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演义
又名《民国野史》,《民国演义》,既是演义笔法,本质上仍不外乎君臣际遇,富贵功名,注目人物也多集中于官僚要员,军阀大亨,想是拘于“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故,一叶障目自是有的,如对国民党各要员多是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孙中山这个人物的忽视,显然与作者其时其境的视角有关。但比较现今流行之正史,其个别论断偏颇处倒也恰可映照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或因其如此,才可能拔开层层迷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斯时乱世,作者既抱着国家和平统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朴素史观,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之流在其笔下自必心口不一,面目可憎,而对蔡锷之膜拜推崇则也情有可原,无可厚非。
月中仙 九转功成
道泄冲和,运开基杳冥,生发元首。推排七返,配二三成六,再三成九。九还真造化,分八卦、妻男自偶。默默真情契,凝然气神,如一镇相守。盈盈动静归元,证不空不有。头面仍旧。无为性普,应地天神化,视之能久。任从劫运变,太空体、绵绵不朽。次了无生灭,恢弘妙用真乐受。
宋四厢乐歌廿首 其十二
五玉既献。三帛是荐。尔公尔侯。鸣玉华殿。皇皇圣后。降礼南面。元首纳嘉礼。万邦同欢愿。休哉。君臣嘉燕。建五旗。列四县。乐有文。礼无倦。融皇风。穷一变。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料钱用尽却为谤,食客空多谁报恩。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树色应无江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驿路南随桂水流,猿声不绝到炎州。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浣溪沙 其一 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何药能医肠九回。榴莲不似蜀当归。却簪征帽解戎衣。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梦魂只傍故人飞。
题椿桂堂
乡与子直游胶庠,是时子明居侍旁。友于学问相激昂,声华日驰翰墨场。仲氏一第如探囊,伯氏随即淩云翔。已快雁塔书雁行,君家馀庆未易量。二龙三凤同呈祥,一门竞爽如圭璋。前后继踵名相望,夥为十佛经中光。联翩不羡金华堂,会稽何独誇诸黄。世言燕山窦十郎,一枝椿老五桂芳。君今取此名其堂,荐绅荣之富篇章。几与窦氏争颉颃,吾家亦颇推吾乡。自从仲父闿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枝分派别各一房,敢与君家相比方。夫人更喜寿且康,岁时罗列称寿觞。綵衣青紫交焜煌,人生至乐见未尝。源深允矣流必长,孙枝更接秋风香。
送春酒边
今朝天气新,聚首见情真。园木相看古,池鱼亦咏春。山林如此酒,宇宙几何人。堪笑尘埃世,兴怀石季伦。
梦中得诗二句王景云闻之拟成八句来因次韵
浮生谁不爱名成,未到头时未是名。不意事多人易老,知音者少路难行。清閒信是终身福,得失须教一念轻。林下有家归有日,离骚声里听猿声。
送灵耀之姑苏
一身唯在道,清苦独知君。世路终成别,山光不共分。晚天寒欲雨,春树夜生云。此去他乡寺,猿声各自闻。
送曾仲敷赴庆州司户
栖迟颍水无三年,四见长途事鞍马。问君胡为乐驱驰,告我吾非苟然者。向来庭闱故当尔,今乃从知古塞下。男儿出腹在四方,龊龊南窗吾未暇。只手扛鼎非吾力,百步穿杨非吾射。眇然躯干仅数尺,智略岂分子房亚。诗书礼乐工作谋,元帅轩轩更儒雅。相知不与今人同,往游其藩跃如也。君言慷慨得我惊,我有私忧为君写。巍巍法座天中央,万物生成得陶冶。边尘吹风不见人,麟凤犹阻游郊野。烦将此意问元帅,何当铁甲悬高架。君家一唯如雷霆,震动乾坤失聋哑。愿回庐阜异时心,白刃前头荐潇洒。家风欻从千古还,上策酬恩真土苴。口终拂袖两无言,因送飞鸿不知夜。
观雪
天公一笑喜生春,坐见丘原物物新。素色连空迷俯仰,寒光借月作精神。千金子宴无虚日,万玉妃来不动尘。斗米如珠薪比桂,可怜扰扰雪中人。乾坤浩荡渺无涯,龙凤纵横落万家。似与宓妃矜态度,未应姑射并容华。排檐巧缀纤纤玉,著树齐开种种花。料得琼瑶天不惜,等閒狼籍委泥沙。
续高州民谣
云卢群盗如群虎,终岁噬人纷莫数。村村野哭沸寒空,白骨连云惨场圃。生同虺蜴为巢穴,性命纤微等埃土。阖门鱼肉伤里邻,苟活甘心作臣虏。刀痕入骨尚流血,对面堪闻不堪睹。里胥持檄数相过,督集残创操破斧。囷仓焚荡鸡犬尽,奈此公移日旁午。去年官军驻平定,闪闪旌旗耀江浒。将军弹铗坐笑谈,颇放残枭恣翔舞。今年元帅披金甲,亲解吾民倒悬苦。闾阎犹恐踵前踪,忍使涸鳞遭数罟。我本书生何所知,夜阑掩袂风凄凄。两阶干羽无消息,月色惊看满戍旗。
再游大慈岩三首 其三
径草重重绿,岩花处处红。猿声山寺合,鸟道石房通。峭峡行无际,平畴望不穷。世缘吾欲断,耸翮上天风。
不寐
展转怀乡国,愁心夜更繁。猿声烟外峡,渔火水边村。屡醒无完梦,频啼有乱痕。廿年婴世网,销尽几多魂。
德州董子庙
董生读书处,寂寞临高台。门墙窥孔室,编简拾秦灰。业守三馀积,宫存一亩开。墨池春草遍,园木晚禽来。独有贤良策,人称王佐才。
题画
谁家老屋枕溪濆,十里青山半是云。此处更无尘迹到,秪应啼鸟隔花闻。小桥流水漾晴沙,杖策归来日未斜。昨夜东风花落尽,一林高树锁烟霞。遥看瀑布落寒汀,野服乌巾自在行。好似匡山读书处,满林红叶夜猿声。
杨太孺人贞寿卷
寂守空帷鬓已秋,巴猿声惹半生愁。惊看鹄立千寻壁,尤喜鹏骞百尺楼。憔悴已经甘雨润,荣华直向暮年收。苍旻有意酬馀泽,琴鹤堂前引杖鸠。久拚茶蓼几回尝,温语俄惊自上方。一片丹心同火玉,千秋劲节傲冰霜。宁辞夜断驺人杼,遂尔名成宓子堂。即日随车饶雨露,由来饮水识源长。肠断藁砧老更悲,直从万古奠坤维。岁寒独许苍松秀,花满欣瞻玉树奇。慷慨存孤真气概,从容成事胜须眉。表闾立楔非言报,取次龙函焕母仪。阻却齐眉一世盟,而今才得破愁城。御舆潘岳情何极?飞舄王乔政有声。闺阁节如持汉节,郎官清似筑怀清。关西夫子流风在,怪得双难此日并。
早发襄阳
云树渺无际,江流日夜长。猿声初到枕,客梦未离乡。古戍吹残角,孤城接大荒。鹿门何处是,回首但茫茫。
北磵集
诗文集。南宋释居简撰。10卷。一本20卷。居简字敬叟,原潼川王氏子,嘉熙中住净慈光孝寺。因久寓北,故以名集。其集原诗、文各为一编单行,文10卷,诗9集。文集原附嘉定十年(1217)张自明序。二集宋刊本曾存于日本,尚完帙,文集后题“崔尚书宅刊梓”。日本又存宋刊《北磵外集》,不分卷,载有关赞颂题跋等,末附僧大观撰行述。此外,日本有五山刊本,合文集、诗集、外集为20卷,系据崔尚书宅本翻刻。国内涵芬楼曾藏宋刊残本,阙九、十两卷。《四库全书》据旧抄本著录,仅文集10卷。居简诗文清新俊拔,张序称其文与唐圭峰禅诗相伯仲,诗则在参寥、觉范之上。又精于鉴别,集中书画碑版题跋多中肯之语,其中《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注明方圆叟即世所谓“济颠”者,尤可资考证。
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著。是作者1917年4月在北京神州学会上的演说词,先后载于《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1917年8月1日)及《学艺》杂志第一年第二号(1917年9月)。后修订辑入《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这是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史的重要材料。作者认为,宗教之原始,不外因人们精神作用而构成。人们精神上之作用通常可分为知识、意志、感情等三种。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种作用而有之。但随着社会文化日渐进步,知识与意志作用离开宗教而独立,于是和宗教有最密切关系者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但是以美育论,已有与宗教分合之两派。此两派相较,依附于宗教的美育,常受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有鉴于此,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于其中。”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也不能有利害之关系,因为美是超绝实际的。蔡元培的美学观,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