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仪象法要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于宋绍圣元年至三年(1094—1096)著成,共三卷,内容为“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说明书。该书卷首有《进仪象状》,介绍了建台的缘起、经过和特点。上卷描述了一座复杂而完善的浑仪,不仅附有仪器全图,还画出了每一重要部件。中卷描述了一座天球仪(即浑象),并附有多幅星图,从而保存下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天象观测的成果。成为我国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下卷描述了天球仪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的动力由装有特种擒纵器的水轮提供,使天球和机轮保持不停的转动。据统计,全书所绘各类工程详图六十多种,描绘了一百五十多种机械零件,各图均附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地解释了“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结构,为我们保存了仪器的全部制作方法,也显示了宋代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此外,其结构图采用透视和示意画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机械图纸。 苏颂所造“水运仪象台”,经过屡次战争的摧残,早已破损不堪,不能使用。正是由于有了这部详细的设计说明书,这台复杂的天文仪器才有重新复制的可能,宋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才得以传世。所以《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天文仪器著作。

孙子算经

古代数学名著。作者不详,共3卷。成书年代史书无确切记载,据考证约在三国两晋时期(280—420)。卷上详尽记载了筹算记数和筹算的乘除算法,卷中叙述了筹算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算法,卷下收集了各种应用问题。卷中、下共列出市易、田城、仓窖、兽禽、营建、赋役、测望和军旅等各类算题64个,其内容不如《九章算术》丰富和深奥(个别题除外),但所列问题浅近易晓,趣味性强且解法巧妙。其中“荡杯”和“鸡兔同笼”问题近于家喻户晓,其影响之深广在现代算术教科书中仍可见。卷下26题“物不知数”更为数学界所熟知,它是世界数学史上第一个“一次同余组”问题。书中不仅给出正确答案而且指明解的结构,事实上已经得出了重要的“剩余定理”,可惜的是该书没有说明解法原理,后南宋秦九韶创立“大衍求一术”,使这一问题(在一般意义下)得到圆满的解决。1852年“物不知数”问题和“大衍求一术”传入欧洲,受到数学界的高度评价,“物不知数”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该书还是流传至今的典籍中记叙筹算制度最早和较为详细的一部著作,是考证古代筹算法的珍贵资料。唐初,被列为“十部算经”之一,且为国子监算学科学生的教科书。公元702年日本始建学校时,也将之作为数学课本。该书流传甚广,现传版本甚多,其中最好的版本为南宋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其他还有《武英殿聚珍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常见的版本是清孔继涵刻的《算经十书》本,即《微波榭本》。

籀庼述林

丙辰五年民國五年, 1916刊本《籀庼述林》收入清代学者孙诒让各类考、说、述、释义、叙、跋、钟鼎释文、金石考跋、记辨等专论一百五十余篇。篇目尊孙诒让生前所自定,共分十卷;初刊本所增及后拟补入的篇目,收入附录和补遗中。该书体现了孙诒让治学之全貌,代表了孙诒让的学术水平。所收专论考释精当,创见颇多,对文史哲多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瑞安孫詒讓,徹法攷:徹為有周一代稅斂之正法,而其名不見於周禮。其見於論語、孟子者,與夏貢殷助三法竝舉,是必周損盡壬代,特為此制,與貢助不同,故得專是名。且既爲當代之正法,則必通行於畿內邦國,凡稅斂悉取正於是,皆可知也。而漢以來說經者,咸不能塥指其制。鄭君注考工記匠人,引論語、孟子諸文而釋之日:周制,畿內用夏之貢法,稅夫無公田;邦國用殷之助法,制公田,不稅夫。周之畿內,税有輕重,諸侯謂之徹者,通其率以什一為正。其注論語亦云:什一而税謂之……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结屋南山下,贮书书屋中。愿将贻子孙,百岁相终穷。万事罕成算,人生等飞蓬。渐与桑梓远,而与梅花同。永言作汤沐,说梦时相逢。种鱼亦有池,艺蔬亦有圃。胡为轻弃之?遽忍去乡故。人情薄如云,时政猛于虎。可怜伏腊供,粗足了官府。终然不能忘,时复怀故土。故土尚可怀,孤云绕坟墓。胸中饱藏书,随地皆可屋。适意即为好,何必重乡曲?岭南多梅花,亦足慰幽独。既免怀土讥,乔迁岂非福?异时须昌刘,从君著芳族。

登遐观亭

城上辟新亭,似若规模小。谁知此亭中,景胜冠江表。湖山既回旋,烟云仍缥缈。万象森目前,不数花与草。公馀乘兴来,聊以散怀抱。四时风物新,一一发天巧。芳春柳色连,长夏荷花绕。月明固已佳,雪积还更好。凭栏认归舟,策杖送飞鸟。适意岂在大,容膝自足了。第我思故山,上章方告老。指日是行人,颇恨来不早。

书怀

随牒沧海隅,两见初月吐。缅怀故山友,飘散等风雨。低头翻簿书,仄足随步武。荒哉旧时学,千石压一缕。泾渭谁浊清,荼荠互甘苦。痴儿了官事,朝饭或过午。聊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有得那免失,无阙孰为补。门前流水车,六辔去如组。忽逢阮生途,微径何由取。夸者类死权,所死固已粗。人生天地间,谁客复谁主。蛙鸣傥适意,贤于两部鼓。蜗角起相攘,战剧赤白羽。息机自搰搰,独趣甘踽踽。喧寂不相谋,笑人从邓禹。行藏正有时,倚楼追杜甫。固知抱书癖,未肯学钱虏。长缨羁单于,尺纸招赞普。古来磊落人,过眼蚊蚋聚。且复对青山,天外修眉妩。悠然成独酌,醉语免童羖。是时秋冬交,寒事欲墐户。蛩螀夜唧唧,草木霜莽莽。新诗从何来,令我隘寰宇。飒然出世姿,一蜕尘与土。海风入书帏,吟和鸥鸦橹。夜光惊照室,恍若珠还浦。拂研染松煤,自汲寒井甒。恶语未用删,意澹声节古。起看参斗横,的历挂枌栩。

晚春有感答才夫上巳之作二首

牡丹犹欲扳春住,开到荼蘼春遂去。黄蜂白蝶太痴生,抵死嗔风复嗔雨。少年世味如蜜甜,迩来唯觉食无盐。只应馀习扫未尽,一春病酒常厌厌。刘郎爱花被花恼,玄都观里诗应好。骚人从古多閒愁,仍是清樽破除了。禁诗如禁秋虫鸣,止酒如止长淮倾。人生贵在适意尔,孰知蜾蠃与螟蛉。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

千岩万壑最幽深,玉垒西边古茂林。仕宦不妨真大隐,风流无伴只孤斟。多情竹色朝侵几,适意松声夜入琴。莫道使君无一事,每劳幽思发清吟。边城赢得自由身,富有江山岂是贫。水榭晴云来几席,月庭香雾湿衣巾。已邀松竹为三友,更列图书作四邻。不会世间机巧事,无思无虑乐天真。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官居阒寂似僧居,坐卧行藏得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前世愚夫哂邓通,即山鼓铸死饥穷。贪名勿羡青云士,守道甘为白发翁。日月奔驰驹过隙,乾坤局蹐鸟居笼。反观自有超然地,能使渊明立下风。所欲谁能矩不踰,人生七十在须臾。纵横窃鄙张仪诈,怀卷终思宁武愚。幸有精神延短景,了无才力奋雄图。手提造化非难事,井底寒蛙祗自居。

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劳生百计不如闲,合把人间比梦间。天与老夫供享用,一楼风月两屏山。心地清凉日日秋,怕沾尘土莫低头。置身不在众人下,处处皆成百尺楼。小楼题了又还题,一段风流在水西。白鸟飞来知乡背,青山元自有高低。富贵于人造物悭,出门又觉世途艰。楼头适意三杯酒,禾末清风雨后山。

东庄杂咏

山水各宗支,结构分百脉。向背意态殊,风土因之隔。于人何亲疏,适意成主客。昔我避乱初,小筑公山侧。百家饮一泉,邻果任饱吃。人面或万状,性情无两格。古姓聚为村,樵采名叔伯。午后始开门,槐花深一尺。跛者命在杖,渡者命在舟。人生依万物,得失不自由。有愁何以消,客或进一篘。谓客酒可忘,吾愁非真愁。痛饮虽至醉,不入伶籍俦。此酒有时醒,此愁无时休。微寒尽余威,园林纳新意。品类纷有名,皆从上古至。我生与万族,衣食各生智。凤皇啄琅玕,鸱鼠甘粪利。当其经营中,了不异人意。苟为易地谋,两两相唾弃。郁郁成都桑,劳劳有深义。自非天下才,此事良不易。常恐时数来,便令负斯志。妻织儿胜锄,悠然足高睡。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伊昔三年前,淫雨催行辀。青灯忽今夕,华屋映高秋。华屋亦何为,百年竟山丘。适意在归与,肉食非我谋。大块本何事,遑遑劳一生。所过种陈迹,岁月如流星。贪夫甘死祸,幅纸驰虚名。晋室有先觉,柴桑老渊明。我家恒山阳,山光碧无赖。月窟荫风篁,十里泻澎湃。兹焉有乐地,不去欲谁待。自要尘网中,低眉受机械。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巳辱。我本山泽人,孤烟一轻蓑。功名无骨相,彫琢伤天和。未能遽免俗,尚尔同其波。梧桐唤归梦,无奈秋声何。孟夏幽州道,上陉车轣辘。旌旗却南行,飞电随马足。行穷清颍水,不辨洗蒸溽。吾生岂匏瓜,一笑为捧腹。灯花何太喜,似报天雨霁。客情念还家,如瞽不忘视。到家问松菊,早作解官计。青镜发萧萧,及此霜雪未。鸣蛙属官私,庸儿固可笑。江山本谁争,但苦归不早。物情閒始见,宛转为君好。区区乞鉴湖,多事怜贺老。天下任之重,人物古难得。谁为经济才,有亦未易识。吾曹与鸡鹜,官仓等伏食。行将问征途,满眼西山碧。懦微莫如我,往往从险艰。譬之驱山麋,八銮困天闲。岂惟物违性,成功亦良难。风烟念何地,野水长松閒。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问舍前年秋,已买潭西地。高明鬼所瞰,聊取风雨蔽。濒溪树嘉木,成阴十年计。仍当作茅舍,名之以今是。斯言巳譊譊,要未离忧患。何时但饮酒,臧否了不关。不饮逝者多,秋草麒麟閒。怀哉竹林人,吾方仰高山。

楚辞章句

17卷,东汉王逸撰。《楚辞》本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景差、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及刘向所作《九叹》等16篇作品。逸以己作《九思》和班固《二叙》增之,分为17卷。其注虽不详赡,但训释文字多传先儒训诂,保存了若干古说,为《楚辞》最早之完整注本。《楚辞章句》的内容包括释义、校刊、训诂、考史、评文。每篇作品前加上简释题意和阐述创作意图的小序。再对每篇逐句作注,着重于语言词汇的解释,在扫除语言障碍方面,有重要贡献。

龙龛手鉴

结合部首和四声排检汉字的工具书。行均编。有宋刊本和明抄本、清抄本、清刻本、明影印宋抄本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傅增湘藏宋刊本,商务印书馆续古逸丛书影印傅增湘藏宋刊本,1982年中华书局以高丽版影印辽刻《龙龛手鉴》为底本,用四部丛刊续编本弥补底本的掉页、缺字和模糊不清之处,将该书再次影印出版。行均,中国辽代幽州僧人,字广济,俗姓于。这部书是辽时僧人行均为佛徒通释文字,领悟释典而作,共有4卷。这部书改变了《说文》的部首次第,以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收入26430余字。每个字下详细列出正、俗、今、古诸种体例,有注音和释义。虽多引佛书以证释音义,但除收入佛经中文字外,于《说文》、《玉篇》之外,广为搜辑。多引佛经汉文译本,但不仅限于此。仿唐颜元孙《干禄字书》例,每字详列正俗、古今、或作等体。

本草衍义

药学著作。北宋寇宗奭撰于政和六年 (1116)。首刊于宣和元年(1119)。元初张存惠将该书内容分散插入《政和本草》中。另有据南宋本重刊的单行本传世。寇宗奭,里贯生卒不详。政和间官承直郎澧州 (湖南澧县) 司户曹事。留意医药十余年,广泛收集医药资料,为民诊疗疾苦,对辨药用药均有丰富的经验。因编写本书有功,被朝廷转官为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本书20卷,序例3卷,各论17卷,约10余万字。刊于1116年。本书根据作者在药材鉴别和药物应用方面的多年实践经验,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中的470种释义未尽的药物,详加辨析论述。书中不仅提出了许多鉴别药物真伪优劣的方法,而且也通过一些实际病例推广了药物应用的范畴。

国语注

训诂书,三国吴韦昭著。又名《国语解》、《春秋外传国语注》。《国语注》是通过注解的形式疏通《国语》语言的书。韦氏注《国语》的目的,是因前代诸家注文字艰涩,是非相杂,他的注解要为“浅闻初学”服务。《国语注》文字非常简洁明快。原则是“因贾君之精实,采虞、唐之信善”,“参之以《五经》,检之以《内传》,以《世本》考其流,以《尔雅》齐其训”。以《尔雅》释义为准绳,重新全面研究《国语》的语言。韦注为《国语》中各类词汇的各种意义提供了较客观的说解。对后人研究《国语》词汇、先秦词汇系统、从春秋到孙吴时期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皆有重要参考作用。韦注还使用了相当数量的魏晋口语词,所以还有相当的语料价值。另外,韦注中还有释句及少量的说明古今字、注音等,皆具有参考价值。《国语注》较通行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

胜鬘义记

佛典注疏。S.2660。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四百零六行。尾题“《胜鬘义记》一卷。”《义记》将《胜鬘经》分作十五部分,逐章疏释。分科较为简要,以疏释义理为主。《义记》中所载章名与《胜鬘经》原文多不一致,反映了古代注疏的自由风格。尾末有题记:“正始元年(504)二月十四日写讫。用纸十一张。《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宝献共玄济上人校了。”可知是北魏时写本,属敦煌写经中年代较早的珍品。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矢吹庆辉在《鸣沙余韵》第二部《关于北魏正始元年笔写现存最古的〈胜鬘义记〉》中有专题研究。另外,大谷探险队从吐鲁番吐峪沟出土同名经疏一号,尾题为《胜鬘义记卷中》,有“延昌二十七年(587)”题记;又P.2091的尾题为《胜鬘义记卷下》,题记:“释慧远撰之也。大隋大业九年(613)八月五日,沙门昙皎写之,流通后世,校竟也。经疏卷之下。”据《续高僧传》卷八,释慧远确曾撰写过关于《胜鬘经》的注疏。现日本《卐字续藏》收有该《胜鬘义记》之上卷,谓下卷已佚。故如P.2091题记无误,该卷应为亡佚已久之慧远《胜鬘义记》之下卷,甚为可贵。而大谷探险队所得之《义记》尾题相应,年代相符,大约亦为慧远所撰同一疏释,则慧远之该《义记》并非传统所说两卷,而为三卷。至于S.2660,虽然与后者同名,但应是另一种《胜鬘义记》。两种《义记》关系如何,待考。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

亦称《华严经行愿品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全书分十门:(1)教起因缘;(2)教门权实;(3)所诠义理;(4)辩证所宗;(5)修证深浅;(6)彰教体性;(7)部类品会;(8)流传感通;(9)释经名题;(10)随文解释。释义中对“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均没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文”,特别予以强调和详细解释,提出了“极乐不离华藏,弥勒即本师”的主张。注释书有唐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试笔

一名《欧阳公试笔》《欧公试笔》。一卷。杂著。宋代欧阳修撰。是编可能是后人辑录欧阳修所书或随笔而成,共三十条,每条有标题,书末有苏轼跋。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学书为乐”,它体现的是一种以书斋生活和文房趣味为特征的高雅情调,是追求自然适意、百无滞碍生活方式的士大夫人生哲学的具体表现之一。这种观点代表了当时多数士大夫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不仅开宋人尚意之先风,而且开文人书画理论之先河。有《书苑补益》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等。

金刚映

又名《金刚经映》、《金刚经义映》。佛典注疏。唐宝达集。原著卷数不详。据《东域传灯录》,当为三卷。日本村山龙平藏本,系卷上,首尾齐全。此文是对道氤《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的注释。文章的目的是对《宣演》中一些不太明了的地方进行疏释。文内保存了许多资料,如对于八部《般若》的介绍。文后录有昙无谶、玄奘、龙树、鸠摩罗什传记及瑜伽十支论名目等。释义亦以唯识思想为基础。行文则较为烦琐、杂乱。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

凡八十卷。明代德清撰。简称《华严纲要》《华严经纲要》。收于卍续藏第十二册。本书系提举澄观所撰《华严经疏钞》之要义,合八十华严之经文,而总成一部。作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成于天启二年(1622)。书中往往设补义之项目,记述作者之见解,以补澄观解释之不足,然仍难以脱出澄观之释义。于明代诸宗皆禅宗化之际,作者独祖述澄观之著作,实乃发挥异彩之举。据德清《年谱》卷下,当时“华严一宗将失传”,世人对《清凉疏钞》“皆惧繁广”,“但宗《合论》”。针对这一情况,德清“但取疏文”,总结其“大旨”,编集此书,以俾“观者易了”。书中有“补义”,是为弥补澄观释文之不足。

1 2 3 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