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记

无名氏作。今存《六十种曲》本。《六十种曲撰人考》谓此剧作者为苏复之,但无确证。此剧本事见《耳谈》中魏轻烟事,全本三十二出。写广陵书生谈麈踏青,遇妓女魏轻烟,互相有情。不料谈麈遭难逃走,牵连轻烟遭官府逮捕,追索谈麈。轻烟不得已,设计逃往外地。谈麈为躲避官方搜捕,化扮女子,借住贾家,识巫云,继而隐于尼庵。贾巫云为逃避官府选宫女,扮作男子,改名傅贾。轻烟逃至滇南,辗转入杨家府义军。傅贾奉旨招安杨家女将有功,皇帝将假扮女子的谈麈,赐给傅贾为妻,因麈已被显宦费有收为义女。经轻烟调查,真相大白,谈麈与巫云、轻烟成亲。《坚瓠四集》记辛未观女优演戏,有该《赠书》出。京剧《侠骨香》即据此剧改编而成,但将元代改为唐代,轻烟改为丫环。

野老书

无名氏撰。《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野老》十七篇,注云:“六国时,在齐楚间。”又应劭说:“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种,故号野老。”宋代王应麟 《汉书艺文考证》中引南朝刘宋袁淑《真隐传》认为,作者曾游于奉、楚间,年老时隐居,著农书,以“野老”为号。该书实为战国时农家所作,不必出于一人之手。内容主要是讲农业生产技术。该书早佚。玉函山房辑佚书。

道德真经解

无名氏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盖宋末道士撰。其下卷原阙,后人抽出时雍刊印的《道德真经全解》中的相应部分配补。其解融合三教。

南窗纪谈

宋代无名氏撰写的一部笔记。书中记北宋时名人轶事及订正典故之类,颇有可资考证者。其中或有小说故事可采。如记某嫠妇被里人以田产事诬陷,含冤十馀年不得申。後在初中甲科来此任职的傅球手中昭雪。李迪曾在此为官,闻之後自检失职,并举荐傅球。写出傅球过人之才和李迪虚怀若谷。又记袁州女子登仙而去事,则已涉怪异。《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著录,一卷,无撰人姓名。 今有《知不足斋丛书》、《学海类编》等丛书本。均未署撰人。劳格《读书杂志》卷十一考为徐度撰。今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整理。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六

学得无名氏,游于何有乡。熟眠胜醉酒,清虑当焚香。富有书连架,贫无盗伏梁。只应诗社友,时节到门墙。

庚午守岁戏笔

西园公,无名氏,老向人间亦徒尔。六身二首是耶非,人说明朝七十四。七十四,可若何,一不为少百不多。踽踽凉凉心悄悄,行吟泽畔空婆娑。觌面相逢人不识,缩踵却行犹畏迹。莫怪穷猿好择林,自是放豚难入笠。非仙非佛亦非儒,半农半圃半樵渔。有时冠履自桎梏,儿童笑唾鬼揶揄。自惜当年好身手,转瞬如何成老丑。头童齿落面冻梨,两足蹒跚柳生肘。目昏耳聩非故吾,掉头不受人招呼。昔为长物今弃物,止有一口常胡卢。终日胡卢有何意,傀儡登场满街市。一双白眼瞪不开,两豆何妨坚塞耳。尚留一腕能匠心,赋成不换长门金。据梧时读太昊易,拥膝惟赓梁甫吟。今夕何夕云除夕,儿女灯前皆绕膝。柏酒椒盘争献翁,愿翁百岁皆康吉。翁言尔且打灰堆,如意今从彭蠡来。餔糟请共醉司命,沿街更莫卖痴呆。痴呆还与阿翁买,买得痴呆长自在。痴呆若早还阿翁,何致胸中常磊磈。问翁何事耳失聪,鹖冠免洗将无同。烱烱欲收岩下电,得无负此青方瞳。知翁视听故无患,聪明自误常嗟叹。雷霆过耳若罔闻,不放乾坤入吾眼。阿翁好语儿与孙,今宵婪尾须盘桓。李畋深宵喧嚗竹,山魈白昼如云屯。虎皮金目竟何益,自昔高明鬼瞰室。且将竿燎照污邪,共祝明年瓶满粒。儿孙酒罢休嗷嗷,副在名山付汝曹。有口须吞豫让炭,疗饥不乞于陵螬。园公名氏亦难记,交绝途穷踪迹秘。但闻常入鸟兽群不惊,可是崇祯四年混沌氏。

穆天子传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姬之死及殡葬事,称《盛姬录》,为第二部分。八骏和西王母的故事,是古代神话传说,见《山海经》。穆王西征传说,载于《左传》。此书以历史和神话传说为根据,夸张虚构,使其成为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小说。穆王率七萃雄壮之师,由造父驾御,伯天为响导,驶八骏,长驱万里,北绝流沙,西达昆仑,于瑶池之颠会见西王母,互赠礼物。对穆王沿途所见殊方外域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名山绝景,都有详细记载。全书不过八千五百余字,所写内容却十分丰富动人。结构略具后世章回小说雏形。穆王雄姿英发,王母温文风雅,两位主人公形象鲜明。瑶池之会场面描绘得绚丽多采,气氛缠绵哀婉。笔调含蓄热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范氏天一阁本。

言怀五首 其三

魁山一茅茨,中有无名氏。头戴鹿皮冠,发白丝不理。斋居了无事,危坐乌皮几。流观高士传,放迹心独喜。红尘树外隔,清风竹间起。俗客不我过,其门静如水。嗒焉似忘我,稽首南郭子。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无名氏),原不题撰人名,近人陈国符据书中所出地名,考订此书当出于唐朝或五代。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外丹法注解《参同契》。谓丹砂烧炼至紫赤色而成还丹,「色若不紫赤,不名为大药」。又称:「丹成,取一刀圭鼓成金。若不化五金,不可辄服,其丹生有毒,未有灵化。更依前烧之成金,有灵化,深紫色,始号为大还丹。服此一丸即通神也。又将一刀圭化五金及一斤生汞,立成黄金。」可见此书丹法为外丹黄白术。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全传

侠义小说,五十四回,清无名氏撰, 有道光己酉(1849年)琅环书屋刊小本,和同治甲子(1864年)一笑轩刊本,首有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夏四月珠湖渔隐序,并绣像八幅。书写明朝天启年问太师云定、刑部侍郎兼右都御史钟佩、九门提督雁翎,皆正直忠贞,三人交好,被称谓云钟雁。国舅刁发恃椒房之宠,封太平侯,御赐一太平庄,离皇城十二里,明令文武大臣皆不得擅入。刁发贪财好色,诬陷好人。其次子刁虎抢占云定之女素晖和文翰林之女翠琼。云、钟、雁三家两次进太平庄才夺回二女。最后云钟雁子弟奉敕进太平庄捉刁发父子归案判斩。

传奇汇考标目

戏曲目录专著。清无名氏撰。凡2卷。著录元明及清初100多位戏曲家的作品名目,作家名下只记字号籍里,少数作品后附有简略提要。书中保存不少作家及曲目珍贵资料,但有些记载亦颇觉可疑。据所录作品,约成书于康熙末年。原书附于《传奇汇考》前,但著录多与之不符,并非《传奇汇考》的目录。今存两种抄本:一为附录本,所载基本为传奇;一为宝敦楼旧藏抄本,今称“别本”或“增订本”。此本所录与前者差异较大,不但数目多出不少,而且记载特杂,既有传奇,亦有少量杂剧及诸宫调,蔡寄甫、邵茗生曾过录有增订本,文化部艺术局藏。通行的是《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庞涓夜走马陵道

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二楔子,末本。简称《马陵道》。《太和正音谱》、《录鬼簿续编》均有著录。剧写孙膑、庞涓同为鬼谷子门生,庞涓先下山,做了魏国元帅,保举孙膑也在魏国做子官。二人比阵法,庞涓输与孙膑,遂生妒忌之心,陷害孙膑,刖去孙膑双足。齐国使臣卜商将孙膑偷接到齐国,孙膑出任军师,统领齐、楚等六国雄兵,设计在马陵道捉杀庞涓,报了刖足之仇。本剧歌颂了孙膑的才能,并蕴含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剧情曲折紧凑,曲辞豪放生动,关目饶有意趣,是一本较好的历史剧。公元前342年曾爆发齐魏“马陵之战”(事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本剧即取材于此。

霞笺记

传奇。明无名氏作。《曲品》著录。剧写松江华亭人李彦直与诸友攻读于会景楼上,一日见旁院女子打秋千,在诸友怂恿下题诗霞笺,“赋以托之”,掷过墙去。旁院为妓女张丽容居处,张拾到霞笺,也以霞笺一幅,和诗于上,掷回过去,恰又被李拾得。端午节时,李往张处,两人定情,约为夫妇。李之友酒银向孙教官告李恋妓,孙致信李父,李遂被禁锢家中。时镇守苏松的阿鲁台为讨好丞相伯颜,设计将丽容骗到舟中,强使北行。彦直越墙离家,寻至张居处,知张北去,一路追赶至京。丽容被伯颜夫人转献给太后。彦直借寓寺庙攻书,待机寻张。花花宫主招赘兀都驸马,太后以四十宫女从嫁,丽容也在其中。彦直扮作军士,混入婚礼仪仗队,与丽容相逢。丽容劝李趁大比之年,努力考试,及第封章后,姻缘犹可望。彦直果中状元。兀都驸马知情后,将丽容送至状元寓所,正式成亲。本剧今有《六十种曲》本,最为通行。又有明万历年间广庆堂刻本,唐振吾刊行,秦淮墨客(即纪振伦)校正。

木笔杂钞

二卷。题宋无名氏撰,其人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小序一篇,称作者息轸多年,小有纪录。因斋前有木笔一丛,遂以定书名。今检其书,皆杂抄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之文。吴子良原书八卷,今传本四卷,此书仅摘抄二卷,多论诗评文之语,又记叶适等人事迹。卷首小序称作者自己纪录,实为伪作,当为书贩所为。但抄撮《荆溪林下偶谈》之文,也多少有一些参考价值。曹溶将其书收入 《学海类编》,可查阅。

草庐经略

明代兵书。一般题为无名氏撰,有的版本题为黄之瑞或黄启瑞撰,均不可考。全书共12卷(清乾隆抄本作8卷,道光抄本作6卷),152篇。每篇先理论阐述,次引古代战例及兵家言论以佐证。内容涉及战争目的、战略战术、治军用将、阵法训练、火器制造、赏罚原则、屯田粮饷、阴阳占卜等。

周礼集说

十卷。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陈友仁生卒不详,字君复,浙江湖州人。宋之遗民。《周礼集说》前有陈友仁序,称其友得书于霅(今浙江吴兴),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读诗记》、东斋《书传》相似,名氏则未闻,故携以归。训诂未详的,增贾氏、王氏之疏说,辨析未明的,附以前儒的理论。原本十二卷,其《地官》二卷已佚。《周礼集说》卷首《总纲领》一篇,《官制总论》一篇,《凡例》一篇分条阐说,极为赅洽。每“官”之前,又《总论》一篇,所引《注》、《疏》及诸儒之说,撷其精粹,对王安石《周官新义》采摘尤多。《考工记》后附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资料详全。陈友仁增修《周礼集说》诠释无穿凿附会,经文客观中肯,属上乘之佳作,对周礼研究有颇高之参考价值。版本有:元初刊本;元邱葵辑本;明李辑刊本;明成化年间张瑄刊本;浙江祥符田勤甫刊本。

道德经异同字

道经异同字。唐无名氏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道德真经次解

二卷。无名氏撰。此书作者经遂州,见龙兴观石碑上刻有《道经》、《德经》二经,与今本有别,并且全无注释,错字颇多,意义相背,所以作此书。此书 《道经》注下称: “此本 (作者所据传本)与旧本虽不同,自有义理,细而义论,别有旨趣,将来君子,勿妄移论商校也”。所谓旧本,是指遂州石刻本。此书分为二卷,名为 《道德真经次解》,不是继他人之作,而自成一家之文。其书不分篇章,上、下卷只题《道经》、《德经》并有注释,略述二经要旨。以遂州石刻本与世传唐玄宗御注本对校,文字全同。如其碑中刻有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妄加 “求于”二字,说明是唐玄宗御注本无疑。近人王重民也曾考证、认同。后世学者认为此书是参照遂州石刻本基础上释解而成,对《道德经》研究颇有见地,抒发己见,理义相通。然而有时妄加注释,多有误字,实乃本书之缺憾。现存明 《道藏》 本。

五鼠闹东京包公收妖传

白话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内容当系明代流行的故事。此书以外,见诸说部者,还有如《轮回醒世》卷一七《五鼠闹东京》、《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五八回《决戮五鼠闹东京》。此外《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五回亦有类似故事。大意云:宋仁宗时有秀才施俊辞妻何赛花赴京应试,途中被五鼠精之一所迷,中毒腹痛。鼠精又化作施俊模样去施家,何氏不察被奸骗。真施俊幸得茅山道士解救。但科考落榜,回乡后家人莫辨真假,诉诸王丞相。鼠精之一又化作丞相同入朝面君,另一鼠精又化作仁宗。二仁宗同见国母,又一鼠精亦化作国母。由包拯审理,又出现另一包拯,人皆不能辨。后由真包拯之神赴上界,查得系雷音寺五鼠犯下界。因借得寺中玉面猫,方伏五鼠精。存世有书林刊本,刊刻年代不详,藏伦敦英国博物院。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著录。不分章回,用四字小题标目,如卷一“五鼠演法”、“商议思凡”、“三鼠言志”;卷二“真假争雄”、“包公服毒”、“包公上天”。但若干地方已用“还是如何的,且听下回分解”的分回套语。《提要》认为,此书为三侠五义故事成型以前的原始形态,是民间流行的一个演义本子。其流行的年代,约为明万历中期。

海游记

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六卷三十回。全书前七回为故事楔子,记海外归来的 管城子流离失所,目睹人间“善人”逞凶作恶, 祸害无辜,因世不容身,下海去无雷国。后二十 三回叙无雷国“海下奇闻事”。在其所辖紫岩岛 上,乐善好施的大户徐家迭遭官司,倾家荡产, 公子被迫背井离乡。而人间“善人”在此改名换 姓为神仙活佛,假行善信,勾结官府,谋财害 命,无恶不作。书中托名海外异邦,实为中土现 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是清代后期民风、民俗的 艺术再现。作者以“最荒唐处不荒唐”的笔法, 彰善瘅恶,情节荒诞不经。孙楷第《中国通俗小 说书目》称其“似仿《希夷梦》,而文拙”。为中国 小说史上荒诞小说的先声。有清刊巾箱本,约 刊于嘉庆间,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 集成》本。

1 2 3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