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志
一作《嘉泰吴兴志》。地方志。南宋谈钥撰。20卷。宁宗嘉泰元年(1201)成书。吴兴,县名,今属浙江。此志网罗古今旧闻,采核当时情况,分门别类,厘然成编,可供研究当地地方史。但草率成书,尚未尽善。今有《吴兴丛书》本,1990年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即据以影印。后宋代又有周世南等所撰《吴兴志续编》,今仅存清代范锴辑本1卷,收入《范声山杂著》。
大元一统志
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剌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事,成宗大德七年(1303)最后完稿,计一千三百卷,六百册。是书综合了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和《舆地纪胜》等书成例,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诸门类,比前代总志设类更为齐备。所用资料,据金毓黻考证,长江以南各行省,大半取材于《舆地纪胜》和宋元方志;北方各行省,多半取材于《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和金元方志。所引旧志,今多不传,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书成后,藏于秘府,后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刻版。明嘉靖以后,此书逐渐散佚。近人金毓黻曾蒐集整理﹐刊有《大元大一统志》残本十五卷﹐辑本四卷。金毓黻有辑本并加考证,收在《辽海丛书》内。后赵万里又加以辑录,分成十卷,题为 《元一统志》,196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台风杂记
台风杂记是日本人佐仓孙三撰的。他在台澎割让後入台,供职於台湾总督府民政局的警务部门有三年之久。他曾到各处去巡视过,和台湾社会接触较多,因此把所见所闻的事情记载下来成为这部书。书中记事共计一百一十四条,举凡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以及农工商贾、器皿产物,莫不有所叙述。每条之後,皆附评语,是佐仓氏的几个朋友写的。评语除补充事实外,多以台湾与日本本土作比较,说明台湾习俗,有些很好而足资取法,有些不良而应加改革;大体可以说是持平之论。若以此书与那些摘录方志和私家着述纂为台湾风土记之类的着作相比较,自以此书能显出当时的真相。因此将省立台北图书馆藏的明治三十六年(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东京国光社排印本抄录出来,加以标点,列为台湾文献丛刊之一。
咸淳毗陵志
南宋地方志。度宗咸淳年间知常州事史能之撰。30卷。毗陵即常州,治今江苏常州。此志叙地理、诏令、官寺、秩官、文事、武备、风土、祠庙、山水、人物、词翰、财赋、仙释、寺观、陵墓、古迹、详异、碑碣、纪遗等内容,繁简得中,井然有条。附图七,窜入明代内容,或说史能之原图已佚,后人传钞者补入。此志为现存最早的常州方志,今有清嘉庆二十五年重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宋元方志丛刊》即据以影印。
滇考
云南地方志。清冯甦撰。二卷。甦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人。顺治进士,官永昌府推官,累迁至刑部侍郎。著有《劫灰录》、《见闻随笔》、《南中集》等书。冯氏宦滇十五年,以地方兴衰治乱,为施政之鉴,故广搜诸史、方志、档案、笔记、小说,访查故老,“摘其沿革之旧迹,治乱之大端”。纂为是编。约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五万五千字。全文分楚庄定滇、汉通西南彝置郡县、哀牢国内附、明三将军平云南、滇南科目等四十六篇。记叙上起战国时滇王庄蹻,下至清初平定云南之间的史事。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史料收集颇多,取材于各史、小说、笔记以及地方志。有史实,也有神话传说。比史书记载详细。
仙溪志
南宋地方志。赵与泌修,黄岩孙撰。5卷。仙溪即今福建仙游。本书成于理宗宝祐五年(1257),载仙游地理、经济、市镇、人物、令佐、艺文等,为今存最早的仙游县志。现传有铁琴铜剑楼钞本,中华书局1990年《宋元方志丛刊》即据以影行。
伊犁略志
(清)佚名撰,管兴才译,纪大椿整理。本书原为锡伯文抄本,成书年代未署,从内容看应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后作品。内容主要是记载乾隆中叶以降,驻防伊犁的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厄鲁特营、绿营的建置,驻防官兵的待遇,伊犁的屯田、移民、田赋、厂矿、牧业,以及伊犁地区与中原地区间贸易活动等情况。记述详细,可补方志记述之不足。其锡伯文原抄本更是值得重视的民族文字史料。《伊犁略志》汉文本,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见第六册。
重修台湾府志(周志)
纂修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辽宁金州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由福建延平府调任台湾府知府。任职期间,曾参照高拱乾所修《台湾府志》体例重修府志,成书十卷。书中以卷为目, 目下设志,志下分若干小目,详考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艺文等事。重修于1710年。1712年有刻本行世。1960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据抄本整理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66种,1983年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方豪校订本改名《增修台湾府志》影印出版,为《中国方志丛书》之一种。
春明梦余录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 (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但叙述沿革的甚少。其中官署一门四十卷,居全书过半。体例庞杂,兼有政书、掌故、方志之特点,而以政书内容为详。内引实录、邸报、上谕、章疏、礼制、法律等古代文献资料极博,于明典章源流迁革,中央机构职掌和北京地理人文研究均有史料价值。为记载明代北京特为详瞻的著作之一。书中标目,以记明代为主,则不应泛及前代,即便泛及,也应遵其原貌,原原本本,丝牵绳贯。是书第一子目名礼制,首条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次条吴澄三礼考注,三条朱子家礼,皆先儒著述之文,非朝庭典章,亦非明代新制,不应归于礼部。承泽受门派纷争余波影响,持论常有偏袒。周延儒持官纳贿,赐死不冤,承泽乃从内阁门中录其《直房记》一篇,大加赞誉,实为其袒护。惟于材料去取,时杂成见,叙次仍有挂漏。后作者又补撰《天府广记》一书,较侧重于北京史地和宫阙情况。版本有清康熙、乾隆间内府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同治、光绪间孙氏 《古香斋袖珍十种》 本。
石柱记笺释
名胜志。清郑元庆(1660—? )撰。五卷。元庆有《行水金鉴》已著录。是编乃为唐颜真卿《石柱记》所作之笺释,成书于康熙间,凡三万余字。前列《石柱记》原文,后为其考证辨误。凡山川、湖塘、溪泽、陵墓、宅院、古器之得名、所处位置、方圆、物产、古迹、掌故等均一一为其核证,极为谨严,所引诸书约百种。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称其笺释“最为不遗余力”。有《四库全书》本, 《粤雅堂丛书初编》本,又有《丛书集成初编》本。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收录,可资参考。
鄱阳记
刘澄之纂刘宋朝修本,佚《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十二望夫冈、莲镬、沙堆、清湾、白云亭,录晋刘澄之《鄱阳记》五条。《中国古方志考》,《鄱阳记》宋,《说郛》本。宋刘澄之纂。按,是《记》《说郛》本题晋刘澄之,其清湾条有隋开皇中太守梁文谦,白云亭条有隋州刺史题诗,当是后人续补。
桂海虞衡志
地理杂志。南宋范成大(1126—1193)撰。原三卷,今一卷。成大有《吴郡志》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知静江(今广西桂林)知府后,赴任途经四川,追记昔游而作,约当淳熙二年(1175)成书,原编已佚,仅传辑本,约三十一万余字。分岩洞、金石、香、酒、器、禽、兽、虫鱼、花、果、草木、杂、蛮等十三志。每志有小序。所记风物土产,皆为方志所失载。如各种金石、香料、古代名酒、竹弓、弩、甲等兵器,饮器、乐器多有记述。备载孔雀、锦鸡、蛮马、大理马、郁林犬等珍贵禽兽,百余种花果竹木,其竹品一项所记多为奇异品种,如荡竹、涩竹、人面竹、钓丝竹、斑竹、猫头竹等。对桂林附近读书岩、伏波岩、白龙洞、水月洞、龙隐洞等十七岩洞。特别有关石灰岩洞、桂林灵川、兴安降雪线、及瘴气、荔枝的分布等记述均有重要地理意义。末附有关西南少数民族的记载,对研究古代瑶、黎等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等有一定意义。是书为最早比较系统地记载广西地质、地貌、气候和各种生物资源,对研究广西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颇有价值。有《古今说海》、 《说郛》等丛书本。1984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齐治平校补本。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收集材料。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于考证,搜集金石之文,手自抄录。凡是见于方志者不录,现有拓本者不录,近代文集尚存者也不录。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六种。每刻都录全文。沿用洪适《隶释》的体例,志其地理,考立碑之由来。凡古字篆隶,一一注解。其中官职年月,多可与正史相参。如茶荼、準准、张弡等字,可补正字典之讹。顾炎武还另有《金石文字记》,但只载跋尾,不如此书详明。传本有 “四库全书”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等。
爝火录
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清李天根撰。天根字大本,号云墟散人,江苏江阴人。因南明为明之残余,如同爝火,因以名书。该书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记载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鲁监国五王史事。起于顺治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之死,终于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二十三日鲁王死于金门。通编用清纪年,附南明年号。博采官私史籍及方志、文集、年谱等一百五十余种。首以《明史》及《通鉴纲目三编》所载为准,顶格书写;两书所无者,始采用群书,或删合其文,以求其详;或罗列分说,考其真伪。是书作于乾隆毁禁野史之前,故记明末农民起义及弘光政权事迹较详。有关弘光朝制度、策略、遗闻,间多出于他书。所引重要奏疏、文檄、书牍,有仅见于本书者,为研究南明史之重要史籍。唯于西南抗清史迹记叙较略,间有失误。附录一卷,记郑成功父子事迹,下限止于清统一台湾(1683)。有稿本和《明季史料丛书》本。
文史通义
中国古代文史理论著作。章学诚著。本书通行有《章氏遗书》本,1921年吴兴刘承干刻印。1956年12月中华书局据此排印出版,1961年9月第2次印刷。章学诚所著除本书外,还有《校雠通义》内篇3卷,《方志例略》2卷,《文集》8卷等。后人合刊为《章氏遗书》。全书8卷,分内外篇,各收文章61篇。共计25万字。史文并论,论文部分主要有《诗教》、《文德》、《文理》、《古文十弊》等篇。本书在文学上的理论主张主要有3方面:1.提倡文德说。其所谓文德,也就是指著作者和批评者的态度。认为作者的态度要“敬”,批评者的态度要“恕”,“凡为古文辞,必敬以恕。”所谓“敬”,又包含“修德”和“养气”两方面的功夫,其根本在于“修辞立诚”。“恕”是指品评文学作品时不要刻求古人,又不能无原则的宽容: “论古必恕,非宽容之谓也。”要“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着想,不能以一个不变的模式去衡量一切古人。2.提倡文理说。要求文章要言之有物: “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而有物的关键在于“中有所见”;“古人著为文章,皆本于中之所见,初非好为炳之烺烺,如锦上绣女之矜套彩色已也。”也就是强调要有“阅历”。3.提倡“文贵发明,亦期用世”。强调文质统一:“文重于质,视具质如何生吾文焉。”由此出发,对拟古和形式主义文风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今舍己之所求,而摹古人之形似,是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西家偕老之奴亦学其悲号”,是极为可笑的。对清代流行的“桐城派”古文,则以《古文十弊》进行批判。章学诚的这些观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受研究者重视。
天妃娘妈传
小说。明吴还初撰。二卷。原署“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逸士余德学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梓”,作者身世未详。此书从字体、版式及文字内容看,是明万历时福建建阳书坊编写、刊刻的通俗读物。主人公天妃,是我国沿海居民信仰的女性保护神,其事迹最早出现于南宋《咸淳临安志》。明清方志亦有记载。此书叙天妃成仙事,虚构情节中汲取民间传说较多;文笔不算上乘,而时用八股笔法写些似骈似散句子,在同档次小说中可谓别具一格。有明刻本(孤本),日本双红堂收藏。题《锲天妃娘妈传》双行大字,回目二页,正文百五十六页,约五万字。
古今奇闻类记
又称《奇闻类记》。笔记。明施显卿(1494—? )撰。十卷。书杂取小说、史传、方志,分类编排,成于万历四年(1576)。分天文、地理、五行、神祐、前知、凌波、奇遇、骁勇、降龙、伏虎、禁蛊、除妖、馘毒、物精、仙佛、神鬼共十六门,皆记奇异怪诞之事,多明代近闻,于掇拾当代杂著及稗官野史者尤多,引书皆注出处。书中记人事以怪奇事居多,故事性较强,如《奇遇纪》记姜子奇夫妇、刘岌父子、王游击父子及张百户父子等重遇诸事,均曲折跌宕,扣人心弦。这些生离死别而又意外重逢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动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也保存了一些已散佚不全之书中的资料。有《胜朝遗事》丛书本,无卷数,缺凌波纪。《景印元明善本丛书·纪录汇编》、台湾版《笔记小说大观》摘抄四卷本,凡一百六十三条,三万四千余字。
吴县志
《吴县志八十卷》[民国] 吴秀之 等修,曹允源 等纂 ,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吴县,从秦朝至1995年一直为行政区划名,撤消县时的辖境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而其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后历为吴郡、吴州、苏州、平江府、苏州府治所。1928年城区划出设苏州市,1930年5月16日,撤苏州市,仍并入吴县。1949年划出城区建苏州市。1995年6月撤消吴县,设吴县市(县级),2000年12月撤消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縣志序:有淸一代,嘗方志之學者,首推令稽章實齊氏。顧章氏爲吳郡志、姑蘇志書後,折摘疵顴,幾無完廣,以范文秘、王文恪之資而能文尚有不滿人意之處矣,方志之嘴也。吳縣志直淸乾隆初年,自於嘉下訖宣統,時歷七朝,歲閱百四五十載,地括吳長元三縣,太湖、靖湖雨赠,搜辑之夥,草别之發,蓋可知已。言其最近者,有同治蘇州府志,第府表與縣志一第一略授例不同。况同治己巳至民國初元,亦已四十餘年,其固變革亦復不少。當民國五年,趙君杏生佐吳縣幕,言諸縣長孫公少川,倡議繯修,孫公旋量移不果。穀任吳公秀之府織前跋,設局於沧浪亭,公推曹根蓀、吳穎芝、蔣季和三先生為總妙,选時資任分纂采訪緒事。十二年以致局,十三年聘孔君康侯同任總算均義務職方事之初,所定條例中寶悦之親舊志為滿最。綿歷成時,行將就緒,乃曹蒋兩先生先後捐館,吳先生亦於二十年春初法時延出,始経其事者,惟孔君一人耳。君以一學邕知梗枇,其前縣長黃公雲僧令生其事,乃添延小君印泉、吳君鼎丞,與原在局中之孔君曁王君似諍、雁君浒業、張君……
无锡金匮县志
《无锡金匮县志四十一卷》清 斐大中 等修,秦缃业等纂,清光绪七年刊本。 1726年(清雍正四年),由于无锡县人口、赋税繁多,被分为无锡、金匮两县,西部为无锡县,东部为金匮县,2县共用1个县城。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金匮县。现在是无锡市的一部分。 在无锡历代志书中,光绪《无锡金匮县志》是清代最后篡修的一部县志。因其最为晚出,系统地继承了前此各志的积淀,堪称历代旧志的集大成者。且篇幅宏富,资料密集,后出转精,在无锡方志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光宣宜荆续志
《光宣宜荆续志十三卷》民‧陈善谟等修,徐保庆等纂,民国九年刊本。 宜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周代,称荆邑,春秋时,属吴,荆邑相传因荆溪绵亘东西而得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荆邑为阳羡县。北宋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将义兴改为宜兴,属常州。1983年,宜兴县隶属无锡市;1988年1月9日撤销宜兴县,设立县级宜兴市。 敘言:古者邵國圖籍畢上太史,於是別國史之例,而爲郡縣之書,邑之有志,葢昉乎此。宜興前有危氏,徐、王二氏之舊志,析縣後甯氏之分志,先後吳氏之續志、新志,秉筆皆一時之選,用以徵文考獻,發揚邑華,歎觀止已。民國肇建,百度維新,治國聞者尤重方志。大部鑒此,咨行省續修《通志》,並輯縣志,以備甄采。蘇省設局而後檄下各縣,敦促成書。善謨適於是時承乏邑篆,親見夫風土之清嘉,人文之秀偉,不乘時建言,致令書缺有閒,其何以繼往而開來?爰與邦八十一再集議,詢謀僉同,史才則近取梓鄉,經費則帶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