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和卢慎之
鲁殿灵光,天遗一老,壮怀健笔堪誇。业就藏山,馀情遥托诗葩。小楼阅尽人间世,叹纷纷、猿鹤虫沙。幸于今,国运重隆,粲若朝霞。津门旧日盘桓地,任青梅煮酒,雪蕊烹茶。竞仰宗风,名篇传遍天涯。放翁杜老应难比,饮黄龙、夙愿非赊。祇祝翁,黄发期颐,啖枣如瓜。
祭天神 题缶庐石鼓,讯东迈
问故家乔木今何状。闲重检、玉轴空箱,惊燕自飘春障。霜毫露沈,滴碎光宣旧时样。风吹起、鱼跃鸢飞,长趁水流花放。破甲寅前梦,乱余记买溪藤赏。古稀谁话当年,留与黄鸡唱。剩江燹烧云,江潮新涨。鍊将诗史,劫外添彝鬯。
应制状元红
仙苑奇葩别晓丛,绯衣香拂御炉风。巧移倾国无双艳,应费司花第一功。天上异恩深雨露,世间凡卉漫铅红。情知不逐春归去,常在君王顾盼中。
谢洁斋惠炉瓶 其一
午梦惊残拨白灰,满盘云篆拂轻煤。金猊对舞轮囷吐,曾挹天香鼻观来。
双井敝庐之东得胜地一区长林巨麓危峰四环泉甘土肥可以结茅庵居是在寅山之颏命曰寅庵喜成四诗远寄鲁直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 其一
一溪婉婉如平篆,四野青青似画图。阮客放船迷洞府,化人携袂到清都。山中安用名丞相,天下于今得广居。我即其间构宫室,预愁帝梦有华胥。
谢洁斋惠炉瓶
午梦惊残拨白灰,满盘云篆拂轻煤。金猊对舞轮囷吐,曾挹天香鼻观来。宴坐浑如槁木枝,垆烟瓶蕊小窗宜。书慵捲起閒今古,回向心源不动时。
双井敝庐之东得胜地一区长林巨麓危峰四环泉甘土肥可以结茅庵居是在寅山之颏命曰寅庵喜成四诗远寄鲁直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
一溪婉婉如平篆,四野青青似画图。阮客放船迷洞府,化人携袂到清都。山中安用名丞相,天下于今得广居。我即其间构宫室,预愁帝梦有华胥。山前有路到华胥,下即乾坤极海隅。西接洞庭开晓楚,东倾彭蠡浸晴吴。四时更代观形化,万物推移见尾闾。此世人人少闲暇,每携樽酒自看书。手把齐民种莳书,莎衫台笠事耘锄。夏栽醉竹馀千个,春粪辰瓜满百区。早秫旋舂尝曲药,新粱炊熟自樵苏。日西杖屦行山口,招得邻丁作饮徒。招得邻丁作饮徒,山家肴蔬盖胥疏。就根煨笋连黄箨,和蒂栽瓜带绿须。羹熟泽中亲射雁,脍成溪上自罾鱼。远怀羊仲荒三径,能似林间今日无。
陵祀纪行与姚维东殿撰
衔命承明庐,明发戒徒御。逝将谒陵寝,川原莽驰骛。浮阳映边堠,丰草被广路。英寮谐所欢,联镳叙情素。轻雷喧薄阴,燕山霭然莫。前驱抗双旌,泮水导吾步。息嚣谢人役,抚胜得天遇。矞云吐金波,圆景在高树。阴晴无定端,聚合良可悟。与子永今夕,愿言丽金雘。
江蓠馆十绝句为朱鸿胪在明题 其七 凝香室
湘帘静不捲,芳篆萦如丝。借问仙省吏,得似含香时。
题旧作《赚兰亭图》卷
秋夜长安展旧图,围城酬唱记黄垆。酒消垒块曾同饮,癖入膏肓不可驱。且喜萍飘还再聚,祇怜泉下已难呼。承平犹有沧桑恨,禁得浮云变灭无。
望太华赠卢司仓
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次韵木蕴之状元见寄之作
水绕星山木绕庐,江城孤绝政愁予。鸟言为吏居篁竹,乌鬼得鱼欢里闾。照眼梅花寒皎皎,关心烟雨晚疏疏。真山多谢遥相忆,长句新诗细字书。
自述和沈诚学壮游诗意
先生卜筑江之皋,屋庐岁久浑无茅。薄田数亩书一束,耕耘诵读忘疲劳。旁人笑我谋生拙,不道胸中蕴奇绝。几多明月与清风,一一难将向渠说。年去年来春复秋,随宜无喜亦无忧。眼中富贵等蝼蚁,一点不使灵台留。风雪行看岁寒至,破褐从教露双髀。待得春来生意回,还我一身和暖气。
别稚女 其一 阳江道上逢卢升卿归自琼州赋赠
草木多为状,山川细作笺。龙宫争欲得,海舶早相传。功比嵇含密,才兼郭璞妍。图经予亦作,先就曜真天。
送耘庐薛司马入觐 其一
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膏泽九年流海峤,颂声四起满江城。北驰驿路七千里,西渡舟程十一更。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
送耘庐薛司马入觐
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膏泽九年流海峤,颂声四起满江城。北驰驿路七千里,西渡舟程十一更。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台南台北尽棠阴,爱树相思古亦今。千帐祖筵惟饯水,一肩宦橐只囊琴。几番物色仁侯意,满幅诗章寒士心。海国他年迎竹马,重来记取旧讴吟。声声唱出是骊歌,缇轼催行奈挽何。鹿岛云山新别绪,鲲沙烟水旧恩波。广培秋桂三枝馥,早植春花一县多。儿辈亦参门下士,心铭讵止口碑过。特达循良第一贤,晨兴辨色入班联。星辰绚烂三台拱,云日瞻依五采连。催进九重宫漏箭,携来两袖御炉烟。天威咫尺天颜喜,叠锡宸章龙凤笺。
久客昭阳怀寄李石麓殿撰二首 其二
天上逍遥紫禁庐,海边唫望去鸿疏。曾闻三殿开红仗,剧想千门迓綵舆。起草应同东观侣,斋心好似曲山居。明时次第为霖雨,不羡周南太史书。
和同年卢都转雅雨红桥修禊原韵 其四
看花老眼倍添明,听遍枝头百啭声。愧我文章真少技,知君心迹自双清。笙歌队里长春国,灯火光中不夜城。独撚霜髭赓丽句,水明楼上月三更。
衡庐精舍藏稿
诗文集。明胡直(1517—1585)撰。三十卷,续稿十一卷。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少攻古文词,后从欧阳德、罗洪先学,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他公开接受佛教“三界唯心”之观点,反对程朱“穷理致知”之学说。有《胡子衡齐》。是集为其门人郭子章所刻。直家泰和,西距衡山不千里,北距庐山亦不千里,故取“衡庐”名其书屋,亦因以名集。约万历间成书,三十八万二千余字。卷首有子章之原序与《衡庐精舍藏稿》及续稿目录。正文含赋一卷,古乐府一卷,古近体诗五卷,序、记等十九卷,杂著四卷,续稿含诗、赋一卷,文十卷,收其诗赋《双松赋》,《枯鱼过河泣》、《昭君怨》、《嘲梦四绝》,文《太极图说辨后语》、《游峨嵋山记》、《念庵先生行状》等作品。大抵雅健有格,无抄撮语录之习。部分诗文颇含哲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笃实近理”,然亦指摘其部分文章“疾恶太严, 嬉笑怒骂”,“言之过欤”。有《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