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台记

清罗惇曧撰。载《庸言》一卷六号。所记《马关条约》订立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之始末甚详。对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台湾爱国军民在刘永福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事迹亦有所记载。

送杨北渚尹壶关

金乌拂羽扶桑晓,白驹远策壶关道。纤尘不敢到征衣,花柳低垂日杲杲。君心寒贮万斛冰,君才水涌三江清。宦途夙抱林泉兴,垂髫已负文章名。先公老儒富诗礼,有弟西台振风纪。陈家堂序难弟兄,刘向休名同父子。我性慵疏君曰贤,平生风雨床相连。屡向词锋惊白战,绮寮歘忽生云烟。鼎彝不日归清庙,巨鳌戴山不受钓。剀切刘蕡终下第,陆沈罗邺空高调。平生北渚汪洋波,东流散入任城河。一倅六年心力破,功勋只向河湄多。河湄居民千万数,饱饫仁风想眉宇。驩声果尔召休徵,次第麟儿来接武。物理乘除自有期,策名岂令君独奇。输他魏阙金莲烛,赢得燕山丹桂枝。今年再陟壶关令,琴囊书箧知清政。百里暂屈庞士元,一方久慕张忠定。嘤嘤虫篆多历年,凛凛牛刀初作用。轩车到处骇鱼鸟,闾阎从此无贫病。昨朝与君谐晋秦,妻孥共喜门楣新。今日题诗送君去,临岐似觉情犹亲。壶山高高潞水深,数声风笛愁人心。政成明岁报天子,洗耳漳河听好音。

登故蜀藩宫城

劫火馀灰冷,高城独至今。石龙蟠柱础,铁马卧壕林。锁断宵扉敞,壶乾夕漏沈。宫花寒少色,苑树夏多阴。井浊人犹汲,池乾客独寻。败墙残画影,流水古琴音。锄菜挥金印,犁荒得玉簪。殿基铜瓦在,辇道甃苔侵。春鬼思罗袜,秋鸳梦绣衾。珠香青冢瘗,烟雨翠楼深。不化苌宏血,哀啼杜宇心。苍茫兴废感,斜日几登临。

为吴起凡赠许贞甫南还

六载烟尘暗江浒,雕阑十二春无主。累累军前半死生,桃花血渍燕支土。落花飞絮总成尘,青冢还留现在身。祇惊赤白囊中羽,误作丹青画里因。高阳老人能任侠,间关万里随俘获。气激情亲解动人,相逢燕市悲歌客。白头宫监住京华,慷慨曾传古押衙。金钱自系将军树,婉娈时回阿母车。感君高谊为君起,尽解金羁脱胥靡。从知今日庆其苏,敢忆当年叹如毁。别有延陵一片心,莺雏燕老信沈沈。与君同和南飞曲,脱叶随风识故林。

沁园春 朱意园水部斋中小集分赋得落花香

摇荡东风,满地零红,馀香尚留。伴茶烟微飏,吹过碧盌,水沈初烬,袅上银篝。喘细疑无,嘘轻易断,兰气氤氲澹不收。閒庭院,觉旧情一点,犹绕枝头。秾华弹指成秋。剩翠雾、清阴湿欲流。况春归玉塞,麝迷青冢,魂销金谷,珠堕红楼。蝶倦还寻,蜂憨苦恋,十里轻尘万斛愁。仙踪远,纵返生堪觅,何处麟洲。

皇朝经世文统编

清末邵之棠辑。一百零七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清政府下令举行经济特科考试,邵氏应时而取《皇朝经世文编》、《续编》、《三编》诸文别择、补辑,依经济八科之分科重为分部,而成此编。凡文教、地舆、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格物及通论、杂著十部。各部别隶子目。清开国至光绪间切于时政之文略具。外国人论著亦择要采入。有光绪二十七年秋上海宝善斋石印本。

上清帝七书

第一书。清光绪十四年十月八日(1888.11.11)呈递。请求光绪帝内修政事、讲求变法,慎左右、通下情,以期十年致强,二十年雪耻。是书以大臣阻难,未能上达。第二书,1895年5月2日,康有为邀集十八省一千三百余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向清政府提出变法的建议,史称“公车上书”。第三书。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六日(1895.5.29)上呈都察院,十一日(6.3)上达光绪帝。详述变法方策,认为欲雪国耻、保疆圉,自应富国、养民、教士、治兵。光绪帝读后,深受感动,立命阁臣誊抄副本数份,发各省督抚会议奏复。第四书,清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八日(1895.6.30)上呈,力言变法体要及先后缓急之事。是书以顽固派拒绝代呈,未能上达。有上海时务报馆石印本。第五书,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三日(1898.1.24)上呈。请求光绪帝采法俄、日以定国是;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以举庶政。并告诫说,如再不锐意更张,“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对光绪帝震动很大。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八日(1898.1.29)总理衙门代呈。极言“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之理,继请光绪帝取法日本,全面维新,并提出了全面维新的纲领。故宫档案《杰士上书汇录》存有真本。第七书,译纂((俄彼得变政记))成书呈请代奏折。

寄沧州李尚书

沧溟深绝阔,西岸郭东门。弋者罗夷鸟,桴人思峤猿。威棱高腊冽,煦育极春温。陂淀封疆内,蒹葭壁垒根。摇鞞边地脉,愁箭虎狼魂。水县卖纱市,盐田煮海村。枝条分御叶,家世食唐恩。武可纵横讲,功从战伐论。天涯生月片,屿顶涌泉源。非是泥池物,方因雷雨尊。沈谋藏未露,邻境帖无喧。青冢骄回鹘,萧关陷吐蕃。何时霖岁旱,早晚雪邦冤。迢遰瞻旌纛,浮阳寄咏言。

观冯生所藏倭王锦袍歌

冯生示我倭锦袍,腥风凛凛寒发毛。天吴紫凤恍惚是,水底鲛人亲自缫。倭王昔日乘潮入,箕子城头鬼夜泣。道旁瓦砾青珊瑚,茫茫衰草人膏湿。休徒暂住釜山坞,帐下健儿弄余武。鼎烹壮士似孤雏,槊挂婴儿作旋舞。何人东征拥貔貅,前茅初度辽海头。咄哉奉使竟不效,抱头窜却临淮侯。军中谁复探虎穴,猛士如云皆缩舌。冯生奋髯决独往,丈夫生计三尺铁。当时清正酋中雄,偏师坐拥千旗红。葛巾直往恣谈笑,一言未毕意已通。夷国亦有天,夷人亦有心。对君指心与君语,戴天愿如沧海深。临别殷勤重回首,西望长途酹杯酒。征袍自解锦云鲜,赠君刚及西风后。归来朝事一番变,讳却和戎尽言战。征夫羽箭各垂腰,东南转饷车遥遥。兵连海外不可解,从此司农心计劳。冯生趣驾归田去,尽铸腰镰作农具。只今蹩蹩长安尘,姓名不上论功疏。茅斋夜静闻寒柝,听君话旧灯花落。君不见钱将军,夜半提师斫阵云。功高不赏人所惜,鼠牙雀角何纷纷。世上难凭伸与屈,劝君且尽杯中物。

吊厓

群峰中断出厓门,旷莽当年托至尊。一自翠华游粤峤,遂令王气失中原。蛮烟尚带千秋恨,杜宇长衔万代冤。白骨苍苔世共远,江间何地可招魂。怅望京华一水遥,玉关何处系天骄。西风离黍馀邱垄,南国羁魂久寂寥。海若有灵应雪涕,波臣无计挽寒潮。即今万里秋江净,异代忠良荷圣朝。浮沈今古一兴亡,南北英雄落大荒。万死孤臣堪百折,千秋凉雨泣三湘。黄冠梦失南归路,白草魂飞北地霜。何处悲风增感激,累累青冢拂垂杨。

怀兰引

越罗织得吴蚕死,裁向青楼悬近水。旁人劝道休洗红,请解楼西收向东。东楼初日西栖夜,夜月照人人在下。楼前月明常入人,楼后灯悬春自嫁。中有一人字秀兰,不长不短千娇姹。依稀记是广陵生,意已倾城名尚亚。送旧迎新未一年,王孙痴迷公子颠。颠迷态尽轻相对,不爱贵人爱优辈。一优自言最少年,浪荡梨园专取配。不难借债转将来,金重身轻重数倍。沈香海青作娇客,细帻连眉边窄窄。生涯向似棹船郎,典得铜街主人宅。初来半月当从良,池边三十六鸳鸯。鸳鸯别对应相避,南北东西鱼乱戏。时嗔时喜真作俳,莫往莫来终风霾。赌去稍卖寒衣服,穷来渐渐取金钗。别有营间名阿满,此优捖牵情不断。须令逼下旧时人,才与重开新样春。变云起浪多龃龉,可怜柔脂受击楚。朝朝暮暮太相煎,驱去觅钱换米煮。此何窸窣彼何浓,狂且独拥娇芙蓉。笼中鹦鹉不得脱,戏作猢狲强挑挞。悉心向人人尽哀,客子将金欲娶回。徒将此苦易彼乐,虚言高价无力媒。人家流苏玳瑁床,幽窗团结龙涎香。隐回清泪背清炬,知心问心一夜语。三十年前张四名,人人欲死村村争。于今子长孙善走,相代擎茶上戏棚。冯细从良初不久,仍歌旧曲劝人酒。忽然削发变为尼,住向南郊菜塘口。为尼不久还作唱,双缠紧系罗包首。世上纷纭颠倒多,参禅大将从军妇。诸姬转徙天运然,独有秀兰人不怜。日嗟日叹无休息,叹到将军听不得。一朝侍坐众宾筵,缚出优来面如墨。情甘输妇赎得生,乞娘一言高座侧。鹯容骂尽还自羞,从此人间不相识。秋深有客来长河,河上青沙荡白波。车尘马迹凝秋水,如是军旌归路过。上船武妓遮鱼贯,中有湘裙露寸半。欲行不行怯路难,须臾众步相凌乱。我闻客言方有怀,暗缸朦月尽安排。白日扬声响高屋,缓声却转疑丝竹。锵然飞雁鸣一声,客舍门虚见山木。

金缕曲 七月初五朱草衣五十初度

织屩堂中客。困风尘、如流岁序,行年五十。南越北燕游倦矣,白下凿坏为室。似巢父、一枝栖息。昨夜桐风惊短梦,把园林、万绿都萧瑟。秋士感,壮心迫。荀卿正遇游齐日。叹胸中、著书干卷,沈埋弃掷。尚有及时一杯酒,身后之名何益。张季膺、斯言堪述。天意也怜吾辈在,且休忧、尘世无相识。长寿考,比金石。

解连环 吴季子剑

碧花凝紫。忆腰间佩下,几多英气。对陆离、空铗休弹,控骄马玉鞭,翠楼雄倚。语石台荒,任残戟、沈沙磨洗。纵春城魄散,秋水梦寒,芳恨还记。耶溪定知往事。扫浮云琐迹,来去容易。叩宝匣、尚作龙吟,现千丈彩虹,荡人魂坠。匹练生风,怕海底、潜蛟惊起。向青冢、解环挂树,有吴季子。

登名山篇

名山称地镇,千仞上凌霄。云开金阙迥,雾起石梁遥。翠微横鸟路,珠涧入星桥。风急青溪晚,霞散赤城朝。寓目幽栖地,驾言追绮季。避世桃源士,忘情漆园吏。抽簪傲九辟,脱屣轻千驷。沈冥负俗心,萧洒凌云意。苍苍耸极天,伏眺尽山川。叠峰如积浪,分崖若断烟。浅深闻度雨,轻重听飞泉。采药逢三岛,寻真值九仙。藏书凡几代,看博已经年。逝将追羽客,千载一来旋。

关原之战

长篇小说。作者日本司马辽太郎。一代霸主丰臣秀吉病逝,天下风云骤起。心藏虎狼野望、表面却俨如笃实农夫的德川家康伺机问鼎天下。他熟谙人心,对秀吉的正室北政所百般献媚,旨在将视北政所如母亲的大将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拉拢过来。秀吉生前最信任的干练官吏石田三成,看穿了家康的野心,一心捍卫丰臣政权。三成虽有出谋划策的高妙智谋,但性格狂傲、正直的他不懂得人心奥妙,时常得罪人,与武将们矛盾重重。家康动用周密的谋略,接二连三拉拢“反三成派”的武将,并于讨伐上衫景胜的途中,在野州小山的军事会议上,将遵奉秀吉继承人秀赖命令的众将,一举转变成德川家的私人军队。家康的东军与三成的西军在浓尾平原的关原全面铺开,打算一决雌雄。老谋深算的家康,思虑如何令西军阵营走向崩溃。当小早川军势如崩塌般降落在西军的背后时,丰臣之世终结,德川之世到来了。

止堂集

诗文别集。南宋彭龟年(1142—1206)撰。二十卷。龟年字子寿,号止堂,清江(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授袁州宜春尉,历官太学博士,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以数论韩侂胄奸,落职,未久复官,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为官清正,敢于诤谏;从朱熹、张栻游,学识宏博。《宋史·艺文志》载有集四十七卷,明永乐后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诠次成二十卷,得《历代名臣奏议》辑得文二百二十三篇,诗二百二十首,依类编次,厘为二十卷。集中有奏折、札子五十五篇,敷陈明确,多关国家大计,论时弊帝责,直言恳道,“史称其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故生平虽不以文章名,而恳恻之忱与刚劲之气,浩然直达,语不求工而自工”。今人栾贵明据今残存《永乐大典》中辑得诗一首,记、省状、哀辞、祭文九篇,《经解》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可补清人辑本之缺。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作十八卷。

凝斋笔语

一卷。明王鸿儒撰。王鸿儒字懋学,南阳 (今属河南)人。少工书,家贫,为本府书佐。成化二十三年(1487)第进士,累擢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清正自持,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推。卒谥文庄。著有《凝斋笔语》等。此书共一卷,其中论《易》十三条,论《尚书》者一条,论《左传》者一条,论《周礼》者三条,论《四书》者三条,论史者三条,论子书者三条,论《诗》者三条,引《朱子答王子合书》一条,作者自己立论的只有“男女有别”一条,共计三十二条,近两千字左右,篇幅较短,大都掇拾旧说,无甚新义。其中也有疏误之处,如其论《诗》下武条云“下武,自三后言之也,三后在天,武王在下,故曰下武”,即将“下武”解释为“天在上,而武王在下”。而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原为“皇帝以上圣之资,膺下武之运”,作者未加考证,便断然凭己意为此下注,此其误也。此书版本很多,有《百陵学山》本、《说郛》本、《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本影印 《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原要论

自来医之一道,内症凭脉象,外症凭形状。外症惟痘 最关紧要,痘症见于古人坊本者甚多,而于治 则尚略。迩来痘 ,迥非昔比,调治非时,变为棘手。吾郡袁氏沈氏虞氏,有治抄本,其论症辨状,甚为了然。对症用药,亦极详慎,爰纠同志,登诸梨枣,以广厥传。至症之轻重,时之寒热,地之燥湿,则尤在高明者因宜增减,谅不泥于古也。

钦定四书文

四十一卷。清方苞 (1668—1749)等奉敕编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系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 “桐城三大家”,著述颇多。有 《方望溪全集》、《钦定四书文》(简称 《四书文》)。包括化治、正嘉、隆万、启祯及国朝五集。乾隆元年 (1736)清政府为了科举考试和进一步禁锢人民思想的需要,令方苞等人编撰此书,目的是“俾学者童而习之,日以义理浸灌其心,庶几学识可以渐开而心术归于正也”(《序》)。全书所选文章之主旨必在“制义”,方氏以为明时文章大体四嬗,故划为化 (成化)治 (弘治)、正 (正德)嘉(嘉靖)、隆 (隆庆) 万 (万历)、启 (天启) 祯 (崇祯)四个间断共四百八十六篇明人文章,并按四书之体例,依次编纂排列。“每篇皆抉其精要评论于后”(《序》)。书中有强烈的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的色彩,其分类也未必恰当,是为之弊。然其 “文章必随时而改”、“文必清真雅正”等观点则是可取的。该书最早版本是乾隆五年 (1740)刊印本,后有四十一年、四十四年重新校刊本,《四库全书》本。

大清报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正式颁布的较为完备的新闻法。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1月)由清政府颁布。由商部、民政部、法部共同起草,经宪政编查馆议复后,奉旨颁行。是在此前的《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的基础上,参照当时日本的报纸法制订的。共42条,1910年修订,增为45条。主要规定有:报纸创办前必须向政府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并交纳保证金;每期发行时,必须于前一日晚12时以前,送交地方行政机关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刊载“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害公安”、泄露外交、军事秘密及“攻讦个人阴私”的文字;禁止刊载“未经官报、阁钞发布的谕旨奏章”,违者或“永远禁止发行”,或处以徒刑、罚款。针对当时维新派和革命派大多流亡海外办报的新情况,规定在国外发行的报纸违反以上规定者禁止在国内传布,由海关查禁入境,私行运销者,入官销毁,另外还对编辑、印刷、发行人应具备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该报律虽为压制进步舆论,维护封建制度而制订,但在形式上已具备现代新闻法的雏形。民国成立后曾被北洋军阀和一些省所援用,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 2 3 4 5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