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硕记

三十卷。清徐文靖 (1667—1756)撰。徐文靖字位山,又字禺尊,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晚年一直在故里“翠螺书院”主讲。一生务古学,讲求实学,考据经史,著述甚富。《管城硕记》是徐文靖读经、史、子、集各类著作的札记,自经史以至诗文辨析考证,每条以引原书为纲,各条参以论辨,略似《学林就正》之体,而且考订比较详细,大致与《笺疏》相近。此书辑有刘定之的《十科策略》,蔡方炳的《广治平略》,廖文英的《正字通》,阴时夫的《韵府群玉》。推崇原诗礼诸经之论,涉及子史说部,语言准确,内容广博。有清雍正乾隆间志宁堂刊本,清光绪二年 (1876)刊本,《四库全书》本。

中论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雪鸿泪史

日记体言情小说,十四章。徐枕亚著。1914年5月1日起在《小说丛报》创刊号连载,至1916年1月10日十六期刊完。前冠“别体小说”。1915年12月由上海《小说丛报》社出版单行本。《雪鸿泪史》是《玉梨魂》的日记体写法,作者假托为寻到的何梦霞日记,因此,其故事情节与《玉梨魂》相同。作者在例言中声称:“是书主旨,在矫正《玉梨魂》之误,就其事而易其文,一为小说,一为日记,作法截然不同,书中人物,悉仍《玉梨魂》原本,间有加入者”假托是《玉梨魂》主人公何梦霞的日记,人物还是原来的那几个,情节则增加了十分之三四,诗词书札增加了十之五六。他在“例言”中说明:“是书主旨,在矫正《玉梨魂》之误,就其事而译其文,一为小说,一为日记,作法截然不同。”他在写此书的时候,因为赶时间,部分诗词是照搬他人的作品。后来单行本出版,被人检举,他也承认并表示要补换。果然后来重作时,把他人的作品全部删除,笔墨也就一致了。《雪鸿泪史》在读者中又一次掀起了争论热潮。

谦斋文录

四卷。明徐溥(1428—1499)撰。徐溥,字时用,号谦斋,江苏宜兴人。景泰五年 (1454)进士,由编修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靖。事迹具《明史》本传。徐溥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与刘健、谢迁等协心辅治,不立异同。然于事有不可者,侃侃力争,多所匡正。如谏止李华复官,执奏不撰三清乐章,因视朝渐晏,上疏抗论,并著谠直之节。孝宗时朝廷清暇,海内小康,论者谓徐溥等襄赞之力为多。今集中奏议尚存。其指事陈言,委曲恳至,具见老成忧国之忱。与隆、万后以讦激取名,嚣争立党者,词气迥殊。盖有明盛时,士大夫风气如是。至其他作,则颇多应俗之文,结体亦嫌平衍。盖当时台阁一派,皆以舂容和雅相高,流波渐染,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王鏊《震泽纪闻》曰:“徐溥在翰林,不以文学名。及在内阁,承刘吉恣威福,报私怨之后,一以安靖调和中外,海内宁平。行政不必出于己,惟其是;用人不必出于己,惟其贤。时称休休有大臣之度。是文章不如器量,当时已有公评。然有德之言,终与涂饰者异。是又不能以其器量重其文章。”本书四库已存目。

玉芝堂谈荟

别题《谈荟》。笔记。明徐应秋编著。三十六卷。作者小序自云是书“未及典谟垂世之经奇,止辑史传解颐之隽永”。计八百余条,内容广博,涉及政事、史地、天文、历算、工艺、风俗、饮馔、佛道等。但以搜奇记逸为主,如卷二“一门执象笏者百人”、“父子兄弟状元”之类。《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是书与《太平广记》、《说郛》相类,虽“体例与二书小别,而大端相近”。“其例立一标题为纲,而备引诸书以证之”,因而具有类书的性质,惟采自笔记杂著、小说家言为多。与文学掌故有关者,如卷六有“御沟题叶”条,举各书所见凡六。“梦笔生花”,举凡八见,云:“今人但知江淹梦笔耳。”又“倩女离魂”条,记离魂故事四件。可备典故查检之用。此外尚有“郑虔三绝”、“落花诗”、“芦花被诗”、“长卿作赋”等有关文学的条目。记志怪传奇类事亦甚多,为小说家所采摭。如卷一○“女子男饰”条,即《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所本。“取材宏富,足资采择”,其中多有不经见的引书。也有一些工艺和科技方面的条目,如卷二七“鸡鸣枕”,记西洋自鸣钟的传入。卷二○“日中黑斗”,记万历四十六年(1618)某次日观异象。此书间附考证,订正名物。今有《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

喻林

类书。一百二十卷,一本八十卷。摘抄本《喻林一叶》,二十四卷。明徐元太撰。成书于万历中。徐元太字汝贤,宣城(今属安徽)人。嘉靖年间进士,累迁吏部主事,顺天府尹等。官至刑部尚书。徐元太阅读经、史、子、集及释、道诸书、把书中的譬语喻言,随手抄录,历经二十余年之功方类编成书。取“汇喻为林”之意,故名曰:《喻林》。全书分造化、人事、君道、君述、德行、文章、学业、政治、性理、物宜等十个门类。每门又分若干子目,一共五百八十余类。譬喻是一种修辞格,文献中最为常见。《诗·大雅·抑》即有“取譬不远”之句。《淮南子·要略》谓:“已知大略而不知譬喻,则无以推明事。”战国时合纵连横,纵横家最善此道。然自古未有人将此类材料汇为一书者。作者取经史子集以及道佛诸书凡涉譬喻之语,加以编次,历二十年而成。此书“汇喻为林”,以类相从,历代所无,为类书创例。《子史精华》言语部有比喻门,当受此书影响。全书分十门,五百八十四类。即:造化门二十二类,人事门二百七十一类,君道门五十四类,臣术门三十七类,德行门三十一类,文章门三十五类,学业门二十四类,政治门五十七类,性理门二十七门,物宜门二十六类。其中人事门达五十八卷,几及全书之半。其类目自出心裁,与其他类书不一。如造化门有天道、形气、流行、生克、消息、有无、倚状、相须、相禅、至大、至神、至虚等类;人事门有言行、好恶、争让、毁誉、忧乐、智慧、婚媾、藏修等类。佛经譬喻最多,故所引之书,独多佛经。

中山传信录

六卷。徐葆光撰。徐葆光,字澄。吴江(今江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帝册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国王。诏命正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臣翰林院编修徐葆光至其邦行封中山王礼。此书为康熙五十九年(1720)二月,徐葆光自琉球返国后奉上。书为六卷。书首有封舟图,针路(航路)图。针盘图及定更(定海中行船里数)用的琉璃漏图。并记有赴琉球国的海行日记,及其国的风俗、月令、物产、岛屿情况等内容。记述颇为详细。

却扫编

三卷。北宋末南宋初徐度 (生卒年不详)撰。徐度字敦立,应天府谷熟 (今河南商丘东南)人。钦宗朝宰相徐处仁幼子。南渡后,寓居吴兴。绍兴八年(1138)任校书郎,升都官员外郎,累官至吏部侍郎。徐度寓居吴兴时,“地僻且陋,旁无士子之庐,杜门终日,莫与晤言,间思平日闻见可纪者,辄书之,未几盈编”,以成此书,因其时 “杜门却扫”(《却扫编》徐度自序),故定书名为《却扫编》。此书所记,皆北宋典章和前贤故事,取材与行文皆较严整。其中间有诗话,如记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事,以及陈与义论梅尧臣、陈师道诗之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影宋临安尹家书籍铺本及《津逮秘书》、 《学津讨原》、 《榕园丛书》、 《择是居丛书》等本。

节孝语录

一卷。北宋徐积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载一卷,与今本合。其中“说经”条,如释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谓“偏”当作“遍”,言开遍而复合。据考证“偏”读为“遍”,原二字通用。其释“春秋壬申、御廪灾、乙亥、尝。”谓说者皆言先言御廪灾,是火灾之余而尝,志不敬。其实曾子问,言天子诸侯之祀,遇日食、火灾、丧服,则皆废祀。今御廪灾则尝可废,而不废,是为不敬,何必谓火灾之余而尝。今考曾子问曰,当祭而日食太庙火,乃废祭 其他火灾不废。徐积概言火灾则废,反斥《公羊》、《榖梁》二传,殊失经意。他若以 《论语》 “三嗅” 为“三叹”,谓《春秋》“西狩获麟重书僭狩非礼,不重书获麟,”也是牵强附会。至于商论古人推扬雄而讥贾谊,至以陈平为秦汉以来第一人,很公平,而误解《礼记》“葬欲速朽”以近世用厚棺为非,尤为大错。然徐积笃于躬行,粹于儒术,所言皆中正和平,无宋代刻核古人之习。大致皆论事论人,无空议性命之说,近千古之儒家。

仁端录

十六卷。明徐谦(生卒年不详)撰。陈葵删定。又名《仁端录痘疹》。徐谦字仲光,号澄观,嘉兴 (今属浙江)人。陈葵字尽夫,武水(今属山东)人。此书专论痘病诸法。徐氏认为治痘应分明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因证施治。关于痘疮之证,自古以来论说不详,唯董汲偶有涉及,然其书不传。而痘疹之病自元明以来为人之通病,而著方立论者自元明以后始详。其观点有以固元气为主者,认为元气既盛,自能驱除毒气;以攻毒气为主者,认为毒气既解,始可保元气无恙。于是治痘形成两家,攻、补异途,寒、温殊用,各执门户之见。此书认为不可偏执于攻或补之法,应灵活变通,审证施疗。于是推原本始,备载治验,持两家之平,而撰此书,后又经弟子陈葵删定。约成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书中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证、方药、药性、痘疹歌赋及杂说等。备明实用。有清初抄本,《四库全书》本及影印本。

鸣鹤余音

鸣鹤余音,元朝仙游山全真道道士彭致中编集,约成书于至正七年(1347)。九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前有元代学者虞集序文,叙述此书编集始末。正文中广泛采集唐、宋、金、元道士所撰诗词歌赋及杂文,总计约四百七十篇。入选作者约四十人,其中多为全真道道士。如祖师钟离权、吕洞宾、王重阳、马丹阳、丘长春、郝太古、宋披云、冯尊师等。另有朗然子、虚靖天师、徐神翁、白玉蟾等宋代道士诗词,以及宋仁宗、辛天君、八仙等帝王仙真之诗。虞集词十二首亦编入书中。所收诗词歌赋,皆阐述全真教旨,或感叹人生无常,世间如火坑,劝人出家修道;或抒写避世出尘,逍遥林泉之闲情逸趣;或剖析玄理,发明心性,咏述修心悟性之旨要,而尤以阐发内丹之作品最多。书末有数篇宣扬玄风教规之杂文。

古今医统大全

一百卷。明徐春甫撰。徐春甫,字汝元,号思鹤,祁门(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名医汪宦学医,博通内、妇、儿各科医术。不计名利,以救人为己任,后授太医院官职。以《内经》为本,推崇李杲,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著述颇多,另有《内经要旨》、《医学捷径》、《妇科心镜》、《幼幼汇集》、《痘疹泄秘》、《螽斯广育》等书。此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又称《古今医统》,书中广辑明代以前历代医籍史料二百余种。书前有作者自序,称:“以平素按《内经》治验,诸子折中,及收求历史圣贤之旨,合群书而不遗,析诸方而不紊,舍非取是,类聚条分,共厘存卷。”书中前七卷首列历代圣贤名医姓氏,多有小传。然后依次为:内经要旨、翼医通考、内经脉候、运气易览、经穴发明、针灸直指。卷八以下按病证分门,各门先论病机,次治法,后药方。最后部分为本草、制药及养生等内容,此书内容丰富,卷秩浩繁,仅次于王肯堂《证治准绳》。书中虽辑诸家史料,却贯穿作者统一理论。既有系统理论阐述,又有丰富临证实践经验,对于研究中医理论发展及临床实践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此书篇幅浩大,故后世又有将其中部分内容单刊者,如《历代圣贤名医姓氏》、《内经要旨》等均是出于此书。有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陈氏刊本,隆庆四年(1750)刊本,日本明历三年(1657)翻刻金陵唐氏本。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校点本。

宋宰辅编年录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南宋徐自明编撰。徐字诚甫,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宰相、执政〈宰相的副职〉任免情况的著作,在徐自明之前,宋人的这一类著作已出现了不下10种,但这些书大都是以年表的形式记录宰辅的任免,而对他们任职,去职的缘由及在位期间的政绩等等不作交代,徐氏有鉴于此,便重新编纂了这部《编年录》。此书上起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记载了两宋13朝250余年间宰相、执政大臣的任免情况。其体例是以年月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人之下,先列任免时间,注明此人自何地何职升为宰辅,或是免去宰辅后改任何职,下面再引录宰辅任免制词,最后详细记载此人的字号里贯,并大量引述各种史籍有关此人任免缘由的记载。此书材料来源,记载任免时间和职务,主要依据前人的几种记录宰辅任免情况的专著。而记述宰辅政治活动的部分,则取自各种史书、政书、笔记、诏令奏议集、行状碑铭等等,在每段引文后面都注明出处,总计引书约为50种,资料可靠,叙事详实,在南宋的私家撰述中算得上是一部内容严谨的著作。这部《编年录》对于研究宋代宰辅大臣的政治活动以及宋代党争最有价值。

归庐谈往录

安徽桐城徐宗亮著。光绪十二年刻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据以著录。成于光绪十二年(1886)。系作者见闻杂录,凡六十三则。卷一皆清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用兵、任人、行政逸事。卷二记慈禧太后杀肃顺、官场杂事,以及广西风土、民情、边事和中法战争时刘永福、唐景崧、徐延旭等人琐闻。徐氏尝居胡林翼、李鸿章幕,与左宗棠关系尤密,故书中对清军内情亦有反映,如述湖广总督官文与胡林翼相互利用,湘、淮、川、楚军间之矛盾重重和湘淮军饷制优劣情况等,均可资参考。

竹书纪年统笺

清徐文靖撰。十二卷。《竹书纪年》自发现后,考证者甚多,南朝梁沈约始为附注,然好言符瑞,于事实罕有发明,文靖乃特为统笺,逐事分载,以纪其详。仿郑氏诗笺之例,于《纪年》中逐字详注谓之笺。不特于《纪年》笺之,附注笺之,凡所引书传间有讹误者亦并笺之,故云“统笺”。乾隆十二年(1747)开始笺注,至十五年成书。

赛花铃

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赛花铃》扉页书影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赛花铃》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赛花铃小说》。十六回。题“吴兴白云道人编本,南湖烟水散人较阅”。白云道人真实姓名无考,烟水散人即徐震。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藏上海图书馆、大连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本。书叙苏州才子红文畹与方素云婚姻故事。文畹与素云有白首之约。素云有兄方兰与妹有隙,怀恨加害,使素云流落他乡。文畹亦遭暗算,逃至京师。后文畹以军功显贵,与素云团圆。又娶媚娘、琼英。有清刊本,大连图书馆藏。

如意君传

明代文言小说。一名《则天皇后如意君传》,又名《阃娱情传》。徐昌龄著。其中一部分曾以《武瞾传》为题编入叶如壁之《杂纂醒睡编》。小说主要叙皇帝武则天晚年和男宠薛敖曹相爱并追求肉欲享受事。《金瓶梅词话》大量的关于生殖器、性行为、春药、淫具,乃至性虐待与此书多有关系。如: “两书所写的男女交欢都在女方醉醺醺欲睡时。短篇和《金瓶梅》中数处都写到接近性虐待狂的烧香疤之事。武则天看见鸟儿交尾而想到自己,潘金莲也有几次这种联想”,“短篇的色情描写多半写的是武则天所承受的欢乐和痛楚。《金瓶梅》也如此,至少第四十九回西门庆从胡僧那里得药丸后是如此。”尤其是《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七回,叙述潘金莲“醉闹葡萄架”表现性迫害狂的情节,在本篇中能找到相应的段落和类似描写文字。可见《金瓶梅》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本篇作为重要的素材来源之一。《金瓶梅》第三十七回的一篇韵语《威风迷翠榻》说:“犹为武则天遇敖曹”,以及卷首欣欣子的《金瓶梅词话序》中提到了“前代骚人”之《如意传》,为探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斯未信斋文编

本书不分卷,徐宗干撰。宗干字树人,号伯桢,自称「斯未信斋主人」;江苏通州人。由进士,历官山东、四川府州县。清道光二十七年,由福建汀漳龙道调台湾道。时在英人窥台之后,着防夷之论,立绅民公约,禁不与贸易。水沙连六社久请内附,宗干请准援乾隆五十三年之例,先设屯丁管理;后遂设官置治。咸丰初年,台地迭有事变发生,均经敉平。四年,擢福建按察使。其后,尝襄办皖、豫军务。同治元年,再擢福建巡抚。此时彰化戴潮春事变延及全台,又值福建上游太平军战事复亟,宗干兼筹并顾,台地以宁。五年,卒于官。尝辑「治台必告录」以授台湾道丁曰健(见第十七种「治台必告录」篇),并着有「斯未信斋文集」行世。「文集」分「文编」、「杂录」两部,「文编」有军书四卷、官牍七卷、艺文四卷;本书由「文编」中有关台湾部分选辑一百零一篇而成,实为斯未信斋「文选」。所选军书中之「雪夜探营图自记」,即作者一篇自传。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私,胜过明人所作的说部文献,也胜过徐三重所作的其它语录。徐三重在此书中力主均田、限田之议,且反覆引据,持之颇坚,他说:“限田一事,均产平役,节富右贫,最为治安善政。昔人每苦救荒之策无奇,窃谓荒策亦孰奇于此。……大抵天生斯人食以此土,以一方之土养一方之人,是土与人常相均者也。”并引汉董仲舒、北魏李安世、唐陆贽、牛僧孺、宋刘正、谢方叔、元陈天麟等力主均田、限田之事例加以论证,表现出对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等社会现实的不满。其它如论漕粟,则驳丘浚海运之非;论养兵则驳徐阶塞外不可屯田之谬,皆有卓然高明之论。其他之论,也多笃实近理,切于实情,实可谓留心经世之学者。有旧写本及《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

说文解字系传

简称《说文系传》。传释《说文解字》的著作。五代南唐*徐锴撰。全书八篇,含《通释》三十卷,《部叙》二卷,《通论》三卷,《祛妄》、《类聚》、《错综》、《疑义》、《系述》各一卷,总四十卷。《通释》系注释许书之作,为全书重心,每字下,先录许书原文,然后征引经传,发明许意,并加“臣锴曰”、“臣锴案”等字样,与原文相区别。反切为同时人朱翱所加。《部叙》,拟《易·序卦》说明五百四十部先后次第。《通论》,探求文字本原。《祛妄》,斥李阳冰臆说。《类聚》,列举字之相比为义者。《错综》,旁求六书之旨。《疑义》,举《说文》偏旁所有而阙其字及篆文笔画相承而小有出入者。《系述》,为作者自叙。在阐发许书旨意方面,颇有可取,历来为研治《说文解字》重要参考著作之一。清严元照《奉梁山舟先生书》指斥其主要缺点有七:一曰妄改经典,二曰小学不明,三曰援引不典,四曰考核失实,五曰笺释多谬,六曰传讹弗审,七曰征引太支。此评虽较严苛,但亦几近事实。考证、勘校其讹误的主要著作有:清人汪宪《说文系传考异》四卷,王锴《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苗夔《说文系传校勘记》三卷。传本较佳善者有苏州汪氏家藏宋刊不全本,苏州顾氏家藏影宋钞足本。道光十九年(1839),寿阳祁寯藻据以重刊,刊前曾经承培元、苗夔等详加校订。1929年,商务印书馆据祁刻本影印。1987年,中华书局再次影印。

1 34 35 36 37 3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