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三百一十二卷。清张豫章等奉敕编。张豫章生卒年、籍贯、仕履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令博采宋金元明代之诗“义尤著者”(《序》)辑成一书。即《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共三百一十二卷。每代分体各编,自名篇巨集以及断简残编,“罔有阙遗,均稍择而录之。”其目的 “用以标诗人之极致,扩后进之见闻。”该书分宋、金、元、明四部分,其中宋诗七十八卷,金诗三十四卷,元诗八十卷,明诗一百二十卷。共收录自宋迄明末诗人二千二百余家。选诗之序,首为帝制,依次为四言、乐府歌行、古体等,直至杂言,以体分编。四朝之诗纷乱而广博,“虽博识通儒亦无从遍观”,因此,该书对于古代诗歌研究,尤其是别裁得失、考境源流等方面,均具有参考价值。诗前之小传详述作者爵里、仕履,对后人理解、研究作品,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书最初刊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四十六年(1671)又重新校刊并收录于 《四库全书》 中。

其源

未达其源,十分成现。若是其源,岂无方便。后箭尤深,何如前箭。铁壁银山通一线。

次胡元望郊行诗韵

谁言公馆清,晨气晚未散。岂乏树葱芊,尚有花烂熳。美人隔巷陌,可念不可唤。温温夜光璧,幽丱潜璀璨。鄙夫竞喧哗,达士善大观。世情如秋莲,零落风中瓣。少年喜纷纭,谈笑轻绛灌。进取务出奇,周虑非习惯。逝水难重回,芳时愁坐换。元臣镇方面,边戎仰成算。应怜四郊外,荆棘满耕畔。悽悽忧葵女,恻恻抚床瓘。兴怀增感伤,展转过夜半。起行视青天,星河色凌乱。安能作野马,脱略谢羁绊。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自馀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止观大意

亦称《摩诃止观大意》、《圆顿止观大意》。佛教著述。唐湛然撰。一卷。系阐述《摩诃止观》全书要义的著作。内容包含:“五略”,即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十广”,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四种三昧”,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半行非半坐三昧;“二十五方便”,分为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五科;“十乘观法”,即观不思议境、真正发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次位、能安忍、离法爱等。此书为天台宗初学者的入门指南。见载于《金藏》及明、清诸藏。

兒童健康檢查

(一)健康教育,是近年的新興事業,也是每一位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應負的責任。在推進健康教育過程當中,健康檢查實為不可忽略的主要工作。 (二)本書對於兒童健康檢查的步驟和方法,務求簡明實用,各種應用表格都一一刊載,間附插圖,作檢查時的參考。 (三)視力測驗表係根據術生署原表尺寸仿印,檢查時即可取下應用,不必另購。 (四)本書對於檢查後的處理方法及日常檢視,均專章說明以期完成健康檢查的目的;對於流行性傳染病常識,亦擇要敍述,藉供閱者參考。 (五)本書倉卒脫稿,遺誤必多,尚望海内專家加以指正。 (六)本書承吳邦偉汪元臣二先生校訂,在編排方面,賴裴熙元先生擘劃指示,並由黃中先生繪製封面,特此誌謝。

媚药

《媚药》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830年。《媚药》的副标题是“仿席尔瓦·玛拉佩尔塔的意大利文作品”,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查出席尔瓦·玛拉佩尔塔是何许人。看来也许是作者的杜撰。莱昂诺尔十五岁上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富翁唐古铁埃。她对他没有爱情。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他们逃亡法国,莱昂诺尔受到一个马戏演员的勾引欺骗,但是她明知他是个骗子,仍然爱着他。是什么原因呢?莱昂诺尔说也许他给她吃了媚药。媚药只是古代的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是作者认为西班牙女人的性格天真、正直,在爱情上忠贞、热烈;一是烦闷,正如法国军官利埃旺说的:“您那位老丈夫什么地方也不愿意带您去,跟着他您会闷死的。这一点在我眼里为您进行了有力的辩护。”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五位沙皇(1682年4月—1696年与伊凡五世共治)、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史称彼得一世(英语:Peter I),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亲政,1697年,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欧洲化正规编制的陆海军,继而发动战争。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1725年2月8日,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去世。 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

缘识 其十九

心猿知意马,方便自须调。勿自生烦恼,菩提道不遥。

缘识

慈悲与喜舍,历劫自然深。法要无抱束,缘归一寸心。性相华严海,爱河渡要津。法门千万偈,奥妙演无伦。玄微达造化,得一不言三。利益众生愿,情迷谩口谈。静非山里住,闹即拟何之。缘识归空寂,生前旧亦知。时流求法界,问取本真诠。了悟空皆寂,心明海月圆。如梦复性坐,寻思境外忙。因缘开利钝,语默自清凉。邪见终成僻,真如是久长。闲心通物外,日月四时忙。出利袪烦恼,红尘指道衣。悟来持一念,尊大默玄机。识重随缘喜,精心住处安。慈心常淡薄,人我定心难。南北及东西,千山与万溪。路岐长不断,曲直几人迷。眼识诸缘相,行持妙法存。明开邪见性,不见有无根。谷响耳中音,根虚不易寻。諠哗袪得尽,识契本缘心。鼻闻心所著,香臭不同根。穷究缘中识,非干妄想门。口爽哀滋味,深思命本根。心邪迷妄相,圣法教中言。身惟知冷暖,假合是缘根。了达真空相,金刚不二门。意生于物外,心依染病根。正持闲语默,清净法中存。皮毛非实相,四大拟奚为。悟即真空法,愚迷自不知。津液如泉涌,虚无本不同。源深知冷暖,根尽一时空。心猿知意马,方便自须调。勿自生烦恼,菩提道不遥。群生宗法界,秘密十方尊。大教缘心识,周通一念存。大道传来意,缘穷识外因。善言论浩劫,天是法王身。法要唯心法,浮生苦海中。经传归实相,水印月皆空。心缘身外境,法相本常存。若求无生理,先明取善根。烦恼浮生业,愚迷智自通。根尘如不染,识照曩缘空。大觉如来指,心王作智都。刹尘千万亿,定相不差殊。五花笺纸好,下笔欲书之。其意何深远,沈吟复再思。仰望秋天色,月华露湿衣。传更方兴罢,萤绕御阶飞。人竞爱于花,花应亦爱人。从头堪好笑,老尽少年春。夜静风还静,凝情一弄琴。看书闲罢笔,自在信缘心。知静求难静,忙心不可闲。艳阳天地热,思暮日衔山。黄昏初入夜,漏促九天春。各自随缘意,悲欢旧亦新。早起阶前雪,萦丛压竹攲。行人迷失路,粉壁晃书帏。高下不相及,非今自古来。十洲花满树,岂用俗情咍。老少竞浮沈,须知岁月深。开花如似梦,世有几般心。清高宜养性,善事好相兼。果蓏招贤客,心闲道味添。促轸调弦急,碎声用意弹。指头轻妙和,莺舌五音端。天地自相悬,何名大道坚。聪明无滞碍,愚昧莫知前。深秋云物冷,经雨斗添寒。尽日缘情坐,霜叶易燋乾。欲息何情思,良犹本不真。群心皆有异,老尽少年人。无事胜多事,非缘不是缘。深穷浅近意,寻往便知前。行幸一何得,民安君子乐。求官利益人,劝善惩诸恶。炎天收已去,凉气触幽襟。稽古看书罢,时听一弄琴。常负岁寒色,贞姿不动摇。任从霜雪里,凡木易乾燋。常读古人书,随宜道更殊。闲忙心各异,恬淡入清虚。丽句冥搜得,灰心大道尊。从人言澹薄,古僻是玄门。少年虽共语,不解老人心。莫作为闲事,高山似海深。少年多语笑,终日遂心娱。不会凡情识,如痴我亦愚。假合于形影,如同梦里身。若言等级类,谁是较量人。晴霁夜清秋,星繁月似钩。乐耶兴我意,绝唱入冥搜。雨多七八月,遍地生秋草。寂静半斜闲,看书心更好。妙道藏真世莫臧,勿言圣事似寻常。眼前不见非常境,别有三天照十方。般若须将法相宗,四生九类化归空。离然应物随缘境,自是凡夫道不通。贤愚善恶未尝休,是个众生信佛求。真实持经堪郑重,非心不定谩劳修。修行缘识近宗师,妄想真空各自持。慕道终来归正法,无穷方寸莫教痴。直修学道有科仪,里外缘中境不移。莫放身闲堪谛信,乖违背道欲何之。眼前清静莫相违,方便门中好仗依。名利勿贪常澹薄,真来司即一时归。忘中十种善为缘,达得真宗有后前。利口饶教清似水,争如无事虑心田。圆结都来曜日光,玄珠应感必为祥。若悟一真能自守,始知大道隐非常。至道非凡要审知,当仁不必用迟疑。修行忽若无灵应,还信神仙白昼飞。白云风散聚天香,霞彩高明道味长。银汉影沈星乍没,又看红日起扶桑。异草灵芝发瑞光,不浇滋润自然芳。何劳更问延龄药,必可同天地久长。尘中冈测上玄机,日月忙忙速似飞。闲境不能精妙道,疑情谩说六铢衣。洁志清斋仰昊穹,九天云雨正濛濛。都缘学道心无定,岂是灵仙秘尔功。悬鉴高明鬼亦愁,方知研丑更玄幽。恒持大道真空理,清静烟波可自由。遥观极自望云头,碧海波澄瑞日浮。霞彩连天长不断,须凭仙子叙踪由。大众仙坛几万秋,碧云拖翠照昆丘。抱书童子无言话,笑阻迷情不解愁。紧峻焚修彼自知,天嗔不许乱施为。真心实行终归德,善事缘多恶可悲。照烛灵源理甚长,直须清净有馨香。俱含万像人难见,郁郁黄花翠竹光。功成一旦等闲休,岂信升沈满眼愁。莫道盈虚干甚事,天仙灭静镇常幽。玉殿金扉百道光,回旋隐密对朝阳。世人不悟幽深理,却说浮生事久长。坚心不退道皆同,元始天尊大教通。多是世人迷自惑,岂能容易见仙踪。乾刚展转运阴阳,一味清虚道不忙。玄妙永通天地久,未言大海变田桑。一年去住几周游,日月高悬万亿秋。但好心求方外境,勿教妄想没刚柔。道在希夷不易寻,忘言息虑便知深。黄金白玉将何用,争比灵源一寸心。蛮夷夷必尽无知,上圣功成亦化之。大道须归真见性,灰心达善即为师。照耀乾坤大道光,神仙隐见不相妨。非凡非圣能回向,始信三天日月长。天门地户秘机深,谁测玄微妙理心。唯有丹田身外境,清虚恬澹影森森。慕道虔心仰翠微,玄关寂寂少人知。不求世宝兼名利,始悟无心合道时。故无形像显教寻,隐秘踪由自古今。妙法不传经上字,玄门消息冈知深。浮生好道勿虚忙,鍊药修行事久长。轻举不由他假借,一登清境入仙乡。能知养性道中求,须要虔祈事转幽。通达远开明了悟,一真守静万缘休。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惟思利己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心专慕道真空法,恬澹清虚好到头。如此修行皆尽达,十洲仙侣道相求。初分上下顺阴阳,草木浮生地久长。日月星辰随大道,天心便是法中王。治世求归济物功,希夷入我道情中。从头日日被烦恼,烦恼思量总是空。五色云烟聚十洲,蓬莱海浪压鳌头。化成宫阙遥瞻礼,大众神仙玉洞游。人愚学道谤神仙,岂达虚无物外缘。多是六情贪爱障,更兼朝暮不心坚。冲和道德勿相违,圣事超凡好仗依。但有阴功存世界,何疑白日化身飞。寒销暄盛同天色,花柳逢春谁不惜。几许人心达久长,光阴知道留难得。经到玄科大法中,先持道德济阴功。三清有路人难到,但守虚无一径同。细月衔山似玉钩,先陈踪迹问瀛洲。从来万劫垂名在,王母行天得自由。逢春便见野花新,往覆闲忙旧路尘。轮走足轻多少意,世途常似梦中人。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世俗忙忙似海深,愚迷岂解圣人心。分明教法生虚妄,慵鍊归真不易金。莫问仙家不死乡,泥丸秘密隐身光。华池禹润无拘束,勤习通流看上方。圣人弃智妄中寻,质实先明朴在心。坦荡玄门常不达,那非那是秘源深。修持须是要精专,常恐他人业类牵。莫把我言为戏弄,轮回断定不迁延。救物功深好自持,知之修鍊善心为。神仙岂谓人间惜,自是迷流识见卑。语言端谨易求寻,己是他非祸返侵。忠信先修销大伪,何曾鄙隔圣缘心。报应从教见祖宗,先持清静后论功。红莲花出青泥里,方信仙凡道本同。任从寒暑镇常侵,一气韬藏万种心。堪笑愚痴浇荡甚,却非淳朴不幽深。

地理啖蔗录

《地理啖蔗录》是由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风水学大师袁守定编撰。书中广录博辑,旁征博引,用各种例证,从阴阳五行与龙脉的关系、龙脉各穴的形状及其扦葬后的吉凶等方面论述了堪舆风水原理,是堪舆“形派”中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集大成之作。“啖蔗”就是“吃甘蔗”,作者认为,研习地理堪舆之术,就如同吃甘蔗一样,虽然开始吃的时候可能有些艰难,但是越嚼越甜,越学越有味。《地理啖蔗录》图文并茂,简明实用,是学习风水堪舆的入门必读教材。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四九

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棒如雨点,喝似雷奔。衲僧门下,无著这破草鞋处,经律论又向什么科中收。移高就下,有个商量。白昼长,松风凉。

偈三首 其二

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但了归源性,何愁方便门。

达摩多罗禅经

原名《禅经修行方便》或《修行方便禅 经》,亦作《修行道地经》《不净观经》。佛教经典。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义熙六年(410)或七年(411)译出。介 绍罽宾高僧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佛陀斯那)的禅法,而以佛 大先的禅法为主。佛大先受禅法于婆陀罗,婆陀罗受学于 来罽宾的天竺僧达摩多罗,而达摩多罗所传属上座部禅 法。主要讲五门禅,或称五停心,指不净观、慈悲观、界分 别观、因缘观、数息观。

十离诗 鹦鹉离笼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诸刹以水激硙磨殊可观为赋此诗

叠石壅寒派,湍流泻回溪。谁将方便智,成此妙圆机。轮辐互高下,波涛郁翻飞。磨牙递旋斡,硙杵纷昂低。玉粒已粲粲,琼花亦霏霏。虽存机械巧,利泽成博施。试语汉阴老,使知浑沌非。惟当善用心,功与天地齐。

闺情(为落殊蕃陈上相知人) 其三 闺情

祗今桃李正堪攀,所恨枝高引手难。原君垂下方便叶,袖卷将归看复看。

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 其一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传经拾科第,綵服匝庭轩。韡萼专方面,良弓补谏垣。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

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传经拾科第,綵服匝庭轩。韡萼专方面,良弓补谏垣。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里仁巾几寂,遗懿满瞻听。济美圭璋质,流芳琬琰铭。纸灰霏似雪,巷泣洒将冰。念念存伽释,超超拔九冥。

偈三首

灯笼忽尔笑咍咍,如何露柱亦怀胎。天明生得白头女,至今游荡不归来。这冤家,好归来,黄花与翠竹,早晚为谁栽。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但了归源性,何愁方便门。露柱将来作木杓,旁人不肯任从伊。木杓将来作露柱,撑天拄地也相宜。

1 2 3 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