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题杨学士藏陈所翁四龙图
近代画龙谁第一,举世所重闽陈容。秘府人家屡曾见,叶公虽古难独工。此图四龙妙无敌,变化奇态才数尺。乾坤黯黪閟云雾,风雷奔驱裂崖石。腾身并出青冥上,盘拿夭矫皆相向。神光睒矆如剑铓,倒捲江潮起银浪。陈翁画意与谁同,爱龙所重泽物功。炎飙六月撼原野,矫首滂沱如画中。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
尘劳昏独志,禄利蚕良心。扫地香一炉,澹然清兴深。假寐顷刻间,烟霏遂盈襟。联翩珊瑚钩,逼人何骎骎。东风将小雨,一夕池中平。春声在疏竹,琅琅有馀清。公退远世氛,心地莫与京。宝薰凝窗牖,为君寻鸥盟。鼻观拜嘉况,名香如前闻。尘容方一洗,藻思期三薰。久坐欣有得,飘飘欲陵云。都良与迷迭,芳馨此其分。英英末利花,素蕤馥清晓。谁将煮水沉,采撷得奇妙。吾非范蔚宗,品题能了了。杂佩愧报酬,芜音发嘲笑。春日紫宸朝,合殿萦天香。玉笋粲风采,鸡舌相芬芳。陈侯金闺彦,指期簉鹓行。安能久郁郁,俛首回刚肠。
和陈德孚见怀绝句五首
北窗人静日从容,卧看轻阴落涧松。剩欲与君同采药,万山深处白云重。拟凭大药驻衰容,蚤向山南植万松。未问茯苓今几许,眼前嬴得昼阴重。平生不耐抗尘容,兴在清溪石上松。却喜年来人事少,衡门昼掩底须重。数亩山居膝可容,老龙鳞甲手栽松。茅亭正在云深处,长夏阴阴紫翠重。面面溪山列秀容,鹿眠芳草鹤巢松。登临不倦时乘兴,直上云峰十二重。
寄寿陈石亭
梦里钟山万仞青,江天东望少微星。当朝旧擅扬雄赋,有子新传卜氏经。止酒先生逃净社,焚鱼学士住岩扃。遥怜耆旧称觞会,独少尘容在画屏。
奉和陈德召游惠山见寄三十韵
飞埃喜污人,馀事忌挂眼。酒浪绿可亲,山光翠相挽。折腰素非愿,被面有馀赧。从来万事空,此去百念满。恰忆兹山游,判作经年款。驾言随所如,歌笑为君莞。洗耳听潺湲,缓步踏?嵼。褰裳跨风磴,扪萝度云栈。禾黍岂离离,枣下初纂纂。川原供遐瞩,笋蕨中去苋。桃李倾城姿,松杉万金产。雪浪逗冰泉,乳花浮玉碗。相望一牛鸣,不惮四牡痯。层阁神所宅,败檐我将馆。心求千佛印,手罢七年板。胜槩何时无,羁怀自悲潸。小院昔徜徉,东风未暄暖。夜语联僧榻,晨炊共华馔。羊肠一分襟,雁背几折简。于今怀举桉,过公倦开盏。早知玉树摧,不如春思短。尘容久难赎,乐事贫益罕。佳篇分锦绣,和气回弦管。差肩招隐些,下视广陵散。指踪去路迷,加鞭客情懒。诛茅行可卜,鼓棹过几返。避喧谐良图,结邻得佳伴。萍蓬岂愿馀,斗筲未须算。荒凉石径深,蹭蹬云色晚。归鞅那得迟,霜鬓侵韦诞。
游浯溪录呈陈司马及同登诸公
客舟晓探奇,兴落浯水上。搴萝豁远目,所志穷异状。是时天宇晴,物象自清旷。烟开楚山断,千里弥一望。遐延极览眺,近历饱搜访。层崖划中开,峭壁摩万丈。颜公英烈姿,元叟士林仗。文辞金石奏,字画蛟龙壮。伊余抗尘容,所志在清赏。孤云寄微踪,独鹤引空杖。岂无千载怀,亦有高山仰。同游二三侣,相与情颇畅。芳兰荐山庖,林瀑洒竹帐。醉挥紫霞觞,乱落白云唱。归舟漫容与,潭月吐云嶂。幽兴任时违,心远觉神王。但云谐斯游,何以答清贶。
训俗遗规
五卷。清陈宏谋撰。陈宏谋辑有五部论道德和教育的著作,合称《五种遗规》。即有关社会生活的《训俗遗规》五卷,有关教育少年的《养正遗规》四卷,有关教育子女的《教女遗规》三卷和《从政遗规》两卷以及有关官箴的《在官法戒录》四卷。著有《陈榕门先生遗书》、《女训约言》一卷、《湖南通志》、《手札节要》三卷、《课士直解》七卷等。《训俗遗规》即《五种遗规》中一种,集古今名言,人人易晓者,辑成四卷。后无锡华希闵重刻,又以邵宝手帖,顾宪成示儿帖,高攀龙《家训》及清张英的《聪训斋语》,及其先人所著《家劝》,共为一编,而成五卷。《训俗遗规》收入《五种遗规》,《五种遗规》有清乾隆八年(1743)南昌李安民刊本、同治七年(1868)金陵书局刊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洋布公所振华堂刊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浙江书局刊本、《四部备要》本。
道德真经注
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 “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二经。《道经》末章与《德经》原缺,后在敦煌卷子中发现此书下卷。因书前奏表称道士臣荣,所以都误认为李荣是息斋道人,进而认为此书为息斋道人所著。白云斋《道藏目录详注》在《道德真经义解》下误抄为息斋李荣注,实乃错误。然《道德真经注》与《道德真经义解》之间存在异端有四:其一,《道德真经义解》分《道经》、《德经》共八十一章;而此书仅分《道经》、《德经》并无章次。其二,《道德真经义解》之旨在于: “常无,欲以观其徼,常有,欲以观其微”。认为《道德经》上、下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极限,掌握它可以得道、治国、修身;而此书之旨阐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提倡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治。其三,《道德真经义解》认为“非常道,非常名,常者不变谓也”,又认为“谷神不死,神藏于体,犹山之藏谷,故曰谷神”。此书认为:“非常道者,非是人间常俗之道,非常名者,非常俗荣华之虚名也”,又认为 “谷空也”。其四,《道德真经义解》多散句,而此书似骈文,如此等等。说明此二书实非一人之作。《新唐书·艺文志》、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及唐末强思齐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对《道德真经注》都有记载和引用,因此学者认定此书为李荣著而于息斋道人《道德真经义解》无涉。后世学者认为此书阐述详实,对《道德经》的理解、解释均有独到之处。为唐以后研究《道德经》者引以为参考。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渌水曲二首 其二
尘容不忍饰,临池思客归。谁能别渌水,全取浣罗衣。
游卢山,次韵章传道
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出入岩峦千仞表,较量筋力十年初。虽无窈窕驱前马,还有鸱夷挂后车。莫笑吟诗淡生活,当令阿买为君书。
宝气亭
尘容不逐江流净,酒力都从雪压消。斗下祇今无剑气,年来牛犊在人腰。
偈十六首 其十一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千眼顿开,纤尘不立。游戏宝明空海,超越菩提觉场。善财入楼阁之门,重重无尽。居士供蒲塞之馔,种种庄严。以上妙饮食供养为法门,以广大愿心总持为佛事。一一摄入,一一交参。一一圆融,一一周遍。理事平等,真俗混融。凡圣同源,因果不二。直得文殊骑狮子,入普贤鼻孔里藏身。普贤骑象王,入文殊眼睛里瞌睡。释迦弥勒,掩耳偷铃。势至观音,抱赃叫屈。
偈十六首 其十八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咫尺跨于大千,刹那超于三世。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
靖安道中见梅
尘容俗状早知非,脱迹归来喜复悲。陇上人遥千万里,江边花发两三枝。兵戈阻绝书难到,雪霰飘零雁去迟。跋马东风一回首,落英还与泪纷披。
自画
尘容邋遢发髟髟,草没蔬园也懒芟。人弄猴冠常目笑,客吹真理只心衔。不悲骨相同牛鬼,却薄身名借狗监。略剩满腔痴傻劲,闲来踏遍一千岩。
过吴嗣业东庄
尘容与俗情,到此异平生。始向亭中坐,还来树下行。小池当面净,独鸟隔林鸣。更劝君栽竹,他年约听声。
题画 其一
尘容俗状日驱驰,猿鹤閒情久别离。今日无端看图画,从前重忆故山时。
归兴七首并序 其二
尘容聊一洗,发垢正新梳。药里开蛛网,芸编走蠹鱼。调希弦可解,意到竹堪书。寄谢劳劳客,无烦问索居。
题画
尘容俗状日驱驰,猿鹤閒情久别离。今日无端看图画,从前重忆故山时。千岩万壑锁烟霞,住处如何祗一家。溪水未应浑买断,可容移棹觅桃花。
南征写怀
尘容瘦骨转江皋,梦里惊心马首劳。无复振衣临广武,祇须痛饮读《离骚》。衡山采药神犹往,《秋水》名篇兴自豪。老向丹铅过岁月,肯将姓字没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