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梁颙若归西山草堂留题二首 其一

都市行歌径有苔,游人方共主人回。山连埤堄松遮断,池映阑干花倒开。数卷缃编留载笔,一庭明月照持杯。怀人欲揽重重翠,余又西樵归去来。

同梁颙若归西山草堂留题二首

都市行歌径有苔,游人方共主人回。山连埤堄松遮断,池映阑干花倒开。数卷缃编留载笔,一庭明月照持杯。怀人欲揽重重翠,余又西樵归去来。通津深入小桥斜,城里青山即到家。善读父书藏旧草,閒携儿戏玩晴花。水松雨后全生韵,石壁亭西不厌遮。仲叔自知无累邑,劳君樽酒对桑麻。

周少府由姑熟送余同宿于玩鞭亭

相别古桃郡,相逢南豫州。五年劳望眼,一笑失离愁。碧水溪桥暮,西风野店秋。追随成夜宿,不为玩鞭留。

过翠云精舍读液川上人观幻居诗留题

液川吟诗如画竹,修竿劲叶风生屋。有时作画复题诗,见诗不见画满幅。即今何处留遗编,小桥流水南湖曲。大小乘参短长吟,禅林应当佛书读。

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说苑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雅颂正音

明初诗总集。五卷。明刘仔肩编选。刘仔肩字汝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武三年(1370)因荐召至京师,在京期间多与当时公卿名士往来,互相倡和,遂选一时名士公卿诗编为此集。全书共收作者五十馀人,有宋濂、张孟兼二序。宋序云:“‘雅’则燕饷会朝之乐歌,‘颂’则美盛德、告成功于神明者也。”书中所选以这两类作品为主,有些颇能反映明王朝开国气象,如宋濂之《平江汉颂》等。但大多作品如《大祀》、《大飨》等诗味甚少。有些作品似词似曲(如孟昉作品),不仅有悖于体例,而且也使得此选格调不高。另外,书中附有编者自己的许多作品,入选诗中赠酬刘仔肩的作品也有不少,颇多吹捧之辞,如陶敬《赠刘汝弼赴京》。故知刘氏编选此集大有自我标榜之嫌。所选他人之作,每人仅寥寥数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盖是时诸人之集,皆未成编,随得随录,故未能赅备。然明初诸家今无专集行世者,颇借以略存梗概。其时武功初定,文治方兴,仔肩拟‘雅颂’,固未免溢美,要其舂容谐婉,雍雍乎开国之音,存之亦足以见明初之风气也。”此书初刊于洪武初年,已不传,有明弘治刊本传世。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风雅翼

古诗选本。十四卷。元刘履编纂。刘履字坦之,上虞(今属浙江)人,入明不仕,自号草泽闲民。洪武十六年(1383),诏求天下博学之士,浙江布政使强起至京师,授官,以老病辞。此书前八卷为“选诗”补注,取《文选》中诗加以删补训释,注释大多取于唐“五臣”旧注而断以己意。次为“选诗补遗”二卷,取散见于传记、诸子以及郭茂倩之《乐府诗集》的古歌谣词四十二首,以补《文选》选诗之缺。最后为“选诗续编”四卷,取唐宋以来诗词一百五十九首为《文选》嗣音。对于所选诗歌仿朱熹《诗集传》之体例详加笺注、串释、评论,为初学者提供了方便。刘氏论文受道学家影响很深,主理不主文,其取舍标准多从宋道学家真德秀之《文章正宗》,故多迂腐之见。如对杜甫“三吏”、“三别”作了这样的批评:“‘三吏’、‘三别’似出一时之笔,若此篇(指《垂老别》)‘牙齿存’、‘骨髓干’两语,也同‘眼枯见骨’,同一鄙俚。借此建安乐府中容或有之,终非雅韵,特以全篇可取者多,故存之。大抵此数篇用意太迫切,而乏简远之度。然其情周至,诵之终篇不厌,譬若《书》典谟之后,而有殷盘、周诰。盖至此时风气变移既久,而且不能不如此耳。”可见他虽也主张文艺作品可以批评现实,但反对态度激烈、用词尖刻。在风格上,刘氏偏爱雍容不迫、进退有度之作品,对朱熹诗歌赞扬备至,言其:“至义理精微处,则皆本于‘六经’、‘四书’者,又岂他人所能窥测哉!”从这些地方都可见编选者的“头巾气”、“道学气”。总的说来,此选本比较重视诗歌的社会内容,择选较精,故明初《沧海遗珍》的编选者沐昂说:“近代选古惟刘履……几无遗憾,则识有过人者矣。”(《沧海遗珍序》)此书在明代刊刻多次,初刻已不得见,但弘治、嘉靖刊本皆有流传,日本文政三年(1820)亦有刊本,可见明清两代流传之广。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中州名贤文表

地方诗文合集。文三十卷,诗七卷。明刘昌编纂。刘昌字钦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历官河南提学副使,迁广东参政。此编即其提学河南时所编。刘氏在此为官九年,多有馀暇,为表彰中州先贤,乃选许衡(河南沁阳人)、姚燧(河南洛阳人)、马祖常(河南潢川人)、许有壬(河南汤阴人)、王恽(河南汲县人)、富珠哩翀(河南邓县人)六位名家诗文,合为一编,略依其本集之体,各以传志碑铭附后。每位各录诗一卷(或不到一卷),唯独马祖常录诗二卷,祖常在六人中诗歌成就亦最大。许衡、许有壬、王恽、马祖常皆有集传世,姚燧、富珠哩翀虽亦有集著录,但姚书仅为残本,富集已不传,端赖此书校正其误,或补其佚。此编每集之末皆有刘昌所作跋语数则,颇见考订之功。刘氏自序曾言此编为内集,尚有外集、正集、杂集若干卷,但未见传世。“文集”初刻于成化间,此本尚有传世者,嘉靖间有重刊本。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王士禛劝河南达官宋荦重刻,宋荦委托钱塘汪立名重刊。《四库全书》著录者即此本。

云庄集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刘爚著。《宋史》本传称作者曾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及《云庄外稿》等著作。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李为其集作序称,另外还有《云庄续稿》及各体诗赋文章凡若干卷。但大多散失于后世兵燹之时,直至明代天顺年间,其9世孙刘辉才裒集其诗文,由10世孙刘梗捐俸刊行,并请序于吴高。作者另一10世孙刘也曾重刊其集,但比刘梗所编少文章数篇,且其序中所言作者生平事迹也颇有失考之处。清代修《四库全书》据明代祁承淡生堂抄本辑入刘梗所编之集。其书20卷,卷1为诗赋,卷2为祝文,卷3为祭文,卷4为记,卷5为序,卷6为书,卷7为劝谕之文,卷8为表,卷9为答诏,卷10为制,卷11为批答,卷12为生日诏、奖谕诏,卷13为敕,卷14为册文,卷15为青词祝文,卷16为帖子词、致语、口号、勾合曲,卷17为奏札,卷18为墓表,卷19为墓志铭,卷20为碑。卷首载李序,书后附真德秀撰《刘文简公神道碑》及吴高、聂逊为此书所作的两篇后序。据《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称,此集除辑自淡生堂抄本的《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明天顺中十世孙桓刊本、明刊附外编十卷本”,并称此书12卷。查《四库采进书目》,淡生堂所藏写本《云庄文集》原为20卷,系刘梗编次 。而北京图书馆藏有翁之意捐清抄本《云庄刘文简公文集》6册12卷。疑《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偶有讹误。

李郎中林亭

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笋蹊已长过人竹,藤径从添拂面丝。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贺新郎

怕绿野堂边,刘郎去后,谁伴老裴度。

为学古澹藏主题安庆金君美秀野次潘仲举韵

户外黄尘满地流,亭边山色转幽幽。牛无令斗残吾竹,客与俱来上某丘。池上小风花树午,夜深疏雨橘林秋。老翁独乐宁非计,正使先生忆钓游。

乱后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江居寄关中知己

多病多慵汉水边,流年不觉已皤然。旧栽花地添黄竹,新陷盆池换白莲。雪月未忘招远客,云山终待去安禅。八行书札君休问,不似风骚寄一篇。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 其一 读书亭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 读书亭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上帝降斯民,厥初存秉彝。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裘葛顺冬夏,饮食充渴饥。非有慕于外,夫妇皆与知。岳渎气既分,民风日浇漓。仁义既榛塞,教化悲陵迟。隐然善端著,不胜奸伪滋。其至藉吾道,纷纷取世资。阳尊若示公,阴叛实济私。孟氏极雄辩,剖晰精毫釐。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千载嗟晦蚀,大义谁复提。延陵有佳孙,好学谨操持。传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若为日用功,义利早辨之。细读象山记,妙意良在兹。愿言不为穫,努力但耘耔。堂前有松桂,年年长柯枝。生意不自已,何心论报施。请子对佳木,长哦经德诗。

谢京华幻庐兄治印伯元兄惠茶时在返穗途中

天许长河不断流,迅雷鞭雨出云沟。才从铁腕瞻高格,又对冰壶起别愁。人事百年谁可鉴?心泉一脉自能舟。何当卜筑燕山左,好借清风洗浊眸。

辛日之郊外小饮河亭即事

息驾古亭边,流飙入壮筵。太液分波润,长杨选胜偏。空林发鼓吹,曲岸绕楼船。碧云空际合,朱规树杪县。韦曲天尺五,新丰酒十千。所欣居冗散,况此乐游年。

过英德

英州城子大如斗,怪石边流作牛吼。石屏南山索品题,却笑东坡好游走。

1 2 3 4 5 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