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品

明杨慎著。6卷。杨慎字用修, 号升庵, 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以“大礼”之议触犯朝廷,遣戍云南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卒于云南,年72。《明史》有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后人辑其诗文为《升庵集》。《词品》论说填词,穷本溯源,直至梁陈隋六朝,为前人所未及。他在《词品》的序文中说:“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 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辞之体已具矣。若唐人之七言律,即填辞《瑞鹧鸪》也。七言律之仄韵,即填辞之《玉楼春》也。若韦应物之《三台曲》、《调笑令》,刘禹锡之《竹枝辞》、《浪淘沙》,新声迭出。孟蜀之《花间》、南唐之《兰畹》,则其体大备矣。岂非共源同工乎!”该书对两宋词人及其作品介绍论述较多,金、元、明人亦及之。对诗词文体关系,亦时有评论,如在说到梁简文帝《春情曲》时说:“此诗似七言律……唐律之祖。而唐词《瑞鹧鸪》格韵似之。”如在评论王筠《楚妃吟》时说:“大率六朝人诗风华情致,若作长短句,即是词也。……予论填词必溯六朝,亦昔人穷探黄河源之意也。”

杼山集

诗文集,十卷。唐皎然撰。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昼上人,湖州 (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姓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亦与其事,因而声名大著。著有《诗式》、《诗议》、《唐皎然诗集》、《画上人集》、《号呶子》等。是书又名 《昼上人集》。因皎然居杼山,故亦名《杼山集》。凡十卷。据《新唐书·艺文志》载,“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于頔为序。”于頔序称“贞元九年,余分刺吴兴之明年,集贤殿御书院有命征其文集,余遂口而编之。得诗笔五百四十六首,分为十卷,约于延阁书府。上人以余尝书述论前代之诗,遂托余以集序,辞不获已,略志其变。”《郡斋读书志》亦著录此书为十卷,并记“德宗诏录本,纳集贤院,集前有于頔序并赠《昼上人诗》。”此集卷数与《新唐书·艺文志》所载相同,亦存頔序,应为原集旧本。前有赞宁所作传,盖自《高僧传》录入。末有《集外诗》,则毛晋所补辑。集末还附载杂文数篇,但非其所长。皎然之诗多写山水,禅理及送别、酬唱等,情调闲适,风格清淡俊丽,为韦应物所推重。在唐代诗僧中成就较高。此书有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所录旧抄本,《四部丛刊》据江安傅增湘双鉴楼藏影宋精抄本影印本,及《四库全书》本。

曲江集

二十卷。唐张九龄撰。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景龙进士,诗人,政治家,官至唐大臣。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对事敏感,他不避权要,直言上书,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不以私情。其诗除少量应制之作外,尽为五言。其五古多兴寄之作,诗风朴质遒劲,善于抒情,情意深长,韵味隽永。在开元诗坛影响很大。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一)中评张九龄的诗云:“唐初五言古诗渐趋于律,风格未进,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诗品乃醇。”王维把他看作哲人典范。僧皎然评其诗曰:“诗歌据上游”(《唐诗纪事》卷一五)。明人胡震亨明确提出:“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曲江集》全称《曲江张先生文集》,是一部相当丰富、完整的诗文集。其中诗、赋共五卷,敕、书十一卷,碑、铭四卷,诗二百一十三首,赋六篇。张九龄的诗多发自胸臆,情意真切,没有雕饰,这与唐代早期李峤、沈、宋的诗风大不相同,可是他的清新的诗风,最初未被人所赏识,如张说虽着重文才,却指责张九龄文章缺少富艳的藻饰。这正是张九龄高出诸人之处。“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唐音癸签》卷九)明人胡震亨对张九龄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影响给予了确切的评价。有明万历十二年 (1584)《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十二卷本,附录一卷,清雍正十年(1732)张世纲校刊十二卷本,附伪托张九龄著 《千秋金鉴录》五卷和附录一卷。

古灵集

宋代诗文别集。25卷。陈襄著,陈绍夫编。古灵为陈襄所居村名。此书为陈襄生平诗文合集,由其子陈绍夫收集编成。全书共收“古律、诗赋、奏启、杂文凡360余篇”(李纲《序》),卷1至3为奏章、内制,卷4至6为奏状、卷7至8为札子,卷9为杂文,卷10至11为《易》讲议,卷12为《礼记》讲议,卷13为议论策题,卷14至15为书,卷16至17为启,卷18为序记,卷19为文,卷20为墓志铭,卷21为古赋、卷22至25为各体诗。另有附录1卷,收陈襄门人所撰《先生行状》、《先生墓志铭》、《宋史·本传》以及友人题记、《古灵先生年谱》。陈襄为文“皆浑全博雅,不为纤巧浮伪,片言只字,无非至诚”(陈公辅《跋尾》)。其诗恬淡朴实,写景抒怀颇有可观者,如《舟次巴峡》、《观海》、《经武夷山》等。李纲在《古灵集序》中说:“其诗篇平淡如韦应物,其文词高古如韩退之,其论事明白激切如陆贽。”有宋刻本,据宋刊本的传抄本,《四库全书》本。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五 惟精惟一

天心体用妙玄机,舍妄从真便造微。精义入神惟定一,功深力到达希夷。

绍兴十四年奉上徽宗册宝三首 其三 上徽号用《显安》。

惟精惟一,乃圣乃神。鸿名克扬,茂实斯宾。如禹之功,如尧之仁。孝思永慕,用诏无垠。

百字令

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放则周流弥六合,卷则退藏于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四时天地同参,火符合候,默默存真息。三五归元至德纯,保合太和冲溢。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穷端的。死生勘破,到头还是空寂。

沁园春 赠圆庵蒋大师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机。那些儿妙处,都无做造,灵明不昧,慧日光辉。日气日神,惟精惟一,玉莹无瑕天地归。疑玄处,把坎中一画,移入南离。赤龙缠定乌龟。六月里严霜果大奇。那白头老子,来婚素女,胎仙舞罢,共入黄帏。布雨行云,阳和阴畅,一载工夫养个儿。常温养,待玉宸颁诏,足蹑云归。

并用存心微妙诀

处世间法,或伸或屈。用观察智,无固无必。出世间法,勿违勿失。用决定信,惟精惟一。曲尽其妙,退藏于密。

无一歌

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绍兴十四年奉上徽宗册宝三首 册宝入门用《显安》。

于铄徽考,如天莫名。迨兹丕扬,拟纯粹精。温玉镂文,来至于祊。有严奕奕,礼备乐成。金字煌煌,瑶光灿灿。群工奉之,登此宝殿。对越祖宗,式遵成宪。威灵在天,来止来燕。惟精惟一,乃圣乃神。鸿名克扬,茂实斯宾。如禹之功,如尧之仁。孝思永慕,用诏无垠。

道德真经传

道德真经传。宋吕惠卿撰。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宋吕惠卿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以宋儒所谓的“十六字心传”,即《尚书·大禹谟》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解“守中”,以道家,儒家治身理国之说相参。

古风庆王寿

太极昔未判,一气浑浑然。清浊既已分,万象何昭宣。高者为天为日月,下者为地为山川。其间昆虫与草木,林林总总几万千。若夫禀二仪之秀气,夺万物之精妍。生具四端备百行,虚灵挺秀为人焉。中有最灵与最秀,首出庶类惟圣为能全。天生圣人岂徒尔,亶聪明作元后父母乎黎元。大哉吾王继立极,聪明卓冠天下先。神圣广运尧荡荡,日新夕惕汤乾乾。躬翊明主膺大任,统一六合清三边。大开明堂受朝贡,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万国玉帛来源源。鞭策唐宋轶秦汉,进与虞周三代为比肩。上天眷命益用懋,福禄胤祚恒绵延。龙子龙孙自有种,金枝玉叶春相鲜。分茅胙土法古制王章,九爵衮冕光蝉联。秦都关中晋云内,荆衡齐代并幽燕。下逮岷峨巴蜀二十有馀国,莫不犬牙相制唇齿相牵连。眷兹辽阳作巨镇,提封千里际海堧。坐临高丽控朔漠,襟带潮海通云烟。吾君奉诏莅兹国,措置社稷磐石坚。春秋祀事竭诚敬,抚恤黎庶加慈怜。辽天雨露洒,湛恩及蜎翾。恪遵王度靡颇僻,佩服祖训常恭虔。乃文乃武才兼济,惟精惟一学更专。横槊跨马耀威武,投戈讲艺宏经筵。况有如貔如虎桓桓之将士,又有如鸳如鸾之英贤。同寅协恭赞厥美,夙兴夜寐相周旋。皇风清夷海宇靖,伫见民庶高枕皆安眠。行者愿出于吾途,居者愿列于吾廛。仕者愿立于吾朝,耕者愿业于吾田。尧民何皞皞,周道何平平。牧童牛背歌,日夕腾垓埏。岂不见东平苍竹帛,千古芳名传。又不见城阳章功绩,万载金石镌。吾君仁德早拔萃,彼二者不得专美于其前。欣逢令旦当今日,正是二月中和天。祥云裁锦弄晓霁,扶桑暖旭高枝悬。一元坱圠妙化育,品汇孰不归陶甄。遐迩臣邻率欢贺,承筐篚厥黄与玄。綵杖缀班森玉笋,绛纱笼烛烧金莲。醉路宫花压帽重,迎风象管鸣繁弦。上林流莺听睆睍,翻阶舞鹤看?跹。葡萄满斟光禄酒,蟠桃佳宴瑶池仙。太平盛事亲幸睹,直欲播颂焉得巨笔如长椽。区区韦布士,词馆叨备员。既乏八斗才,安用五色笺。但歌天保诗,答此鹿鸣篇。愿祝吾君寿如山,山高翠拔闾阜巅。愿祝吾君福如水,水长玉挂双峰泉。闾山泉水高远亘今古,愿祈国祚相与悠久亿万千斯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