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前韵 其二

无人伏阙谏青蒲,事误都由七尺孤。当璧咸尊十阿父,折箠思服小单于。黄?拥护难为妇,宝玦凄凉乞作奴。同此王称同此祸,早知金狄譣非诬。

三用前韵

秋草滦河辇路荒,牛车重又冒风霜。国人争看天魔舞,帝女难言神鹊祥。今尚拳拳持玺绶,人言籍籍扑缣囊。芜萋豆粥艰辛处,应忆东朝乐未央。无人伏阙谏青蒲,事误都由七尺孤。当璧咸尊十阿父,折箠思服小单于。黄?拥护难为妇,宝玦凄凉乞作奴。同此王称同此祸,早知金狄譣非诬。

乾坤清气集

十四卷。明偶桓 (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 (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上及金宋之末;张以宁、危素等,亦下涉明初。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称:明初诗家操选政者,赖良直卿,许中丽仲孚,刘仔肩汝弼,沈先士称,王称孟,都有所蔽。惟有瞎牛的《乾坤清气集》一编,能别开生面。惜余所钞缺七言近体绝句,未得全书,偶桓以为憾。”此本称钞自 《孙氏苍雪斋》,所缺与朱彝尊本相同。又以厉氏 “樊榭山房本”,郁氏 “东啸轩本”参校,颇为精善。虽然卷帙无多,而去取极为谨严。又编在明初,多见旧刻。如七言古诗中陈旅泰定元年八月一首,张翥周《按乐图》一首,郑元祐 《送林彦清》一首,《将还淮扬》一首;古乐府中揭斯 《马上郎》,《车中女》二首,陈泰 《汉使谣》一首; 萨都拉 (原作萨都剌)《秋夜长》一首,张宪 《飞来狐》一首;五言律诗中如 《马祖常寄邵允文 》一首,《南征》一首,张翥 《谋台》一首,《游石头城清凉寺》一首,杨基 《夏夜有怀第二首》。今本集都失不载,惟赖此集以存。又五言律诗中赵孟頫《次袁学士上都集韵》一首,《松雪集》 不载,而谭氏所刻 《赵子昂诗集》有之。亦从此本摘取收录。可见元诗诸选本,终当以此编为善。有 《四库全书》 本。

沧海遗珠

诗总集。明沐昂辑。四卷。昂字景高,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黔宁王之子。以都指挥同知代其兄晟(黔国公)镇云南。号令严明,颇有战绩。卒谥武襄。有《素轩集》。此集正统元年(1436)成书。以其所集为刘仔肩、王偁诸家诗选所未及者,故名《遗珠》。约三万三千字。卷首有杨士奇序, 目录。正文四卷,收二十一人之作三百余首,即朱经诗十七首,方行诗三十一首,朱琳诗十七首,曾烜诗十二首,周昉诗二首,韩宜可诗十首,王景彰诗九首,楼琏诗三首,王汝玉诗十九首,逯昶诗二十一首,平显诗十九首,胡粹中诗十五首,杨宗彝诗十首,刘叔让诗四首,杨子善诗七首,张洪诗四首,范宗晖诗十二首,施敬诗二十三首,僧天祥诗十一首,僧机先诗十七首,僧大用诗一首。作者皆明初流寓迁谪于云南之人。每人姓名之下,各註其字号、里居。此二十一人多无专集,佳作赖此以传。集中诗大抵清逸雅则,和平婉丽,多斐然可观。此集去取精审,《四库全书总目》称“自古以来,武人能诗者代代有之,以武人司选录而其书不愧善本者,惟此一集而已。”有《四库全书》本,《云南丛书初编》本。

闻过斋集

元文别集。8卷。吴海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明成化年间邵铜刻本、明范氏天一阁抄本等主要善本。卷首有明建文三年(1401)徐起序。本集是吴海的门人王偁所编,王偁是王翰之子,王翰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将王偁托付给吴海,自刎而死。据徐起序,本集曾由胡伯宁首次刊行于福建。卷1—2为叙,卷3—4为记,卷5为墓志铭、行状,卷6为书、哀辞、传,卷7为箴、铭、题跋、赞,卷8为杂著、祭文。卷末有明建文三年王偁跋。吴海的文章典雅流畅,徐起《序》称:“叙事严整,议论正大,雄健宏奥,离合变化,一归于理。”吴海平生虚怀若谷,以闻过斋作为自己书斋之名,所以当门人王偁编其文集时,就名为《闻过斋集》。吴海是王翰的挚友,他为王翰写下《友石山人墓志铭》、《王山人哀辞》、《友石山人真赞》等多篇文章,并一一编入《闻过斋集》,这些文章不但写得真挚感人,也是有关诗人王翰生平的重要资料。

老君十六变词

一变之时。生在南方亦如火。出胎堕地能独坐。合口诵经声璅璅。眼中泪出珠子䂺。父母世间惊怪我。复畏寒冻来结果。身着天衣谁知我。二变之时。生在西岳在汉川。寄生王家练精神。出胎堕地谁语言。晃晃昱昱似金银。三十六色绮罗文。国王欢喜会群臣。英儒雅士平论。忽然变化作大人。发眉皓白头柱天。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北方。出胎堕地能居床。合口诵经声琅琅。额上三午十二行。两手不门把文章。配名天地厚阴阳。从石入金快翱翔。四变之时。生在东方身青葱。出胎堕地能瞳舂。合口诵经声雍雍。白日母抱夜乘龙。昆仑山上或西东。上天入地登虚空。仙人侍从数万里。当此之时神气通。五变之时。生在中都在洛川。嵩高少室岭岑颠。中央修福十万年。教授仙人数万千。齐得升天入青云。降鉴周室八百年。运终数尽向罽宾。化胡成佛还东秦。敷杨道教整天文。六变之时。生在乾地西北角。图画天地立五岳。处置星辰叙四渎。二十八宿注乡曲。日月照曜为下国。走如流水得周局。智者察之知急速。雨泽以时熟五䅽。万人食之大化足。七变之时。生在北方在海嵎。出胎堕地声由由。好喜歌舞无忧愁。造作音乐作箜篌。万帝来请用解忧。黄河为路行竟头。一身涉世快游游。八变之时。生在东北在艮地。图尽天地我次比。白衣居士维靡诘。欲结坐禅须谙气。通畅经书有舍利。见吾相好须信企。感子单诚不延次。齐得升天不堕地。九变之时。下人黄泉正地柱。开辟天地施地户。四气非阳立冥所。虽有人民不能语。吾入身中施六府。胁为傍通心为主。从此以来能言语。尊卑大小有次绪。万天称传道为父。十变之时。生在东南出风门。尽出天道安山川。置立五岳集灵仙。吹嘘寒暑生万民。烦气众生人得真。置立五藏施心神。动作六神能语言。有生有死须臾间。如水东流何时还。邂逅相代不得停。何不习善求长生。槃散流俗入胶盆。不能免离丧子身。欲求度世于中禅。搦心不坚固仙根。音聋音哑都不伦。由子前身谤经文。论说道士毁圣人。在恶必报受罪缘。但勤自责莫怨天。十一变之时。生在南方阎浮地。造作天地有作为。化生万物由婴儿。阴阳相对共相随。众生禀气各自为。番息众多满地池。生活自卫由乘靡。劫数灭尽一时亏。洪水滔天到月支。选擢种民留伏羲。思之念之立僧秪。唯有大圣共相知。十二变之时。生在西南在黄昏。时人厌贱还?身。善权方略更受新。寄胎托俗蟒蛇身。胎中诵经不遇人。左胁而出不由关。堕地七步杂秽间。九龙洗浴人不闻。国王欢喜立东宫。与迎新妇守衢夷。八百伎女营乐身。八研四升不破禅。破散库藏施贫人。道十八人诣宫门。贾作大丑婆罗门。借问太子何时还。王心不语动王情。骑王白象触王瞋。先师知意不与言。?著擅特在丘。投身饿虎求道门。变为白狗数百身。稽骨须弥示后人。传语后学须精勤。莫贪秽辱丧子身。沉累六趣更生难。不信我语至时看。十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罽宾。从天而下无根元。号作弥勒金刚身。胡人不识举邪神。兴兵动众围圣人。积薪国北烧老君。太上慈悯怜众生。渐渐诱进说法轮。剔其须发作道人。横被无领涅槃僧。蒙头著领待老君。手捉锡杖惊地虫。卧便思神起诵经。佛气错乱欲东秦。梦应明帝张愆迎。白象驮经诣洛城。汉家立子无人情。舍家父母习沙门。亦无至心逃避兵。不玩道法贪治生。搦心不坚还俗经。八万四千应罪缘。破塔怀庙诛道人。打?铜像削取金。未荣几时还造新。虽得存立帝恐心。十四变之时。变形易像在金卫。沙门闱城说经偈。至著罪人未可济。胡人闻之心恐怪。将从群党来朝拜。叩头悔过求受戒。克肌克骨誓不退。烧指练臂自盟誓。男不妻娶坐思禅。死为尸陁喂鹰鹯。迁神涅槃舍利弗。骨得八百升散诸国。如此迁达离烦欲。苦身求道立可得。十五变之时。西向教化到罽宾。胡国相厘还迦夷。侵境暴耗买育人。男子守塞忧婆夷。吾入国中作善词。说化男子受三归。渐渐诱进说法轮。剔其须发作道人。阳为和上阴阿尼。假作父母度僧尼。师徒相度理无私。迁神涅槃归紫微。四镇安穆和我神。胡人思念长吁啼。铸作金像法我形。三时入礼求长生。寂寂寞寞不应人。低头视地仰看天。大圣正真何时还。十六变之时。生在蒲林号有遮。大富长者树提阇。有一手巾像龙蛇。遣风吹去到王家。国王得之大叹吒。兴兵动众来向家。离舍百里见莲花。国有审看一月夜。王心恶之欲破家。忽然变化白净舍。出家求道号释迦。五百岁之时。乘龙驾虎道得昌。汉地广大历记长。三十六人计弟兄。超度北阙云中翔。新卢酒出俱行尝。娥媚出边作细昌。当此之时乐未央。伊耶乐生寿命长。六百岁之时。一世以去二世归。城郭如故时人非。观者众多知我谁。死生各异令人悲。何不学道世欲衰。踟蹰西北长吁谁。伊耶乐生治太微。

王德称从外舅韩公?兵槜李以所著客越集见惠代柬留酌

仗剑南游客,迎秋望故乡。山川来越绝,风雨度维扬。抱玉齐冰镜,怀珠溢锦囊。久无诗伴至,那可废传觞。

哭郴州王使君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金刚药叉之念诵法。

水调歌头 括王禹称黄州竹楼记

听说竹楼好,佳地占黄冈。月波相接,俯临江濑挹山光。急雨檐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阒兴尤长。琴调更虚畅,诗韵转清扬。公退暇,披鹤氅,戴华阳。手披周易,消磨世虑坐焚香。缥缈烟云竹树,迎送夕阳素月,胜概总难量。欲辨骚人事,瀹茗漱清觞。

赋得严陵滩送王生称

琼澜锦湍鸣溅溅,钓干羊裘即轩冕。麒麟丘墟伯国秋,鳷鹊荒凉汉宫晚。富春祠古云霞新,桐庐台高日月邻。后人空有文辞吊,过客时将蕉荔陈。知子泊舟风雪里,溯石缘沙弄清泚。先生之名虽不同,先生之心尚堪比。

虎丘剑池相传深不可测旧志载秦皇发阖闾墓凿山求剑其凿处遂成深涧王禹称作剑池铭尝辨其非正德辛未冬水涸池空得石阙中空不知其际余往观之赋诗贻同游者和而传焉

吴王埋玉几千年,水落池空得墓砖。地下谁曾求宝剑,眼中吾已见桑田。金凫寂寞随尘劫,石阙分明有洞天。安得元之论往事,满山寒日散苍烟。

王录事许脩草堂赀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赀。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

小畜集

诗文别集。宋王禹偁著。三十卷。禹偁尝自次其文,将名其集,以《易》筮之,遇《乾》之《小畜》,因以名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著录《小畜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著录《小畜集》三十卷《外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二十卷。其集北宋已有刊本,然久佚。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历阳沈虞卿尝刻之黄州,后有三个主要传本:一是宋刻补抄本。宋刊配吕无党抄本,清道光元年(1821)黄丕烈购于书摊。《四部丛刊》初印时取经鉏堂抄本,二次印时即改用此本,并附张元济撰《札记》一卷,为今通行善本。二为明野竹斋抄本。从宋刻摹写,有岳西道人复初(其人姓氏不详)手跋,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三乃清平阳赵熟典刊本。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于爱月堂。此本与上明抄本缺文讹字大略相同,或即从之出,惟辗转传刊,讹字更多。《四库全书》盖亦源出此系,凡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卷首有王禹偁序,卷末有沈虞卿跋。另《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除《小畜集》三十卷附札记一卷外,尚有《小畜外集》十三卷。今四川大学编《全宋文》又辑佚文三十八篇,北京大学编《全宋诗》又辑佚诗三十六首及断句若干。

五代史阙文

史书。北宋王禹偁撰。一卷。书成于真宗初年。补叙薛居正《旧五代史》记事避嫌漏略共十七事。包括后梁三事,后唐七事,后晋一事,后汉二事,后周四事。皆辨正精严,足补史阙。欧阳修《新五代史》多用其说。有汲古阁本等。

献王祠

孝景分封尚俨然,汉家难得此亲贤。名王造次称儒者,天子荒唐事列仙。传我遗经刘子政,坏人雅乐李延年。后来一听斑车入,空记河间姹女钱。

王直方诗话

诗话。北宋王直方撰。六卷。此书名称各家称引颇不一致,或称《王立之诗话》、《归叟诗话》、《兰台诗话》、《诗文发源》,此外尚有称《王子立诗话》、《王子直诗话》者。多杂录北宋苏、黄、王等人作诗佚事及论诗之语。郭绍虞《宋诗话考》云:“书中述事处多,论诗语少。即论诗之语,亦以转述他人者多而自得者少。”其中误漏者亦在所不少,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叶梦得《石林诗话》、赵令畤《侯鲭录》、张邦基《墨庄漫录》、吴曾《能改斋漫录》、洪迈《容斋随笔》、陈鹄《耆旧续闻》、陈岩肖《庚溪诗话》于其皆有纠补。然是书在宋诗话中为较早出者,直方所交游,又多当时名流,故其所录,亦有足资参考者。初著录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为六卷;《遂初堂书目》亦著录然不言卷数。明以还,已不见诸家著录。考宋曾慥辑《类说》所收是书仅一卷,已为删节之本,知是书早已遗佚。郭绍虞乃从《类说》、《苕溪渔隐丛话》、《诗话总龟》、《修辞鉴衡》等书中辑出凡三百零六条,收入《宋诗话辑佚》中,可见其貌。

王梵志诗校注

唐诗别集校注本。王梵志为唐代著名通俗诗人,其作品散佚严重,近年于敦煌文书中有较多发现,前此已有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出版。法国汉学家戴密微亦有《王梵志诗集附太公家教》一书。项氏此书则根据敦煌写本王梵志诗诸原卷、影本及唐宋诗话、笔记、禅宗语录所载王梵志诗辑录,其中包括从未公布的列宁格勒藏1456号敦煌卷子及斯4277号卷子,是到目前为止搜集最完备的王梵志诗集辑本。全书七卷,前六卷编次略同于张锡厚、戴密微二氏之书,但分首间有不同。卷七为新增内容,较旧本多六十馀首。七卷合计三百九十首。项氏对敦煌文学研究有素,功力颇深,对每首诗所作之校注诠释,堪称精详赅博,实得称为王梵志诗集之功臣。书前有长篇前言,论王梵志其人其诗,附录有校注者关于王梵志诗考订的论文五篇,其中提出的观点,如谓此三百多首诗“决不是一人所作,也不是一时所作,而是在数百年间,由许多白话诗人陆续写就的”,“它们的作者应该主要是一些僧侣和民间的知识分子”,视王梵志为一特殊文学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王氏谈录

一卷,北宋王钦臣(生卒年不详)编。此书原不著撰人名氏,《说郛》载之,题曰王洙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以为翰林学士南京王洙之子录其父所言。今观此书,凡九十九则,而称先公及公者七十余则,说明此书不是王洙亲撰。王洙(997—1057),字原叔,天圣进士,历官史馆检讨、知制诰、翰林学士等。博览多闻,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诂、篆隶之学无所不通。曾校订《史记》、《汉书》,预修《崇文总目》、《国朝会要》、《三朝经武圣略》等书。平日谈论经史百家之言及朝野逸闻等事颇多,其子王钦臣将其父所谈,录以成书,称《王氏谈录》。书中内容博杂,所录包括经史典籍,朝野掌故。其中,解“绘事后素”一条,为朱熹《四书集注》所取;其论校书当两存、解经不可改字就义等,皆有见地;称校书之注,二字以上谓之一云,一字谓之一作,也有道理。版本主要有《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唐宋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本、《四库全书》本等。

题太原王氏双节徵文启后

皇古重三纲,天柱地维共立极。君臣父子夫妇互相联系,为我文化之发源,四五千年不相贼。法穷而变固,有时不在纲纽尽破裂。今何时兮,沧海横流,千里金堤决。今何世兮,焚焬赫烈,昆冈一炬玉石无分别。地维倾,天柱折。簧鼓万千人,裂冠毁冕澜翻舌。四维一无存,那复言贞节?嗟我神明胄,祸同猛兽烈。卓哉野王有贤裔,不在须眉在巾帼。于归太原王,门第称赫赫。匝地黄巾来,祸如洪水逼。巢覆无完卵,夫为贼所磔。淋漓碧血惨模糊,斯时对之心如剨。随夫到黄泉,谁与存宗祏?忍死待须臾,谁与诉肝膈。立嗣有后一生心,五十八年驹过隙。发虽苍,心常赤。赫兮门楣光复光,继起更有闺中杰。太原王,南阳叶,丝萝缔,两情惬。夫婿无命欲何如,玉楼忽赴修文牒。从此首飞蓬,膏沐不复泽。揽镜泪如麻,呻吟卧床席。手掣并剪断青丝,门掩秋风纑夜辟。虽无子,犹有侄。郑重蒸尝殷付托,抚之十年如一日。欲迪前人光,赖有后人哲。泷冈表,舍人书,后人览之欷歔绝。哑哑念慈乌,中心悲郁结。匍匐述哀辞大府,叩求营绰楔。快哉东海公,准予褒扬无齮龁。呜呼,百年富贵如浮云,惟此芳名耿不灭。视彼犬羊俦,能无天渊别。

1 2 3 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