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原乡人
短篇小说。钟理和著。收入1976年11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钟理和全集(卷二)》。小说真实具体地抒写了“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的爱国情愫。它着重叙述主人公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幼年时他从奶奶那里得知自己是原乡人,从大海那边的原乡,坐船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他发现原乡人都神奇、聪明、坚毅、沉着,令人钦慕不已。年事渐长,他从经常到大陆去经商的父亲那里得知,原乡就是中国,原乡人就是中国人,原乡和台湾一水之隔,他终于寻到了自己的根。他从倾慕祖国的二哥那里受到真正启发;了解到原乡的真实情景。那里有美不胜收的古老文化,有赏心悦目的名山大川,还有决心抗战到底的父老兄弟。二哥回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救国斗争。他在二哥的召唤和鼓舞下,也踏上了回归原乡的征途。这篇有长篇小说架构的短篇小说,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它细致地描写了台湾人民的觉醒过程,自然亲切,层次清晰,质朴感人。作家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原乡人”的群象。以日本人的凶残剽悍、来反衬“原乡人”的善良淳朴,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1980年台湾文艺界把小说《原乡人》改编成传记影片,以纪念钟理和先生在文学事业中“震烁的,撼人心弦”的卓著贡献。
题中庆学庙壁二首 其二
素王万世师,国经有常祀。滇南古荒服,荐祼岂异礼。王宫正南面,温厉思敬止。豆笾具威仪,登献何纚纚。升歌永齐商,琴瑟散宫徵。共言唐法曲,岁久复惉懘。陋邦何足徵,居夷圣所儗。于皇人文化,道大孰与比。六经如日月,洞照无远迩。叙秩敦彝伦,百王同一轨。邈哉天何言,悠悠政如此。
西苑诗十首 万岁山
葱郁倚青天,微茫散紫烟。祖瀛符帝宅,泰华镇王川。树里西山对,花中北极悬。登封非远幸,三祝配尧年。碧苑西连阙,瑶池北映空。象垂河汉表,气与斗牛通。鲸跃如翻石,鳌行不断虹。苍茫观海日,朝会百川同。堞绕门双辟,梯悬殿一攀。飞甍承宝盖,列牖转瑶环。松古盘云翠,苔新带雨斑。三杨赐游数,稽首忆天颜。碧池悬帝阙,琼岛入仙家。洞口流云气,星涛涌日华。桃源虚岁月,蓬海复尘沙。绣殿游天女,燕支映夕霞。凤殿临瑶水,龙舟锁白云。楼台疑上汉,箫鼓忆横汾。池岂昆明凿,波犹太液分。昔年浮万里,兰桂咏缤纷。辇道山楼直,宫园水殿低。碧荷春槛出,红药晚阶齐。钓石蛟龙隐,歌台鸟雀啼。翠华当日幸,花木五云迷。金堤回北拱,宝殿乐西城。舂急奔湍上,梁危架石行。池龙蟠九岛,苑鸟下层城。帝豫因民事,长杨愧颂声。灌木晴湖合,高花午榭移。尧茨元不剪,周稼欲先知。雨露悬蓬径,风云护竹篱。九重欢豫地,仿佛见龙旗。云梯盘石迥,水洞穴山深。龙壑春雷斗,鲛宫昼日临。璧金翻竹色,槛玉落藤阴。谁作梁园赋,还来奏上林。曲台通太乙,复道肃钩陈。虎旅归营久,龙光绕禁新。柏梁开日月,蓬阁接天人。汉帝崇文化,赓歌奉紫宸。
北风扬沙录
书中记述了女真族的由来,契丹耶律阿保机征服女真各部后管理措施,女真人生活的环境、气候、习俗、衣食、物产以及社会的官制、兵制、法令等内容,是了解女真族早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北风扬沙录》留传至今的文字不过一千余字,但所记熟女真、生女真的情况十分详细。对于女真的语言,作者还用汉字记录了五、六组,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早期女真语言的第一手资料。女真所建金朝,曾统治我国北方地区长达119年(1115—1234年)。其疆域不仅远拓外兴安岭、库叶岛,而且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也有所建树。
御定孝经注
福临御定,蒋赫德纂注。1卷。顺治十三年(1653)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清世祖福临以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帝王全面接受汉文化熏陶,深悉以传统道德治理国家之重要,决心以孝治天下。该书之出版、颁行,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治国思想。书前《御制孝经序》阐述孝对国家、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作者说:“朕惟孝者首百行,而为五伦之本,天地所以成化,圣人所以立教,通之乎万世而无斁,放之于四海而皆准。至矣哉,诚无以加矣!”但就是这样一个十分严肃、十分重要的问题,却与人人息息相通,“其渊源实本于因心,溯厥初生咸知孺恭,虽在颛蒙即备天良”。因此,“位于尊卑,人无贤愚,皆可以与知而与能”。是人生固有的本性。它是在身体力行中实现,“非语言之间所得而尽也”。虽然孝植根于人心,但“觉世之功必赖夫圣人之训”。只有在圣贤启迪之下,孝方能成为自觉之行动。孔子之《孝经》便是因此而作。作者又说,自己在治理国事之余,曾再三研读,认为《孝经》一书,“其言近而旨远,理约而该博”,可为立身行道、移风易俗所遵循,“诚万世不刊之懿矩,百圣不易之格言”。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不可一日阙者”。但自汉朝以来,为该书诠释作注者日渐增多,却往往不得要领,良莠俱存,于孔子作经之本意,均有未当。有鉴于此,乃纂辑此书,“集古今之注更互考订,其得中而窾綮者采辑之,其妄逞而臆说者删除之”。同时于“流览之余,时获一是或足以补未发之蕴者,辄为增入,聊备参观”。以达到“发矇启锢,四方亿兆咸知效法,而允迪共底于大顺之休焉”的目的。通观全书作者之目的达到了。该书共18章,约1万余字,每章之下均以一句话点明主旨。正文则以简洁之词注释析义,清晰明确,甚便阅览。《四库全书》提要称该书“用石台本不用孔安国本,息今古门户之争也,亦不用朱子刊误本,杜改经之渐也。义必精粹而词无深隐,期家喻户晓也。”这是对该书特点的恰当评论。
续夷坚志
金代文言志怪小说集。金元好问(1190—1257)撰。四卷。好问有《遗山先生诗集》已著录。此系元氏继宋代学者洪迈《夷坚志》而作,成于金末,七万余字。素材多来源于金代北方民间传说、趣闻轶事,包括神怪、奇异、世俗、名胜古迹,甚至医药、科技等二百余条,多具金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四库全书》谓为二卷,通行本仍为四卷。今存清嘉庆大梁书院本,道光《得月簃丛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解放后,有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点校本。《续夷坚志》远绍干宝《搜神记》,近承洪迈《夷坚志》,着意搜奇志怪,属于小说笔记。
看破不说破
在生活中,对于身边人做出的不妥之事,有时我们会一眼看破其本质,但是碍于对象、场合和时机,并不合适说破,否则,既容易让人下不了台,又可能伤了情。在胡适逝世五十多年的今天,依然兴起“民国热”“胡适热”,这表明那一段不曾走远的历史令人神往,而来自胡适的声音也足以令国人百年聆听。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沁园春·感事
千古江山,三五英雄,谁最铮铮。算曹瞒横槊,徒逞权术,秦皇按剑,犹恃长城。杀吏黄巢,称兵李闯,倒为人间弥不平。完人少,问人民战士,强半无名。而今时运递更。看海上、新潮正沸腾。恰列宁主义,分来赤县,普罗文化,播及编氓。火涨熔岩,风鸣秋瀑,如此雄怀作远征。从今后,论古今人物,别具权衡。
看不见的城市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中的55个城市故事,显示了城市的秘密,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是柔软的,它吸纳众多,无所不包,始终是希望的体现,又是郁积负罪感的源泉。《看不见的城市》小说的历史背景带出真实存在过的两座城市:忽必烈帝国的都城和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这两座城市的对峙显示了城市作为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同的价值。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用古代使者的口吻对城市进行了现代性的描述。连绵的城市无限地扩张,城市规模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感受能力,这样的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了。这就是后工业社会中异化了的城市状态,而这种状况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题中庆学庙壁二首
世皇昔仗钺,汎扫开八垠。兹方迩彭濮,同气皆吾人。祥曦洞幽闇,化雨清炎氛。哀尔穷发黔,煦以天地春。魋卉袭冠带,鸟语同书文。迩来六十载,含哺知尊亲。人心异禽犊,适性非难驯。吾闻古王政,不以土役民。季世乃夸夺,畦町逾纷纷。七纵昧柔远,降女伤王尊。吾元有至德,万古钦皇仁。素王万世师,国经有常祀。滇南古荒服,荐祼岂异礼。王宫正南面,温厉思敬止。豆笾具威仪,登献何纚纚。升歌永齐商,琴瑟散宫徵。共言唐法曲,岁久复惉懘。陋邦何足徵,居夷圣所儗。于皇人文化,道大孰与比。六经如日月,洞照无远迩。叙秩敦彝伦,百王同一轨。邈哉天何言,悠悠政如此。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后期一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撰著,经洪秀全逐条批阅后颁行。主要内容: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要自大至小,自上而下,权归于一”。反对下面结党联盟,反对离心倾向。要达此目的,关键在于用人得当,并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发展交通运输业,修铁路、公路、河道,行驶轮船,办邮政;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险;奖励民间开矿、制造火车轮船及其它发明。文化风俗上,主张设学馆、医院,办公共福利事业,反对封建迷信和腐败习俗,严禁鸦片;提倡“文以纪实”、“言贵从心”,反对“古典之言”。外交上,主张自由通商,交流文化,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内政。文件中有些内容表明洪仁玕对侵略者认识模糊,脱离斗争实际,对这些条目洪秀全都作了批示,加以修正。对其余绝大部分都加以肯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洪仁玕不仅重视吸收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政策,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人,对后人有启迪作用。但在当时这些思想离太平天国革命实践太远,不能反映农民的迫切利益和要求,因而这一方案不仅无法实行,也没有对太平天国产生重大影响。此件现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二册。
尔雅注疏
诗文注。相传为周公所作,孔子及其弟子增益。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一卷。璞(276—324)有《山海经》已著录。昺有《孝经正义》已著录。《尔雅》为中国最早以释义为主专门用以解释经传文字的著作。汉代立有《尔雅》博士,唐代写为“十三经”之一。“尔,近也;雅,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故名《尔雅》。(汉刘熙《释名》)取义于对经传文字之训诂,宜近于雅正,以合原义。秦代焚书,而汉代尚经学,训诂之学遂兴。《尔雅》训诂多与《毛诗训诂传》相通,但无毛诗精确,所论制度又多为周制,故推知可能去古未远,写在《毛传》之前,当成书于战国,又经汉儒补益。书按辞条义类分为十九篇。对当时解经(特别是诗经)及后世训诂学影响极大。邢昺《尔雅疏叙》谓“东晋郭景纯用心凡二十年,注解方毕。甚得六经之旨,颇详百物之形,学者祖焉,最为称首。其为义疏者,则俗间有孙炎、高琏,皆浅近俗儒,不经师匠”,而他自作义疏“考察其事,必以经籍为宗;理义所诠,则以景纯为主。”并经集体讨论而定稿。撰疏比较审慎,其书流传亦广,对了解古代文化、文学、文字学,皆有文献价值。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
曹将军
将军精悍姿,齿齿碎铁石。在昔童稚中,但闻饱经术。纵横骋柔翰,丹雘间金碧。有司塞明诏,敝邑屈词伯。芹香春水生,冠玉侍重席。脱略章句陋,搜抉穷理窟。未及文化成,其如王土窄。丈夫报主愿,岂必蒙清秩。苍然请去位,满面秋栗烈。纠合熊虎群,旌旆扬广陌。正当摩厉閒,一鼓拔勍敌。屯兵沔水源,千里斧截截。浩荡排烟旻,西极安屼嵲。奈何国无人,腐儒秉旄钺。赏予入私门,金汤授盗贼。公时奋臂争,反遭献玉刖。三军视马首,痛哭下天壁。功成坐龃龉,愤怒须插戟。中宵拔剑起,肃肃整劲翮。吐气风云生,搴旗陷坚列。贯穿死生地,蹀血天地黑。势虽众寡悬,形未雌雄决。路穷断首尾,众尽乃手格。岂知龙虎逝,黯淡山川色。百万尚震惊,呜呼死诸葛。长城但自坏,千里痛稠结。肉食无远谋,野史有直笔。酒酣歌节士,皛皛霜日白。
人心与人生
当代中国文化史家梁漱溟关于探讨人生问题的学术专著。全书21章。主旨在于从文化史角度论述人生哲学,人心的实质与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认为 “人心,应当是总括着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而说” 。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应当从其机体内外两面来看它。所谓对外一面即: 人在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即有所感受,复有所施为,既有所施为,复有所感受的那些活动能力。作者认为自己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3期,第1期便是近代西洋这一路。从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后来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第2期。从印度出世思想卒又转归到中国儒家思想,便是第3期。认为 “古东方文化如印度佛家、中国儒家,均是人类未来文化之一种早熟品; 因为不合时宜就耽误 (阻滞) 了其应有的 (社会) 历史发展,以致印度和中国在近代世界上都陷于失败之境。” 在中国古代,儒墨两大学派是相反的。墨家是实利主义者,只从意识计算眼前利害得失出发,而于如何培养人的性情一面缺乏认识。儒家则于人的性情有深切体认,既不忽视现实生活问题,又能照顾到生命深处。还认为,“儒家始终站在人生立场上,而印度佛家则否定人生”,超越乎人生立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以享受丰厚的净饭王太子,即有室家之乐乃弃家远走者,深有感触于人生问题而必求其解决也。此一大心大愿非生命本性向上奋进不已之表见耶?夫亦曰人类要求彻底认识其自己而已,岂有它哉! 作者指出 “孔孟论调太高,只能期之于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之共产社会。” 一般说来,在社会生命一面之所谓道德既要在尽伦,而人与人的关系随历史发展和各方情况却不一样,则以适合其时其地的社会要求为准。一时一地社会虽不相同,但从宇宙大生命来看,要求秩序稳定 (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又要求有所前进 (改良乃至革命) 却是同的。当需要稳定时,力求有助于稳定的行事,当需要改革时发动改革,那便合乎时宜,便是道德。
于武昌怀献吉五十韵
岂是乘桴客,栖栖鄂水阳。故人多放斥,吾道转凄凉。宠辱今如此,沈忧不可忘。隋珠元按剑,荆璞自离殃。似尔青云器,谁言世网伤。王风纷坠地,冥契独升堂。逸拟曹刘驾,清联沈谢行。列星分汉署,白雪映仙郎。能使尚书重,深扬国士光。在公勤夙夜,于古准羔羊。侧席遭仁圣,求言渴禹汤。靡躬怀骨鲠,有疏削豺狼。那信黄金铄,萋然贝锦张。孤诚回日月,万死出风霜。直道焉辞辱,庸夫或笑狂。始知天德广,曲纳海流长。贾谊犹投楚,邹生故泣梁。如何捐虎口,忽已讶云翔。我识从偕计,观风美大唐。谬通仙籍末,赐对玉墀傍。食粟真为窃,河清讵有常。宁论供黼黻,祗尔奉趋跄。乃遘同心彦,陪游古艺场。夜间堪秉烛,日旰尚含香。莫逆谈恒剧,从容寝不遑。允求谐比兴,端可发宫商。疏越宜宗庙,华虫傍衮裳。渊衷深礼乐,文化蔚岩廊。岂谓奄徂落,还应厌治康。双倾泰陵泪,俱断杞人肠。赤子居犹喘,苍天意叵量。河山开紫气,符瑞转宏纲。渐历舆图远,欣瞻帝座昌。声灵扫乌合,英德迈龙骧。姬旦匡周室,相如侍武皇。俄看霾雾郁,半觉老成亡。鳞逆撄须毙,乾行断自刚。内林鸱啄吻,丹阙彗浮芒。逐客无宁迹,穷途不裹粮。厉阶生枳棘,芬饵挂鸾凰。西去仍秦苑,南归定汴乡。惊飞怜带缴,欲往叹迷方。忆向青门别,重凋季月芳。几时申契阔,繇此卜行藏。太洁为身累,虚名与世妨。悲歌空肮脏,中路惜彷徨。潜伺亨阳复,终焉履善祥。达人聊曲蘖,隐士且庚桑。鸿雁纡关塞,江流极楚湘。遥知怀逐侣,一为奠椒浆。
全闽诗话
诗话。清郑方坤编。十二卷。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属福建)人。雍正进士,官兗州知府。博学多才,好网罗文献。著有《经稗》、《补五代诗话》等。此编荟萃闽(福建)人诗话,及其他有关于闽之诗。全书十二卷,计六朝唐五代一卷、宋元四卷、明三卷、国朝(清)一卷、无名氏及宫闺一卷、方外一卷、神仙鬼怪杂缀一卷。所收自以福建诗人为主,“亦有非闽人而关涉闽事者”(《例言》),计约七百馀家。此书是地域性的诗学论著。所论均为闽籍诗人或与闽地有关诗人之作品。闽地开发远比中原晚,隋以前的诗人,书中仅录郭璞、谢朓、到溉、江淹等四人。而且郭等并非闽人,只是与闽有关。可见当时闽中文化之落后。唐以后闽中逐渐被开发,诗人也多了起来。
西伯利东偏纪要
又名《伯利探路记》。边疆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不分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此书系光绪十一年(1885),作者奉召密访东西伯利亚原属清朝的领土,包括自海兰泡至黑龙江入海处,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下游的广袤地区。五月九日至十一月六日,历时一百二十九天,行程一万六千余里,收集到一百一十八条重要资料,十二月成书,五万七千余字。前有作者《上希元禀文》,后附军机处、吉林将军奏折三件。均系清末中俄关系重要文献。正文所记一是军事地理,以俄军分布、武器、弹药、粮食储存、兵工厂、医院为主。二是经济地理,包括气候、水土、森林、农作物、工矿产品、水陆交通、电讯、城镇港湾、商业贸易等。三是民族地理,详载赫哲、尼夫赫、乌第改、鄂伦春、汉、朝鲜、俄罗斯等民族居住地域、人体特征、经济、文化、风俗、人口户籍数目等。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该地区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专著。不仅考察永宁寺碑,并有首次拓制碑文之举,十分重要。宋将牛皋、王贵和一些汉族名人后裔定居东西伯利亚的记载,首见此书。其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深为国内外史学、地理学、民族学专家所推崇。有《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 《辽海丛书》本。李文信批注(附1985年《辽海丛书》后)可供参考。又收入丛佩远等新编《曹廷杰集》198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古微书
三十六卷。明孙瑴编。瑴字子双。中国古代阴阳数术及谶纬迷信之学流传颇广,自隋禁图谶以后,其书大多不传。宋代只有易纬数种,至明代,所能得见者更是寥寥无几。瑴曾杂采旧文分为四部,统称“微书”。一曰“焚微”,辑秦以前逸书;一曰线微,辑汉晋间笺疏;一曰阙微,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一曰删微,即此书。至清代,前三书已不存,只存删微,便独当微书之名。珏从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书志及《太平御览》、《玉海》、三通等书中所援引的有关内容进行辑录,或数段、或数行、或数句,确定其先后次序,使诸纬书虽难见全貌,却也有了大致轮廓。包括《尚书纬》、《春秋纬》、《易纬》、《礼纬》、《乐纬》、《礼纬》、《论语纬》、《孝经纬》、《河图纬》、《洛书纬》。因此书文句艰涩,理甚难明,所以在每卷之前均有小引为之论次,卷中篇目有难以明了的,均以数语疏释,本文有古注的,录其原文,没有原注的,缀附异说为之旁通,对了解古代谶纬之学等文化现象颇有益处。但此书也有不少缺陷,其一,辑录有误,如把伏生《尚书大传》中的《洪范五行传》列入《书纬》,认为是大禹之作,显然错误。其二,遗漏颇多。如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五行大义》等,去隋未远,收录颇多而珏书未见。其三,所采各条,具不注其所录自何书,无以考证。现存有《删微》三十六卷,其一为明崇祯刻本,其一为清抄本。
西湖佳话
清代话本小说集。全称《西湖佳话古今遗迹》。16卷。无名氏撰;题“古吴墨浪子搜辑”。有康熙十二年(1673)金陵王衙精刊本,卷首有西湖全图1幅,西湖佳景10幅,用五色套板印,极精美。又有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卷首有乾隆十五年东谷老人序。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了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新一版。全书均以西湖名胜为背景,叙述了16个人物的故事。各自成篇。合为16篇。书中记述的16个人物可分为5个类型:一类是抗敌保国的英雄于谦、岳飞,他们一个生于西湖,一个葬于西湖,英勇反抗民族压迫,终因诬陷被杀。一类是文学故事人物苏小小、文世高、冯小青、白娘子、他们生于西湖,长于西湖,为了爱情进行了执意的追求,有的悲惨的结束了生命。一类是隐居的林逋、骆宾王,他们全都隐于西湖,不趋炎附势,有着极高的文学才华。一类是道教和佛教中的人物:葛洪、济颠、远公、圆泽、莲池,他们全都活动于西湖。一类是白居易、苏轼、钱镠,他们全都在杭州主过政,为西湖的建设建立了功绩,西湖也留下了他们的不朽佳作。这部小说集的作者不肯蹈袭前人,全书大都根据民间传说进行创作,情节完整,故事性较强,告诫说教的意味相对较少,笔调干净、朴素,时时流露出对美丽湖山的热爱。此书流传颇广,日本在文化元年(1804)曾有刻本《通俗西湖佳话》问世。
贩书偶记
目录书。孙殿起撰。1936年孙氏借闲居排印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附书名、著者四角号码索引。1982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重印,附雷梦水《正误并补遗》,较为完善。孙殿起,撰《贩书偶记》、《丛书书目拾遗》、《清代禁书知见录》等,均为学术界重视。本书是孙氏经营古书时随笔记下的古书经眼录,其收录的基本原则为:凡见于《四库全书总目》者概不入录,有之必卷数互异者;非单行本不录,间有在丛书中者,必系初刊单行之本或抽印之本。全书20卷,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书记书名、卷数、著者、版本。著者冠以籍贯。部分书对内容有简单说明,为读者提供必要资料,如《醉爱居印赏》2卷,著录:“王睿章篆、徐逵照校订,乾隆辛酉刊。并附考篆文刀法,笺释字义。结构谨严。”版本一项,有些书对牌记、装潢、版式亦有简单记述,如《补后汉书艺文志》4卷,著录:“番禺侯康撰,无刻书年月,约光绪间刊,据封面背后题菜香室丛书第四集之三则,版心刊有训纂堂丛书贵筑杨氏刊十字。”本书著录的图书大部分为清代及辛亥革命后至抗战前的传统文化著作,达1万余种。从著录范围和数量看,相当于《四库全书总目》的续编,可视为清乾隆以后的著述总目。本书基本上是普通本线装书目录,但兼收清及近人的稿本、钞本。如“《尚友记》无卷数,江都汪喜荀撰,底稿本。”又如:“《艺术汇谱》1卷《续补》1卷,大兴翁方纲辑,传钞本。”因此,本书又可视为清及近代的版本综录,是查找清及近代古书版本的重要工具书。自1936年出版以后,作者又积累资料6000余条,卒后,助手雷梦水整理成《贩书偶记续编》20卷,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体例一仍前编。合两编所得,达1.6万余种,已远远超过《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与存目的总数,保存了极为丰富的清代以来古文献资料,在版本目录史上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