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张公书院废址
张泰今安在,荒基尚可寻。当时颂功石,化作捣衣砧。
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其一
老去风情似乐天,恨无张态抹朱弦。一春酒病稀游赏,啼鸟莺花共怅然。
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老去风情似乐天,恨无张态抹朱弦。一春酒病稀游赏,啼鸟莺花共怅然。雨多池馆草毵毵,酒色寒销旧舞衫。燕子似怜花落地,殷勤长带软泥衔。菖蒲叶老芷花新,地暖鸳鸯护水纹。不上高楼无远恨,江南春尽草如云。
题萧叔原江山图画
玻璃横眠苍玉立,一段清姿天幻出。霞作丹浆云墨汁,恢张太素以为质。一时盘古纵横笔,万古玄冥浓淡色。乾坤两间一亭中,立人自下酬答功。酒盏棋枰意气充,薰炉茗椀情性融。耳阏目阏还大道,声尘色尘入长空。客来且伴主人醉,机械客犹梏仁智。未知二者一之赘,休言一者赘之细。上人已悟细之至,何当更悟也无细,若至之谓□□□。
自咏
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沧洲。俚声不办谐韶頀,暮气宁能彻斗牛。绿酒可人消永日,黄鹂多事管闲愁。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
菽园杂记
笔记。明陆容撰。十五卷。容字文量,号式斋,太仓州(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官至浙江右参政。史称容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是编乃其札录之文,于明代朝野故实叙述颇详。旁及谈谐琐记,风俗、物产、乃至鬼怪传说,无所不包。其中考辨者如元王柏作二南相配图,弃甘棠、何彼秾矣,野有死麕三篇,于经义以为乖刺,而作者独叹为卓识。于政教,洪武中朝廷访求通晓历数,求卜问事者,备载山东监生周敬心奏言:“国祚长短,在德厚薄,非历数之可定。”举例以国祚最短者,莫如秦、隋、五代,始皇之酷虐,炀帝之苛暴,五代之穷凶,是皆人事所至,岂在历数?并批评洪武“神武过于汉高,而宽仁不及;贤明过于(唐)太宗,而忠厚不及。是以御宇以来政教未敷,四方未治。……又何必问诸卜技之人?”因说明玉玺之不是宝,而仁义之为大宝,皆有深意者。故王鏊尝语其门人曰:“本朝记事之书,当以陆文量为第一,”有景明刻本《纪录汇编》本,《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三天内解经
三天内解经,原题「三洞弟子徐氏撰」,此人乃南朝刘宋时天师道信徒。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上卷主要论述太上道君化生及降世传道故事。宣称大道原出于虚无,后化生为道德丈人,号称「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大道化生玄元始三气,三气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老子。老子布三气而生天地人三才,又出三道以教民:中国奉无上大道。胡国奉佛道,楚越奉清约大道。后因「下古僭薄,妖恶转兴,酌祭巫鬼,真伪不分」,太上遂以太平道经传付琅玡干吉、蜀郡李微。至汉世「群邪滋盛,六天气勃,三道交错,疠气纵横,医巫滋彰」,太上于顺帝汉安元年(142)新出「正一明威之道」,传授张道陵,使教化民众。又称魏晋时有清水道,为张天师家奴所传。以上虽属神话,但其中亦透露早期太平道、天师道等民间教团产生、演变之历史。经文下卷述修道理论,大抵以老子《道德经》为本,劝人恩真念道,坚固根本,存守道气而不失其源,则可长生不死。又论述「斋直」,认为「斋直应是学道之首」,可使人外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一。又批评当时小乘道士「所佩符箓极多,朝礼拜数甚少」;「口辞争竟,内思不专」。此书对南朝陆修静改革天师道,颇有影响。
忆旧游
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赖得刘郎解吟咏,江山气色合归来。
大还丹口诀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故知唯鍊唯精,大还如何不有?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阴车湿,阳车乾,夫妻相对卦中安。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
童丱须知 朋友篇
先王德泽深,士民皆修睦。琢磨贵取友,为学不应独。分宁非君臣,严光蹴帝腹。人君尚择交,况乃为臣仆。仕宦同恩荣,庠序同诵读。萍蓬偶邂逅,里闬频追逐。握手出肺肝,勤渠叙寒燠。一旦临利害,狞然遂反目。朱博先著鞭,索居叹萧育。不见管夷吾,全交有鲍叔。苏章太不情,恩雠在隔宿。不见庾公斯,孺子生可卜。嗟哉世间人,云雨徒翻覆。得丧自有天,人岂能祸福。险心怀五兵,寿命多短促。君子坦荡荡,为之歌伐木。
孙廷尉杂述
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雕琢为圭璋,太璞竟完质。超然排灵筌,非几乃可黜。
摸鱼儿 独坐
已春分、更添炉火,珍珠帘外风凛。银屏徐爇沈檀面,斗帐碍寒难寝。愁为甚。人去后、余香犹在鸳鸯枕。清狂不禁。说张态多情,李娟善笑,总逊柳枝稔。烛光闪,看得铜荷积沈。琼箫楼上曾品。当时携手凭阑处,一片碧桃如锦。卿试审。畴昔事、只今一一堪谂。笼鹅未噤。且小倚花窗,旁搜果碟,一注酒孤饮。
豫章文集
宋代诗文别集。17卷。罗从彦撰。元代曹道振编。曹道振序称:“郡人许源堂刻其遗集五卷,近得邑人吴绍宗稿,厘为一十三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年谱一卷,凡一十八卷。”一般著录本书时,不计入1卷年谱,所以都称为17卷。《四库全书》辑入明代成化间张泰重刻本,此书卷1为经解,但有目无文,卷2至卷9为《遵尧录》,卷10为《二程先生语录》,卷11、卷12为杂著,卷13为诗,卷14至卷16为有关作者生平著作的资料,卷17为外集,则录其生平交游所作祭文、书信等。卷首列张泰序及作者年谱,书后附谢鸾跋。北京图书馆除藏有明张泰刻本,尚有明成化年间冯孜刻本、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罗应斗刻本、明元季恭刻本等。清代康熙间张伯行重编《罗豫章先生文集》10卷,仅录作者诗文,卷首载张伯行、明代柯潜、宋代欧阳佑序,《宋史》本传及作者年谱。作者传世之作多为经世致用、传道讲学的学术著作,诗仅20余首,且多带有浓重的道学气息。
霓裳羽衣歌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遰相搀,击擪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荅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髣髴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苧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四溟集
十卷。明谢榛撰,谢榛,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人。李攀龙、王世贞组织诗社,榛为长,攀龙次之,并为“五子”、“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攀龙等排斥,客游诸藩王间。著有《四溟集》、《诗家直说》、《四溟诗话》等。其诗颇受时人推重,近体更为人们叹赏,以律、绝见长。据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卷七记载,《四溟集》在赵府凡三刻。首刻于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题名为《四溟旅人集》,康王序之,凡四卷。傅增湘曾于文友书坊见之,今已不存。二刻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题名为《四溟山人全集》,凡二十四卷。原题:“东郡谢榛著,东郡苏潢、赤城陈养才同校,东郡张秀彦同阅,新安程兆相详校。”刻本版心上方有“赵府冰玉堂”五字。前面除有康王序外,还有万历二十四年 (1596年)康王曾孙恒易道人序,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 苏祐序,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张泰征序,以及刑云路序。后有苏潢、陈善才、程兆相跋。集中卷一为五言古体,卷二、三为七言古体,卷四至卷十为五言律诗,卷十一至卷十五为七言律诗,卷十六为五言排律,卷十七为七言排律,卷十八为五言绝句,卷十九、二十为七言绝句,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为 《诗家直说》。三刻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是就万历二十四年刻本重加校订,仍为二十四卷本。万历四十年(1612年),盛以进依赵邸旧本重为选辑修订,题名为《四溟山人诗》,凡十卷,另有《诗家直说》二卷则置之卷首。实际是将二十四卷本中每二卷合为一卷。《四库全书》即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取其诗十卷,将《诗家直说》移至诗文评中。现存有明万历年盛以进刻本及 《四库全书》本。
对山集
诗文别集。十卷。明康海撰,清孙景烈编。刊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对山集》分文体编次:卷一、策,卷二、书,卷三、卷四、序,卷五、记,卷六、碑,卷七、墓志,卷八、墓志、铭、祭文、行状,卷九、赋、琴曲、四言诗、五言古诗,卷十、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五言绝句。计文八卷,诗二卷,共为十卷。康海是“前七子”的重要成员。提倡复古运动,反对当时台阁体的那种雍容典雅、空洞无物的文风,并强调独创。从内容上看,《对山集》中有不少抨击时政、关心人民疾苦的作品,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受刘瑾事件牵连而罢官,使得他的后期创作受到影响。一些作品情调低沉,特别是诗歌流露出更多的消极颓废情绪,缺乏积极意义。有的作品力图效仿杜甫直抒胸臆的特色,任情挥洒,缺乏锤炼,情是真情,但艺术上却有不足处。给人的感觉是率真冗长,似乎是不经意而成的作品。由于康海强调创作要有真情,同时又注意独创性,所以作品仍能逸气往来,翛然自异,比起李梦阳等人的摹拟、剽窃来显得高明多了。康海诗文集的版本较多,明代有张太微的选本和万历年王世懋的选本。清代有《康对山先生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马逸姿重编四十五卷本;《对山集》,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孙景烈编十卷本,卷首有明万历九年王世懋所撰《对山集原序》,此本较完善。《四库全书》著录即此本。十九卷。此集为张太微所编。《对山集》又有孙景烈删定十卷本,已收入《四库全书》。其集自明以来有四种刻本,既明张太微选本、王世懋选本、清马氏康熙中编全集本及乾隆二十六年(1761)孙景烈删定本。而十九卷本较完备。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本传世,现藏北京图书馆。
与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作
数年风土塞门行,说著江山意暂清。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
题徐太章白鹤山居
孤烟一曲紫云村,好客寻常远到门。水落已知鱼可笱,夜深不畏虎夔藩。邻人送酒酌花下,稚子读书当树根。白鹤千年时过上,屯中还有令威孙。
赠张翁源泰亭
七叶金貂代有雄,西铭家学绍无穷。奇文早已传天上,黄绶新垂出汉宫。邑近曲江唐相度,地连韶石舜弦风。期君手播灵池水,仁寿同依乐国中。
秋夕张元太以诗箑见贻次答
泠泠秋露湛金波,政尔怀君奈远何。清月宜人当户牖,好风吹韵入林柯。因探瑶圃求玄草,却忆华池汎白荷。两地相思难命驾,新诗盈握一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