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四首

一著能回一局输,安危岂不系兹儒。乐卿昔去曾入海,老监今归但乞湖。阮子杖挑聊共出,麻姑榼送不烦沽。二仙占断壶中景,不许长房跳入壶。纷纷博局迭赢输,孰是真儒孰盗儒。履道宅佳多辇石,辋川亭巧恰临湖。可无诗唤刘郎和,偶有钱同郑老沽。却笑吴儿拚命者,潮头如屋靠腰壶。孤忠郁积未全输,臧氏其如命世儒。归治隐栖秦系里,去留遗爱葛仙湖。一辞吾已抽身退,什袭公非待价沽。大手会当摛玉检,窭人只合传冰壶。公诗妙巧过般输,蚓窍何堪和大儒。岂敢分庭掣鲸海,颇思越邑会鹅湖。薰莸年老迷香臭,酒脯涎垂向市沽。病起带围浑减尽,免教人诮腹如壶。

太上肘后玉经方

道家养生学著作。唐代卢道元编。《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道家均著录。编者卢道元,《道藏》作遵元,盖形近而误。首有宝历乙未 (按宝历无乙未年,当为乙巳,825年) 自序,述此方传授始末,谓昔日高士巢居子师事乐海青童君,苦心屈节二十年,寒暑不懈,遂受师传此延年益寿之八神方。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巢居子见寒栖子为人贤德,复以此方授之。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寒栖子传予卢道元。唐敬宗宝历年间 (公元825~827年),卢道元把秘方写在宝轴上,授予他的得意门生隐栖子施肩吾。书凡八篇,每篇一方,以八卦标目:《乾——天父地母七精散方》,《坤——风后四扇散方》,《艮——王君河车方》,《巽——龟台王母四童散方》,《离——彭君麋角粉方》,《兑——夏姬杏金丹方》,《坎——南岳真人赤松子枸杞煎方》,《震——清精先生米饭方》。八方与八卦、八方相应,为古所仅见。俱言有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功。载《道藏》第五百七十三册。《云笈七签》收入卷七十四,个别字句稍异,另外 第六篇多出 “又杏金丹方”一段。同书卷七十七收有《黄帝四扇散方》及《王母四童散方》,除每方少头两味药外,余皆相同。

庚子出都留别

铜仙辞月易潺湲,曾指铜驼戒夜寒。果见陆沉飞海水,却看日近远长安。侧身天地惊龙战,反掌风尘怨鸟翰。坐听宫槐悲落叶,不堪此客独南冠。西山化鹤复来归,城郭人民事事非。目断嵇琴成绝调,心游羿彀愿忘机。请看国破家何在,还望天高照肯微。钟鼓寂然谁问阙,台城空见纸鸢飞。黄尘九陌转惊雷,天马如龙岂有媒。献赋十年犹汉戟,访碑重译见秦灰。青词他日无家令,黄?当年识彦回。一系骊驹辞帐饮,别肠堪断不胜杯。东求沧海念还珠,刖足重来泣座隅。去国欲从吴市隐,在师谁请会稽诛。首燕西路行何在,哀郢东门忽已芜。枉策伐交谋不用,王庭无地哭包苏。

立秋日携近诗过天峰饮

对酒高吟客里诗,惊看梧叶坠阶墀。三秋消息萌深暑,一岁寒暄判此时。敢道才雄摇海岳,但知巨斝吸鲸螭。百年多难身长在,赖有奇情老未衰。

评诗格

诗格著作。旧题唐李峤撰。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一生,前与王勃、杨炯相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殁,遂独为文章耆老,为学者取法。《评诗格》一卷,最早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陈振孙云:“峤在昌龄之前,而引昌龄《诗格》八病,亦未然也。”伪托之迹显然。就现存内容而言,其与《文镜秘府论》所引崔融《唐朝新定诗体》颇多相同,如“九对”、“十体”者,均为两见。崔书又有“六犯”者,为今本《评诗格》所无;而陈氏所云其引及王昌龄《诗格》者,亦不见于今本《评诗格》。由此可知,此书乃后人杂抄崔融等人《诗格》而成,因李峤文名颇盛,而崔氏等人先已下世,故托名于峤。此书内容亦早有散佚,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今人整理者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

唐宋诗醇

唐宋诗总集。四十七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敕编。高宗性好诗文,常与沈德潜等谈论诗文,曾于乾隆三年(1738)编定《唐宋文醇》。后有感于“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诗无称焉者”、“有文醇不可无诗醇”,因选唐宋诗成就突出者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六家,“以见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风雅之正则”。此书认为,李杜一时瑜、亮,千古稀有;乐天平易,最近乎情;奇创而不诡乎理者,莫过昌黎;录此四集,足以观有唐一代之诗。而宋诗不足以匹唐,仅选两集,因山谷多生涩,而选苏诗以示北宋诗坛之功;录放翁诗以见南渡以后诗之大成。谓六家为唐宋诗中之醇醪实不为过。全书有太白八卷,少陵十卷,乐天八卷,昌黎五卷,东坡十卷,放翁六卷。未作笺注,然每诗后皆有评点语,有引前贤之评,亦有时人所评,均极精炼中意,于理解体味诗作皆有点化作用。此书流传很广,多用于家塾学习之课本,故版本颇多。有乾隆十六年武英殿刻本(《四库全书》据以著录),此为初刊,台湾大学有藏。乾隆二十五年内府又刻有四色套印本,圈点品评则更为显目,台湾故宫博物院有藏。后世多次重刊,有乾隆二十五年书业堂重刻本,光绪七年(1881)浙江谭钟麟重刊本和江苏局本,等等。

和戴君仁教授室诗原韵

净几明窗著此身,枕山池阁远嚣尘。阶前花影清摇月,槛外波光冷照人。闭户渐疏俗事累,读书略见古风醇。真如静处吾能说,半作诗僧半隐民。

黄氏补注杜诗

唐诗别集。36卷,外集2卷。杜甫撰;宋人黄希集注,黄鹤补注。又名《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或《集千家杜诗补注》。黄希字仲得,又字梦得,号师心,宜黄人。乾道二年(1164)进士,曾官永新令。黄鹤字叔似,号牧隐。黄希之子,布衣。《四库全书》收录此书,其《总目》说:“希以杜诗旧注每多遗舛,尝为随文补辑,未竟而殁。鹤因取椠本集注,即遗稿为之正定。又益以所见,积三十余年之力,至嘉定丙子始克成编。”收诗1400多首,“按年编诗,冠以年谱辨疑,用为纲领。而诗中各以所作岁月注于逐篇之下,使读者得考见其前后出处之大致。”书中所列注家姓氏,实际只有151人。注中征引则以王洙、赵次公、师尹、鲍彪、杜修可、鲁訔诸家之说为多,其他亦寥寥无几。当时所称“伪苏注”,书中也加以采掇,说明它是在原有的坊间千家注本的基础上广而补之,因而往往有牴牾不合,穿凿附会之处。但不失为现存宋人注杜中之较为存真者。《四库全书总目》说:“然其考据精核者,后来注杜诸家亦往往援以为证。故无不攻驳其书,而终不能废弃其书焉。”现存有宋刻本,前载宋人吴元集录传、序、碑、铭、诗、记及黄鹤自订年谱、辨疑等。元刊有至元十九年(1282)麻沙翻刻本,至元二十四年(1287)刻本。宋元以后,未见印本。《四库全书》收录时题名《黄氏补注杜诗》,只36卷,卷前无吴元集录的传序碑铭诗记及年谱序跋等。

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

诗瘦吾非沈隐侯,五穷相值结为雠。方愁度岭无相识,却喜闻韶到此州。世道从来三不合,客行何止七宜休。故人知我平生事,肯笑苏秦著弊裘。

送懒云真士归龙虎山兼寄观海内史 其二

半年不饮渴生吻,几日无诗愁满胸。客里都忘广信路,梦中如听贵溪钟。仙机有女和云织,野碓无人带雨舂。从此别离千里外,将书何处觅行踪。

挽彭孔嘉徵君八韵

白首胥台隐,贞孤亦可师。工书繁笔札,好客满茅茨。墙溷十年赋,江湖九咏词。鹖冠终已矣,蝉冕更何为。棐几经犹掩,衡门泪已滋。黔娄称谥日,桑扈返真时。五岭神交客,三吴感逝诗。州来心许在,挂剑岂无期。

过南康寄蔡山人

蓉子何年国,桐君此日台。隐无千亩竹,诗在一庭梅。停楫思携手,题书问举杯。邮程非兴尽,犹是雪中回。

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 其二

渭树江云春复冬,安知今夕一尊同。放还颇有诗招隐,饿死断无文送穷。笑我垂车老骑犊,喜公下马气如虹。暮年未敢忘忧国,白发丹心每愿丰。

馀寒

馀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

常山道中二首 其二

晨征阴雾合,晚泊霁光新。闻鼓初非社,逢耕政及春。嗟余寄径客,羡尔受廛人。有债成诗瘦,无钱罢饮醇。

送僧归净众

君不见昔日贵湖抛保福,苧溪溪畔曾叮嘱。汝归东海我归山,鸟道行人难措足。又不见无隐当年隐石师,独傍岩阿烧栗皮。尘埃扰扰未归客,四壁生涯说向谁。我今不向石师住,贵湖亦非吾住处。溪边流水自西东,岩畔栗皮任堆聚。信脚来到五华峰,峰头重整旧家风。为报漳泉诸道友,吉山元是福山翁。

山鸟

春晚雨时晴,隔檐山鸟鸣。留连因共话,拓落又閒行。不选呢喃语,从教格磔声。酒来谁可饮,吾亦小诗成。

吊陈寿夫

去年此日昆山县,射圃亭中开小宴。寿夫送我上南京,把酒题诗苦相劝。酒酌碧筒对花饮,诗题素壁成吾谶。谁知岁月才一周,两人生死不相侔。我行万里生如寄,君得一官死如戏。人生变故不可常,洒我风前几行泪。北固山,在何处。西风落日大江秋,诗酒明朝吊君去。

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

朝回暖律变严冬,应念闽风与蜀同。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涧虹。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渭树江云春复冬,安知今夕一尊同。放还颇有诗招隐,饿死断无文送穷。笑我垂车老骑犊,喜公下马气如虹。暮年未敢忘忧国,白发丹心每愿丰。

沈明远教授用东坡仇池石韵赋予所蓄英石次其韵

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1 2 3 4 5 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