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处州太守张叔载一首

阮籍百步啸,谢公一两屣。素无廊庙情,渔戈好山水。春发来武林,西湖忽桃李。所共游把人,但爱孙与许。我友张季鹰,剖竹缙云郡。旗骖此地逢,流连吐高咏。乃于樽俎间,杨搉五马政。循良世所希,谓言卧清静。去驾南明軿,廉仁张化弦。雨露洒炎日,桑麻歌晏然。遂使十县民,一朝釲苛烟。往代方治平,召杜不足前。我欲观美俗,兼之天台约。秋风吹愁生,贫病在园壑。每于绿琴中,飞鸿叹离索。相期莺花时,访子少微阁。

送郑叔贞之成都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况我?迫士,志意早衰弱。辟如绕指金,讵耐膏火烁。岂无骨肉亲,相望天一角。两生万里至,讲道慰寂寞。探奇忘旧悲,观妙有新乐。宁知事多忤,重使叹离索。林也前岁归,重来忘曩约。郑子今复去,南行踰巘崿。成都壮丽地,江水带郛郭。山窥子美堂,云护孔明柏。壮游岂不佳,观国资所学。国僚尽耆俊,政简恒燕醵。日开百金筵,坐有四方客。擒毫歌盛美,文彩纷烜赫。卓尔乐邦风,巍乎王者宅。王诚天人秀,令德颜闵若。神机尽经纬,大度蕴才略。心融群圣言,颖铳智独觉。坐收千古秘,万理随综错。尚友师徽猷,姚姒靡间隔。励精施惠政,民物沾德泽。至化通幽明,馀恩及飞跃。小心事天子,放意耽简策。道积不自盈,怡怡躬吐握。知名久伫望,前席启东阁。立谈尽欢娱,至理无适莫。从容倘垂问,占对慎酬酢。为言寡朋俦,旧业愈荒落。疑经待同勘,芜史期共削。相须左右肱,理势不可各。王仁极深广,夙昔受殊渥。囊馀旧赐钱,箧有新颁帛。身为微职绊,感叹颜面怍。使子能输忠,宁不副所托。金门盛才彦,德星耀井络。翙翙白凤群,岂复少一鹤。惟玆山南郡,士气陋且薄。古心莫与论,积疢谁为药。愿子早告归,离忧变欢噱。四科洙泗道,五等成周爵。真知苟内充,外物奚须度。旱麓清照人,汉水浅可濯。怀哉春服成,重继咏归作。

俚言四首哭挽黻廷四哥大人

辽水钟人杰,文章早起家。长才憎命达,远志肇名嘉。报国孤忠耿,酬庸渥典加。清芬垂祀永,史乘播芳华。妙技牛刀擅,交章鹗荐频。神君名不忝,良牧政常新。岳岳峨峰峙,迢迢锦水春。至今遗爱在,颂德遍州民。玉垒驰烽日,金川搆衅年。飞刍劳出塞,借箸仗筹边。裹革言偏验,书旂业竟传。闻鸡怀旧侣,洒泪向秋烟。蚤托忘形契,同吟励志诗。喜窥边笥富,愧著祖鞭迟。宿草增新怆,停云感故知。德门多积庆,还与象贤期。

五代会要[四库本]

中国五代典章制度史。王溥撰。成书于乾德元年(963)。庆历六年(1046),父颜博始请刊印。通行版本有武英殿聚珍本,墨海金壶本,宋刊巾箱本,其中以后者较佳。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王溥(922—982),字齐物,中国北宋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后汉进士,后周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入宋进位司空,与蔡蒙等同修《世宗实录》,著有《唐会要》、《五代会要》。本书凡30卷、273目(其中六目分上下篇)。分类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典章制度。因王溥曾做过后汉秘书郎、后周中书侍郎、平章事、右仆射等职,对五代的见闻非常熟悉,所以该书史料丰富、翔实,为历代学者所推重。其中从五代各朝实录中引录的奏章、诏令等,史料价值很高。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

大专槃万生,异体实同气。云胡分彼己,直以私自蔽。君家桂林伯,德学妙一世。闭户不忘忧,缨冠矧行义。眷言介弟贤,四益谨先畀。千里各分符,一心同尽瘁。远题斋户册,来表栖息地。系述写心胸,俯仰资惕厉。阳嘉既涤荡,阴慝失封闭。介然彼苛痒,嚇若我黥劓。拊摩极哀恫,征取敢常艺。战兢一日力,洋溢四封被。君看物我间,隐显岂殊致。愿反振民功,更懋根本计。

乾道稿淳熈稿章泉稿

诗别集。宋赵蕃著。南宋乾道、淳熙间曾刊其诗,十册,赵汝腾为之序(见方回《桐江集》卷四《跋赵章泉诗》)。然世久不传。《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旧题厘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后附《宋史·文苑传》本传及刘宰撰《章泉赵先生墓表》。武英殿聚珍本(福建本、广雅书局本)重刊此书,后有孙星华所撰《拾遗》一卷。《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二四有《章泉诗集》一卷,选诗三十三首。

道德宝章

一卷。宋葛长庚(1194—1229)撰。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等。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过继为白氏子,改名白玉蟾。隐于武夷,拜陈楠为师,着道装,浪游华南各地,收彭耜、留元长、赵汝渠、叶古熙等人为弟子。又化名兰元白,居白鹤洞天,号养素真人。诏封紫清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撰有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道德宝章》、《海琼传道集》等。《道德宝章》又称《蟾仙解老》。宋人注解《道德经》多立新意,或以儒、道家言释经,或倡三教同源,葛长庚赞同后者。其书随文标注,不训诂字句,也不旁征博引。所注少于本经,语意近于禅说偈颂,以示佛、老同源。元代赵孟頫手书钩摹雕板印此书,使其得以流传于世。明代陈继儒将此书汇入《宝颜堂秘笈》,题为《蟾仙解老》,有失其书原貌,并且于书前有二跋,有疑此书为伪书之意,但所引称唐人张道相未曾提及,更是不确,因唐人绝不可能论及宋人之书。后世学者对葛长庚其人,曾多有非议。世传葛长庚为神仙,而刘克庄集有王隐居《六学九书》,其书序称“所见丹家四人,邹子益不登七十,曾景建、黄天谷仅六十,白玉蟾夭死。”因白玉蟾曾任侠杀人,逃亡在南疆,所以陈振孙称其“得罪亡命,盖奸妄流也。”尽管有此议论,学者对其所著《道德宝章》一书,还是肯定的,认为有可取之处。现存清《四库全书》本。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三卷。元陈致虚撰。陈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卢陵 (今江西吉安) 人,元代全真道士。天历二年己巳(1329) 陈致虚四十岁从赵友钦学道。撰有 《金丹大要》十六卷,《度人上品妙经注》三卷、《金丹大要图》一卷、《金丹大要列仙志》、《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及《悟真篇注》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简称《周易参同契注》。宋代道学者研究神仙炼养之术,修丹运火之理,多以 《阴符经》、《道德经》、《参同契》等为理论依据。陈致虚认为金丹之道当以“阴符”、“道德”为祖,“金碧”、“参同”次之。或称丹书多不可信,得真诀者必以 《参同契》、《悟真篇》为主。他作 《醒眼诗》说:“端有长生不死方,常人缘浅岂承当,铅银砂汞分斤两,德厚恩深魏伯阳。” 由此可知其对魏伯阳之书尤为推崇。他所作《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将原书分为三十五章,与彭晓本分九十章不同。陈致虚认为彭晓将《鼎器歌》置于三篇之后不对,所以他将其置于 《法象成功章》之后。他对每章的疏解明白显畅,对于人的超凡入圣、夺天地造化等说也自有见地。认为修丹不可误以五金八石烧炼。他说修还丹所用金生之水,要看是先天之水还是后天之水。如果是先天之水,就要等到心静水清时用之,不可外泄。陈致虚这是以内丹解《参同契》,其后道士对此书特别看重。清李光地注 《参同契》,称诸本之中唯《汉魏丛书》所载朱长春本为最得古意,经学者考证朱长春本实为抄袭陈致虚本,可知陈致虚注本对后世影响之深。现存清 《四库全书》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本。

蒋商卿叙其先人客金陵与先子事契末章复以见属次韵

堂堂金陵州,草草石台路。羽书急星驰,锋车却金错。飞雪古戍基,积雪寒沙步。我舟欲轻行,我马何局顾。乃翁入门初,此夕倾盖故。寒暄谢浮语,信宿陈薄具。兹年心尚孩,维时岁云暮。艰虞脱九死,邂逅欣再遇。贞姿固青松,雅曲废朱鹭。二老古先民,百岁等童孺。微疴隔音容,钜痛割心腑。孤根擢遗肄,淳鷇悲弱羽。缅怀青毡旧,力守韦编素。伊优笑侏儒,呫哔陋章句。珥貂匪七叶,插架同四库。谈空齐谐虚,守朴燕说固。芳林极荟蔚,溟海穷混濩。乃知山中云,政异岩下趣。心声要成律,易象那可注。群贤凛无几,馀子兢自数。爱君思如泉,爱君美如瓠。愿为汪汪深,勿作翕翕附。巨构千础承,珍裘百狐聚。混世同餔糟,劳生已尝醋。整冠俨初服,拂衣谢纷务。沟断宁绘牺,户枢讵为蠹。情深尽倾倒,醉剧多谬误。忘机绝矜絜,落笔化尘腐。水深嘉鱼潜,云重樛木怒。翩翩林间鹤,栖栖井中鲋。飘零记畴昔,慷慨合和煦。辱赠难与酬,临风复成赋。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巳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巳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巳矣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伦慈母线,明朝孤负放鸢天。鸢于儿辈何相关,苦要风高九万抟。无限片帆当此际,钱塘江上雪如山。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閒看儿童断线时。缚竹糊腔作鸟飞,崩风坠雨烂成泥。明朝又是清明节,斗买饧糖柳市西。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迥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任骑牛弄笛儿。煎楮披篁重几分,横天直去搅风云。风云去搅犹言可,误杀低头看鸭人。纸鸢一块去飘绵,不及三朝飏木鸢。更有大风君信不,能翻磨扇上高天。我惊南海飓风年,屋瓦飞空搅蝶眠。试取纸鸢当此际,可能背去负青天。风微欲上不可上,风紧求低不得低。渡海一凭侬自渡,可怜带杀弄饧儿。剡藤湘篾一片雪,彷佛孤飞野鹤云。画取此图酬酒债,未为轻薄有钱人。村庄儿女竞鸢嬉,凭仗风高我怕谁。自古有风休尽使,竹腔麻缕不堪吹。高高山上鹞儿飞,山下都是刺棠梨。只顾鹞飞不顾脚,踏著棠梨才得知。筝儿个个竞低高,线断筝飞打一交。若个红靴不破绽,若人红袄不鏖糟。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一方纸鹞一丝提,四个金刚四块泥。我亦谁家红顶搭,一天风雨看鹏飞。爱看钻天鹞子高,不知前后只知跑。风吹昨夜棠梨折,卧刺如针伏板桥。只因一线引鸢孤,跑过村乡第几都。小可儿郎三五辈,坏将多少绿蘼芜。春来偏与老人雠,腰膂如弓项领柔。看鹞观灯都好景,正难高处去抬头。百丈牵风假鹞飞,不知断去寸难持。若留五尺残麻在,还好渔翁撚钓丝。鹞材料取剩糊窗,却嚇天鹅扑地降。到得爷娘查线脚,折他鞋袜两三双。不向书堂讲课勤,糊藤拗竹觅风云。庭前几叶潇湘色,禁得儿们几斧斤。风吹鸢线搅成团,挂在梨花带燕还。此日儿郎浑已尽,记来嘉靖八年间。娇生娇养娇性情,鹞儿高别两三层。春郊十里饴糖尽,买奉他家小主人。初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

读易日钞

清张烈撰。八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说《易》,尊崇朱熹《周易本义》之解,主于因象设事,就事陈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谓《易》者象也,言有尽,象无穷。伏羲画为奇偶,再倍而三,因重而六,文、周逐卦系彖,逐画系爻,全是假物取象,不言理,不指事,而万事万理毕具。大旨在因象设事,就事陈理,犹说《易》家之不支蔓者。前有其子益孙、升孙《纪实》云:‘此稿已删润四十余过,至易簀前数日,尚合《蒙引》、《通典》、《存疑》诸书,考订知来、藏往二义,旋加改补。’云云。则其用力亦可谓勤矣。烈之没也,门人私谥曰‘志道先生’。杨允长作《私谥议》一篇,冠于此书之首。昔宋儒张载之没,门人欲为作私谥,司马光力言其非。当时手帖,犹载《张子全书》之首。古人以礼处人,不欲妄相尊重,干国家易名之典,其谨严如是。允长等未之闻乎?今录是书,而削除是《议》,用杜标榜之渐焉。”

周易玩辞困学记

清张次仲撰。十五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解《易》,尽弃象数、谶纬旧说,专主义理,其大旨多切于人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前有《自序》,谓:赋性颛愚,不敢侈谈象数,又雅不信谶纬之说,惟于语言文字间求其谛当有益于身心者,辄便疏录,岁久成帙。经二十余年,凡六、七易稿而后成。持论最为笃实。于《乾》卦遵用王弼本,以便解诂,而仍列郑康成本于简端。前集诸儒之论及己论数十条为《读易大意》。其所论辨,如谓八卦因重之法,自十六、三十二以至六十四,卦变某卦自某卦来,皆夫子所不言。河图洛书之外,别无他图。后人依托夫子之言而支离蔓衍。又谓一卦六爻如主伯亚旅,无此以为君子,彼以为小人,反背错综之理。盖扫除轇轕之说,独以义理为宗旨,虽尽废诸家义例,未免开臆断之门。然其尽废诸图,则实有劖削榛芜之力。且大旨切于人事,于学者较为有裨。视绘画连篇,徒类算经奕谱,而《易》理转置不讲者,胜之远矣。”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

南宋张行成撰。九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专明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之义,乃张氏《易》说七种之一。《皇极经世》含《观物内篇》与《观物外篇》两大部分,张氏以《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而理显,学先天者当自《外篇》始,因补阙正误,使原文以类相从,并推绎其旨奥,以成是书。此书是张行成所撰“易说七种”之一,专论《皇极经世·外篇》之义。《皇极经世·内篇》,前四卷推衍元、会、运、世之序,后四卷辨明声音律吕之微;《外篇》是比物引类以发挥蕴奥。张行成认为《皇极经世》一书,其《内篇》理深而数略,其《外篇》数详而理显,认为学邵氏先天之学者当自《外篇》开始,因此他补缺正误,使其文以类相从,又进一步推衍其旨而成此书。

养蒙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张伯淳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江总督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至顺三年(1332)虞集序、泰定三年(1326)邓文原序、《谥文》、至正六年(1346)张采题识。据邓文原序,张伯淳“不喜以藻翰自名,殁后无成稿”,由他的儿子河东宣慰副使张采和长孙张炯访求遗逸,编次为10卷。卷1为册、诏、制、表,卷2为序,卷3为记,卷4为碑铭,卷5为铭、赞、箴、说、题跋、卷6为祭文、疏,卷7为古诗,卷8为绝句、五言律诗,卷9为七言律诗,卷10为词。张伯淳的文章颇受重视,邓文原在《养蒙集序》中说其为文“耻尚钩棘,而春容纡徐”。《四库全书总目》不赞成此说,指出张伯淳之文与此“不甚相似”,但认为“其文源出韩愈,多谨严峭健,得立言之体”;张伯淳的诗却被评作“鄙拙殊甚,古体尤劣”。他的集中有《题鲜于伯机所藏黄庭经》一诗,比较古健,但这首诗是赵孟頫所作,被误收入《养蒙集》中。顾嗣立、王士禛都曾对张伯淳诗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本集刊本久佚,靠辗转传抄流传到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底本残缺颇甚,虽经清人厉鹗校正,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屏岩小稿

元诗别集。1卷。旧题张观光撰。但此《屏岩小稿》内容全同于元人黄庚的《月屋漫稿》,显然是1部伪书。《四库全书》编者虽然注意到两集有个别诗相同,但仍将两书一齐收入别集类,没有细作鉴别,也没有发现《屏岩小稿》与《月屋漫稿》其实就是同一本书。张观光去世后,其子张枢编辑遗作为《屏岩文集》,由吴师道作序,但此《屏岩文集》早已亡佚不存,仅吴师道序还保存在《吴正传文集》卷14之中。由于《四库全书》所具有的权威性,自清代以来,一直将今题《屏岩小稿》的诗集当作张观光作。近代陈衍编《元诗纪事》,在卷8中将黄庚与张观光并列,虽在案语中指出《枕易》、《秋色》两诗及评语“既见《月屋漫稿》,复见张观光《屏岩小稿》”,但仍认为这是古人文集中常有的互见现象,未能发现《屏岩小稿》就是《月屋漫稿》的伪题。张观光的《屏岩文集》的亡佚在元末明初,将《月屋漫稿》伪作《屏岩小稿》的,应当是明人。

安陆集

诗词别集。宋张先著。一卷。其集久佚。清四库馆臣用安邑葛鸣阳辑本,计收诗八首,词六十八首,其事迹始末及诸家赠答附录于后。原本诗列于前,然馆臣将词列于前,以为其词胜于诗。除《四库全书》本外,《两宋名贤小集》收有《张都官集》一卷,收诗六首。

毘陵集

诗文别集。宋张守著。十五卷。是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五十卷。原集久佚,清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搜集编缀,厘为十五卷。现存《永乐大典》录《毘陵集》四十八条,馆臣漏辑十四条,见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除《四库全书》本外,有《武英殿聚珍版书》(十六卷)本、《常州先哲遗书》(十六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本、《丛书集成初编》(十六卷、拾遗一卷)本等。

南轩集

诗文别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宋张栻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作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四十八卷,恐皆非朱熹论定之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叙及此集编纂过程言:“栻没之后,其弟枸裒其故稿四巨编,属朱子论定。朱子又访得四方学者所传数十篇,益以平日往还书疏,编次缮写,未及蒇事,而已有刻其别本流传者。朱子以所刻之本,多早年未定之论,而未年谈经论事、发明道要之语,反多佚遗,乃取前所蒐辑,参互相校,断以栻晚岁之学,定为四十四卷,并详述所以改编之故,弁于书首,即今所传淳熙甲辰本也。”据此可知宋代著录张集卷数不同之故。朱熹编定本注重中晚年论定之作,早年作品多有删削、遗佚。张栻早年写于永州之诗,如《题城南》、《马上口占》、《方广寺睡觉》等,诗皆佳而集中未收。此集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年)原刊本尚存于世,另有宋度宗时所刻残本、元刊本、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刻本、明世宗嘉靖(1522—1566)年间谬辅之刻本以及清圣祖康熙(1662—1722)年间剑光阁刊本、清宣宗道光(1821—1850)年间陈锺祥刻本、道光二十九年(1849)緜邑洗墨池本与清文宗咸丰四年甲寅(1854年)緜邑邑人重校本。

真迹日录

书画著录著作。明代张丑编撰。五卷。主要版本有乾隆二十八年池北草堂刻本、《知不足斋》刻本、《四库全书》本、《述古丛钞》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艺术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等。本书为《清河书画舫》续著,对于所见历代书画赏鉴的汇录。由于采取随见随记方法著录,所以没有按书画作者时代顺序排列,基本上是以各家所藏为序。著录书画名迹的作者名称、款识题跋,间有品评赏鉴之语。与《清河书画舫》相比,有所简略。其中与《清河书画舫》重复著录的书画,有数十件,乾隆年间《知不足斋》本刊刻时皆删去,而存其目。对于字句有详略异同者,则两本并载。本书汇录的题跋和作者的评鉴足资研究者参考。对于了解古代书画名迹在当时收藏流传情况及鉴定考证也有一定意义。

1 2 3 4 5 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