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与潞公宴赵令园有怀去年与景仁秉国游赏

今岁台星聚洛中,甘棠前后雨阴浓。英辞唱和诗千首,高宴游陪禄万钟。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间字小雁相从。西湖在望亲朋远,节物那堪处处逢。

留别西湖兼柬孔文谷万鹿园赵龙岩田豫阳童南衡诸君

淹薄武林游,重轮忽四望。兴谐谢客幽,迹类向长放。崇岭遵逶纡,澄湖泛滉瀁。莲刹诣诸天,香台遍昭旷。聊因杯度慈,一遣迷津妄。泉挹气冽清,洞历石攒障。侧足凌层梯,迥与丹霞傍。烟绵百雉联,巀嶭两峰向。晒越吴山巅,观涛海门上。衰莽吊遗墟,怀往情亦怆。攀践匪一途,灵异信多状。景物无遁形,微尚自兹畅。会心既以玄,感来宁弗亮。结侣得应刘,调逸每相抗。倾座激悬河,芳飙企予仰。绸缪林中娱,万事等飘坱。发咏互酬答,真赏繇郢唱。凄其徂岁阴,曰归介征榜。踟蹰行复留,念此意弥广。断梗惜临流,抚膺吐深恨。

关颖人新筑稊园时予有旧题今十一年矣近复重葺园亭召饮作诗拈得盐韵

十年人事经千换,何物能容一滞淹。重过秭园寻旧葺,更留清酌停春檐。朱梅绿桔方争艳,白发苍颜已漫添。却为曩题成苦忆,依稀梁燕尚窥帘。

次韵和韩子华寒食休沐与诸公同会赵令园暮归马上偶成

冠盖连翩陌上来,风光烂漫拥楼台。玉卮贮酒随宜饮,绮席寻花触处开。小雨前宵先拨火,季春明日又吹灰。须知胜集人间少,惆怅金羁容易回。

忆昔偶见张安国周子充刘韶美王景文陈德召任元受遗集为之感怆作长句纾悲不知涕泗之集也

忆昔高皇绌柄臣,招徕贤隽聚朝绅。宁知遗恨忽千载,追数同时无一人。薶骨九原应已朽,残书数帙尚如新。此身露电那堪说,也复灯前默怆神。

中秋后一夕苏叔大招同汪公干胡昌世区德符携尊步月西长安遇赵汝元兄弟痛饮达曙

一尊星斗挂长空,良夜招携桂树丛。玉镜尚圆千里外,瑶台同望九霄中。高林坠露惊栖鸟,远塞飞霜落断鸿。廿载素娥成远别,天香零落广寒宫。

浣溪沙·甲戌三月三日侍世父木公、病树二丈游北新泾赵氏园。病丈有诗,予亦和作,更次韵得此解

细草高花各自妍。东皇作意放春颠。绿莎人语隔轻烟。梦底故园余问讯,吟边新句与流传。客情芳事又今年。

待制赵公伯泳哀诗二首 其一

赵氏源流自副枢,至公清节亢门闾。绪言犹接淳熙际,亲擢何惭庆历初。班马定为廉吏传,韩欧无责谏臣书。可怜衮斧忠邪学,仅向甘泉扈属车。

待制赵公伯泳哀诗二首

赵氏源流自副枢,至公清节亢门闾。绪言犹接淳熙际,亲擢何惭庆历初。班马定为廉吏传,韩欧无责谏臣书。可怜衮斧忠邪学,仅向甘泉扈属车。忆昔鹓行接武趋,与君肝胆素相孚。孤忠不忍欺明主,健论真堪立懦夫。公是意林曾续否,退之手注尚存无。暮年数出交游泪,莫怪星星满鬓须。

饮邓宪副溪园 其一

溪园召饮意偏浓,亦有浮眉九尺筇。才过中和三月节,尚馀花信几番风。思援逸驾诗无敌,为制颓龄酒有功。至境更寻花柳外,百年行乐许君同。

饮邓宪副溪园

溪园召饮意偏浓,亦有浮眉九尺筇。才过中和三月节,尚馀花信几番风。思援逸驾诗无敌,为制颓龄酒有功。至境更寻花柳外,百年行乐许君同。红雨争飘绿转浓,野桃溪畔住方筇。数声杜宇松杉露,百啭流莺杨柳风。南畹艺兰空费日,东山种竹未成功。春光并入溪园望,青子累累万树同。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简称《贞元录》,或称《圆照录》。佛教经录。唐贞元十五年至十六年(799-800)圆照奉敕撰。三十卷。收东汉永平十年(67)以来所出经典(含失译、缺本经)共二千四百四十七部七千三百九十九卷,译者一百八十七人。体例基本同于《开元录》。全书开为总、别两录。总录十九卷,又下含两录:一、“特承恩旨录”(卷一前部分),收贞元十五年三次准敕入藏诸经典;二、“总集群经录”(卷一后部分至卷一九,按时代顺序著录),在《开元录》的基础上,增加梁代无名氏一部十六卷,隋代信行所撰三十五部四十四卷,以及唐代九人的一百三十四部三百零六卷(主要为金刚智、不空等人译出的密教经典)。卷一八、一九两卷为“叙列古今诸家目录”,所收经录四十二家。别录十一卷(又称“别分乘藏录”,卷二○至卷三○),前九卷包括七录,其中三录(即“有译有本录”、“有译无本录”、“补缺拾遗录”)所收经典均比《开元录》有所增加,而“伪妄乱真录”实际收经数则减少。卷二九、三○两卷为入藏录,收入经典一千二百五十八部五千三百九十卷,合五百一十帙。全书后又另收“不入藏目录”,内容与《开元录》(《金藏》和《高丽藏》本)后另附不入藏诸经相同。此书所载内容,绝大部分抄自《开元录》,其次转载圆照本人所撰《续开元录》有关新译经论和念诵法,及《开元录》遗漏经典的内容。纯属新增的内容则有:补充了金刚智的事迹;新添了无能胜、法月两人的事迹;增加了勿提提犀鱼、尸罗达摩的译经缘由。此书沿袭《开元录》“非关护法,一概不录”的原则,缺载删除颇多。仅见载于《高丽藏》。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亦称《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碑表集》,简称《不空表制集》。佛教文献。唐圆照集,撰时不详。六卷。该书是唐代密宗创始人不空和弟子在肃宗、代宗两朝所奏表章的汇编,实为一百三十六篇(《序》称一百四十四篇),并附出皇帝批折五十三篇,包括肃宗朝批折六篇、代宗朝批折四十七篇。书分六卷:卷一收表制二十一篇,批折八篇;卷二收表制二十四篇,附批折六篇;卷三收表制十九篇,附批折九篇;卷四收表制十九篇,附批折三篇;卷五收表制三十篇,附批折十六篇;卷六收表制二十三篇,附批折十一篇。其中半数以上是不空生前的奏表,其余为不空卒后其弟子的奏表、祭文、碑文、诗、颂、塔铭及诏敕等。该书是研究不空及其弟子行状的重要资料,对研究肃宗、代宗两朝佛教情况亦有参考价值。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于德宗贞元十年(794)。略称续开元释教目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计收经论及念诵法一九三卷、经论疏义六十四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八十六卷等,合为三四三卷,加上本书目录二卷,共三四五卷。

佛制比丘六物图

佛教律仪书。宋元丰三年(1080)元照撰。一卷。此书以文配图,述说比丘所用“六物”的形制和用途。比丘六物为: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衣(上衣)、安陀会(中衣)、钵多罗(应器)、尼师坛(坐褥)及漉水囊。此书国内失传,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简称《律钞资持记》、《资持记》。律学著述。宋元照撰。三卷(或十六卷)。系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的注释书。据元照自序称,《四分律》译传东土,“虽九代相承,而六师异辙”,故在随文注释之前,略标五例:“一曰定宗、二谓辨教、三叙引用、四明破立、五示缺疑”,以明本书宗旨。本书注释详尽,以法华开显圆意,为《四分律》学者所共推重。现存宋刻本,并见载于日本《续藏经》及《大正藏》。

阿弥陀经义疏

全一卷。宋代灵芝元照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亦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正文前立教、理、行、果四门:(一)教分教兴、教相二种,教兴之下,记叙如来出兴为令众生厌娑婆之苦,欣慕极乐净土,执持名号而得往生;教相之下,说净土教门为大乘圆顿成佛之法。(二)理即教之体,就通而言,指大乘为所诠之理;就别而言,则以弥陀修因感果之依正庄严不可思议功德为所诠之理。(三)行即教之宗,通则指六度万行,别则指净业,本经专示持名之法,便是经宗。(四)果即教之用,近果乃获法性身,住于同居净土;远果乃得不退阿耨菩提,证清净法身,居于法性土,究竟成佛。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凡三卷。宋代灵芝元照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疏。略称新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本书为观无量寿佛经之注释书。上卷阐述玄义,内分教兴来致、摄教分齐、辨定宗旨、料简异同等四门,中卷、下卷则依文解释。此书广究诸家之要义,其解说采取天台智顗及善导之释义,如十六观之解释取智顗之说,九品之解释则采善导之论,然其于十六观之看法不同于智顗之观心说。又于辨定宗旨一门中有关事理及观法之解释,与料简异同门所说,皆为本书之特点。本书之注释书有:观无量寿经扶新论一卷、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三卷,宋代戒度撰;观无量寿经白莲记四卷,宋代用钦述。

双照楼诗词稿

汪精卫(1883-1944),原名兆铭,字季新。浙江山阴人,生于广东番禹。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1911年因密谋刺杀清摄政王而名重一时。抗战期间于1938年12月秘密逃离重庆,前往越南河内,发表“艳电”投敌。所著《双照楼诗词稿》被目为禁毁书,流传日稀。近年来,对汪精卫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及表现,开始有文学史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汪精卫长于诗文,著有《汪精卫文存》、《汪精卫集》及《双照楼诗词稿》等。他早年在《民报》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曾得到孙中山的高度评价。随着思想及政治上的倒退,汪精卫的言论转向反动,终于沦为汉奸卖国贼,死后又被炸坟焚尸,遗臭万年。

1 17 18 19 20 2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