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诗学
诗经注本。十二卷。清钱澄之撰。此书大旨以《诗序》首句为主,所采诸家论说,自《毛诗正义》、《诗集传》以外,以宋人之说为多,有十五六家,元代未引,明代仅及四家。所引诸家之中,王安石、杨时、范祖禹、谢枋得四家,今无传本,盖采于他书,陆佃、罗愿二家本无《诗》注,盖草木鸟兽之名,引其《埤雅》、《尔雅翼》而已。钱氏自称毛、郑、孔三家之书,录者十之二,《集传》录者十之三,诸家各本录者十之四。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其时官学仍恪宗《集传》,然此书已不墨守朱熹一家,显露出倾向汉学之端倪。论者以为其书持论颇为精核,而于名物训诂、山川地理,言之尤详。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有安徽桐城刊本。
安陆集
诗词别集。宋张先著。一卷。其集久佚。清四库馆臣用安邑葛鸣阳辑本,计收诗八首,词六十八首,其事迹始末及诸家赠答附录于后。原本诗列于前,然馆臣将词列于前,以为其词胜于诗。除《四库全书》本外,《两宋名贤小集》收有《张都官集》一卷,收诗六首。
崧庵集
宋诗别集。李处权撰。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40注其《送二十兄还镇江》诗称:李处权“有《崧庵集》,宣和间与陈叔易、朱希真以诗名”。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其《崧庵集》10卷,其余诸家书目均未著录。其集久无传本,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其诗赋,编为6卷。作者自序说:“五十年间作古赋五、古诗三百、律诗一千二百、杂文二百、长短句一百,平生之力尽于此矣。”可见其作品散佚甚多。此集卷首载作者之弟李处全序及作者自序,书后附邵骥跋。李处全序谓作者“绍兴甲子而后,齿益高,家益贫,用心益苦,句法益老,始与少作不类”,正所谓覃思吟咏、老而愈工。《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五言清脱浏亮,略似张耒,七言爽健伉浪,可拟陈与义,在当时实一作手。”
鄮峰真隐漫录
宋代诗文别集。50卷。史浩撰。此集凡诗5卷,杂文39卷,词曲4卷。末2卷为《童丱须知》,分30章,内容都是治家修身之道,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押韵,是作者用来教导子孙的,首有小序,署“淳熙辛丑下元,真隐居士书于清凉境界”,故知为淳熙八年(1181)罢官以少傅侍经筵时所著。其集系史浩门人周铸编次,明代天一阁藏有写本,清乾隆间据以辑入《四库全书》。其诗多唱和应酬之作,但《和钟山晚步》、《和斜径》等小诗却清新可喜,韵味深长。其文多章表书启等类。集中保存了许多不易见到的宋代大曲的歌词,计有《采莲》(寿乡词)、《采莲舞》、《太清舞》、《柘枝舞》、《花舞》、《剑舞》、《渔父舞》共7套;这对于今天了解唐宋歌舞戏的真实面貌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他一生富贵,其作品多为应景颂圣和应酬唱和之作,因而文学价值不高。本集善本均为明、清抄本。
古梅遗稿
宋代诗文别集。6卷。吴龙翰著。全集以诗歌创作为主,创作风格受到刘克庄和方岳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清新有致,足耐咀吟,在宋末诸家,尚为近雅”。某些怀古诗作,意境开阔,苍凉悲慨,如《金陵怀古》:“钟阜龙蟠势可奇,何年开此帝王基。东西日月磨今古,南北江山几合离。六代衣冠荒草下,中原台殿白云涯。春风吹落英雄泪,立尽斜阳未有诗。”极目今古,寄慨遥深。咏物诗作则较清新,如《水边早梅》:“梅花淡淡着寒烟,漏泄春光老屋边。会被清池写疏影,一枝分作两枝妍。”写得姿态生动,富于情韵。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注。在王逸《楚辞章句》的基础上,采撷宋人及前代诸说,对王氏章句进行“补注”。其体系是以“注曰”而列王逸注文于前,次以“补曰”阐发己意,评判王逸之说。原本还有《考异》 一卷,今分散而入“补注”之中。洪氏《补注》对王逸旧说进行补充,阐发其义理,并对不妥之处进行驳正,抒明己见,在章句训诂上,也对之进行了补疏查阙。吸收了其他诸家的观点和见解,在义理和训诂两方面对王逸之说进行更详细、准确的阐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5述其成书始末说:“兴祖少时从柳展如得东坡手校《楚辞》10卷,凡诸本异同,皆两出之,后又得洪玉父而下本十四五家参校,遂为定本。始补王逸《章句》之未备者,成书,又得姚廷辉本,作《考异》,附古本《释文》之后,其末,又得欧阳永叔、孙莘老、苏子容本于关子东、叶少协,校正以补《考异》之遗。洪于是书用力亦已勤矣。”
水经注疏
清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汇集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的诸方面成果,为郦学总结性著作。凡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有订正。初稿完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以篇幅庞大,刊行不易,曾先刊印《水经注疏要删》(1905)、《水经注疏要删补遗》和《续补》(1909);同时仍对原稿不断予以增补改订。1915年杨氏去世,曾以生前此书未能刊行为憾。后由熊会贞继续修订。直至1936年熊氏弃世,尚未最后定稿。1955年始由中国科学院向住在武昌的黄陂徐行可处购得熊氏请人过录的抄本,予以影印出版。因未经校定,故讹脱之处甚多。1971年台湾中华书局又将前中央研究院于1938年从杨守敬孙杨勉之处购得的另一部抄本(与徐氏所藏同一书手)影印出版。然后者因由熊氏在抄本上继续校阅修改,则较前者为优。但亦非熊氏最后定本。后由段熙仲氏以北京本为底本做了点校工作,继而陈桥驿氏又按台北本、参以钟凤年氏《水经注疏勘误》,结合个人研究对段氏点校本予以复校、增删、勘误,1989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是目前《水经注疏》的最佳版本。
诗识名解
十五卷。清姚炳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亦以鸟兽草木分列四门,故以多识为名。其稍异诸家者,兼以推寻文义,颇及作诗之意尔。然孔子言鸟兽草木本括举大凡,譬如史备四时,不妨以春秋互见。炳乃因此一语,遂不载虫、鱼,未免近高叟之固。其中考证辨驳,往往失之蔓衍。……然核其大致,可取者多,固宜略其芜杂,采其菁英焉。”姚彦晖以孔子语学《诗》之益,卒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乃于说《诗》之余,就孔子所言,分勒四部:凡鸟部三十一类、兽部二十四类、草部七十类、木部四十一类。是书考据广博、辨析细微,虽名物而义行其间,比类所及,必与六艺相证明。惟《诗》之名物,虫鱼亦其显著者也,彦晖泥于孔子之言而遂不及虫鱼,是反以圣训而害其著作矣。书前有自作例言,又有康熙丁亥(1707年)毛奇龄、戊子(1708年)彭始搏及其从父际恒三序。有嘉庆丁丑(1817年)校修本。
金石文考略
十六卷。清李光暎撰。李光暎,字子中,嘉兴 (今属浙江省)人。嘉兴朱彝尊曾著有《吉金贞石志》,后朱氏所藏金石刻,又归于李光暎。李氏遂辑所得,并集诸家之论,而成此书。书前有雍正七年 (1729)金介复序,称此书编撰有条理。此书收集金石之书四十种,收集文集地志等书六十种。以前著录金石书籍诸家,均自据见闻,并为之评说。此书乃仿宋陈思《宝刻丛编》,杂取诸书,荟萃为之。在每条下,各注明所出之书,中有少数是李光暎自己考释。以前著录金石书籍各家,大都以考证史事为长,而此书却是以品评书迹为主。故在论书法上,汉隶则推宗郑簠之评,唐碑则取赵崡之论。正由于此,此书所引欧、赵、洪诸家释文,仅十之一。但《瘗鹤铭》不引张弨释文、“天发神谶碑”不引周在浚释文、“兰亭序”不引俞松考释,似为疏漏。传本有 “四库全书”本。
书苑菁华
二十卷。书论。宋代陈思撰。是编集古人论书诸作,与其所著《书小史》相辅而行。卷一、二曰法,卷三曰势、状、体、旨、卷四曰品,卷五曰评、议、估、卷六曰断,卷七曰录,卷八曰谱、名,卷九、十曰赋,卷十一、十二曰论,卷十三曰记,卷十四曰表、启,卷十五曰笺、判,卷十六曰书、序,卷十七曰歌、诗,卷十八曰铭、赞、叙、传,卷十九曰诀、意、志,卷二十曰杂著。凡收一百六十余篇。取资宏博,编次稍嫌丛杂;然其搜集诸家绪言,裒录编排,以资考订;虽未精密,而功在创始,未可泯没。传世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汪氏振绮堂刊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述古丛钞》本、《藏修堂丛书》本、同文书局石印本、扫叶山房石印本。
海棠谱
《海棠谱》 是 一本有关海棠花的园艺学和文学著作,南宋陈思编纂。前有自序,称海棠的风资艳质,不在牡丹、梅花之下。时已显闻盛传于世,故“采取诸家杂录及汇次唐以来诸人诗句”撰为此书。成书于理宗开庆元年 (1259)。本书最早著录于陈思的《宝刻丛编》,但不见于《宋史·艺文志》,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3卷与此本合,主要有《百川学海》、《山居杂志》、《丛书集成》 等本。陈思,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亦无考。本书共3卷,上卷为“叙事”,皆录有关海棠的故实,中、下2卷分别为诗上、诗下,汇录唐宋以来有关海棠的题咏。
钦定校正淳化阁帖释文
十卷。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诏以内府所藏宋淳化四年赐毕士安 《阁帖》,命内廷诸臣详加校订,选工摹勒。其间搜集诸家释文,最为详备,勘核颇精详。书首乾隆题“寓名蕴古”四字及《淳化轩记》一篇,然后载原帖旧跋,及诸臣题记。其中古帖次序,均从旧刻。每卷都摹刻乾隆的论断,参取刘次庄、黄伯思、姜夔、施宿、顾从义、王澍等人的见解,并以大观太清楼诸帖,相互考校。凡篆、籀、行、草,都注释文于字旁,并各作订正,以辨正是非。乾隆四十三年 (1778),侍郎金简以石刻之,藏于内禁。后又录其释文,以聚诊版摹印。传本为“四库全书”本。
朱子治家格言
又名《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清初朱柏庐著。该书颇多生活经验之谈,为朱氏治家教子之作。内中虽有“安分守命,顺时听天”等乐天知命的封建处世之道,但亦不乏诸多有价值的生活哲理,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像“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等,更是用语明快,义理深刻。故多为人传诵,实已成封建社会修身养性之铭。坊间多有刻本,字句小有差异。
春秋属辞
十五卷,元赵汸著。至正丁酉(1357),赵汸《春秋集传》定稿,因《礼记·经解》之说,悟《春秋》之义在比事属辞,而著此书。赵汸《东山集·与朱枫林书》:“《春秋》随事笔削,决无凡例。前辈言此亦多,至丹阳洪氏之说出,则此段公案不容再举矣。其言曰:‘《春秋》本无例,学者因行事之迹以为例。犹天本无度,历家即周天之数以为度。’此论甚当。至黄(泽)先生则论鲁史有例,圣经无例。非无例也,以义为例,隐而不彰,则又精矣。今汸所纂述,却是比事属辞法。其间异同详略,触事贯通,自成义例,与先儒所纂所释者殊不同。然后知以例说经,固不足以知圣人;为一切之说以自欺,而漫无统纪者,亦不足以言《春秋》也。是故但以《属辞》名书。”书中实以杜预《春秋释例》、陈傅良《春秋后传》为本,并有所补正,分例为八:①存策书之大体;②假笔削以行权;③变文以示义;④辨名实之际;⑤谨内外之辨;⑥特笔以正名;⑦因日月以明类;⑧辞从主人。所分八门,较诸家言例者有绪。其中不免穿凿,但宏纲大旨可取者多。收入《四库全书》。
尚书精义
五十卷。宋黄伦(生卒年不详)撰。伦字彝卿,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进士及第,授左承务郎。该书遍取前人《尚书》说解,依经文胪列,若有异同,则诸说并存,不加论断。每条首列张九成之说,似本九成《尚书详说》而推广之,其书虽嫌庞杂泛滥,然其搜集之功,盖不可没。书中所引杨绘、顾临、周范、李定、司马光、张沂、上官公裕、王日休、王当、黄君愈、颜复、胡伸、王安石、王雱、张纲、孔武仲、孔文仲、陈鹏飞、孙觉、朱震、苏洵、吴孜、朱正大、苏子才等诸家《书》注,均已久佚,赖此书得存其一二。该书《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六卷,原本久佚,库书从《永乐大典》录出,析为五十卷。惜《永乐大典》所载犹有缺遗,此书旧貌已无从恢复。今存本有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此外尚有经苑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春秋辑传
十三卷。宗旨一卷。春秋凡例二卷。明王樵撰。《春秋辑传》以朱熹之说为宗,并博采诸家,附以己意论断。《宗旨》凡三篇,皆举诸儒论《春秋》精要之语而录之。后有附论一篇,乃王氏论三传本末。评三传优劣之语。王氏认为,今本《左传》作者非左丘明,“盖左氏广积诸国之史的释《春秋》。传成之后,盖其家子弟及门人见嘉谋事迹多不入传,或有虽入传而复不同,故各随国编之而成此书耳。”王氏指出,“所谓丘明以授鲁曾申,申传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虞卿,卿传荀况,况传张苍、苍传贾谊,此乃近世之儒欲尊崇《左氏》,妄为此说。”《凡例》专论《春秋》之例,有即位、告月视朔、郊庙雩社、婚姻、崩薨卒葬、朝聘如、会盟、兵事、盟会侵伐通例、公行书至、搜狩、税赋、兴作、改革、灾异、弑杀奔执叛逃、归复归入纳、姓氏名字爵命等、日月、阙文阙疑,计二十例。现存万历四十七年刻本,《四库》系商丘宋氏抄本。
周子抄释
二卷,附录一卷,明吕柟(1479—1542)辑。北宋五子(二程、邵雍、张载、周敦颐)惟周敦颐著书最少,而宋明两代诸儒研究周氏学术思想的著述反倒最多,辨论也最为激烈。对“无极大极之说”、“太极图说”、“通书表里之说”、“主静之说”等争论数百年,至明代诟争尤甚。吕□此书,以《周子全书》为底本,撮其精要,辑《太极图说》、《通书》一卷、遗文遗诗一卷,共二卷。附录辑《宋史道学本传》、周氏《墓碣铭》、《墓室记》、《事状》、《行录》等周氏传记资料。前二卷每条之末皆附以简短释语,标其大旨,或推求所未言之意,较诸家连篇累牍文辨论为淳实,有便于初学者领会。此书所选,多为周敦颐学术思想之精华,体例与《朱子抄释》、《二程子抄释》、《张子抄释》大略相同。或以为包括《太极图说》一卷、《通书》二卷,实则摘取《太极图说》、《通书》精华为一卷,而抄其赋、说、记、序、书、诗、杂记等为一卷,共合二卷之数,非依周氏原书分卷。有《四库全书》本、《惜阴轩丛书》本。
论语集注
南宋朱熹撰。十卷。此书大略本程氏学,通取注疏古今诸儒之说,间断以己见。其编著历四十多年。早在当朱熹年三十四岁时,就编成《论语要义》,其本不传。至四十三岁,复取二程、张载及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周孚先等十二家之说,荟萃条疏,名曰《论孟精义》。其后,又约其精粹妙得本旨者为《集注》,又疏其所以去之意为《或问》。时年朱熹四十八岁。《论语集注》之最后定稿,虽征引诸家,自汉以下,凡三十余人,但其自出心裁,无所羁牵,于二程门下诸人,多所摒弃。而所引诸家,亦或因其说有病,而于增损改易。《集注》之作,考据与义理并重;固然重义理发挥,但也注意文字训诂,而不拘泥于名物训诂。后与《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孟子集注》合刊,名为《四书集注》。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医学集成
综合类著作。清刘仕廉纂辑。四卷。仕廉字清臣,双流(今属四川)人。采集诸家学说整理而成,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卷一为医学总论,论及阴阳、脏腑、诊法等中医基本理论问题; 卷二至卷三,介绍伤寒、温疫、内科杂病、妇产、小儿及疮疡诸证; 卷四为医案、十四经脉图、经穴歌等,并附程钟龄医门八法。有同治十二年原刊本,光绪十二年 (1886)益元堂刊本,一九二一年双流刘氏刊行本(有图象),益新书局石印本,题名 《医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