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三
便访山僧亦偶然,何曾同證石头禅?三书难定儒林案,笑看中天北斗悬。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四
铜壶水竭荔无阴,镜塔荒凉古藓深。妙法莲华随劫尽,萧萧落叶写经心。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五
唐颠宋蹶电中过,佛法其如世运何?一例称师更称祖,可怜人拜大峰多。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六
难振宗风似昔年,两山狮象卧寒烟。佛门各斗无边法,僧讼传家袖影田。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七
无复山神护法时,萧条赐额冷云楣。重扶一片空山石,来读先朝运使碑。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八
山钟飞作郡楼声,访古人来百感生。叶叶莲花开怪石,留衣亭畔独题名。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九
閒向山僧理旧闻,佛楼携客话秋云。谁知八部天龙力,曾护昌黎谏佛文。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十
寒钟声送暮云飞,铜绣桥边客棹归。极目隔江烟树里,峡山孤塔上斜晖。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十月虹桥买棹行,临昆山色眼中横。更无东晋残碑在,一抹寒芜故县城。漠漠荒山仗佛开,千年古木半摧颓。惟应一勺灵泉水,曾照元和太守来。便访山僧亦偶然,何曾同證石头禅?三书难定儒林案,笑看中天北斗悬。铜壶水竭荔无阴,镜塔荒凉古藓深。妙法莲华随劫尽,萧萧落叶写经心。唐颠宋蹶电中过,佛法其如世运何?一例称师更称祖,可怜人拜大峰多。难振宗风似昔年,两山狮象卧寒烟。佛门各斗无边法,僧讼传家袖影田。无复山神护法时,萧条赐额冷云楣。重扶一片空山石,来读先朝运使碑。山钟飞作郡楼声,访古人来百感生。叶叶莲花开怪石,留衣亭畔独题名。閒向山僧理旧闻,佛楼携客话秋云。谁知八部天龙力,曾护昌黎谏佛文。寒钟声送暮云飞,铜绣桥边客棹归。极目隔江烟树里,峡山孤塔上斜晖。
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
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宣称世上众生之生生化化,皆由碧霞元君所主。元君即泰山玉女,证位天仙。受玉帝之命,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福善罚恶,报应不爽。世人若回心奉道,请道士转诵此经,皈命元君,忏悔祈求,即可消灾获福。篇末附「天仙碧霞宝诰」。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仁王护国般若仪轨、仁王念诵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解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之文句,并说明仁王经法曼荼罗建立之仪则及修法次第。分五科,即:(一)明五菩萨现威德,(二)建立曼荼罗轨仪,(三)入道场仪轨,(四)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五)陀罗尼观想布字轮。在缩刷大藏经中,本仪轨分为二卷。又不空所译仁王般若念诵法系整理本仪轨第三入道场仪轨以下而成一卷,其文稍异,亦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凡三卷,或七卷。唐代良贲撰。又作新译仁王般若经疏、新翻仁王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唐代不空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之注释书。卷上一之冒头略解经题,次立叙经起意、明经宗体、所摄所被、正解本文等四门,并解说经之大意及经文。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凡五卷。隋代智顗说,灌顶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系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之注释书。初以五重玄义叙述经之大意,次为入文解释。据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载,智顗在陈末时宣讲仁王般若经二次。本书之注释方式与天台三大部等大致相同,以五重玄义、四释等解释经,唯释义缺乏生动,或为后人假托之释。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
佛典注疏。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善月撰。四卷。是隋智顗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的注释书。内容分总说和释经两部分。总说又分为二:(1)“悬谈大义”,即申之以“五重玄义”;(2)“依文申释”,即析经文为序、正宗、流通三分,并依次疏释。见载于明《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及《嘉兴藏》等。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有二本。旧本为罗什译,题曰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新本为不空译,题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二卷。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也。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之安稳,故为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也。谓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故古来以之为护国三部经之一,公私皆为禳灾祈福读诵之。玆将本经各家之注述及关于本经之著作列之如下:仁王经疏六卷,隋吉藏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仁王经合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明道霈合,仁王经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成莲合,仁王经疏,七卷,唐良贲述,仁王经疏六卷,唐圆测撰,仁王经疏法衡钞六卷,唐遇荣集,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四卷,宋善月述,注仁王经疏科一卷,宋净源录,仁王经疏四卷,宋净源撰集,仁王经科疏科文一卷,明真贵述,仁王经科疏悬谈一卷,明真贵述,仁王经科疏五卷,明真贵述。
送僧归护国寺
少室久传西祖印,京华时不等闲寻。黄枢慕道飞书密,紫禁知名示宠深。一法遍垂春雨润,群生皆悟海潮音。南归八桂禅庭在,后夜僧怀立雪心。
送僧归护国寺 其二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清凉解洗枝头露,变现能飞钵底龙。平日旧游今复到,苍崖邃谷抱长松。
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传作心中印,镌为坐右铭。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
送僧归护国寺
萧昂瞩馀辉,尧天命赐衣。石房云外启,金锡日边归。草腐萤光散,星中暑气微。抽簪期晚岁,相许扣禅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