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蜀余闻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成书年代不详,近万字。内容专载耳闻目睹陇蜀间之遗闻轶事。如《献贼乱蜀》、《宁羌州嶓冢山大禹庙》、《倣山楼》、《吴山》、《西番彝人》等条,或载陇蜀历史事件,或考其地理记载疏漏处,或记其人文之盛,或志怪异琐闻,保存了陇蜀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的重要资料。惠栋《精华录训纂》曰:“陇蜀旧游之地,具详《驿程记》中此又记其所未备者也。”故是书与《驿程记》并读,可了解陇蜀全貌。版本颇多,有《丛书集成初编》本,《王渔洋遗书》本,《昭代丛书》本,《说库》本等。
周易注
易学著作。魏王弼、晋韩康伯撰。是一部带有“统合儒道”思想观点的《周易》注本。全书十卷。王弼撰《略例》一卷、《上下经》注以及《文言传》、《彖传》、《象传》注六卷,韩康伯补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注三卷,使之成为一个体系齐全的注本。魏晋时代,玄学盛兴,谈玄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玄学家分为两派:一派崇尚老庄思想,完全鄙弃儒学;一派则援道入儒,企图使儒道合流。王弼是后一派玄学家的代表人物,《周易注》就是他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的产物。《周易》本为古人卜筮所用之书,原只有六十四卦(每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纯粹为一个符号系统;先秦儒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撰成《易传》十篇(称为《十翼》),与六十四卦合为一书,使之成为专谈儒家哲理的书,以后便成为儒家经典。西汉时,大多数易学家吸取了《易经》卜筮方法,融入方士术数,说以象数灾异,到了东汉便流于谶纬迷信。王弼对此不满,于是摒弃汉儒灾异、谶纬之说,以《传》解《经》,将解释卦、爻辞内容的《彖传》、《象传》分别附在诸卦之后,将论述乾、坤二卦基本思想的《文言传》分附二卦后面,恢复先秦儒家说《易》之本来面貌。然后援道入儒,以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体系,对六十四卦作了思辩哲理的精致解说,开了后世以义理说《易》的先河。此书颇为后世推重,魏晋以后说《易》者多从之。版本很多,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以及《十三经注疏》本。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对王先谦《庄子集解》作补正的著作。文学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近代刘武著。此书专就王先谦《集解》作补正,颇能纠正其偏失。如,《养生主》篇有“遁天之刑”语,王先谦云:“遁天刑是赞语”。刘武曰:“遁天者,逃遁自然之天性也,……可知非赞语。”此类情况颇多。刘氏能以庄解庄,故往往切中肯綮。释《逍遥游》宗旨,广引《庄子》一书《让王》、《天运》等篇出现的“逍遥”一词,所解合乎原意。对内篇各文题旨,均有深入阐述,多有可取。此书虽主要为王氏《集解》作补正,但对诸家解庄之作,亦时有引述辨析。研读《庄子》内篇,此书有重要参考价值。
明文衡
文总集。明程敏政辑。九十八卷。敏政有《篁墩集》已著录。是集乃奉敕撰拟,凡七十六万四千余字。卷首有敏政自序。正文含诏、制、诰 、谥册文、遣祭文一卷,赋、骚各一卷,乐章、琴操等一卷,表牋一卷,奏议三卷,议一卷,论二卷,说一卷,解一卷,辨二卷,原一卷,箴、铭二卷,颂二卷,赞一卷七,策题、问对各一卷,书四卷,记九卷,序七卷,跋、题跋五卷,杂著七卷,传五卷,行状一卷,碑五卷,神道碑十二卷,墓碑三卷,墓志、墓志铭八卷,墓表四卷,哀诔、哀辞、祭文各一卷,字说一卷,补缺二卷。收明太祖,《开科举诏》、宋濂《琅琊游记》、吴纳《文章辨体序题》、苏伯衡《空同子瞽说》、王祎《洛书辨》、方希古(即方孝孺)《民政论》等由明初至弘治期间的散文。悉从《玉台新咏》之例,题作者姓名。唯方孝孺因避靖难文禁,而隐其名,书其字。虽编纂中有一篇占一卷,选文亦非全为当时名篇,而名篇又未尽选入等不合体例,不甚完美之处,然基本反映出明初散文创作成就较高时期,宋濂、刘基等作家作品注意反映现实,传记富于特征,小品精悍警厉,游记清越幽秀之特点;亦反映出台阁派作品表面雍容华贵,实际内容贫乏,散文创作处于低潮时期之情况。故是集特为明初至弘治间颇为重要之选本。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部丛刊》本,收一百卷,题目作《皇明文衡》。
沈懋学游金陵归杭
王会车书一统尊,神京南北控乾坤。长江险作雷霆斗,钟阜高为龙虎蹲。吴越千山断续青,西湖那似大江澄。东来历历看形胜,独见彤云护紫庭。茱萸锦带系吴钩,半醉来登太白楼。唤取美人歌白苧,任教明月下西洲。君到金陵秋气新,紫萸黄菊照江漘。崔嵬一片龙山石,又见荆南落帽宾。青山一洗烟华色,徐庾空流怨曲长。才子来观商邑盛,却歌殷武颂汤王。词锋撇捩鲍参军,画法侵淩郑广文。长傍牛车歌白石,空传鹓侣满青云。
何生复用涂字韵喜予从东坡游作三篇见寄次韵答之后篇柬刘壮舆 其一
峤南将成金匮书,喜又赐环香拂涂。万钉围腰乃为祟,惯作臞仙多槁枯。元符相国泣前鱼,长流百粤复羌胡。周汉二宣果明哲,金玉王度复关渠。
何生复用涂字韵喜予从东坡游作三篇见寄次韵答之后篇柬刘壮舆
峤南将成金匮书,喜又赐环香拂涂。万钉围腰乃为祟,惯作臞仙多槁枯。元符相国泣前鱼,长流百粤复羌胡。周汉二宣果明哲,金玉王度复关渠。东坡十年作谤书,多情杖屦作归涂。雪堂公去颇削迹,来禽青李皆已枯。秋风醉索武昌鱼,脚敲两舷声函胡。只今诸生典刑在,他日明公游石渠。冰玉堂前十国书,君能读之行坦涂。一洗谈天千古舌,吕梁大壑何时枯。愿君不用校鲁鱼,亦须调笑酒家胡。玉局仙翁无浪语,大禹以来未有渠。
县斋早起
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瘴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有物解将王路塞,何人填得宦途平。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
送樊本明东归歌
城头画角疏清晓,鸟弄玄亢声碎小。行人夜别指氐旋,早起房栊送茫渺。一春辜负行乐心,千里写遗春尾吟。笔端箕敛春还好,斗酒与君行处斟。牧牛竖儿歌我过,饷田妇女肩相荷。虚林日薄轻雾黄,危崔燕补旧巢堕。客意云边室家远,村舂花外墙壁浅。梵王门盛耀宸奎,部娄野旷当绝巘。偷閒饮兴忻胃饱,自愧宵衣常照昴。阳关唱毕嘱舟航,觜觿赠以代襟抱。忽漫相逢参与商,愀然沸我乡井肠。阴惨阳舒鬼神疾,君来君去杨柳长。前程星火莫谩忒,此意弛张须自得。有怀简点南风翼,发轸终筵堪记忆。
简虞子建
虞君借屋王城里,闭门端坐穷经史。游谒俱非射利徒,名公往往为知己。年来清贫渐到骨,造命由天常自委。属客虽悭北海樽,出街尚矜东郭履。我交英彦固不少,易足如君诚鲜矣。连朝雪片大似掌,平地未尺俄复止。今晨旸光炙瓦垄,旋滴虚檐声不已。竹间鸟雀快飞鸣,庭下儿童争跳喜。叩关过我未及款,首问雪诗曾有几。自云危楼开破牖,尽见山屏群玉倚。远从台馆听笙箫,更煮鲑鱼倾浊醴。呼儿诵我湖上句,聊当清歌摇醉耳。初闻不觉忽自哂,过奖翻令增愧耻。屡称非伪弗许辩,更爱无心真绝比。纷纷驰谷跨深坑,苟禄贪荣颡流泚。辛勤纵得席暂煖,争坐成群又催起。岂若高蹈身不与,裹布羹蔬藉温美。乘閒书纸本非诗,切勿多传召嗤鄙。
偈颂六十五首 其十
趁晴盖了屋,乘时刈了禾。输纳王租了,鼓腹唱讴歌。
偈颂十二首 其九
天晴盖却屋,乘时刈却禾。输纳王租了,秋冬事转多。阿呵呵,唤不回头争奈何。
戊子秋先严见背嬛嬛无倚忆雅诗出则衔恤入则靡至二语描写真切一字一泪
世乱无缘觅一官,区区菽水愧承欢。百年风木悲何极,夜夜皋鱼泣未乾。庭舍凄凉可若何,哀思不禁发全皤。毛诗字字堪愁我,怪得王裒废蓼莪。
余将军篆书拓本歌(即忠襄公阙也)
余将军,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砺,长江西来绕城流。贼船如云压城破,将军提剑城头坐。剑未动,虏已奔,鲸鲵蔽江江为浑。孤军六年二百战,王师不来城自存。无兵犹足战,无食安可支?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饥。力尽矢竭将奚为?仓皇絺舌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死,只今还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虽非其真意独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迹,秦相虽古其人非。呜呼!将军此书配者谁?请君摩取浯溪石上中兴碑。
题稙庵
季鹰雅志本江湖,胡为入洛诚计疏。一杯莼羹入归梦,岁晚仅饱松江鲈。何如王郎十亩宅,一生江头枕江碧。西风落日弄烟波,却笑陶朱计然策。我来访君春已深,江花江柳翻绿阴。相携三径拾瑶草,为问客来何苦心。固知此事君计得,我被微官苦相逼。劝君谨勿语弹冠,便恐纷纷北山檄。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其一
早岁成名地已尊,徘徊五十始乘轩。官同长孺宁居后,疏似王阳独上言。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早岁成名地已尊,徘徊五十始乘轩。官同长孺宁居后,疏似王阳独上言。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未得还家意不忙,日斜人散傍修廊。白头已向新吟懒,青眼相逢旧话长。高阁无声沉昼漏,侧门有路想天章。闻公自谓忘怀者,今日情怀岂易忘。明光寓直偶然同,八百儒衣度汉宫。下笔春雷从地起,举头帝座在天中。条陈不啻三千牍,品藻今惟六七公。况是篇章容易得,好令编集附唐风。
送邵裔长洲主簿
姑苏城头乌哺时,长洲草绿春袍归。鲁桑叶小蚕出迟,吴田水暖牛耕肥。里胥争迎悬寮喜,入门先自易綵衣。拜亲然后及王事,簿书岂得长相鞿。
重阳雨中金舜举宪副惠酒赋以谢之
绝胜王宏遣白衣,行人不把菊花枝。开尊满覆舒州杓,乘兴狂歌栗里诗。佳节可堪风雨误,雅怀全向使君披。明年载酒知何处,应记今年舣棹时。
思归二首
吟诗不换校书郎,但欲封侯管醉乡。疏懒无成嵇叔夜,清狂似达贺知章。安贫不怕黄金尽,既老从教白发长。百计不如归去好,子孙相对说农桑。老矣归欤东海村,长裾不复上王门。肉糜岂胜鱼羹饭,纨裤何如犊鼻裈。是处江山如送客,故园桐竹已生孙。分无功业书青史,或有诗名身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