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元素再邀同赋
载酒何人肯见临,情于老伴莫嫌深。诵君词赋疑仙去,笑我功名付陆沉。且可闭门留客饮,不知拥膝是谁吟。幅巾趁取春犹在,来听黄鹂唤午阴。
送徐圣可十首
此州斗大故为悭,金印如之足解颜。他日低头看屈肘,亦思王老住胡湾。元素当年会子瞻,山三百叠故依然。风流文采徐杨并,所欠宾朋似往年。君玉风标世所希,日临小阁瞰清池。君来已隔元丰梦,鹭静鱼寒尚往时。一陈一叶此横飞,飞到清霄总不迟。东海月轮今又满,履綦安稳上丹墀。吾知昭德眼通明,君与渠家最有情。何况蜚声满黄阁,定应倒屣笑相迎。君到长安见侍郎,定咨老子鬓毛苍。为言薜荔藤边事,一局棋收又一觞。文康伯仲见昌黎,传到云孙又过之。君见小坡应记忆,近香亭下啜茶时。东望苕溪想月卿,尚怀泉石养精神。倘于归雁亭边见,为道阳关有故人。宝溪同社两齐年,一落江湖一上天。试问吾兄应好在,何时再拜玉阶前。卷雪楼前欲放船,沧浪亭上且扶肩。他时一月同千里,江汉吴淞共拍天。
道德会元
2卷。元·李道纯撰。此书原题“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述”。卷首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自序,称:历代研究注释《道德经》之书,诸家解义,多“私意揣度,所见不同,各执一端。惟《河上公章句》、紫清真人(白玉蟾)《道德宝章》颇通”。书中于《序例》中设置“正辞”和“究理”两项。“正辞”以《河上丈人章句》白文本为主,将各种《道德经》注释本之差讹列出,凡大同小异者达200余处。“究理”则将各家解义与《老子》义理不符者表出,举异同谬误十余处,以此冠于经文之前,意在使后之读《道德经》者消除异同之感。关于本书对经文注释意图,其序云:“将正经逐句下添个注脚,释经之义,以证颐神养气之要。又于各章之下,总言其理,以明究本穷源之序。又于各章复作‘颂’,以尽明心见性之机,至于修齐治平,纪纲法度,百姓日用之间,平常践履之道,洪纤巨细,广大精微,靡所不备。”故总名曰《道德会元》。书中大抵以儒、禅解《老》,注多儒义,颂近禅偈。后世学者对此书能分析诸家异同,博采众说,且无偏执之弊,予以好评。其书有元至正、明初及明弘治十年(1497)等多种刻本。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内外伤辨惑论
三卷。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保定)人。幼好医药,从学于名医张元素,尽得其传,对《内经》、《难经》等医籍深有研究,脏腑辨证经验丰富,对脾胃内伤机理有所发挥,人称“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虽为张元素之徒,其名却出于元素之上。对中医理论贡献极大,故后世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撰有《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书。此书成于金正大八年 (1231),刊于宋淳佑七年(1247)。共二万七千余字。此书发明内伤之证有类外感,对内伤和外感两大病类,从病因、症状、脉象、治方等方面作了详细辨别。上卷为辨别阴证和阳证、辨别脉象、辨别寒热、辨别外感八风之邪、辨别手心手背、口鼻、筋骨四肢、头痛、辨别气少气盛以及劳役与中热等证的分析与鉴别共十三篇,中卷论饮食劳伤、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论等;下卷为用药宜忌,附内伤用方等。李氏医论大旨以脾胃为主,故特制补中益气汤,专治饮食劳倦、感冒等。李氏取法土生金、升清降浊,得阴阳生化之旨。认为“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营卫不守,诸病由之而生。”以脾胃气虚立论,除着眼于内伤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病症的辨证论治,同时李氏亦注意内外伤的辨证。此书为李氏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道门定制
道教斋醮科仪之章典。十卷。题道士吕元素集成,朱陵真隐胡湘龙编校。成书年代不详。撰者生平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该书十一卷。前五卷为南宋道士吕元素撰。元素作书于南宋孝宗时。后六卷为元素门人吕太换所补。太换作书于南宋宁宗时。据考证,该书第五卷中有大元国乡贯字样,殆元代刊刻,并有附益。本书卷首有淳熙戊申吕元素自序。其云至简易者道,而至详备者礼,凡人之所以事天者道也,因事天而起至诚之心者,有礼存焉,此圣人垂世立教之本旨也,然与繁简之间,当有所折衷而不可过也。又云道门斋醮简牍之设,古者止符篆朱章而已,其它表状、文移之属,皆为后世以人间礼兼考合经教而增益,设有定式,或者内容详备而失简易之旨,或失之卤莽而使敬事天者,无所考定,不惬其意,故校定编撰,略使适中,使人简易使用。卷六有自序言及校补情况和编校的目的,云定制遗于众醮奉道深信之士,因无善本考校自叹,但因师意不可辞,故爰加参考,与前五卷为全书云云。该书前五章所载皆斋醮中表状文牒及符箓,后五章兼录政和玉音长吟法事、短吟法事及道君自制道词等。每章、表、文、状、牒、简各有定式。如议全箓白简云:简箓功及幽冥不可具述,独张丽华尤为昭著。言诵经至九过,适当忏罪之时,遂简疏,则奏简当在功德成就之时明矣。近有方发奏之时,先取救苦符,尽焚以为亡者出离地狱,义有未安,盖抽魂自有文牒自简,当在传度时宣告,使亡者乘道场所作功德及愿持戒忏悔自新之力,然后奠简告下,十方赦罪释冤。自此方为出离地狱,上登朱宫尔。故经云:九幽地狱,众生闻北帝广为启请,心生悔过,愿求解脱,天尊方为说戒给符,此尤可处。又念咒篆符不为难事,但能篆二十面即可记忆,盖符咒意义相合故也。再如议表状:九皇请表,每位专奏一通,略入事言启事,以某月取某日某时设醮降真,以致望幸之意,不必全入愿意,其它众真中请状并土地三界等牒皆然。盖侍登坛行道,自有章词致祷尔,或醮事止作一通,请诸圣者止用请状为便,若表上列九皇号则不合格式。《道门定制》为宋以前道教斋醮科范之章本,是对宋以前紊乱醮科的审正。在道教科仪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该书收录于《正统道藏》正一部。
送元帅胡公往遂昌平寇
大将雄姿虎豹威,济时又起着戎衣。牙旗有象分行伍,铁骑无声听指挥。黄石一编参武略,孔明八阵合神机。此行尽把妖氛扫,笳鼓风清奏凯归。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甘。
送袁侍郎
天眷频年惜挂冠,谁令今日远长安。举幡莫遂诸生愿,祖帐应多行路难。去草岂知因害稼,弹乌何事却惊鸾。韩非老子还同传,凭仗时人品藻看。
送元帅移屯太仓
十乘元戎又启行,澄川老稚送倾城。北风吹转旌旗影,东海欢腾鼓吹声。桑麦千村无吠犬,波涛万里息奔鲸。新年凤诏催归觐,殿内金瓯覆姓名。
次韵俞仲基送原肃
白头相遇酒盈卮,弟劝兄酬两莫辞。难得雁行无恙日,稀逢马角有生时。且听今夕灯前话,何待明朝别后思。本是一般珠玉树,花开南北不同枝。
辰沅道中五首 其三
云起常从马足,风来或送猿声。一道红泉树杪,泠然挹濯神清。
泷中 其七
一泷烟雨一泷晴,泷口鸳鸯夹岸迎。风送猿声满城郭,行人忽起故园情。
咏风
摇摇歌扇举,悄悄舞衣轻。引笛秋临塞,吹沙夜绕城。向峰回雁影,出峡送猿声。何似琴中奏,依依别带情。
冈山树色
海边岛树自敷荣,根浸沧溟荫愈清。高干排云涵蜃气,疏枝漏月送猿声。寔殊华夏何曾见,种别图经不解名。极目遥天青未了,长年迢递送人行。
赋得万物静观皆自得
布教皇风性理寻,右文惠化无私临。清閒静省危微志,宴坐动观人道心。天地浑元肃气象,乾坤阖辟识书林。圣贤雅颂原无远,实在存神咏四箴。
辰沅道中五首
结伴曾贪一壑,驱车骤历千山。沾衣苍翠欲湿,行云流水同閒。谷口黄茅白雾,岩头绿树苍烟。山深禽语未识,时听抱叶鸣蝉。云起常从马足,风来或送猿声。一道红泉树杪,泠然挹濯神清。山下一村雷雨,岩前几阵风云。人在翠微深处,披襟涤尽炎氛。径转漫疑无路,林开忽复有天。立马层厓四望,山容雨过澄鲜。
泷中
舟子穿腰欲上天,下泷船笑上泷船。上泷争似下泷险,一片风帆乱石边。日日行舟穿乳窦,时时濯足弄萝川。青山两岸花相接,花里泉声应暮蝉。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百丈牵舟上瀑布,芙蓉乱落如烟雾。中流忽有石梁横,咫尺梅泷不可渡。上泷舟与雷霆斗,下泷帆共水帘飞。诸泷最是寒泷好,花底三秋雪湿衣。白头浪里山无数,两壁萝化飞满船。船与两崖为勍敌,下泷人助上泷牵。一泷烟雨一泷晴,泷口鸳鸯夹岸迎。风送猿声满城郭,行人忽起故园情。舟从潭底出天来,声似雷霆山欲摧。百道惊泉翠一石,波涛喷击几时开。峰峰白练挂天低,溱水萦回入武溪。日落渔舟不出峡,花中爱听鹧鸪啼。万叠奇峰接楚西,朝猿啼罢暮猿啼。三声已下征夫泪,玉笛何须奏武溪。一泷未过一泷来,细雨能添万壑雷。一日一泷行恐尽,篙人不用苦相催。
铜柱
丽江炎荒之锁钥,南控安南壤相错。距关一舍分茅岭,汉家铜柱高岝崿。伏波峻业何峥嵘,英风万古震寥廓。当日楼船下交址,疾扫狂童等残箨。二徵授首传京师,九真革面复疆索。郡县其地中土同,螳背安敢复张攫。五季陵迟世多故,部领邪行乃横作。宋元帅征屡无功,包荒无乃太孱弱。蛮夷犷悍本性习,朝廷驾驭藉方略。将帅岂乏英雄姿,推毂无能专委托。有明英公亦人杰,功与伏波庶相若。中官继镇求珠犀,纨裤握兵拥帷幕。遂令封豕肆狂噬,内地旁州恣侵掠。惜哉用武功不究,议祖捐之满台阁。爵予世及用羁縻,国威如斯亦稍削。今代圣神御区寓,六合以内并包络。况乃近地非辽绝,岁修贡职尤谨恪。我来行部视边徼,义取诸豫严关柝。顾瞻前烈迹未湮,来者树立当奋跃。肯念平生马少游,畏此毒气熏蒸瘴乡恶。
齐天乐
酒人燕市相逢处,秋清俊游酣畅。蜡屐乘春,征衣浣雨,来认桤林弥望。啼鹃度响。过卓女垆前,累君惆怅。草草莺花,梦梁莫作旧京想。空舲怨谣费泪,送猿声两岸,孤棹西上。蜀纸裁书,巴弦按拍,为报行人无恙。凭栏意广。傍鼓角严城,夜占天象。月没参横,少微星最朗。
送管元帅南征 其一
楚帆风一叶,此去几时还。日暮汉江碧,雨晴湘竹斑。边声连草木,野色动荆蛮。决策平徭后,归心北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