幼仪》。今据通行本整理。
学治臆说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盗、理财,而以勤职为重点。《学治续说附说赘》一卷,是应其弟子、河南夏邑知县慎习岩之请,整理出五十则理政佐治经验。通过汪辉祖《佐治药言》和《学治臆说》二书的记述,清代中叶政治腐朽、吏治衰败的状况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并成为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反清起义的主要原因。种种迹象表明,清廷大厦之将倾,已是无可挽回的了。本书有《读画斋丛书》 本。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汪宗沂辑。一卷。汪氏从《水经注》《环宇记》《晋书》《文选》《通典》《北堂书钞》、杜牧《注孙子》《玉海》《御览》等史籍中辑录出关于诸葛亮八阵战法的资料,内容涉及八阵图遗迹,八阵布列及各部分的名称。后附《用阵杂谈》,是从有关史书上辑录运用阵法的资料,共十四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载《诸葛亮集》无《八阵兵法》。后人伪托诸葛亮之书甚多。汪宗沂所辑不一定都是属于诸葛亮的,汪氏亦未考证,但所辑资料肯定都是宋代以前的阵法。中国古代兵学中,“阵法”是一个重要门类,但文献大都散佚,很少有人研究。汪氏所辑《武侯八阵兵法辑略》,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此书现存有光绪己卯刻本。
坐花志果
《坐花志果》全书共八卷,另附《醒迷录》等。本书是一本因果故事集:作者叙述了三十年以来所耳闻目见的种种因果之事,罗列果报,劝惩并著。每篇小故事,先 以“七言诗”开篇,勾勒出故事梗概;中间详明、生动地叙述故事;文末,再以“坐花主人曰”的评注形式,点出“为善则昌,为恶则亡”的因果之理。一则则因果 故事,辗转曲折,如是因,如是果,催人警醒,感人至深。自成书以来,流通甚广,深受大众喜爱。鹫峰樵者为之音释,对文中的疑难字词,一一加以注音和解释。 民国年间,印光大师曾倡印、流通此书。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多处可见印光大师为各界人士寄送《坐花志果》的记录。于此更见此书的劝善之功。本此出版,采用文白对照的方式,在每一篇【原文】后,均附上白话【译文】,以适合不同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