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岂庵饷澄粉圆子

老蚌尝闻生合浦,射彩飞芒互吞吐。都缘昼夜两跳丸,萦绕须弥照寰宇。金鸦远逐银蟾蜍,传孕亿万皆成珠。荒寒海际人罕见,第取服用充珍娱。吾宗皎皎青云器,神餐玉方曾屡试。细淘琼粉滴成泥,幻出匀圆乃无异。开奁惊睨未敢倾,蔗霜作伴眼为明。始知可助非时供,餦餭糜糗难争衡。当年魏珠径寸照乘日,不闻堪鬻资人食。汉皋所遇若鸡卵,解赠未竟佩亦失。寒宵书窗黄叶鸣,焉有李白力士铛。敲冰然竹唤沙釜,未喜蟹目先蝇声。须臾汤沸投香颗,一颗光浮腻仍夥。绝胜车载薏苡归,误与文犀遭谮祸。但闻颇劳纤指功,慰饕塞馋那可穷。从今休遣长须送,我自煨芋听松风。

送张无梦归天台

山人之所隐,临海赤城閒。天台峰峨峨,剡水声潺潺。绝顶一室非尘寰,忘形终日同云閒。仙軿每戾止,人迹绝跻攀。沆瀣挹朝味,冰雪留童颜。手持百首还元诗,诗成自谓人不知。世人得之蹈,希夷自此游,朝市皆争识形仪。承祯以道遇明主,子训卖药归会稽。张君今能尽继之。冥冥孤鸿东南飞,邈然不负烟霞期。

陈章兄枉过诗以赠之

一觉神州梦未烟,初逢握手复何言。倒颠平仄诗多累,变幻风云狱四年。世有挽联须汝写,家将大任与君肩。书生气短悠然道,命数如斯好个天。夕照长街唱挽歌,风流绝胜郑元和。才归塞上天边马,又写人间井底波。文为稻粱宜避席,诗缘情性早成魔。闲来听点前朝曲,说说当年老大哥。

正月晦日雨霁同归文休张冲善少谦集顾子贻斋中听祖印上人谭禅分韵得理字

客愁殊未央,春日去何驶。乐彼幽人招,快此风雨止。移舟转近郭,着屐寻旧里。邻园梅萧疏,城上山迤逦。伊蒲出香饭,开士同法喜。归子平生欢,契阔情具迩。二张臭味人,倾盖可尔汝。岂徒浪诗酒,会欲了生死。去年狂饮徒,奄忽丧予美。悠悠百年中,刹那安可恃。空华岂眼见,标月非手指。庶以目击存,窗风吹破纸。

送邑侯见廷张君入觐二首

首春握绶出明光,立见英声满岱阳。膏雨千家歌麦秀,和风百里散花香。御屏久已书名字,左省还应最奏章。多少朝元天上客,惊传年少是龚黄。千骑牙旌拥道周,齐城仙令古元侯。春前凫影翔霄汉,日下鸳班拱御楼。玉扆望悬天左个,黄金擎拜殿东头。传宣倘问羊裘隐,白发沧浪一叶舟。

乙卯五月望夜菽庄张灯词

夜游秉烛踏山庄,裙屐相邀趁晚凉。月正圆时花正好,花光月色与低昂。万灯点缀碧山巅,丘壑真成不夜天。待月似嫌高树密,大家伫立小楼前。涧水潺湲又上潮,参横斗转夜迢迢。游鳞唼月频吹浪,自理竿丝钓小桥。随园胜事成陈迹,此夜风骚续古欢。潮月暂低眉阁静,寿星遥指彩云端。

三垣笔记

三卷,附识三卷。明李清撰。此书所记大都是李清于明崇祯、弘光两朝,历官刑、吏、工科给事中时所见所闻,故名之为《三垣笔记》。书中记明末朝章典故和重要廷臣的言行事迹,并及崇祯、弘光二帝秉政作风,性格为人。李清以“记注邸抄.多遗多讳”,“传记志状,多谀多误”,故据耳闻目睹,“志十年来美恶贤否之真”(《自序》)。例如,书中力为弘光洗雪娈童季女之诬,于龚鼎孳直书其垣中之过。此书以目睹与耳闻分为本书和附识,并增《附识补遗》、《附志》、《附录》若干条。本书上、中记崇祯朝事,下记弘光朝事;附识上、中记崇祯朝事,下记弘光朝事。本书前三卷是作者亲身目击的事实,附识部分则是得诸耳闻,作者对其真实性尚持保留态度。这种体例较之一些笔记不问真实与否,不加区分地笔之于书,应该说态度颇为谨慎。李清在当时的官僚士大夫中,是比较没有明末党争门户偏见者之一,故记事比较平实。《三垣笔记》较多地记述了明末党争误国和官员之间勾心斗角的情形,持有较客观的态度,全祖望在《鲒埼亭集外编》中称此书最为和平。书中尽管小有失误,如李国祯、张捷、杨维垣之死于难,事本全无,失之于考,但总的来看,在明人笔记中,其史料价值仍属较高。惟书中有建州、建虏、北朝、可汗、属夷、异类、小酋等语,涉及清代忌讳,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列于毁禁书目,清代没有刻本,只有几种抄本流传。其间卷数,内容详略颇有出入,1912年国学粹报社铅字排印 《古学汇刊》中始有六卷足本的 《三垣笔记》; 1923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又有《嘉业堂丛书》刻本流传,二本都是据李清后裔家藏者排印刊刻。1980年中华书局据嘉业堂本作底本,对校了《古学丛刊》本,并参酌审定了其它抄本,出版了断句铅排本《三垣笔记》。卷首附李清自序及其五世族孙李详序,卷末附全祖望跋(摘自《鲒埼亭集》)和吴兴刘承幹跋,列为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之一。

奉和李监丞醉赠羽人之作

自从堕地爱名山,五岳寻真去不还。青山无津度日月,旦暮御风行其间。九江西来赴海门,中有道路古来难。笑谈解入蛟蜃腹,脱此命与松乔班。吾尝左揖三茅君,右手直接高飞翰。至今空濛偃翠盖,望云怀我双佩环。君从茅山来,青衣白霓裳。肝胆出古剑,剸裁光甚扬。玄元皇帝云与仍,称世举德朝未央。偶吹龙笛过九市,共君斟酌北斗傍。浪传北斗不可挹,酹之昨以白玉觞。百觞未已已复醉,援此织女天机章。举头目送南飞鸿,我自滞留君远翔。眇眇美人绛珠宫,弦白雪兮歌清风。浮萍流水相遭逢,何独不在岐路中?何独不在岐路中,相思昨夜春釭红。

寄园寄所寄

清代笔记。赵吉士撰。赵吉士(1628—1706),字恒夫,号寄园、渐岸,休宁(今属安徽)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时历官山西交城知县、户部给事中、国子监学正。在京城时侨居宣武门外,将其园题名为寄园,并以为号。此书编辑于寄园中,因以名集。他将自少至壮所记古今异闻分类编排,整理为12卷,分别题为《囊底寄》、《镜中寄》、《倚杖寄》、《捻须寄》、《灭烛寄》、《焚麈寄》、《獭祭寄》、《豕渡寄》、《裂眥寄》、《驱睡寄》、《泛叶寄》和《插菊寄》。每卷又分为如《经济》、《智术》等若干小类。全书共有条目1800余条,其中1730余条都是从古今书籍采摘搜集而来。述古事者十之二三,记明末事者十之七八,内容极为博杂,涉及国家治乱、道德伦理、天时舆地、山川名物、人物轶事、诗文纪事等,兼及神鬼怪异。赵士麟说它“言必有据,事必有征,章章缕缕,极备极奇,诚大观也”(《〈寄园寄所寄〉叙》)。卷首有赵士麟序、作者凡例和其门人汪灏《读〈寄园寄所寄〉志略》。该书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三益堂刻本和《香艳丛书》本。

张子房歌

汉家重器张子房,起身报仇来博浪。金槌一挥祖龙怒,四海惊涛随播扬。忽遇山东隆准公,契合君臣鱼水同。当年不取下邳履,岂有神策先群雄。萧曹忠贞平勃智,信越武威樊纪义。蛟腾虎变各英豪,复总机谟归掌指。灭霸成王建业秋,元功茅土遂封留。固知富贵非可久,便逐乔松仙者游。丹经洞府閒终日,云白山青江水碧。回头世事等浮萍,梁楚他年血波赤。

玉山纪游

一卷。元顾瑛(1310—1369)纪游唱和之作,明袁华厘定成帙。顾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集中所游,自昆山以外,有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亦有远在数百里以外者,总题曰“玉山”。游者以顾瑛为主,并非一人;游非一地,而往来聚会悉归“玉山堂”。每游必有诗,每诗必有小序,以志岁月。与顾瑛游者,除袁华之外,有会稽杨维桢,遂昌郑元裕,吴兴郯韶、沈明远,南康于立,天台陈基,淮南张渥,嘉兴瞿智,吴中周砥、释良琦,昆山陆仁等,皆一时风雅胜流之士;还有里贯、事迹不详之顾佐、冯郁、王濡之三人,以其侪偶推之,亦非俗士。本书所收不及《玉山名胜集》、《草堂雅集》之富,然山水清音、琴樽佳兴,一时文采风流,尤可重见。袁华后已入明,《四库》依其诗皆作于至正年间及其编此集时间为由,而将此书列诸元代。此书有四库本。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明张爵编写。张爵,为嘉靖时人。他“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遇时俗相传京师胡同亦书元”,而采辑成篇,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 后刊行。书分五城: 正阳门内皇城两边为中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及东城外为东城,宣武门内街西往北至城墙及西城外为西城,正阳、崇文、宣武门外为南城,地安门往北至安定、德胜门内为北城加以介绍,对这五城的三十三坊的名称、方位以及各坊的胡同都作了记述,同时还附载了京师八景、古迹、山川、公署、学校、花囿、仓场、寺观、祠庙、坛墓、关梁的名称。是书记载简明、条理清晰,书前并附有总图一幅,查看起来十分方便。是书为了解明代京师情况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并可作为研究当时皇城规模、建置和用途的参考,从而想见当时帝王和京师百姓们绝然不同的生活。是书曾为朱彝尊编纂的 《日下旧闻考》所引用,光绪《顺天府志·世文志》也予以记述。今天北京旧城已经过了很大改造,发生了诸多变化,是书作为认识北京地理历史的作用,已很珍贵,但是书出版后,极少单行本流传。196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将是书与 《京师坊巷志稿》 合订再次行世

薛仁贵衣锦还乡

元杂剧剧本。亦称《薛仁贵荣归故里》。简名《薛仁贵》或《衣锦还乡》。张国宾撰。末本。由《旧唐书》本传的本事加以缘饰而成。谓薛驴哥,学名仁贵,“不肯做这庄农的生活,每日则是刺枪弄棒”的习武。绛州出榜招收义军,薛便告别父母妻儿投军而去。值高丽王犯边,薛仁贵出马,打败辽东摩利支,立有54件大功,但都被总管张士贵赖去。多亏军师徐世勣主持正义,监军杜如晦当面作证,方得辨明真伪。薛仁贵官拜天下兵马大元帅,衣锦还乡。路遇当年“掏斑鸠争攀古树,摸虾蟆混入淤泥”的童年朋友伴哥。伴哥便把10年前驴哥投军,抛下父母受苦的不孝行为辱骂一顿。唐太宗因薛仁贵功大,将徐世勣的女儿赐与仁贵为妻。杜如晦赶到绛州,宣旨将“薛仁贵一家儿封官赐赏”。此剧中薛父、杜如晦、伴哥都是正末角色,都有唱词,与杂剧常规有别。也许作者欲将事件集中于一时,把“三箭定天山”的内容也搬往辽东,写入本剧之中,使其出现地理漏洞。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曲选》本。

春秋集注

十一卷。纲领一卷。张洽撰。张洽字元德,清江(今属江西)人,宋代着名经学家。张洽曾在朱熹门下研习六经传注,皆能究其指归。嘉定进士,历任袁州司理参军、知永新县、池州通判,皆有善政,官至着作佐郎。除此书外,张洽还着有《春秋集传》、《春秋历代郡县地理沿革表》,皆佚。宋理宗知张洽家居着书,于是命临江军守臣以礼延访,张洽因此而升任知宝章阁。张洽《进书状》称:“于汉唐以来诸儒之议论莫不考核研究,取其足以发明圣人之意者,附会于每事之左,名曰《春秋集传》,又因此书之粗备,复仿先师文公《语》、《孟》之书,会其精意,诠次其说,以为《集注》。”可见此书是仿朱熹《四书集注》体例,旨在汇集诸家之说而斟酌发明。然通观其书,集解者多而发明者少。张洽为朱熹高足,其说亦多从朱子。如胡安国创“夏时冠周月”说,认为《春秋》经中如“春二月”、“夏五月”之记时,“春”“夏”为夏正,“二月”、“五月”为周正,朱熹曾反对此说,张氏捍卫朱子之说,以“春”为建子之月,与《左传》“王周正月”义合。朱熹曾反对《春秋》一字褒贬说,认为“《春秋》大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吴楚、贵王贱伯而已,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义也。”又说:“若欲推求一字之间,以为圣人褒善贬恶专在于是,窃恐不是圣人之意。”又说:“而今却要去一字半字上理会褒贬,却要去寻求圣人之意,你如何得知他肚子里事?”(《朱子五经语类》)张洽继承朱子之说,认为:“《春秋》一书,质实判断不得,除非起孔子出来说当时之事,与所以褒贬去取之意方得。”明初科举,经义宗法程朱,乃以胡安国《春秋传》与此书同列于学官,作为解释程朱之说的权威。至永乐年间钦定《五经大全》,胡广等抄袭汪克宽《春秋纂疏》而为《春秋大全》,其说专主《胡传》,成为科场程式,此书遂被废弃。现存宋宝璠三年临江郡庠刻本、元延璠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务滋堂刻本。

得舍弟春来行县诸诗

政暇元吾弟,乘春或下堂。弦歌为宰遍,布令出郊长。绕郭为驯雉,他时必爱棠。采风何日至,勿剪和歌章。

观承光殿玉瓮再作歌

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五山之珍伴御榻,从臣献寿欢无央。监院道房曾几历,仍列承光似还璧。相望琼岛咫尺近,岂必铜仙独泪滴。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

除夜次韵

岁律才圆已戒程,满家守饯历深更。驱傩队列籸盆艳,爆竹声扬玉漏清。粻糗车船穷鬼事,杯盘灯火异乡情。徘徊不觉东方白,箫鼓喧阗到处鸣。

正月八日坐局沽酒

为问里闾何蹀躞,上元楚俗习张灯。新春此时最佳处,独我坐曹如定僧。霜林梦泽苍茫野,烟草江边寂寞城。小饮未能来唤藁,双眸终日冷如冰。

阙题

胜地阴阳会,灵源造化功。招提疑佛力,开辟谢愚公。世界三千外,云霞咫尺中。江流瞰衣带,村落隐蒿蓬。百折缘孤磴,千章护法宫。雪花飞瀑布,笙响奏松风。磬度诸天静,灯传上刹红。玉环留变化,金锁没玲珑。净室虚窗白,禅房曲径通。磨崖寻古碣,卓锡跨飞虹。极岸喧归棹,危檐对晚鸿。诸形皆有漏,浩劫杳无穷。寂寞三乘远,皈依四谛同。道心得寥廓,佳兴到鸿濛。岂有无生诀,苍茫叩碧空。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九

几年同儤薇垣值,风流快从觞咏。潭水桃华,幽山桂树,那更深情逸性。离怀骤警。况取次东风,一麾先秉。怕是它时,不胜怊怅此情景。多君风义近古,有中台宝笈,招共删订。抉汉分章,承云奏雅,羊鹤还愁不竞。清言快领。趁明月犹圆,碧天澄镜。四印斋中,一尊相共请。

1 28 29 30 31 3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