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忠祠集熊张周李四郡守论学

番山引出清溪源,粤国城南旧有园。诗社昔曾推五子,道传今更话诸尊。殊方冠盖同心会,异代英雄浩气存。要得江湖坚老卧,尚烦台鼎重调元。

同熊总理心开舟师过漳江时张莂公曾宅师扁舟来自庐山

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银蟾。庐阜几年思,毫光计日瞻。晴波喧画鹢,皓月带黄岩。相见无馀语,名香竟夕甜。

苏仲翔滞迹辽东近有诗来作此奉怀

一卷新诗塞上来,故人心迹出琼瑰。惊鸿落阵三杯圣,野鹘翻云八米才。天意岂容辽海老,风情知耐鬓霜摧。化鹏早遂图南计,伫待高歌浩荡回。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十五

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长安如梦中,云山万里隔。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昨日东楼醉,绿杨正可折。今兹大火落,已属流芳歇。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李斯上蔡门,穷途方恸哭。张翰江东去,清风洒兰雪。世路今太行,非时将安适。结心寄青松,千春卧蓬阙。且复命酒樽,浩歌待明月。

半夜雷轰荐福碑

元杂剧剧本。简名《荐福碑》。末本。马致远撰。剧叙范仲淹与张镐是幼年的朋友,范奉旨到江南访贤,临行宋公序嘱其为女访婿。范仲淹访张镐,见其在张浩家课馆为生,便劝他入朝为官,并给了他3封引见书信。张镐投递第一封信给黄员外,黄次日急病死亡;张镐投第二封信,到黄州时,收信人刘仕林已死去。张镐于是灰心,无意去投第三封给扬州太守宋公序的信。范仲淹举荐张镐为县令,使者误传旨意与张浩,张浩乘机去赴任。张镐归途中遇雨,在古庙题诗讥骂龙神。张浩冒名上任,路遇张镐,派仆人去杀张镐,仆人了解真相后放走了张镐,张浩又要杀仆人灭口,恰为宋公序撞见,带了张浩和仆人进京。张镐困居荐福寺,长老拟将寺内颜真卿书碑文拓几本卖钱,资助他进京,却因张镐曾题诗得罪龙神,龙神将碑击碎。张镐欲自杀,急难中遇见范仲淹。范带张镐进京,中了状元。宋公序也带了张浩来到。于是杀张浩,赏仆人,张镐娶宋公序之女为妻。关于荐福碑的传说,宋人《冷斋夜话》、《续墨客挥犀》等书中均有记述,本剧增饰了张镐两次投书失败,又被人冒领官职的情节,进一步突出了穷通得失皆由天定的宿命论观点。今存主要版本有继志斋刊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

寄题真州扃岫寺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横飞栏。荆吴形胜妙天下,閒锁云锦光斓斑。山从千古混沌始,江自万里岷峨还。江山无际真赏远,人境未如心境宽。乃知万象自变灭,我与天地俱清閒。时来登览健意气,兴落烟霭空濛间。宛如列岫在扃鐍,何待谢守窗中看。仙壶日月悟世换,蚁穴富贵羁梦残。易中求象山有天,须弥纳芥曾何难。乾坤橐籥一气内,钜细两不离区寰。径呼飞仙来取醉,笙箫彷佛锵佩环。已鞭鸾凤到三境,何待虎豹号九关。只今朱甍半落日,谁系画舸临苍湾。何当脱身戎马际,共契妙旨相追攀。怀哉欲往波浪阔,回首江南江北山。

赠觉师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唯馀章句习,心境时相恼。如人生于齐,而即楚乡老。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蚤。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云何恋故居,俛仰待华皓。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幸分曹溪水,万劫付一澡。

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 妙光庵

孤烟抱水村,落日满云树。乱山如连环,杨柳是门处。青缭竹溪湾,翠点苔石路。钟鱼寂无声,白日掩僧户。茗碗酌云腴,香篆擢烟缕。坐稳不知夕,炯炯山月吐。浮生知几何,闻道苦不早。过眼电掣云,转看露晞草。匆匆已解镳,马鬣翳蓬葆。夫君悟无生,不待须发皓。朝行清溪曲,暮宿白云道。柴门鸟迹绝,槁叶风自扫。竹间雨泠泠,花上日杲杲。坐对五大夫,自足休吾老。老来厌朝市,静占五百弓。山棱瘦如削,水面清若空。行穿万盖青,卧戴一叶红。黄柑千头奴,白凫五尺童。银刀贯翠缕,象鼻卷碧筒。一醉百不知,渔父真家风。幽寻属无事,散此九节筇。空濛水云里,端生画屏中。

道室杂咏三首

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药园夜啸丹台月,酒市秋听紫阁钟。岂但烟霄随步武,故应冰雪换形容。小童开户惊奇事,野鹤来巢砌下松。莫怪先生阅事多,人间何处不经过。天山八月霜枯草,旸谷三更日浴波。酒熟春风归掌握,丹成神物共谁何。散人本带江湖号,四百年来一钓蓑。身是秋风一断蓬,何曾住处限西东。棋枰窗下时闻雹,丹灶岩间夜吐虹。采药不辞千里去,钓鱼曾破十年功。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

穷年守岁五首 其四

穷年百忧散,心事梅花知。萧然四壁空,简书任纷披。亲朋馈糇粮,邻里遗酒卮。取与随所适,焉计穷通为。微名苦愚人,颠倒尘网羁。冰霜不相贷,风云浩难追。长歌以卒岁,勋业知何时。

吕氏节孝卷

金陵吕氏家本吴,少膺姆教如罗敷。伊昔笄年美且姝,嫁得良人君子徒。双飞婉转鸾凤雏,胡期一朝镜影孤。怀中弱婴声呱呱,高堂况有白发姑。昨者与君为欢娱,何忍背弃如路途。矢心清白永不渝,寸扃皎若秋霜俱。朝课儿书夜䌟纑,膏沐不御泪眼枯。天胡不吊姑且痡,吁天求代频号呼。天愈姑病不负吾,而今春秋雪满颅。天书褒异下清都,节孝大扁题门闾。我愧为儒七尺躯,行年四十百行无。闻母高谊敦薄夫,为作歌诗付董狐。

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一 白莲花

白莲花,捧世尊。左跪圣母,右拜神君。莲花水,浴金盆。男女行照之,女为后妃男侯王。金貂罗纨耀两行。生当踏玉阶,死当坐天堂。谁为遣汝来,丘太师、周太师,却立那,颜东西。授汝尺一锦牍,赤白号带两头垂。但入上谷云中得,好儿郎,因依精兵十万骑,一一衔枚后头随。天运好反覆,白发所谋私。反接向市中,号呼众男女,曷不救我为。救我死者坐天堂,生当踏玉阶。忽有一书生,众不识为谁。书生从何来,乃是阙下上书男子,长流关外醉卧阛阓间,夜半缚致之。桃李种山冈,莲花种湖陂。刺舟摘莲花,却折桃李枝。东市标,书生头。鼓曈昽,使者輶。千金赏,万户侯。道傍跌足涕被面。中丞封,御史转。丞相阁中三日宴。

传烽歌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冲。一炮三旗台头警,一炮四旗燕河攻。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马兰中。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冲。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以外即传烽。贼近墙加黑号带,夜晚添个大灯笼。若是夜间旗不见,火池照数代旗红。贼若溃墙进口里,仍依百里号相同。九百以下是零贼,止传本协各成功。单用炮声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山海大墙皆一炮,石门喜曹二炮从。台头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马石塘烽。零贼东西一时犯,两头炮到一墩重。该墩停炮分头说,东接西来西接东。但凡接炮听上首,炮后梆响接如风。炮数梆声听的确,日旗夜火辨分明。

准噶尔歌

缅惟有元主中夏,版图日拓朝外夷。西塞四种厄鲁特,驼马牛羊分牧之。种类之中准噶尔,善于牧马日蕃滋。部落酋长课勤最,屡降丹书晋太师。元祚浸衰帝北狩,一传再传不自持。额参强盛收蒙古,土木之变是所为。元帝子孙号戴荫,剪伐厥后威更施。嗟彼喀尔喀,实乃有元之本支。叛虏不臣肆侵扰,涣散奔走何惨凄。圣祖纳降诛有罪,噶尔丹灭无孑遗。兄子策旺遁西域,苟安于世饰诈欺。子济父恶惟恃远,跳梁小丑亦太迷。我武维扬歼逆寇,年来胆落望风磨。将士鼓勇思奋击,直捣其巢及此时。帝曰普天之下皆赤子,虽在殊俗忍视歧。按兵不杀俟悔悟,予以自新一介驰。好生之德洽苍昊,蠢尔悦服中心移。表上谢过遣贡使,臣得遭逢千载奇。天时人事详审度,臣敢拜手以献升平诗。

安园古松歌

曩闻安园有古松,枝叶秀出柯亭中。根大百围荫十亩,尽收烟翠钟山浓。将军夜宴方召客,火齐磊砢堆盘红。妖姬如花出歌舞,仿佛夹水酣笙镛。老髯冷视在云表,下笑蒲柳差为丛。白鹤厌客亦飞去,绣幕尘积余刀弓。茂贞奉诚遽易主,孤标苔卧冰雪封。君家大父梦得裔,云英万卷卑难笼。卜居喜近青溪侧,佐饮亦有紫驼峰。是时江南方全盛,板桥罗绮繁歌钟。故家遗风久渐变,草树荒落无欢容。秋庐听秋少人到,涛声怒与江流东。落星尽碎堕花雨,戈甲满眼秦淮空。小仓竹多供饲马,北埭风冷号沙虫。千年老梅同煨烬,斧斤岂能赦苍龙。前江后段事一例,水中歌哭烟濛濛。曹司语此尤太息,浮云变灭随春风。旧时园记尚俟考,《北山移文》恼狙公。不如乘醉濡毫画,横障隅坐且学商山翁。

儒門事親 一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二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三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四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五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1 2 3 4 5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