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鹤轩

九皋阻且深,洁白有佳鸟。中宵忽长鸣,清响彻四表。开轩一听之,众理悉明了。蚌蛤藏洪渊,秀气浮浩溔。良璞在昆冈,清辉散岩㟽。雅兴与兹同,至德潜且皎。温温圣者孙,大道思远绍。友鹤名华轩,存诚绝外扰。水积成川流,水壅盛颠杪。功深效岂彻,响大声不小。惭非风雅才,作诗心自剽。

题蒙泉葡萄卷

古今万妙真无穷,飞走动植皆化工。葡萄杨柳几千卉,尧夫老眼观物中。蒙泉学士燕山杰,平生邵学王天悦。白头一睹甘州英,老痒欲搔搔未得。濡毫大叫扫不停,墨花一放三千城。须臾万纸各飞动,累累总是皇极精。相马无将九方处,不向骊黄论形似。要知花柳过前川,閒弄程家真意思。

送曹峒峰擢广西宪副

皇初世弥远,大朴日已漓。蒙泉到西湖,溢载筝与丝。挺挺苍玉质,矫矫逵羽仪。愿言绍于迈,揽辔追黄羲。老翮冲图南,眷集琼海北。虎门扇艚么,聊借干羽格。惭余藐太丘,恶少苦群迫。欃枪落旄头,东阳见生白。神尧驭疆宇,杰俊罗四方。章缝集佳士,韎鞈呈素长。荐书效奇策,烨烨明天章。因之骛遐轨,永以驰康庄。

故吏部尚书汪由敦

由敦亦工书,用功过于照。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任职本谨愿,书谕夙夜效。乃以师生谊,获罪自所召。不可听其然,小惩大戒劭。然亦旋重擢,改过斯堪教。饰终仍加恩,善善欲长导。

题汉西岳华山碑

汉家西岳华山碑,世间两本此第一。商丘巡抚之所藏,秀水检讨有题笔。吁嗟魏公四字印,亦欲遐传守毋失。谁能老饥抱文字,茧纸犹向人间出。自秦登山诵略兴,两京文章富石墨。峄碑虽焚枣木模,岱碑云亡内司刻。太华极天应井鬼,少昊所治秦所国。徒闻遗璧镐池君,不见臣斯与臣德。茫茫万古此石存,岌岌溟翻老沙泐。拓本绝少传已难,赑屃又遭媚子踣。达官当时势绝伦,古物一文钱不直。我曾再拜金天墓,大碣荒莎风雨蚀。此碑忽复曳长绳,能不兴怀同叹息。文云汉兴绍前制,《虞典》《周官》稽警跸。孝武之世庙貌隆,特起尊严閟宫侐。门曰望仙宫集灵,志荒意惑长生术。欲就鹑首相酌斟,遂呼天神来博塞。国祚中阙祀事衰,太守能贤重修职。朝端昏弃旷明禋,稍稍规模率钱力。延熹至今浩千年,十字之外无缺佚。重如元云垂下天,轻若风斤得其质。素蛾一片中秋中,泰折层成北郊北。黄河之水星宿来,蛟掷龙腾相逼仄。商盘鲁壶在崇坫,琼草金芝上仙植。如华万仞绝攀援,人间纸笔书不得。法书迥可日月垂,其人岂必中郎实。察书市石无了期,又于徐赵为蚹翼。小儒舌举耻阙疑,大抵纷纷决以臆。我生两手悬钝椎,握管僵如蓍在扐。傍通二篆贯八分,少年卤莽谓可必。阙里宫墙两拜瞻,强复低徊史与乙。忽然季子见《韶箾》,何止欧阳坐旬日。秀水修撰诗七言,商丘侍读金十镒。风流坐映康熙朝,不愧绸书在石室。

邱二至山孝廉藏古墨百十二家既以颜其斋丙戌春入都时于寓斋出以观客属余纪诗

吾友古闻人,好古富词翰。长安居再僦,城东张高馆。访之榻无尘,图史堆几案。须臾陈锦匣,未启手先盥。中藏旧隃糜,斜整不可乱。形模尽琮璧,款识杂铭赞。幽香与古光,拂拭难为判。予观故用嘲,君癖同好锻。胡不图博古,彝鼎争爱玩。否则谱书画,宣和迹重按。抑或录金石,庶用资讲贯。正史订即讹,旧闻证未散。斯乃胶烟姿,岁久成漫漶。廷圭永已矣,是物无长算。邵罗暨方程,孰为诸家冠。即今重曹氏,紫玉等既灌。著录冀流传,质亡名谁惋。矧乃置不用,什袭加防捍。何如之五都,一丸购新爨。持以狎丹铅,涂改复点窜。有用贵珠玑,无用贱薪炭。君笑直至矧,谓予苦相难。同一嗜古癖,奚为分畔岸。寓意不留意,昔贤片辞断。所聚虽我好,不假涩囊换。品罗百十二,持赠居其半。以彼胶漆交,获此云烟看。浮生恰与偕,摩娑生璀璨。不受即墨封,不学子墨谩。行将守吾斋,心清参鼻观。奈何米家船,揭牌逞汗漫。感君达士怀,愧予言河汉。五陵事裘马,知白孰为赞。我非豪夺人,完归复何惮。

金瓯缺

萧绎盲老公,侯景跛老子。中原龙战四十春,乾坤戾气归斯人。斯人不来国不破,谁使金瓯向空堕。当杀不杀慕绍宗,当断不断吴老公。跛奴之祸祸已酷,盲僧衅成还骨肉。

自题小像

管生小问曾闻臣,俞儿远为登山神。庄子多闻识前言,亦称古有识昧人。良医有附佐轩辕,著手镵石皆成春。俞氏于兹启本原,四千年后有吾身。吾身何德绍先芬,心役形拘空哀呻。文章无质学无根,雕龙小技敝帚珍。况复孤韵离世群,高歌无和徒嶙峋。应立不立讵无因,白眼閒看人纷纭。流景徘徊新易陈,憔悴春英堕泥尘。朱颜吾忽写其真,颦眉含意若不申。横看侧看庐山云,是吾非吾毋龂龂。印之印泥吾神存,投月浊水月不昏。切云崔嵬佩芳馨,奇眼好修长所欣。行将别离邗水滨,于役人间车马勤。人生别离苦酸辛,一桢且付闺中君。劝尔相思勿殷殷,小影妆台日相亲。

晋四厢乐歌三首 其三 正旦大会行礼诗

于赫皇祖。迪哲齐圣。经纬大业。基天之命。克开洪绪。诞笃天庆。旁济彝伦。仰齐七政。烈烈景皇。克明克聪。静封略。定勋功。成民立政。仪刑万邦。式固崇轨。光绍前踪。允文烈考。睿哲应期。参德天地。比功四时。大亨以正。庶绩咸熙。肇启晋宇。遂登皇基。明明我后。玄德通神。受终正位。协应天人。容民厚下。育物流仁。跻我王道。辉光日新。

昭明太子集

六卷。梁昭明太子萧统撰。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 (今江苏武进) 人。曾编 《文选》三十卷,裒集秦汉以来诗文甚富,为总集之祖,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自己也擅诗文,有《昭明太子集》。据《南史》本传,统有文集二十卷。此二十卷本至隋唐时犹存,而《宋史·艺文志》著录仅止五卷,《文献通考》更不著录,说明宋末已散佚。今本系明人据类书采掇而成,有明嘉靖间杨慎等核定辽府宝训堂刊五卷本、明叶绍泰刊六卷本,又有明汪士贤辑《汉魏诸家集》所收五卷本、明人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所收五卷本、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所收一卷本。张溥本自张燮本出。《四库全书》用明人叶绍泰刊本凡诗赋一卷,杂文五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杨慎等校刊五卷本,凡赋一卷,诗一卷,杂文三卷。《四部备要》据五卷本排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出版陈宏天等标点本,以《四部备要》本为底本,末附近人胡寄懋撰《昭明太子年谱》。有四库全书本。

半江集

明代诗文别集。赵宽(字栗夫,号半江)著。初由赵宽邑人王思诚在正德间刊刻,凡12卷。前有正德十年(1515)王守仁序、正德十一年费宏序。王守仁序中叹惜其遗稿散佚。嘉靖末在三江毛太史故第发现赵宽手稿1册,其子赵禴掇拾补辑,重刻为15卷本,凡诗8卷、文7卷,并增有嘉靖四十年(1561)徐师曾等序。今存有此刻本。《四库全书》存目著录的即是嘉靖刻本。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其人说:“栗夫少有声场屋,会试出吴文定(宽)之门,开榜日颇以吴士为嫌,主司召试诗赋,下笔数千言,葩藻夺目,论者乃服。”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说:“栗夫集名半江,邵文敬(珪)亦名半江,诗品略相似。”其诗文创作皆有台阁气。

乾隆福建通志

福建地方志。清郝玉麟、卢焯等修,谢德承、刘敬与纂。七十八卷,首一卷。玉麟,汉军镶白旗人。官闽浙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御史。德承字又绍,号古梅,福建闽县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福建自宋梁克家《三山志》后,记舆地之书不下数十家,惟明黄仲昭《八闽通志》颇称善本。入清后收复台湾,福州所属扩及海疆,又兼行政区划,多有变动,与旧志所载多不合,而康熙旧志亦太略,故于雍正七年(1729)承诏纂辑此志。以康熙旧志为本,删汰其烦芜冗文,补增新事,乾隆二年(1737)成书。首卷为圣谕、绘图。图载鼓山、高盖山、木兰陂、万松关、玉华洞、九龙滩等五十三图。自星野下,有建置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风俗、物产、田赋、户役、兵制、学校、名宦、选举、人物、方外、外岛、杂志、艺文等三十门,约一百七十万字。记事止雍正十二年(1734)。为福建省较好的一部通志。较康熙旧志增十四卷。凡沿海岛屿诸图,旧志不载者皆详绘补入。建置旧志仅记名号,而析并沿革不清,今仿史记年表,厘为三格,以朝代、总部、郡县缀列其下。旧志风俗仅记岁时,此集博引旧籍增补。物产则本《八闽通志》增载,依《大清一统志》例,次于山川、城池之后。祥异记该地各府县自唐大历二年(767),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水、旱、大雨雪,地震等情况。艺文分著述、表疏、文记、诗赋等十卷,为该地颇有价值的历史、文艺资料。有乾隆二年刻本, 《四库全书》本。

东西洋考

中外交通著作。明张燮(1574—1640)撰。十二卷。燮字绍和,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万历举人。无心仕途,寄情山水,从事著述,有(漳州府志》等十五种著作,仅三种传世。作者应澄海县令陶镕之请,仿赵汝适《诸番志》例,通检以往史地群书,广采当代资料,访问舟师、商人见闻,详加考证,分类编次,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成此书。约十五万字。分西洋列国、东洋列国、外纪等考十门,下分交阯、占城、柬埔寨、吕宋、日本等三十二目。有明万历刻本、清《四库全书》本、《惜阴轩丛书》本,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等。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谢方点校本(以万历刻本为底本),是迄今为止的最好版本。

阙子

一卷。周阙子 (生卒年不详)撰。关于《阙子》的撰者名字、里爵已不可考。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应劭 《风俗通义》曰:“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有阙子著书。”《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 “《阙子》一篇。” 《隋书·经籍志》记载“梁有 《补阙子》十卷,亡。”《金楼子·著书篇》亦云: “《补阙子》一帙,十卷。金楼为序,付鲍泉东里撰。”新、旧《唐书》沿袭上说。《阙子》原书早佚,梁元帝 《补阙子》今亦不传。在《水经注》中引有一节,似先秦原书,非梁所补。清人马国翰引之,并为一卷,以《玉函山房辑佚书》 本刊行。

直斋书录解题

目录著作。陈振孙撰。宋、元有刻本和抄本行世,到清初56卷之全本已不可见,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重编为22卷,刻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中。乾隆四十一年(1776)至四十三年(1778),卢文弨据秀水朱氏曝书亭抄本、元抄残本、《文献通考·经籍考》等加以校订,辑成《(新订)直斋书录解题》56卷,现存上海图书馆,缺8—16卷。今人徐小蛮、顾美华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为底本,参考元抄残本、卢校本和《文献通考·经籍考》,校点标注,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宋代浙江安吉人,嘉定末年任江西南城县官,理宗宝庆、绍定年间做兴化军通判(在福建莆田)。端平三年(1236)以朝散大夫知台州。嘉熙元年(1237)改知嘉兴府。后任临安国子监司业,历官某部侍郎、宝章阁待制。淳祐九年(1249)致仕,赠光禄大夫。官福建莆田时,曾传抄当地郑樵诸家的藏书,得5万余卷,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体例撰成本书。收书共3039种,每书著录其卷数和著者姓名,并写成提要,评论得失。考证较详。分类排列,虽未标出经、史、子、集四部之名,实则按四部序列。前10类属经部,次16类属史部,再次20类属子部,后7类属集部,共53类。本书与晃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被后人誉为宋代私家目录的双璧。由于著录丰富,其中不少书籍早已失传,本书是考查宋以前古籍的依据,所以《四库全书总目》说:“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这个评价是极其公允的。

春秋稗疏

二卷,清王夫之著。其书论《春秋》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分之一,论辨地理居十分之九。论书法多臆断,而辨地理多得其实。如以“莒人入向”之向,驳《水经注》,谓当从杜预在龙亢说,足以申明杜注;至考杞之东迁在春秋以前,杀州吁于濮非陈地,辨洮为曹地非鲁地, 厉即赖国非随县的厉乡,考践土非郑地,翟泉周时不在王城之内等,又足以补杜注之失;其据《后汉书·郡国志》谓郎在高平,据《括地志》谓胡在郾城,据《汉书·地理志》谓重邱在平原,据应劭《汉书注》以阳在都阳,又足补杜注之阙。论鲁襄公时频月日食,由于误视晕珥;子纠为齐襄公子,则可备一说。

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学著作。又名《公羊注疏》。东汉何休注,唐徐彦疏,陆德明音义。二十八卷。何休注本名《春秋公羊解诂》。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官至谏议大夫。东汉经学家,精研今文诸经,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文谥例》等,均佚。此书费时十七载。何休认为孔子修《春秋》有所谓“三科九旨”、“五始六辅”等“义例”。因持“义例”以释《公羊传》,系统阐发《春秋》之“微言大义”。较《左传》杜预注、《榖梁》范宁注为详。但说义理多过于深僻,遂至迂远甚或妄诞。训名物典制亦未可足信。但其说常成为后世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徐彦,生平不详,约生活于中、晚唐之际。其疏或采前人旧说,或征经稽传,或用日、月之例等以解何休之注及经文,皆有所发明。但牵合附会、鄙陋谬误者不少。行文多喜自设问答,文繁语复。此书音义部分,取自陆德明《经典释文》,以注音为主,时或释义与校正文字。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等。

注解大六壬指南

《大六壬指南》成书于明末清初,着录于《清史稿·艺文志》,由[明]陈公献、程起鸾、庄公远等数人编撰而成,最后由清陈公献定稿。全书共分为五卷,立意高远,举重若轻;理论简约,言简意赅;课例精妙,字字珠玑。是书乃是继宋代邵彦和《六壬断案》之后,又一部集六壬学大成之巨著,乃六壬学者之圭臬。学者深入研习,自有所获。

世本四种

《世本》是先秦史官的档案记录的汇编。原书已佚。作者未详。后人据各种古书征引的文字,推断本书原是周王朝分门别类保管的历史档案,由秦汉间人汇编增补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时,称本书有15篇。现知最早为本书作注的有东汉应劭、宋衷,三国宋均等。至北宋,书已完全佚亡,诸家所注亦随而散逸。南宋以来,学者搜集本书佚文,始于高似孙的辑佚。清代复有十余家,如钱大昭、洪饴孙、秦嘉谟、茆泮林、张澍、雷学淇、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等辑佚。

龙德故宫怀古八首

国是当时总是非,强将商鞅作皋夔。莫言天变浑无畏,不见雷轰党籍碑。蔡京奸计假荆公,绍述虽同事岂同。不向岭南消祸本,更从海上立奇功。人间未省有金国,地底唯知幸铁楼。忽见城头鹧鸪舞,卖花声断不胜愁。复国诛雠事岂难,背城借一据河山。汴梁更不回头望,直送汪黄到浙间。少康一旅便南奔,畀付英雄国可存。宗泽云亡李纲罢,衣冠不复到中原。却许邦昌为纪信,浑将秦桧作程婴。甘心江左成东晋,长使英雄气不平。金人不敢驻幽燕,刘豫犹令帝八年。若守汴梁和且战,关河一半尚能全。建炎新焰起江东,冤血青城尚几重。闽越两王还有后,天教太祖继高宗。

1 36 37 38 39 4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