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骑士

《不存在的骑士》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不存在的骑士》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叙述的是发生在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大帝(公元768—800年)统治时期的一则情节离奇古怪的故事:一日,查理大帝在阅兵时,惊奇地发现队伍里有一位没有躯体但全身装束洁白严整的骑士,他自称是一个“不存在的骑士”;骑士既没有肉体,也没有灵魂,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各种动作;骑士徒劳地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以便在历史上能留下自己的足迹,故对未来充满了疑虑和惶惑。卡尔维诺之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这个“不存在的骑士”形象,是想借此渲染现代人自我存在的意义,并暗喻现代人焦躁不安的心态及其无形的社会地位。

屠夫十字镇

《屠夫十字镇》讲述的是一个在1873年从哈佛辍学的年轻人安德鲁斯,受爱默生和梭罗等人的自然观念影响,带着寻找美好、希望和活力的冲动,来到屠夫十字镇,并跟随猎人米勒和其他两人(剥皮人施耐德和随营干杂活的查理·霍格)进入科罗拉多山区猎捕野牛。他们各自带着不同的目的和想法,踏上了这次前途未卜的旅程。他们经历重重困难,还丢掉了一个人的性命,才重回屠夫十字镇,但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布拉热洛纳子爵

本书以阿多斯的儿子布拉热洛纳子爵的恋爱故事为线索,描绘了路易十四时代的一系列真真假假的历史故事:财政总监尼古拉斯·富凯的失宠;路易十四和侍从女伴露易丝·德·拉·瓦里埃尔的爱情;达达尼昂和阿多斯帮助查理二世国王重登王位;阿拉密斯和波尔多斯想用路易十四的孪生兄弟“铁面人”代替国王却功败垂成;以及达达尼昂等四个生死与共的火枪手的最后结局等。继1844年的《三个火枪手》与1845年的《二十年后》,大仲马再接再厉,于1850年完成了“达达尼昂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布拉热洛纳子爵》,为这部英雄史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大臣号遇难者

《大臣号遇难者》(Le Chancellor)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由57篇日记组成。大臣号是一艘漂亮的三桅九百吨帆船,从南卡罗来纳州的查理斯顿到英格兰的利物浦作商业航行。航行途中,船长改变航线,决定从百慕大群岛方向航行。这个不祥之地似乎引发了大臣号的一系列灾难。先是船舱里的棉花发生自燃,接着发现舱里有烈性炸药,再后来是大臣号触礁搁浅,而遇难者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面纱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5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香港和一个叫“湄潭府”的地方。女主人公凯蒂·费恩因为和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通奸,被丈夫瓦尔特(细菌学家)发现后胁迫她去了霍乱横行的湄潭府,最终瓦尔特不幸染病死去,凯蒂回到香港,重投查理怀抱后羞愧不已,最终回到英国和父亲和解,并和父亲同往巴哈马群岛生活。从《面纱》一书中,读者能看到一个表面漠然中立的叙事者背后的模糊性和矛盾性:作为帝国叙事的一分子,作者的面纱之下隐藏着东方主义的政治文化观;作为一个关注人性的个体作家,他的面纱之下隐藏着他对爱的怀疑和渴求、对人性的嘲讽和宽容。

笑面人

长篇小说。法国雨果著。以克伦威尔起义被镇压后的英国社会为背景。主人公英伯伦原为克伦威尔的追随者克朗查理勋爵之子。按国王密令,自幼就被拐卖儿童的骗子带走,并遭毁容摧残,成为丑怪畸型的“笑面人”。不久被善良的老年流浪艺人乌尔斯收为义子,并与其收留的瞎眼姑娘杰娅相爱,以卖艺为生。后因偶然机会恢复了他的勋爵爵位。他借此机会,在议会发表揭露贵族的丑恶和预言革命将要到来的激昂演说,同时拒绝接受爵位,回到患难与共的伙伴中,在杰娅病重去世后,投海而死。小说赋予主人公以强烈的反抗意识,并将杰娅的纯洁善良与公爵夫人约瑟安娜的残暴凶狠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作者申张正义、否定黑暗现实的浪漫主义激情。

卡门

又译《嘉尔曼》,法国作家梅里美1845年创作的中篇小说。梅里美(1803—1870)著有历史剧《雅克团》、长篇小说《查理九世时代遗事》。小说《卡门》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卡门这个女主人公是个吉卜赛人,早先在卷烟厂当女工,因和同伴争吵,以刀伤人被逮捕。押送的士兵中有个叫唐·若瑟的和她是同乡,把她放走了。卡门参加了走私活动。唐·若瑟出狱后找到她,并把她的情人杀死。卡门不愿受唐·若瑟的约束,爱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唐·若瑟以死相逼,要她同自己一起到美洲去。卡门宁死不从,终于倒在唐·若瑟的刀下。卡门是一个社会的叛逆者,是社会和法律的“化外之民”,她身上既具有某些邪恶的特点,又有许多闪光的东西。她以“恶”的方式来反抗压迫,自觉地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对那个异己的“商人的国家”的道德规范表示公开的蔑视,并以触犯它为乐事。她又是一个独立不羁性格的典型,不愿忍受社会的任何束缚。不愿成为某一男子的附属品。她爱不同凡响的英雄,渴慕浪漫热烈的情感,但她更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一步,宁愿为此付出生命。卡门是一个体现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要求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一种野性,不受任何羁绊约束,追求“绝对自由”。她可以以一言不合,就抄起切烟刀在别人脸上划一个十字,这近于野蛮的行为在充满冒险的走私活动中适得其所,她的灵敏、机巧、泼辣、大胆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加上她的某些邪恶和迷信心理,衬托出她的吉卜赛女郎的身份,使这个形象格外有血有肉。法国作曲家比才后来把《卡门》改编成歌剧,《卡门》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使之更加流行。在中国,田汉将《卡门》改编为六幕话剧,1930年发表以后,首演于上海中央大剧院,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巴黎的异乡人

Stranger in Paris又名《圣诞假日》 Christmas Holiday,1939出版。描绘一位英国青年只身来到巴黎,在短短四天内惊人的体验和转变。它包含了不凡的爱情、社会伦理、人性的透视、犯罪心理学、政治的动荡与生命苦难的探讨。是毛姆创作于二战前夕的一部作品,小说讲述了来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查理在巴黎度过圣诞假日期间的一段不平凡经历。毛姆通过刻画主人公巴黎之行后自我认知的转变,真实地展现了二战前夕英国社会浮华外表之下,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社会现状,同时反映了在幻象与现实的较量中,英国中产阶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困境。

拿破伦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

春醪集

梁遇春著。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3月初版。收入随笔体散文并文学论文、作家评传共13篇作品。题名“春醪”,见自序所引《洛阳伽蓝记》游侠语:“不畏张弓拔刀,但畏白堕春醪。”作者虽觉得“我们年青人都是偷饮了春醪,所以醉中做出许多好梦”,但仍愿陶醉在人生的幻梦里,“高举盛到杯缘的春醪畅饮”。表述了一种在愤世的感伤中积极探索人生的执着与悲壮。集内文章多以博闻强识为根基,注重独立思辩、敢于标新立异,努力阐发自己对知识、对人生的新颖见解。如开篇《讲演》即表示不迷信中外名人的讲演,主张由个人率性读书悟得智识学问;《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反对吃后悔药,相信要深悟人生滋味,非肯定“过去”的独立价值不可;《醉中梦话(一)》不同意胡适关于写作的观点,《“还我头来”及其他》反对人云亦云,力主用自己的头脑思维,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提出“在我们青年旁边想用快刀阔斧来取我们的头者又大有人在”,“所以‘还我头来’是我的口号。”作者一反流俗,好做翻案文章。如因感慨于人们热衷讨论人生观而无结论,便提出探讨“人死观”的问题(《人死观》);鉴于人们喜欢恭维绅士君子,偏著文盛赞与君子相反的“流浪汉”(《谈“流浪汉”》);人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他提出“春朝”一刻值千金(《“春朝”一刻值千金》);人说悲哀之可悲,他则说“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更可悲(《“失掉了悲哀”的悲哀》)。即使在收入本集内的几篇文学论文如《文学与人生》、《文艺杂话》中,也体现了这种独抒己见、发人之所未能发的特点。《查理斯·兰姆评传》则道出了作者膺服英国随笔作家兰姆并深受其影响的创作思想根源。文笔坦率快捷,渗透着睿智才华,但由于涉世毕竟不够深广,故立论阐发亦有偏狭之处。

克林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并转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 奥利弗·克伦威尔出身于亨廷登郡的一个没落的新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就学于剑桥一个著名清教学院,受到清教思想的熏陶。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议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之战大败王党的军队。1645年,英国议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建立了护国公体制。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 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因病去世,享年59岁。

赠广居查尊师远游

查君学道恋名山,庐结东南紫翠间。更忆皇州春色好,却辞仙馆曙光闲。千年城郭逐人去,八月星河奉使还。莫为昆仑无觅处,早将诗赋动江关。

查氏山居五咏 其一 孝善桥

有孝乃有德,多善必多祥。水面看虹影,俯仰相与长。

查氏山居五咏 其二 濠观亭

鱼不知子乐,何必濠上观。子乐子自知,月白秋江寒。

查氏山居五咏 其三 霜杰所

严霜不可欺,凄风不能折。隐逸传中人,往往皆豪杰。

查氏山居五咏 其四 深净轩

净不污泥染,清无片尘侵。外直丈夫节,中虚君子心。

查氏山居五咏 其五 内乐室

我有安乐窝,春风方寸地。收拾早归来,此中有深味。

查氏山居五咏 孝善桥

有孝乃有德,多善必多祥。水面看虹影,俯仰相与长。鱼不知子乐,何必濠上观。子乐子自知,月白秋江寒。严霜不可欺,凄风不能折。隐逸传中人,往往皆豪杰。净不污泥染,清无片尘侵。外直丈夫节,中虚君子心。我有安乐窝,春风方寸地。收拾早归来,此中有深味。

查林对月

一天风月近中秋,凝望家山不阻修。漫浪疏林人已倦,心期犹与素光谋。

查元信饷日铸茶因用其韵感叹旧游

芒鞋冲雨上茶园,绿发晞风正少年。重见灵光元好在,却循双鬓已苍然。芽生日铸无多树,瓶采千山自昔年。小碾芽心成雪后,微铺瓶顶便天然。

1 25 26 27 28 2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