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十六人名 其二
式微子叹归期滞,疏钟皓月僧窗睡。满郭丹枫已送秋,李白桃红春又至。绿杨朱户锁娉婷,燕赵一笑谁相视。红颜回盼能溺人,有若大川无际涘。吾曹操行薄云天,去险就平当择地。严君平昔教诸子,肯向赣江为此事。勿损仁义纵欢娱,力与主张兴废坠。不才强使酬杜诗,搦管宁能言鄙志。
和萧十六人名
赣江淹泊嗟旅滞,子夜萧萧复无睡。乡程千里断书来,律管仲冬迎日至。空山屈曲环高塔,与子游嬉同眺视。日沈北陆云冥冥,晚景丹枫照川涘。兰房凤枕可自娱,桃李寻春旧游地。便将跃马超然往,向人直不疑心事。婵娟一笑应奉留,醉倚王孙宝钗坠。更持大白起祝君,偕老子须坚此志。式微子叹归期滞,疏钟皓月僧窗睡。满郭丹枫已送秋,李白桃红春又至。绿杨朱户锁娉婷,燕赵一笑谁相视。红颜回盼能溺人,有若大川无际涘。吾曹操行薄云天,去险就平当择地。严君平昔教诸子,肯向赣江为此事。勿损仁义纵欢娱,力与主张兴废坠。不才强使酬杜诗,搦管宁能言鄙志。赣阳峤北气郁滞,晨兴何晏惟昏睡。江左雄豪每自奇,学孟希韩非不至。奈何进取位尚卑,上官仪检多轻视。金朱浮华奚足恋,策马周游穷海涘。从兹岩谷永遁逃,请师丹灶捐尘事。庐山简寂寻旧隐,雪窦参禅入初地。谁能荣谢混流俗,居常衮衮随升坠。铺张翰墨作小诗,聊陈平昔烟霞志。为怜城郭太留滞,知子思家方闷睡。故停车马良久住,相顾雍容情益至。楼高适意同一登,目极四周堪远视。野田横望绕天涯,梅朵开齐映江涘。冬温庭筠尚抽笋,僧房乔木阴铺地。丘樊嘉遁素有心,萧萧思话山中事。清杨俊迈君自许,鲁国渊源吾不坠。与君诗战奈何休,抑扬雄思聊书志。丘樊英俊君犹滞,掩卷无言偃然睡。江左思归未得归,家乡百里奚由至。有楼望远最舒旷,蹑屐徐登极临视。云容弄白起危巅,霞气如朱浮浅涘。侵梁松影侧窥檐,飘径柳芳深委地。谛法真空佛有灵,面颜安乐僧无事。风摇柏直力相争,霜压橘黄香欲坠。夕阳城郭人渐稀,疏钟传响催归志。为文爱子都无滞,疾读数张堪醒睡。唱高郢曲词调古,锐比干将才力至。主张衡鉴付谁人,奈何并不蒙收视。吾王尊儒跨古始,有宋登科连海涘。况君当时苗裔远,酂侯喜且兴门地。少年自许升青云,衰谢安知未成事。栖栖孔孟尝如此,吾曹节操无颠坠。愿言雅度尚自宽,时来济物当如志。
咏史 袁绍
弟北兄南竞效尤,邺中半邺半青州。身分家裂无全理,终使辽东送二头。田丰袭许计非良,沮授安民策最长。己克百安牢按甲,足鞿曹操到分香。许中四面尽仇雠,曹弱袁强正是愁。一日四州都奉予,安闲犹遣定徐州。
咏史 关羽
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酂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寝席羹杯几载同,不知玄德访隆中。吕蒙陆逊诚奸贼,消为孙登作妇翁。北人更欲生关羽,犹倚糜芳信士仁。曹操雄心怀白马,董昭空自弄精神。羽血未乾蒙陨命,蒙妻正哭妾分香。天地有心诛汉贼,但迟数月取襄阳。
咏史 羊祜
群心争欲剸公闾,愁杀凌云醉老奴。缓带轻裘信潇洒,曾知晋事已如吴。尺鲤何曾到贾充,太阿曾拟血王戎。泪痕不到沉碑上,似为苞苴走路中。吕蒙江上橹犹羞,曹操徐州血尚留。千古渭滨并岘首,泪痕不逐谷陵收。
短褐篇送沈子叔成出塞
短褐不掩轩,伏剑赴远道。一夕度重关,春郊哭芳草。芳草碧色黄河波,王孙不归愁奈何。当时洒血向何地,岁月今巳三年多。万帐丛中拾遗骼,胡人悲号汉人擗。羁魂何用束榆皮,男子从来收马革。忆昔何人正当路,若翁上书凡两度。请缨直欲系单于,借剑亲将斩师傅。圣主如天万类容,夺官谪向边城去。曹操沽名不杀贤,终付祢衡与黄祖。黄祖曾操江夏符,蓟门今亦近穹庐。逐臣犹自心孤愤,结客边庭欲破胡。胡骑南来尘拍天,汉兵汉马踏成烟。汉吏愁将伏汉法,汉首函将虏级传。将函汉虏浑閒事,伤心忽堕孤臣泪。飞书直是骂辕门,散金况复埋殇士。埋殇士,骂辕门,君不杀人人杀君。青天飒然白日昏,浮云作雨有时晴。只今万方仰圣明,子出北塞予南征。为倾斗酒都门外,箧里龙泉几度鸣。
塞上曲
万里风云入虎牙,千金生縳夜鸣笳。谁知大将轻奇术,只是抠衣一左车。匈奴百万未须忧,斩将搴旗在运筹。束发由来憎李广,不将辛苦觅封侯。龙争虎斗海波翻,燕息干戈只一言。曹操小儿何足数,敢将轻骑猎中原。
读三国志
青虹入殿赤符熄,分裂河山号三国。丈夫济世患无才,有才失身堪太息。当日关东起义兵,只有孙曹足抗衡。坚也横死策夭折,荆州一隅困斗争。阿瞒河洛经营早,袁吕纷如落叶扫。唾手神区旦夕间,吁嗟昭烈依人老。龙蟠凤逸尽飞扬,不谒曹公愿莫偿。号令情知非出帝,虚名谬喜附勤王。就中最是荀文若,帷幄运筹王佐略。为汉不忠魏亦疑,白首子房竟焉托。天下英雄惟使君,地无尺土孰为群。武侯眼自高四海,卓识吾还爱赵云。将军帝室之裔骨,国贼曹操权可寡。大义昭然日月光,俯视余子真鸟兽。纵使偏安阻益州,汉家正统系炎刘。顺逆不论论成败,今古人才貉一丘。
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狂鼓史渔阳三弄
明代杂剧。简名《渔阳三弄》、《狂鼓史》。为《四声猿》杂剧之一种。徐渭撰。《远山堂剧品》著录。据《后汉书·祢衡传》敷演。汉末文士祢衡死后,阴司判官将曹操的鬼魂捉到阎罗殿上,让祢衡裸衣击鼓痛骂。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揭露曹操奸险狠毒、弄权窃国、残害忠良的罪恶。此剧创作时代,正是奸臣严嵩把持朝政、祸国殃民之时,沈炼、杨继盛等刚鲠忠直的朝臣,相继遭到迫害,作者借古喻今,针砭现实,以抒发满腔抑郁不平之气。剧情的安排别出心裁,把击鼓骂曹从曹操生前挪到他死后,这样更能历数他一生的罪行,使之暴露无遗,好让祢衡骂得痛快淋漓。全剧以祢衡被召上天,曹操永堕地狱结束,这种艺术处理,寓意极为深刻,可以起到褒善惩恶的目的。此剧是《四声猿》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剧本,清代宫廷大戏《鼎峙春秋》采用了这折,昆曲《骂曹》也根据它改编上演。
碣石调幽兰
琴曲,现存最古老的古琴乐谱。据谱前小序,知此曲是梁代著名琴家丘明的传谱。作者无名氏,它通过对深山幽谷中发散清香的兰花的描写来抒发作者郁闷不得志的心情,很能反映当时一部分不满现状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士族文人的想法和思想状况。“碣石调”是古曲调名,即相和歌瑟调中陇西地区的歌曲。因用其填唱曹操的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名之曰“碣石调”。“幽兰”最早是“楚调”中的著名歌曲。《碣石调幽兰》结构短小紧凑,曲调清丽婉约。全曲共四段。第一段是乐曲的引起部分,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体,属于艳与曲组成的小型曲式。全曲通过第二段出现的泛音主题的呈示、对比、再现,成功地抒写了哀婉的情怀。此曲突出音阶中的四级音和七级音,没有传统的五声调式特点,同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有某些联系。
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又名《刘先主襄阳会》。简名《襄阳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三国志平话》“古城聚义”、“先主跳檀溪”两节。剧写刘备兵败徐州,无立身之地,特去荆州向刘表借地屯军。表次子刘琮恐备据荆州,定计杀备。在三月三日“襄阳会”上,表请备接管荆州,备固辞,力荐表长子刘琦接任。刘琮设下埋伏,而琦则暗示备速逃。琮派家将王孙盗备之“的卢”马,而王孙为备之德所动,送其出城。刘备马跃檀溪而脱险。后误入鹿门山,得徐庶为军师。曹仁、曹章奉曹操之命,率十万大军来攻新野。徐庶调兵抵御,指挥张飞等人大破曹军。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此校印。金院本已有《襄阳会》(见《辍耕录》),南戏亦有《刘先主跳檀溪》(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俱佚。今京剧有《襄阳宴》,川剧、秦腔、湘剧等均有《马跳檀溪》。
诸葛亮博望烧屯
元杂剧剧本。简名《博望烧屯》。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值曹操命夏侯惇领兵攻新野,刘备用诸葛亮为军师,指挥兵马,张飞不服。诸葛亮向众将授火烧博望坡之计,故意不用张飞。刘备亲为张飞恳求,诸葛亮才令张飞率兵埋伏在去许昌的路上,并断言夏侯惇兵败后必经此处,而张飞却捉不住他。张飞不信,两人立下军令状。结果,夏侯惇大败后带残兵经过此处,张飞却中计未能将他捉住。张飞无奈,只好回营请罪,诸葛亮虽严加斥责,但还是赦免了他。后曹操派诸葛亮的师兄管通来说降,诸葛亮请他为刘、关、张、赵云观相,使其知刘备为真命天子,关、张等皆为虎将。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刘玄德醉走黄鹤楼
元杂剧剧本。简名《黄鹤楼》。朱凯撰。末本。此剧搬演三国故事,系增饰元至治刊本《三国志平话》中的《玄德黄鹤楼私遁》而成。剧演赤壁大战后,周瑜恐刘备趁势取荆州,便于孔明追击曹操之际,邀刘备过江赴黄鹤楼宴饮,欲乘机杀之。赵云觉其中有诈,劝刘备勿往,刘备不听。孔明回军,马上布置营救。先差关平以送暖衣为名,将拄拂子捎于刘备,内藏孔明借东风时向周瑜取得的镇坛令箭。再令姜维化装渔翁,手书“彼骄必褒,彼醉必逃”8字潜入黄鹤楼以教刘备。关平途中迷路,遇农夫指引,方得过江。周瑜见而不疑。黄鹤楼上,周瑜与刘备饮酒论英雄,刘备故意说错,被罚以凉水,而周瑜饮酒。不久周瑜大醉。刘备绝望时误掷拄拂子而得令箭。假传周瑜之命逃出。最后以张飞将刘备接回作结。此剧正末凡4扮,依次为赵云、农夫、姜维、张飞。第二折中净扮村姑,禾旦伴姑亦有唱词,有异于杂剧常格。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嵇中散集
诗文别集。嵇康作。原本散佚,现存刊本以明嘉靖四年(1525)黄省曾仿宋刻本为最早,凡10卷,包括诗1卷,文9卷。另有明薛应旂刻1卷本,张燮刻6卷本,张溥刻1卷本等。近人鲁迅根据明代吴宽丛书堂钞本辑校,题《嵇康集》,凡10卷,另有序跋及《逸文考》、《著录考》等,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卷,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单行本。近人戴明扬据明黄省曾仿宋本参诸别本校注,题《嵇康集校注》,并收有大量有关嵇康生平事迹及评论材料,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嵇康(224—263),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早孤,有奇才,博洽多闻,做过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为曹操孙曹林女婿,政治上被认属曹魏集团,遭司马氏集团杀害。本集存诗50多首,其中四言诗20多首,著名者为其《幽愤诗》,作于入狱遭杀之前,叙述了他托好老庄、淡泊寡俗的志向与高远的性格,感情充沛,风格峻切,甚为感人。《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19首也多为人称举。刘勰《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等对其诗都有很高的评价。而其散文成就又高于诗歌。集中论说文存9篇,以《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管蔡论》,《明胆论》最为重要。“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书信今存2篇,以《与山巨源绝交书》为人推重。另有《圣贤高士传》,记自混沌之世至作者当时的隐士高人原119人,存52人之传、5人之赞。再有《琴赋》。全集所收诗文在魏晋文学中占重要地位,后世历被高评和师法。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诗文总集。一百十八卷。明张溥编纂。张溥(1602—1641)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崇祯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二年(1629)组织当地名士,创立复社,这个社团在反对阉党和抗清斗争中起过作用。唐以前作者别集至明末只存不到三十家,大多散佚,张氏在明张燮《七十二家集》、冯惟讷《古诗纪》基础上,拾遗补阙,网罗放佚,辑成此集。上起汉代贾谊,终于隋代薛道蕴,两汉魏晋南北朝重要的诗人如曹操、曹植、王粲、阮籍、潘安、刘琨、郭璞、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何逊、徐陵、庾信等人专集俱收入书中,并有所增益,前后共一百零三家。唐以前除《诗经》、《楚辞》和无名氏作品外的重要诗歌作品都可见于此书之中,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每家之前,俱附有题辞,或介绍作家生平经历,或评述作家思想倾向,或品藻诗文的高下、特色,多有创见。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张氏对每个作家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表现他对汉至隋这段文学发展有总体性的认识。此书缺欠是:一、张氏虽已声明“别集之外,诸家著书,非文体者,概不编入”,但这个原则并未贯彻到底,也有说经(如董仲舒之集录春秋阴阳)、史类(如褚少孙补《史记》)文字阑入。二、有些诗人应编专集而未编,如左思。此书有张氏原刊本传世。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阮元瑜集
诗文别集。一卷。汉阮瑀撰。初刊于明崇祯间。阮瑀,字元瑜。生于汉延熹八年(165年),卒于汉建安十七年(212年)。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曾受学于蔡邕,后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草拟书檄公文。转为仓曹掾属。擅长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曹丕说:“孔璋章表殊健,……元瑜书记翩翩。”(《与吴质书》)。原有集五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辑刻。《阮元瑜集》,一卷。存赋四篇,论一篇,书两篇,笺一篇,吊文一篇,诗十二首。
孔北海集
一名《孔少府集》。诗文别集。一卷。汉孔融撰。初刊于明崇祯间。孔融,字文举。生于汉元嘉三年(153年),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今山东寿光)相,时称“孔北海”。又迁少府,亦称“孔少府”。性刚直,直言敢谏,但政治上较保守,后为曹操所杀。原有集九卷,已佚。《孔北海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孔北海集》一卷,共收诗文三十六篇,其中诗八首,文二十八篇。融曾官北海相,文辞锋利简洁,为时人称道。著诗、颂、碑文、议论、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等多篇。其集至宋已佚,今本系明人所辑,得36篇。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乾坤正气集》本。
刘公干集
诗文别集。一卷。魏刘桢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刘祯,字公干。生年不详,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东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丞相掾属。性卓傲倔强,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治罪,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染疫疾而亡。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原有集四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刘公干集》,一卷,存诗十五首、赋六篇、书二篇、碑一篇。诗歌以五言成就较高,内容多为赠答之作,但风格遒劲,以气盛见长。
乐府诗集
诗总集名。北宋郭茂倩编。浑州须城人。元丰年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书分一百卷,收录了从不那么可靠的陶唐直到五代时的作品。分十二类:①郊庙歌辞,祭祀用。祭天地、太庙、明堂、藉田、社稷。②燕射歌辞,宴会用。③鼓吹曲辞,使用短箫铙鼓的军乐。④横吹曲辞,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⑤相和歌辞,是丝竹相和的汉代街陌讴谣;⑥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都是古调及曹操、曹丕、曹睿所作。⑦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朝飨,杂舞用于宴会。⑧琴曲歌辞,有五曲、九引、十二操。⑨杂曲歌辞,内容不一,兼收并载,故称杂曲。⑩近代曲辞,也是杂曲,因产生于隋唐时代,故称近代。(11)杂歌谣辞,是徒歌、谣、谶、谚语。(12)新乐府辞。是唐代新歌,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在排列上,先列古辞,后附文人拟作。于每类作品之前,写有总序,叙述源流;在每种曲辞之中也加上了题解。《四库全书总目》评:“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是最完备的乐府诗集,保存了极丰富的乐府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