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蒙潘伯寅少宰饷群籍并示消夏六咏率成长歌跋于纸尾

长安六月积淫潦,键关卧病车罕过。欲藉古人起废疾,随身书卷携无多。伻来陈讯走流汗,瑶华循诵颜先和。发函突兀见精椠,如遇卢扁疗沈疴。诸公衮衮富述作,津逮末学犹江河。《消夏六咏》最奇崛,知君饕古穷羲娲。南皮张饮自矜许,邺中七子真幺么。何如锐精究篆古,取证经义功不磨。少宰斋中富藏弆,商周典物如星罗。抉扬土花发奇字,粟雨鬼哭群灵呵。吉金摹据良不易,康成误解凤尾娑。盉煮荐体本非镬,孙陆瞽说殊沿讹。希冯乃以盉为味,《玉篇》传后将谁詑。颉诵不作古文晦,弡释为张池为沱。京洛冠盖掩群雅,崡穆虽博难同科。沙南片石释者鲜,安世默识论不颇。获奋字谊本洨长,钩据脱尽前人窠。隐侯见之必狂喜,可惜宿草归山阿。古印累累亦典贵,嬴刘爵号能缕覼。持此上补百官表,淹贯岂让扶风娥。咄哉彦远不识字,胡言斫玉藐毋驮。石斋遗砚失复得,流传墨妙由东坡。群儿但宝香姜瓦,狗脚邺焉足诃。世间神物各有数,汉百碑砚归烟萝。吴会藏书甲天下,绛云传是扬其波。佞宋主人最后起,爱书成癖犹金陀。一廛百宋悉善本,况有涧翁相切劘。越来溪边石鼓吼,南中旧椠灰兵戈。君家赐书本充栋,一朝化去如龙梭。方今粲晏右文学,明堂黼黻登雅歌。少宰遍窥中秘籍,论思扃禁吟羔紽。月廪悉以置篇简,古绨鼊首熏沈螺。搉扬文史盍朋戠,躧履蹋残厅事莎。孤寒三百尽頫首,搜扬潜逸来槃薖。男儿性命在文字,一卷能寿非坎轲。牟首尽载士安序,传播奚止一刹那。走也浅学本肤受,石墨金薤空摩挲。观碑太学但自恨,鱮柳不辨成蹉跎。君今赠我宛委秘,贫儿暴富惭颜酡。惜我不寻比邻住,假观宝墨穷籀蝌。会当归去访林屋,禹书窃读惊蛟鼍。

明诗评

诗人传记与评论著作。明王世贞撰。该书四卷,前后各有自叙一篇,共收录明代诗人一百十八人,各人名下均列其小传及一段评语,亦有两人合一段评语者。卷一首列“李君梦阳”、“何君景明”、“李君攀龙”,其后自“徐博士祯卿”、“谢山人榛”以下,均称其官衔,未仕者称山人或布衣,唯前三人尊称为“君”,推崇备至。其评李梦阳称:“此道芜千馀年,至梦阳始辟之,社稷勋哉! 其诗如孙、吴用兵,奇正阖辟,变化不穷;又如苍鹘击空,云龙戏海,健急怪伟,种种入神。”评何景明称:“景明诗如太华芙蓉,秀出云表,朝霞贴水,灿烂万状;又如西施、毛嫱,工艺绝世,婉恋有情。气力少让李梦阳,烨烨动人,颇自不减。”可见其站在七子的立场,揄扬过甚。又如评杨基谓“如西湖柳枝,绰约近人,颠顿特甚,情至之语,风骨扫地”,评杨士奇谓“如潦倒书生,虽复酬酢驯雅,无复生气”,亦反映了七子对于台阁体的批评。总之,书中所评虽未必尽当,但作为明人评明诗,并代表了当时后七子一派的诗学观点,亦自有其资料价值。有《纪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拾遗录

一卷。 明胡爌撰。此为杂考训诂之书。共分六类,一论语,二孝经,三孟子,四小学,五经说,六俪考。援引采辑,颇有根据。如其小学类中,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知小篆非韧自李斯。……其俪考类中,论文考古,亦多可采。原书刻于明季,分为十卷,后版毁于火,其书遂亡。其裔孙得残缺旧本,加以考订复印,只为一卷。

颐和园词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联翩方召升朝右,北门独对西平手。因治楼船凿汉池,别营台沼追文囿。西直门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拂水回廊千步深,冠山杰阁三层峙。隥道盘行凌紫烟,上方宝殿放祈年。更栽火树千花发,不数名珠彻夜悬。是时朝野多丰豫,年年三月迎銮驭。长乐深严苦敝神,甘泉爽垲宜清暑。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丹陛大陈三部伎,玉卮亲举万年觞。嗣皇上寿称臣子,本朝家法严无比。问膳曾无赐坐时,从游罕讲家人礼。东平小女最承恩,远嫁归来奉紫宸。卧起每偕荣寿主,丹青差喜缪夫人。尊号珠联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别启琼林贮羡余,更营玉府蒐珍异。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但祝时平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五十年间天下母,后来无继前无偶。却因清暇话平生,万事何堪重回首。忆昔先皇幸朔方,属车恩幸故难量。内批教写清舒馆,小印新镌同道堂。一朝铸鼎降龙驭,后宫髯绝不能去。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复遘丞卿怒。手夷端肃反京师,永念冲人未有知。为简儒臣严谕教,别求名族正宫闱。可怜白日西南驶,一纪恩勤付流水。甲观曾无世嫡孙,后宫并乏才人子。提携犹子付黄图,劬苦还如同治初。又见法宫冯玉几,更劳武帐坐珠襦。国事中间几翻覆,近年最忆怀来辱。草地间关短毂车,邮亭仓卒芜萎粥。上相留都树大牙,东南诸将奉王家。坐令佳气腾金阙,复道都人望翠华。自古忠良能活国,于今母子仍玉食。宗庙重闻钟鼓声,离宫不改池台色。一自官家静摄频,含饴无异弄诸孙。但看腰脚今犹健,莫道伤心迹已陈。两宫一旦同绵惙,天柱偏先地维折。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平国统仍三绝。是时长乐正弥留,茹痛还为社稷谋。已遣伯禽承大统,更扳公旦觐诸侯。别有重臣升御榻,紫枢元老开黄阁。安世忠勤自始终,本初才气尤腾踔。复数同时奉话言,诸王刘泽号亲贤。独总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济艰难。社稷有灵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坐见弥天戢玉棺,独留末命书盟府。原庙丹青俨若神,镜奁遗物尚如新。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当时顾命臣。离宫一闭经三载,绿水青山不曾改。雨洗苍苔石兽闲,风摇朱户铜蠡在。云韶散乐久无声,甲帐珠帘取次倾。岂谓先朝营楚殿,翻教今日恨尧臣。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寡妇孤儿要易欺,讴歌狱讼终何是。深宫母子独凄然,却似滦阳游幸年。昔去会逢天下养,今来劣受厉人怜。虎鼠龙鱼无定态,唐侯已在虞宾位。且语王孙慎勿疏,相期黄发终无艾。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西鄙之任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辨理。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新治甬上居,閒逸安暮齿。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况复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和孙元规资政游园 其一

禁烟娱乐且须频,二月风光特地新。料得壶中无俗客,更闻歌者尽阳春。酒来花下斟琼液,茶向松閒碾玉尘。应笑谢安空寂寞,东山终日为何人。

和孙元规资政游园 其二

红作帘帷翠作裀,随轩歌舞一时新。未知醒者何如醉,且向樽前莫负春。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

和孙元规资政游园 其三

竹为篱落水为邻,草碧花红一径新。尽日欢声连绿野,满城和气入韶春。歌姬汗湿眉閒翠,舞妓香生袜下尘。酒阵诗兵皆大敌,未知元帅属何人。

和孙元规资政游园

禁烟娱乐且须频,二月风光特地新。料得壶中无俗客,更闻歌者尽阳春。酒来花下斟琼液,茶向松閒碾玉尘。应笑谢安空寂寞,东山终日为何人。红作帘帷翠作裀,随轩歌舞一时新。未知醒者何如醉,且向樽前莫负春。烟重柳梢寒蘸水,日高花径暖生尘。自从三月芳菲后,误入桃源又几人。竹为篱落水为邻,草碧花红一径新。尽日欢声连绿野,满城和气入韶春。歌姬汗湿眉閒翠,舞妓香生袜下尘。酒阵诗兵皆大敌,未知元帅属何人。

蜀山剑侠新传

《蜀山剑侠新传》,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作武侠小说,叙述富家子弟孙同康拜师访友途中,遭盗党追杀,几遭不测,幸得异人解救,并喜得宝剑、宝镜、宝铲等物,勇斗妖人、妖僧,并与其他几家前世好友劫后重逢,在洞庭斗法中歼灭妖人,最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其中贯穿孙同康与前世妻子、女仙孙毓桐的缠绵情事。该书语言简洁、华丽,情节生动、离奇,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讲述故事的超凡能力。民国三十六年三月,上海百新书店出版第一集;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出版第四集。西元1998年8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四十六卷本《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蜀山剑侠新传》与《武当异人传》、《武当七女》合订为第十五卷。

史记四库本

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著。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中。此外有明南、北监本,汲古阁本和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是清朝后期较好的本子。四库本《史记》系根据殿本《史记》抄写而成,分为正文、索隐,正文为司马迁所著原文,其中“楮少孙曰”是司马迁以后汉元帝时期的楮少孙所写。索隐为唐代司马贞所作,其包括节录《竹书纪年》的记载以佐证或互见。对地理名词、典章制度和语句音意的解释等。四库本《史记》正文前还有有清高宗(乾隆帝)御撰的序和四库馆臣所作的《四库全书提要·史记》。

全金诗

金诗总集。74卷。清人郭元釪编,康熙五十年(1711)奉敕重篇。本书全名为《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书前有康熙五十年玄烨御制序及郭元釪序。玄烨在序中说,久欲得金诗之全,以补《金史》之所未备,卓然成一代之书,“会有《全金诗》之进,遂命更加搜缉,凡金人集之断简残篇,皆令附以入”。郭元釪序中申明本书的经纂过程,他说,自早年读《中州集》,就十分喜爱金诗,认为金诗“清真淡宕,有宋诗之新,而无其鄙俚;有元诗之丽,而无其纤巧。文质得宜,正变得体”。为求金诗之全,郭元釪据《中州集》进行了增补。《中州集》收入诗人240多位,诗1980余首。郭元釪辑《全金诗》,收入的金代诗人为365家,增120家;所入的诗5544首,约增加3560首。《全金诗》有“卷首”2卷。卷首上收入帝藻、公族等作,卷首下为乐歌。卷1—2为诸相,卷3为状元。卷4—7为宋耆旧,卷8为党怀英(“大家二人”之一),卷9—14为赵秉文(“大家二人”之二),卷15—21为“名家12人”即蔡珪、刘仲尹等人,卷22—52为“诸家”包括朱自牧、孙九鼎等人(其中卷44—50是李俊民的诗),卷53为异人、隐德,卷54—59为“河汾诸老”,包括麻革、张宇等,卷60—61为道释,卷62为“宴会”、“名媛”、“仙鬼”等,卷63—72为“遗献二人”即元好问(卷63—72)刘祁(卷72后半卷,共收诗8首)。作为一代总集,《全金诗》的编辑尽管有《中州集》作依据,但仍然显得比较仓促。体例上显然与《全唐诗》属同一系统。由于它顶着“御订”(或“御定”)之名和金诗本身不如唐诗的读者广泛,所以《全金诗》流传不广,也未见有针对它的补遗、正伪之作问世。首先,它成书较早,不可能利用乾隆年间自《永乐大典》辑佚书的成果,其次作品重出、漏辑时有所见。《全金诗》除了收入《四库全书》,尚有清康熙五十年序刊本,分装3函共30册。

西村集

八卷。《附录》一卷。明史鉴 (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因家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江苏吴江人。他隐居不仕,终身布衣。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与其讨论时政,史鉴指陈利弊,王恕非常佩服其才,认为可以独当一面,而史鉴却以淡泊生活为乐,著有《西村集》。其集先有嘉靖八年(1592)史壁刻本,此集为史鉴之孙史臣所编,共八卷,其中诗、文各四卷;集前有周用、卢襄序,集末附有吴宽所撰墓表、赠诗。史鉴一生淡泊,其诗却敢于揭露时弊,如《黜陟使》、《征租使》等诗讽刺了当时一些官吏的劣行;《饮马长城窟行》揭露了明军抵御入侵者的无能。其抒写感情的诗作,总带有几分风韵,颇有魅力。其文究悉物情,练达时事,亦多于国计民生,而于水利言之尤详。其《杭州十记》、《菊花记》、《诛巫序》等都是较好的散文作品。《西村集》另有史鉴之裔孙史辰伯所刻版本,史辰伯将史鉴已梓和未梓的诗文增辑为二十八卷本,搜罗较为完备,但今只有抄本传世。

皇黎一统志

《皇黎一统志》(越: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皇黎一统志),又名《安南一统志》,是一部成书于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越南汉文历史小说。作者是吴氏三兄弟的吴时志、吴时悠、吴时任。小说描述了越南后黎朝的灭亡和西山朝的崛起这段时期的历史故事。《皇黎一统志》共十七回,约十二万字。小说反映了公元十八世纪末期黎郑王朝内部的斗争史。小说始于郑森宠邓妃,废嫡立少,致骄兵为变,卒招西山之兵,灭郑扶黎。因朝廷空虚郑氏诸王再次向皇帝要权,黎氏少主(即昭统帝黎维祁)重用权臣阮整,与南方军发生冲突,阮整被杀。昭统帝逃离京城,沿途招募义勇与西山党领袖阮光平对抗,屡为南方军所败,最后不得不向清政府求救,乾隆皇帝命两广总督孙士毅率清军南下以扶黎氏,孙士毅骄傲轻敌,为北平王阮光平所败,只得撤离升龙城。昭统帝亦逃到南宁、桂林,后与皇太后及皇妃被清政府召到燕京(今北京),由于清政府承认阮氏政权,昭统帝被软禁,于乾隆五十八年冬十月(1794年)郁郁而死,时年二十八岁。不久,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帝王阮福映乘西山朝内部分裂之机回国,夺取嘉定(柴棍的另一名称),打败了阮光平之继任者阮光缵,建立阮朝,越南自此南北统一。小说最后以昭统帝归葬越南作为全书的结尾。

孙蜚莪宋尔孚携酒琴过从得榴字是日夏尽

竹叶青樽满座浮,兰芳入抱暮风柔。已凭长啸同销夏,莫使悲歌独赋秋。此际惟堪文字饮,其中那许俗人留。且从绿绮鸣幽涧,何必红裙妒石榴。

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欲挽古道回,兹事良非易。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愧。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虽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行看表门闾,乡邦誇盛事。我诗甚鄙拙,愿尔多寿祉。

予历年避暑祠中,每邀荪湄小住,披襟岸帻相对怡情。今夏移榻来祠而荪湄去秋作古矣,怅赋此诗八首 其三

河山如梦酒炉空,玉笛山阳一曲终。珍重遗孤门户立,为揩老眼望无穷。

孙仁甫丈炳奎出观先世所藏温公澄泥砚李延平有题名南宋为魏鹤山得见真西山跋明有文衡山观款

南唐澄泥第一品,北宋党碑第一人。匪砚之重,世自不敢轻。况其温温玉质,娟娟出水莲丰神。砚之方正见公德,砚之圭角表公节。公兮砚兮皆可述,独乐园中说《周易》。墨花濡染传家集,凤咮龙尾伯仲间。只许桥亭谢升堂,玉带文入室。前有观者李延平,后有观者文徵明,其中更有西山鹤山来同盟。八百载后归之乐安孙,可与宋雕《资治通鉴》称为两足尊。

孙文垣医案

又名《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医案。明孙一奎撰。五卷。一奎有《赤水玄珠》已著录。本书乃其门人余煌、其子泰来、明来同编。成书于万历元年(1573)。按行医经治地区分为三吴、新都、宜兴三类,所治病证列有子目。其中三吴治验二卷,百五十一则;新都治验二卷,二百则;宜兴治验一卷,四十则。计凡三百九十二则验案,包括内科杂病及妇、儿、五官等科证治。约九万九千余言。于脉因证治叙述详细,尤以辨证为精,间有发明。用药师古而不泥古,既吸取前人学术经验,又申明个人学术见解。在发明中,多以问答形式阐述医理,持论有据,辨证灵活,案中按语较叙案更为详细。便于临证医家参阅。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

孙毅庵奏议

二卷。孙懋撰。孙懋,明慈溪(今属浙江)人。字德天,号毅庵。正德辛未(1511)进士,历南吏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疑其伪,执之,谪藤县(今属广西)典史,以后迁广西布政,入为应天府尹,坐事忤旨,致仕。孙懋立身介洁、处事周详,所居辄大书“天理”二字,用以自省,有《孙毅庵奏议》。孙懋官给事中时,明武宗方狎昵小人,但孙懋独抗直不回,如劾太监于喜、史宣、陈泽诸疏,俱能直陈无隐,颇著风采,又所奏湖广之管解棉花绒,及严考察各条,皆足补《明史》食货、选举各志所未备。故此奏议集中诸疏,记载史实详备,以与史相参核,可惜其中所劾诸人,刻本多空缺姓名,今无从查考。有 《四库全书》 本。

1 2 3 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