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纪事
是编乃景泰元年谦奉使朝鲜颁诏纪行之作。自鸭绿江至王城,计一千一百七十里,所历宾馆凡二十有八,语意草略,无足以资考证。时朝鲜国王、世子并称疾不迎诏,谦争之不得,亦无如之何。盖新有“土木之变”,正国势危疑之日也。亦足见明之积弱,虽至近而令亦不行矣。
清明日游白云山 其二
披云来访郑安期,卓锡兼寻景泰师。名士无聊托仙佛,神州有泪混华夷。濛濛海色闻边角,莽莽春愁上酒旗。斜日下山谋一醉,红棉开遍越王祠。
次韵东坡蒲涧寺 其一
满山红白福桑花,蒲涧深中尽可家。景泰得泉从卓锡,安期种枣说成瓜。岂无仙化羊如石,尚有书踪壁似鸦。一饭招提共僧语,法华经里问牛车。
沁园春 其七 题罗浮山
且说罗浮,自从石洞,水帘以还。是向时景泰,初来卓锡,旧家勾漏,曾此修丹。药院空存,铁桥如故,上更有朱仙朝斗坛。飞云顶,在石桥高处,杳霭之间。山前。拾得清闲。也分我烟霞数亩宽。自竹桥人去,青莲馥郁,柴门闭了,绿柳回环。白酒初篘,清风徐至,有桃李时新饤几盘。仙家好,这许多快活,做甚时官。
次韵东坡蒲涧寺
满山红白福桑花,蒲涧深中尽可家。景泰得泉从卓锡,安期种枣说成瓜。岂无仙化羊如石,尚有书踪壁似鸦。一饭招提共僧语,法华经里问牛车。陈踪行览寺门前,自取椰瓢酌冷泉。山下果然无白地,洞中尽自有青天。更谁识得安期事,且去参他景泰禅。冠盖如云自来往,如今何处有神仙。
咏史 其四
靖康日乞和,徽钦反不归。景泰但主战,空质计知非。上皇闭南内,夺门启危机。乃知贼桧黠,以此中其微。恢复迎二帝,事与君心违。所以三字狱,冤愤古来稀。忠肃功最大,社稷有所依。故君由此返,不待请与祈。奈何指为罪,碧血污朝衣。忠臣拙自谋,千古涕交挥。
记五月十三日事
诏书午夜下天阍,父老惊疑破涕痕。何故夺门同景泰,有谁感泣似兴元。宗贤负扆应艰选,旧制违时讵可援。自是老臣过忧虑,孤忠无路达修门。
次韵东坡蒲涧寺 其二
陈踪行览寺门前,自取椰瓢酌冷泉。山下果然无白地,洞中尽自有青天。更谁识得安期事,且去参他景泰禅。冠盖如云自来往,如今何处有神仙。
罗浮飞云顶
山行颇觉思悠然,游遍仙家几洞天。登见日亭风刮面,立飞云顶月齐肩。稚川翁有烧丹灶,景泰师留卓锡泉。我得真人金石诀,无求自可享长年。
豆莝行
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冰骧?峞山岳立,行人骇观泪交堕。景泰年间一丈雪,父老见之无此祸。鄱阳十日路断截,庐山百姓啼寒饿。旌竿冻折鼙鼓哑,浙军楚军袖手坐。将军部兵蔽江下,飞报沿江催豆莝。邑官号呼手足皴,马骡鸡犬遗眠卧。前时边达三千军,五个病热死两个。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李郭邺城围不下,裴度淮西手可唾。从来强弱不限域,任人岂论小与大。当衢寡妇携儿哭,秋禾枯槁春难播。纵健徵科何自出,大儿牵繵陆挽驮。
和胡祭酒索黄精诗二首 其二
万里瓶封寄草庭,瑩然琥珀色微赪。灵根信是阳精结,香味真缘戊土生。资养丹台三景泰,扫除白发一身轻。独惭分献鳣堂晚,重辱珠玑堕月明。
浔州东津驿书感
沿回左江湄,至止东津驿。游子怀往事,恻怆泪沾臆。昔在景泰中,蛮獠祸孔棘。我祖宪府英,提兵此驻节。疆场赖敉宁,蛇狶就俘馘。王事诚辛勤,营星陨中夕。去今六十载,相传犹仰德。嗟予小弱孙,寡昧何所识。王命使南交,幸兹吊遗迹。天涯岁云暮,寒风吹独立。
翠岩行乐吟
粤南天作多仙山,海上缥缈芙蓉圜。罗浮绝巘剧孤拔,势争五岳纡跻攀。白云磅礴屏雄镇,景泰窈窕开禅关。飞流喷壑汇百折,稍引蒲涧回银湾。乔林簸雨龙战野,秀筱迸地金连环。严冬炽夏各有适,樵歌远答莺绵蛮。翠岩仲弟志奇逸,黄鹄骞举谁笼闲。虎丘匡阜肆幽讨,汗漫亦泛黔巫还。还家卜筑紫台近,安期神诀丹丘间。思玄馆里附终慕,松涛洞口荆初班。临霞徙倚玩明没,命杯月浦闻潺湲。花朝携鹤踏莎径,悦思随鹿依丰菅。奚僮一一足事事,秉兰瀹茗供馀闲。古来贤迹讵寂寞,良工貌得怡怡颜。葛巾野服介遐寿,那较朱黻论青纶。楸枰一着永白日,岂必方外超人寰。
宿张家口,出大境门,至阴山之麓,怅然而返
大漠起寒云,连天暗秋色。蜿蜓万里城,到此势忽扼。群山抱东南,大河横其北。壮哉此雄关,攻之不易克。如何景泰孱,一战竟败绩。巍巍齐化门,亦遭胡骑迫。天子幸生还,也先已无敌。缅念文皇猷,威棱震绝域。屏翰固金汤,燕云资羽冀。子孙宴深宫,沦亡忽顷刻。固知山河险,守之在人力。有清起沈阳,蒙儿供驱策。左控科尔沁,右擒厄鲁特。凯旋幸热河,宫花侵御席。鹿酒宴盟王,雀翎环贝勒。百里置一堠,十里驰一驿。壮哉此雄关,往来无停息。昔日界华夷,于今通贸易。逶迤骆驼群,铃声接朝夕。沿河十万屯,亦可艺黍稷。其次马牛羊,放牧资繁殖。西北重边防,群胡驯羁勒。固知山河险,守之尤在德。中叶事偷安,朝政愈不饬。阳夏会风云,辉煌汉帜赤。五族共一家,库伦忽反侧。旷野竖旌旗,排云列剑戟。活佛本庸愚,俄人为鬼蜮。虎视日眈眈,狡谋肆蚕食。保大定藩封,犁庭在一击。当涂遂包容,拊循岂得策!壮哉此雄关,勿为丸泥塞。我志欲请缨,慷慨事金革。提剑出国门,驱车度沙砾。眼底隘居庸,浩气吞戎狄。因思古人豪,铭功耀玄幂。班超亦书生,手平卅六国。及今尚未衰,继起追前迹。戈挥瀚海云,月冷沙河笛。翘首望阴山,抚然长叹息!
村居咏怀古迹八首 其二 萧烈女祠
纲常久沉霾,道路满盗贼。套套一世间,何处吊毅魄。村南烈女祠,历岁踰五百。烈女乌头娘,读史我心恻。忆昔景泰初,削乱榄山值。跳梁骤劫女,霜刃挟威逼。百般百不可,辗转东亭驿。其时势将粥,女请以苑易。日莫援我刀,听卖嗔目斥。我岂令汝卖,人莫由买得。旁观为解说,赎命反尔宅。引颈竟受刃,天乎此悍卒。至今罔州草,血化长宏碧。游魂既为厉,天地亦变色。悠悠榄山河,邈邈崖门隔。烈女祠前水,呜咽朝复夕。烈女墓前树,偃蹇松与柏。万物有贞性,天独予巾帼。乃知烈女心,坚刚比金石。白沙止迁墓,长吁隳四尺。泰泉悯烈辞,一读三叹息。
清风亭稿
八卷。明童轩(1425—1498)撰。童轩,字士昂,鄱阳 (今属江西)人。景泰二年(1415)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任寿昌知县、云南提学佥事。成化初,以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军务,后又进南礼部尚书。著有 《梦要览》、《清风亭稿》、《枕肱集》等。据《千顷堂书目》载《清风亭稿》十卷。而此集共八卷,其中骚赋一卷,诗七卷。为其门人李澄所编,刘珝、张弼评之。后有魏骥、杨守陈、沈周诸人题词。较《千顷堂书目》少三卷,未知为原本佚脱,为黄虞稷误记。戴冠濯《缨亭笔记》称童轩性寡和,不妄取予。居南京日,家人衣食或不给。惟王恕馈以米及白金,或不受。毗陵(今江苏常州)王与知其介,不敢致馈。有以礼币求文者,导使诣童轩,童轩亦不纳。其人品本为高洁。其诗亦雅淡绝俗。然在明代不以诗名。殆正德以后北地、信阳之说盛行,寥寥清音,不谐俗尚故。朱彝尊 《明诗综》仅录其忆金陵五言律诗一首,未尽所长。又引周吉父之言,称其“九日诗 ‘黄菊酒香人病后,白苹风冷雁来引’。草堂诗‘草堂夜雨生科斗,花径春风唤栗留’两联。亦非其至。”或朱彝尊偶未见其全集,亦未可知。童轩别有 《枕肱集》二十卷,又有 《海岳涓淡》、《谕蜀稿》。《千顷堂书目》尚著录,但未见。其存佚盖莫之详。四库已存目。
重编琼台会稿
二十四卷。明邱浚撰。邱浚,字仲深,号琼台,别署赤玉峰道人,琼山 (今属山东)人、景泰五年 (1454)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迁学士,后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庄。著有 《琼台会稿》、《家礼仪节》等。其集初由门人蒋冕等刻其诗曰《吟稿》。续又裒其记序表奏曰 《类稿》。嘉靖中,郑廷鹄合二稿所载,益以所得写本,厘为十二卷,名曰 《会稿》。天启初,其裔孙欠谷选 《类稿》十之二,增 《会稿》十之三,并 《吟稿》合刻,曰 《重编会稿》。即是此本。虽不及 《类稿》、《会稿》之完备。而简汰颇严,菁华具在,足以代表邱浚之著作。其诗文温润尔雅,虽有时较为浅俗,但终胜于游谈无根者流。在有明一代,亦不得不置诸作者之列。现存有明弘治年间刻本、嘉靖年间刻本、天启年间刻本 (收入 《四库全书》)。
竹岩集
诗文集。明柯潜(1423—1473)撰。二卷,补遗一卷。潜字孟时,号竹岩(一作喦)。莆田(今属福建)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邃于文学,性高介。为学士时即于院中构清风亭,植柏两株于后堂,人称为柯亭学士柏,后传为古迹。原集曾于嘉靖中刊版。此为抄本,已多缺佚。嘉靖三十四年(1555)成书。约三万六千字。卷首有康大和、董士宏二人序。正文含五言古诗、七言绝句、表、书、赞、经筵讲章、疏等一卷,序、记、传、志铭、祭文、说、杂著等一卷,补遗一卷,附录三篇,其中有潜门生吴希贤撰《中顺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竹岩柯公行状》。其诗如《烟寺晚钟》、《吟室盆荷》等,多冲澹清婉,不落蹊径。其文如《陈情疏》、《复潘太守》等,则峻整有法度,不失明初先正之风。有《四库全书》本。
谦斋文录
四卷。明徐溥(1428—1499)撰。徐溥,字时用,号谦斋,江苏宜兴人。景泰五年 (1454)进士,由编修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靖。事迹具《明史》本传。徐溥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与刘健、谢迁等协心辅治,不立异同。然于事有不可者,侃侃力争,多所匡正。如谏止李华复官,执奏不撰三清乐章,因视朝渐晏,上疏抗论,并著谠直之节。孝宗时朝廷清暇,海内小康,论者谓徐溥等襄赞之力为多。今集中奏议尚存。其指事陈言,委曲恳至,具见老成忧国之忱。与隆、万后以讦激取名,嚣争立党者,词气迥殊。盖有明盛时,士大夫风气如是。至其他作,则颇多应俗之文,结体亦嫌平衍。盖当时台阁一派,皆以舂容和雅相高,流波渐染,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王鏊《震泽纪闻》曰:“徐溥在翰林,不以文学名。及在内阁,承刘吉恣威福,报私怨之后,一以安靖调和中外,海内宁平。行政不必出于己,惟其是;用人不必出于己,惟其贤。时称休休有大臣之度。是文章不如器量,当时已有公评。然有德之言,终与涂饰者异。是又不能以其器量重其文章。”本书四库已存目。
方洲杂言
一卷。明张宁撰。生卒年不详。张宁字静之,号方洲,海盐(今浙江海盐)人。明代宗景泰五年进士,官给事中,出知汀州知府。他工书画,善诗文,著有《方洲集》二十六卷,《读史录》四卷,《奉使录》二卷与本书。此书杂记琐事见闻,其中科举、登第、梦兆等事记载颇详。全书只二十余则,篇幅较小,《四库全书》所收本疑非足本。此外还有《宝颜堂秘笈》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又《百陵学山》本、《续说郛》本题《方洲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