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岁旦用苏子由韵成两诗寄诸子侄 其二
频把光阴惜寸分,十年阅尽世中人。衰容暗换图中象,和气潜回海底春。香袅金炉沉水暖,茶烹石鼎乳泉新。丹元息息添真火,肯使空花翳五轮。
辛未岁旦用苏子由韵成两诗寄诸子侄
朋游族党死生分,老寿今居第二人。松竹饱经炎海瘴,柳梅空想越溪春。身行九折心无转,息住三田气自新。白昼渐长窗日暖,始知羲驭解停轮。频把光阴惜寸分,十年阅尽世中人。衰容暗换图中象,和气潜回海底春。香袅金炉沉水暖,茶烹石鼎乳泉新。丹元息息添真火,肯使空花翳五轮。
送陆同知北上二首 其二
淳风日已薄,恩义不相维。吏无得于民,民顾吏有辞。政化本不立,刀笔事愈卑。李侯今之人,而行古所为。外有屠嘉直,内无五伦私。锄奸如恶草,护民犹婴儿。瀹河苏彼旱,劝粟哺尔饥。从容方报政,代者俄及期。庸吏推不去,良吏去复思。谁欤观民风,入境采吾诗。
卢氏五坞书屋长言
少参子卢子师陈,癯如海鹤立我门。索赋五坞山房篇,予辞以病无能焉。靡丽之词病子云,壮夫不为予何人。无已托歌于长言,五坞峙地五岳然。又如五星之在天,夫在天者阳之神,其在地者阴之真。阴阳合德天地浑,五子得之为舜臣。燮理阴阳亮天地,圣人成能在五伦,不然亦有五经存。五事元来共一原,收拾溥博极渊泉。渊泉如地,溥博如天。备我身变化,位育如屈伸。借问山房吾伊贤,听予长言闻不闻。
剡溪图
谁人写此沧州趣,邈出高人隐居处。千叠坡仙心上山,半壑丁公梦中树。江天漠漠云悠悠,一尘不到境更幽。阿谁青天白日里,却驾山阴乘兴舟。舟从天际来,人倚窗前立。心急恨到迟,兴尽愁归亟。人生百岁须臾间,交游心事千万端。不如意事十八九,朋簪会合良独难。所以豪杰士,神交反千古。未见恒相思,既见愁遽去。幸此太平世,有此数日闲。拿舟时相访,罄我平生欢。心交苦不多,好会亦云罕。如何未相见,中道俄然反。晋人虚浮固可嗤,王戴交谊薄可知。须知朋友五伦一,请看此图歌此诗。
刘是庵老师生日
圣历如天永,台星傍日明。西山来玉乳,北极浥金茎。恭遇生申旦,政逢转泰亨。春开傅内瓮,乐奏和朝莺。夫子文章主,当今礼乐衡。百川同学海,万国待于京。民望夔龙相,天高辅弼名。世家传作楫,公子学调羹。绕户生荣气,通元懋德声。筵排三乐畅,瑞蔼五伦呈。忆昔廷抡士,当时物望倾。惧为后世颂,愿展帝廷赓。柳色晴初发,韶光淡不盈。调元方寿国,千载有长庚。
灵芝
乔木风霜饱,擎天雨露新。台隍高藉枕,庐舍旧为邻。夜夜祥光闪,朝朝瑞气屯。北窗薰可卧,秋水乐相亲。忽尔中元届,休哉四皓臻。暗移蓬岛甲,阴植阆园辛。穴破芝敷玉,庭空树剖珍。朱柯扶碧蕊,紫笋托玄筠。初谛犹龙虎,徐看已凤麟。明珠分海错,湛露落河银。五色抽苏秀,九茎传谢薪。甘泉曾咏鬯,函德复歌湮。和气通三界,贞符叶五伦。尧蓂能数日,屈轶可知人。仙质谁俦侣,幽馨自主宾。弹冠今有汉,采药久辞秦。华物锡天宝,奇人降岳申。念渠开圣瑞,愧我塞慈仁。眉宇能勾当,庭阶免蹙频。精华无苇筏,明德实梁津。马应羲河负,龟从禹雒陈。思为若有翼,临履更存身。九万程为徙,八千岁作春。祝釐祈报响,对果敢忘因。
过海罗汉应供图
大士受斋龙伯宫,长驱蛟鳄争先雄。舳舻蔽天不敢渡,冰夷伐鼓洪涛舂。腾身何来历汗漫,无乃变幻多神通。两僧后顾冰雪容,浮蕉近随赤鲩公。云端嘘气作楼阁,赤日照耀青芙蓉。中有四鬼舁一翁,雪眉垂领衣露胸。海神候谒旌旆从,赤珠吐焰流星虹。跨鳌之叟臞而癃,手扶七尺邛州筇。是谁弹舌咒老龙,火鬐电鬣烧云红。五轮舒光迸五色,一苇直渡犹行空。前登颇忮定初起,欠伸展臂来清风。蹋龟骑鱼走百怪,担簦负笈趋群童。入山咫尺见台殿,仿佛微听青林钟。开图对我若旧识,便欲巢我云门松。世间浮荣日万态,过眼聚散空花同。谁知神变亦虚幻,徒逞狡狯惊盲聋。何如乘愿降迹阎浮中,法雷大震开群蒙。王城分卫饱香积,坐令四海歌时雍。
贺其荣病京师吴原博舁归第中而卒为之殓殡其荣父作感义诗谢之要予同赋
翩翩宦游子,抱疾居京师。俗习有由来,病者栖檐垂。一命亮莫延,孱哉斯两儿。夫君数往视,念彼形神离。舁归以待尽,后事经营之。封书告其家,殓服饰其尸。涂殡就客位,受吊居东阶。且为录行橐,以俟归葬期。死者如反生,不愧临诀辞。朋友居五伦,几人能弗亏。势利相驱合,祸衰随背驰。况乎死生际,避远固其宜。有能闻斯举,其颡泚乎而。题诗颂高谊,且以箴吾侪。
次韵张侍御叔亨见寄
月出不扃溪上门,白头渔父向人言。扁舟自唱濯缨曲,四海共知明主恩。小饮未尝沽市酒,狂书时复弄茅根。相思也有台官梦,梦见当年住处村。家国不分无二门,君今与我皆忘言。五伦首重君臣义,一体元同骨肉恩。长养嘉苗休失实,剪除恶木不留根。他年我见张文献,异代风流岭外村。
哭内弟郑忝生
悠悠重悠悠,送子冈陇头。乍可为陌上之秋草,繁霜一夕同荒邱。不能为磷磷之白石,相看逝水旋东流。与君别何所,庭前绿竹下。日夕君不来,春云覆平野。与君期何日,三五轮魄充。君归黄泉去,月轮故未空。君家旧住鹿门溪,君魂欲归道路迷。与君相逢入桂城,铁骑斥野飞箭鸣。旧愁疑在春梦惊,乃知君死而余生。生亦不可期,死亦不可悲。鸡鸣月落杉桥路,且与须臾哭别离。
王熙甫见寄其师叔白哀词,单菱浦为之序,感酬短句,及示菱浦及东斋诸同学
谐情自有偶,不属钗与裙。继志自有后,不必儿与孙。丈夫奋一世,要使百世闻。生或应其声,死或传其神。斯人谁不死?死身不死人。妻子相环哭,但思返其魂。魂返宁有术?道在灵不泯。孰能重斯道?千载生如新。煌煌古圣训,朋友列五伦。
逸民诗
天地一邮传,百岁亦过客。踯躅古与今,劳劳事行役。生忧在富贵,死忧在竹帛。于中有逸民,遗世而独立。抱名逃空山,不愿入载籍。斯人苟不存,天地削颜色。元气礴千古,消否任小智。我观南亩农,人人尽高士。力耕办赋税,养亲竭甘旨。知为职分宜,不识忠孝字。三教皆可收,五伦独肫挚。与谷同没升,无从考姓氏。高躅愧难跻,日夕勤企跂。
咏史四首
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善哉祁黄羊,宣尼称其美。如何百世下,不闻荐异己。剡牍盈故旧,朝臣入朋比。誉儿乃成癖,提携登膴仕。非亲不知才,巧言或成理。居然歆时君,圣训垂方轨。政术出私门,天步困牛李。乾坤遂闭塞,唐鼎竟以徙。呜呼崔太傅,流毒曾未已。五伦各有常,分义异疏亲。君臣别冠履,朋友相主宾。一朝为天子,安能下故人。鄙夫逐势利,匍匐自降身。卓哉严子陵,执节不违仁。一笑君房痴,垂纶归富春。唐尧设谤木,闻过便自省。嬴秦议逐客,虎政日以猛。仁者询刍荛,昭察如明镜。独夫用私智,惟恐不得逞。龙比非俊物,安知狗溺井。君公避乱世,侩牛狎官婢。冯任托青盲,妻孥污床笫。兰陵捷芒山,贪残用自毁。东海走鳗鱼,匍匐求狗矢。历览千载书,疑其何必尔。岂知垂暮年,亦复亲更此。秽迹以全身,悲哉贞介士。
香囊记
传奇剧本。明邵灿撰。《南词叙录》、《曲品》均著录。此剧演南宋张九成考中状元,因策论违忤丞相,被遣派岳飞幕下监军。不久又遭谗言,受命出使契丹,羁留漠北。其妻邵贞娘思夫心切,忽有败兵持九成所佩之紫香囊,前来易食,并谎称九成已战死。其弟欲明真相,远赴朔方探信。值契丹南下,兵破汴京,贞娘与婆母逃难,中途遇贼惊散,寄居周姥姥家。紫香囊复为赵军使之子所得,遣媒欲强娶贞娘。时九成经历十二载,始自契丹逃归,以功授观察使,遇贞娘前来告状,夫妻相会。后合家团圆,一门旌表。作者自称撰写此剧是紧步丘浚《五伦全备记》的后尘,说忠教孝,宣扬封建纲常。剧本结构松散,情节多蹈袭《琵琶记》和《拜月亭记》。又以《诗经》、杜甫诗句匀入曲中,宾白亦多文语。此种自诩才情、卖弄学问、追求典雅工丽习气,开明代戏曲史上骈俪派之先河。《香囊记》出现后即为一些封建文人称赞,誉为像《大雅》那样能“厚风俗,正人心”(见明陶奭龄《喃喃录》卷上),效尤者亦纷沓而至。徐渭《南词叙录》曾对此类“以时文为南曲”之作予以严厉抨击。今存明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继志斋刻本影印。
小学
中国南宋朱熹(1130~1200)编著。这是一部古代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本。1187年写成。全书共6卷,385章,分为内外篇。内篇4卷,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题,分别阐明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五伦之教,恭敬修养工夫;辑录历代思想家的行为、表现等。外篇2卷,以《嘉言》、《善行》为题,分别辑录了汉至宋代诸多思想家的言论和行为表现、格言政事,具体形象地给学生举出榜样。该书既有封建道德的理论说教,又把古代贤人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使儿童通过此书,即读、即讲、即知、即行,以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从小树立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宋代以后,此书成为历代各类学校,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入门教材,影响甚大。该书注释校勘本主要有:明代陈选《小学集注》,清代张伯行《小学集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朱子小学节本》等。
御定孝经衍义
一百卷。清爱新觉罗·福临和爱新觉罗·玄烨等御定。是书为顺治十三年(1656)奉敕所修,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告成。圣祖亲为鉴定,并为之作序,然后颁行。是书体例,全仿真德秀《大学衍文》。书首冠以衍经之序、述经之旨二篇,不入卷数。其他内容具体分为:至德,以五常分为五子目;要道,以五伦分为五子目;教所由生,以礼乐政刑分为四子目;天子之孝,以爱亲、敬亲为纲,爱亲分子十二,敬亲分子目十四;诸侯之孝,分子目四;卿大夫之孝,分子目五;士之孝,分子目四;庶人之孝,分子目三。皆以爱亲、敬亲为首末二卷,以大顺之征终篇。是书大旨在于推崇《孝经》,笃近而举远,推己以及人,贯通万物,兼赅本末。于天子之孝,推演尤详。是书有《四库全书》本、摘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等。
御定孝经注
福临御定,蒋赫德纂注。1卷。顺治十三年(1653)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清世祖福临以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帝王全面接受汉文化熏陶,深悉以传统道德治理国家之重要,决心以孝治天下。该书之出版、颁行,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治国思想。书前《御制孝经序》阐述孝对国家、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作者说:“朕惟孝者首百行,而为五伦之本,天地所以成化,圣人所以立教,通之乎万世而无斁,放之于四海而皆准。至矣哉,诚无以加矣!”但就是这样一个十分严肃、十分重要的问题,却与人人息息相通,“其渊源实本于因心,溯厥初生咸知孺恭,虽在颛蒙即备天良”。因此,“位于尊卑,人无贤愚,皆可以与知而与能”。是人生固有的本性。它是在身体力行中实现,“非语言之间所得而尽也”。虽然孝植根于人心,但“觉世之功必赖夫圣人之训”。只有在圣贤启迪之下,孝方能成为自觉之行动。孔子之《孝经》便是因此而作。作者又说,自己在治理国事之余,曾再三研读,认为《孝经》一书,“其言近而旨远,理约而该博”,可为立身行道、移风易俗所遵循,“诚万世不刊之懿矩,百圣不易之格言”。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不可一日阙者”。但自汉朝以来,为该书诠释作注者日渐增多,却往往不得要领,良莠俱存,于孔子作经之本意,均有未当。有鉴于此,乃纂辑此书,“集古今之注更互考订,其得中而窾綮者采辑之,其妄逞而臆说者删除之”。同时于“流览之余,时获一是或足以补未发之蕴者,辄为增入,聊备参观”。以达到“发矇启锢,四方亿兆咸知效法,而允迪共底于大顺之休焉”的目的。通观全书作者之目的达到了。该书共18章,约1万余字,每章之下均以一句话点明主旨。正文则以简洁之词注释析义,清晰明确,甚便阅览。《四库全书》提要称该书“用石台本不用孔安国本,息今古门户之争也,亦不用朱子刊误本,杜改经之渐也。义必精粹而词无深隐,期家喻户晓也。”这是对该书特点的恰当评论。
银海精微
二卷。唐孙思邈撰。“银海”,道家语,指眼睛。《四库全书》在该书《提要》中考证: “银海”指目,在王安石、苏轼之前未见,且此书唐宋志皆不著录,孙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据此断定此书作于宋以后,非孙思邈所作。此书是我国较早的中医眼科专著,分上下两卷。上卷首列五轮八廓总论,把双目比附为五脏,进而与自然界及五行八卦联系起来,反映了我国中医学的整体辩证理论。上卷次列六十四种眼病,加上下卷所列十五种,共阐述了七十九种目疾证治。书中还有各种目疾图八十幅(加上五轮八廓图二幅计八十二幅),列出验方六十一首。既有内服方药,又有洗、点、针、劆等外治法及金针拨翳障法。此书主张区分情况,根据症状,宜内外兼治,补泻并施。此书是研究中医眼科理论及临床实践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有明嘉靖间刊本,万历十五年(1587)陈氏刊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近圣堂刻本,同治九年 (1870) 聚英堂刊本。1956—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醉耕堂刊本影印本。
银海指南
眼科著作。清顾锡撰。四卷。锡字养吾,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眼科治验丰富,因道家称目为“银海”,故名。顾氏在《内经》基础上,取《银海精微》、《原机启微》等书精华,广集华佗、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汪石山、薛岳斋等各家有关论述,并参以治疗眼疾经验,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撰成此书。卷一论述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六淫七情与眼病的关系。卷二论述脏腑主病及伤寒、中风等病以及眼病症状,舌脉辨析与治疗原则。卷三、四为眼科常用方药与医案。辨证精细,方药切合实用,书末所附医案详明,多给人以启发。有嘉庆十五年(1810)三友草堂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