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集解

佚名编。(宋)李樗、(宋) 黄櫄撰,(宋) 吕祖谦释音 李樗,字若林,闽县人。尝领乡贡。著《毛诗详解三十六卷》。黄櫄,字实夫,龙溪人,淳熙中以舍选入对,升进士两科。调南剑州教授,终宣教郎。著《诗解二十卷》、《总论一卷》。《毛诗集解四十二卷》集李樗、黄櫄两家诗解为一编,而附以李泳所订吕祖谦释音。泳,字深卿,始末未详,与樗、櫄皆闽人,此书有可能为建阳书肆所合编。樗为林之奇外兄,又为吕本中门人,其学问具有渊源。其书博取诸家,训释名物文义,末用己意为论断。櫄解体例也同。似乎相继而作,而稍稍补其缺漏。不相攻击,互相符合。如论诗序,樗取苏辙之说,以为毛公作而卫宏绩。櫄则用王安石等之说,以为非圣人不能作。所见迥然不同。櫄学虽少亚于樗,而其说实足以相辅。编此书者,惟音释取吕祖谦,而训释之文则置《读诗记》而取樗、櫄。此书今见《通志堂经解·诗》康熙本、同治本;《四库全书·经部诗类》;《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经部》。

论诗绝句四十首 苏李

五字河梁出国风,论文已较长卿工。柏台高宴君无与,不在倡优狗马中。难从晋帖仿来禽,入洛才多已不任。俗煞南潮钟记室,祗将一字抵千金。逸响南皮不自量,陈思夺嫡在词场。西园月比鱼山好,翻案论诗到夕堂。益寿轻华善自名,翰林轩陆有公评。文章第一论风格,不信安仁胜士衡。感慨无端托兴深,咏怀谁识阮公心。广陵散作穷途哭,莫向延年注里寻。种桑已值山河改,看菊还怜甲子同。千载子云朱仲晦,不将应璩比陶公。一代孤鸣实寡俦,颜延毁誉欲相仇。碧云清丽无风骨,莫把参军配惠休。早年才弱患空疏,晚节苍凉独步初。玉貌内人今白首,不知家令是尚书。青莲低首向宣城,玉石终嫌误后生。柳色梨花多累句,须知谢朓似阴铿。东阁官梅句有神,扬州水部最清新。选楼寂寞无颜色,不录千秋并世人。回雪流风独擅长,同时沈范各分行。钞书不救天才短,误尽王融学谢庄。萧瑟生平庾子山,暮年词赋动江关。玉台应悔当时体,七夕诗成已自删。高蹈三唐首拾遗,王杨蝉噪等陈隋。遗山别有兴亡恨,错认诗人作范蠡。忠孝纷纶制作奇,麻鞋兽锦各恩私。白头相对论诗律,胜似东蒙共被时。讽论篇篇近正声,秦中吟抵杜君卿。昌黎实录真颠倒,独为元臣赋永贞。拾翠盘雕莫更论,卫公当日盗乾坤。乐天诗卷供鱼蠹,中夜披衣读罪言。钳口何人论北司,微辞寄托本非奇。玉川月蚀刘蕡策,一样伤心世岂知。字字冥搜苦未安,废眠忘食称心难。可怜粗俗扬州守,留作他年画虎看。涂抹坡诗百态新,南毛北纪是忠臣。莆田处士金陵客,艺苑雌黄别有人。漫笑当年吕本中,陈黄诗派本来同。后山高出涪翁上,终觉陈谟论未公。明妃曲未逊欧王,司马才如蜀郡杨。更喜酒醒人散后,月明深院对新妆。鬼头万卷自淹该,俊逸青葱信异才。除却断肠词句好,无人知有贺方回。秘监谈诗有盛名,渊源殊不负平生。屏山老去风情在,灯火樊楼写汴京。弹章并案到陶潜,径畈花翁尽改弦。南宋词人诗笔好,压他杨万与萧千。杨柳东门逼岁寒,刘郎桃树怕重看。谁知辇下张光弼,不惹风波到牡丹。水浅蓬莱鬓有丝,永和书法盛唐诗。国香零落冬青死,要为王孙废楚辞。京国才名四十年,玉堂彩笔拟神仙。梦中一角江南路,惯著孤篷听雨眠。流传大定接明昌,文物风流未渠央。范揭同声推汉吏,岂知当世有欧阳。清丽居然逼李温,首传吴体过中原。琵琶省识江南怨,绝代销魂萨雁门。客妇文妖更鬼才,春花秋月斗清哀。玉溪刻意摹昌谷,都乞夔州剩馥来。青邱中道折芝英,不许文章老更成。还有信阳何大复,可怜才地两倾城。乐府迷离仿九章,鼎钟帷幄暗悲伤。孤臣泪似苔痕绿,春雨年年上苑墙。进士山东李中麓,子规江上陆沧浪。诗名相业供描画,始信多才本不祥。晚服西涯及震川,卮言憍气已全湔。奇情剩作昙阳犬,比似温陵拜澹然。北极风烟郡国开,中原日月自楼台。诗人反覆无多字,谁许西京作赋才。击壤颓波未寂寥,枫山浅俗定山佻。新诗自作温岐语,细雨寒鸡梦早朝。浪子燕青气未平,秋风圃扇擅才情。三朝白发江湖梦,夜夜渔灯当火城。半夜挑灯不奈何,梅村才调本无多。东家未要施朱粉,浪费南都十斛螺。青主论文重北风,江南愁独与君同。鹊山寒食明湖柳,写入乌痕燕影中。晚岁颓唐力已殚,论诗序爵未欺谩。尚书爱好真无益,祗配贪多七品官。

学易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跂撰。八卷。跂字斯立,斋号学易,东光(今属河北)人。挚之子。元丰二年进士,曾知彭泽、管城、蕲水,政和末以朝奉郎卒。有集二十卷,原本世久不传,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缀成编,诗四卷,有赋一首;古诗五言四十六首, 七言十首;五言律诗四十五首,排律三首;七言律诗三十四首;绝句五言十八首,七言六十三首,凡二百二十首。 文四卷, 有表、策问、启、书、序、记、碑、赞、题跋、墓志铭、行状、祭文等八十七篇。其所作古文,简劲有法度,吕祖谦奉敕修《宋文鉴》,多取其文。诗则多作黄庭坚体。《遣怀》:“此身为客几东西,万物须于一马齐。山色不随春草绿,边声长伴夜鸟啼。宦海碌碌凭谁记,簿领纷纷为底迷。犹喜官轻无局事,不妨酣寝过晨鸡。”常怀忧怨, 语多悲愤。 吕本中《紫微诗话》推其隶事之工, 为北宋末一卓然作者。有《四库全书》、《畿辅丛书》、《清芬堂丛书》及《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书》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学易集》拾遗五条。

溪堂集

宋代诗文别集。谢逸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集20卷,《宋史·艺文志》则著录《谢逸集》20卷、《溪堂诗》5卷,据《四库全书总目》说尚有补遗2卷、诗余1卷。在江西诗派有集的24人中,谢逸可以说是著作繁富的作家。除黄庭坚、陈师道、晁冲之等人之外,在清初只有韩驹《陵阳集》、谢薖《竹友集》尚有写本传世,而谢逸集则久佚不传。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录其诗文数百篇,与旧集相较,诗词约存有十之七八,文也约存有十之四五,已可见其概貌,经订正讹舛,分编为10卷。前5卷为赋及各体诗,卷6为词,后4卷为序、记、论、辨、书、墓志铭、墓表、行状、祭文、杂著等各体文章。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称其诗亦如吕本中,“多浑厚平夷,时出雄伟,不见斧凿痕”。《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其诗虽稍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上方黄、陈则不足,下比江湖诗派则沨沨乎雅音矣。”本集除有《四库全书》本,并曾辑入《豫章丛书》。《豫章丛书》本且附有校勘补遗1卷(魏元旷撰)。

济南集

诗文别集。一作《济南月岩集》、《李方叔文集》、《李廌集》。宋李廌撰。廌卒后,其子集其文名曰《月岩集》,宋徽宗政和六年(1166),李之仪为序。序见《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本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著录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三十卷。《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云一部四册,全。明世宗嘉靖(1522—1566)中,俞弁撰《逸老堂诗话》,其书卷上尚引廌文字,知其时其集尚传。以后遂佚。清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出诗文各四卷,凡八卷;廌所撰《德隅堂画品》,别为一本。1921年,李之鼎为之校勘,收入《宋人集·丙编》,以《德隅堂画品》附后。今人栾贵明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诗一首,收入《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吕本中《紫微诗话》引廌作《赠汝州太守诗》“安得”云云一联、《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五、《宋史·李廌传》节引廌作祭苏轼文,今集中皆未收,知所遗者尚多。

春秋集义

五十卷,纲领三卷。李明复撰。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李明复认为:知孔子者惟孟轲,知孟轲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春秋》之学,二程得其真传,程颐曾作《春秋传》而程颢则间有及之。张载通过与二程研究而明之,刘绚、谢湜则是见而发明之,范祖禹等人是见而知之,至于胡安国则又是闻而发明之,而李侗诸人则又是闻而知之。虽然以上诸人派别有所不同,但其本源则一。其观点稍有异同,但于尊王贱霸,内中,国外夷狄,即事明纲领以着人君之用的大节上则完全相同。因而他辑录了周敦颐、二程、范祖禹、谢良佐、杨时、侯仲良、尹洙、刘绚、谢湜、胡安国、吕祖谦、胡宏、李侗、朱熹、张栻十六家“或着书以明《春秋》,或讲明他经而及《春秋》,或其说之有合于《春秋》者,皆广搜博访,始乃定其后先,审其精粗。”虽云兼采十六家,然用谢湜之说尤多。其《纲领》三卷,是关于《春秋》宗旨的总论。此书实属宋代诸儒解《春秋》之总汇,较吕本中《春秋集解》更为繁富。此书最早的刻本是宋代巴川王梦应所刻。今本《集义》部分采自无锡邹仪《蕉录草堂藏本》,而《纲领》部分则录自《永乐大典》。现存有元刻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