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其一
骨秀如仙孕武夷,故教手笔世宗师。隶分唐汉诸家字,句压陈黄二子诗。茂苑雨晴花发处,洞庭霜重橘黄时。尘埃俗吏那能此,一段奇功自可知。
题方武成诗草
性僻爱诗如至宝,借君诗卷百回看。吟来体犯诸家少,改定人移一字难。束瀑为题犹夭矫,吞山入句尚苍寒。嗟余老钝资磨琢,安得同衾语夜阑。
送王巩兼简都尉王诜
可怜杜老贫无食,杖藜晓入春泥湿。诸家厌客频恼人,往往闭门不得入。我今贫与此老同,交游冷落谁相容。幸君在此足游衍,终日骑马西复东。送君仍令君置酒,如此贫交世安有。君归速语王武子,因君回船置十斗。
书宛陵集后
突过元和作,巍然独主盟。诸家义皆堕,此老话方行。赵璧连城价,隋珠照乘明。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字耕
此田无水旱,只在砚池中。善作诸家体,能成八法功。墨痕生夏雨,笔颖熟秋风。蓑笠辛勤者,常忧岁不丰。
石亭野老家
野老将余到石亭,先呼小豹出相迎。依凭林谷住家稳,奔走儿童见客惊。牛豕与人争径路,桑麻绕屋蔽柴荆。溪边不合栽桃李,犹恐春风惹世情。
赴金陵舟过霅川偶作 其一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骨秀如仙孕武夷,故教手笔世宗师。隶分唐汉诸家字,句压陈黄二子诗。茂苑雨晴花发处,洞庭霜重橘黄时。尘埃俗吏那能此,一段奇功自可知。车马城中早上忙,子城内里看星郎。十州已茂圜扉草,一炷初凝画戟香。铜剖虎符新雨露,玉持使节旧风霜。明年樱笋成时候,不在乌台即玉堂。欲上姑苏望虎丘,小邦宁有此风流。山川形势今三辅,人物英雄古列侯。华屋鳞鳞冠盖里,画桥曲曲管弦楼。金陵蜀郡俱疏远,除却皇都第一州。行尽淮南日日东,自携只影入吴松。人生五马方知贵,客老诸侯叹未逢。适意秋风宁为鲙,惊心半夜忽闻钟。十年无计离场屋,说著功名气拂胸。已办行都欲去船,个中因得少留连。长安在望空悲日,刺史谁知别有天。鼓吹后车喧水际,旌旗前骑簇花边。书生不愿悬金印,只觅扬州骑鹤钱。
赴金陵舟过霅川偶作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渔舟荡漾逐鸥轻,呕轧缫车杂橹声。却入江淮兵革地,梦魂何似此间清。
十五砺二首 其二
王畿三辅地,谁信捲风沙。南货北填市,北人南住家。乱招城聚虎,毒入土生蛇。说著未来事,战争宁有涯。
波斯短歌行译笺 其五十六
尺墨难绳世有空,形名莫测道颓隆。无端阅遍诸家学,始付生涯到酒中。
湖艳曲
素足踏金沙,波摇半臂霞。东风湖滟好,疑是孟珠家。
曙南咯血以诗慰之二首 其一
十年江汉旧诗翁,体怯重阳落帽风。人老住家如住庙,吾衰因病更因穷。游周五岳头颅白,散尽千金咳唾红。尔我余生须互藉,燕山楚水有邮筒。
曙南咯血以诗慰之二首
十年江汉旧诗翁,体怯重阳落帽风。人老住家如住庙,吾衰因病更因穷。游周五岳头颅白,散尽千金咳唾红。尔我余生须互藉,燕山楚水有邮筒。事虽多病实多愁,心骨从来命不犹。观水难同庄子乐,仰天忽作杞人忧。山逢险绝偏孤往,年向古稀又九秋。真是六亲无二运,终朝有物鲠吾喉。
题石室藏书图
闻昔我祖姑,贞静本淑质。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
沁园春 寿吴梅村先生六十
千载词坛,寥寥可数,谁似先生。看奇葩四吐,扬班烂漫,灵珠盈掬,潘陆峥嵘。十捻三都,千金一字,当代风骚属老成。龙门在,任诸家百氏,孰敢争衡。廿年鹿侣欧盟,有碧水丹山世外情。记鹓班奏罢,炉烟春润,凤池散后,莲烛宵擎。文苑凋残,英雄老去,荏苒霜髭忽数茎。欣无恙,如天孙高峙,斗极常明。
夜的声
松本清张著,高桥朝子是一家报社的电话员。这家报社共有七名电话员,她们轮流昼夜值班,平均三天轮到一次夜班。这天晚上,轮到朝子值夜班。开始时,她们三个人一班。到十一点以后,只留一人守机,其它两人去睡觉。朝子坐在电话交换台前看着书,此时离一点三十分的换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她读的是一本有趣的小说,朝子想半个小时足可以看十几页。她正读得起劲儿的时候,从社外打来了一个电话。朝子连忙放下了小说。
金花女
明代传奇剧本。作者佚名。未见明清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写青州书生刘永,年少多才,娶金花女为妻。因家境贫寒,金花常遭兄嫂的凌辱。刘永欲赴试,金花向兄嫂借贷,不允。夫妇相偕入京,途中遇强人抢劫,金花投水。后2人遇救。金花返兄家,誓不再嫁,其嫂逼迫她上山牧羊。后刘永及第授官,途经金花女投江处致祭,不意在南山与她相会,夫妇团圆。这是潮调剧本,梨园戏、潮剧仍有此剧目。今存明万历间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据以影印。
元和姓纂
《元和姓纂》18卷,唐人林宝撰。本书用206韵,排比诸姓,各记其得姓由来和诸家谱系,关于唐人世系更为详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林宝)《唐书》无传,其名见于《艺文志》,诸家书目所载并同,惟《唐会要》称王涯撰,盖以涯曾作序而讹。……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不传于今者,赖其征引,亦皆班班可见。郑樵作《氏族略》,全祖其文,盖亦服其该博也。但宝以二十句而成书,援引间有伪谬。且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观白居易集自叙家世,以白乙丙为祖,而云出自白公胜,颠倒时代,悖谬显然,其他可知。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然于唐人世系则详且核矣。”宋邵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40卷(有《守山阁丛书本》),其体例与《元和姓纂》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特为精核”,亦可参考。
伤寒缵论
二卷。清张璐撰。张氏博览 《伤寒论》诸家注本,认为喻昌《尚论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等书颇得要领,遂以二书注释为主,参以己见,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撰成《伤寒缵论》二卷。又以原书残佚较多,证治不全,广搜前人之论,撰成《伤寒绪论》二卷。书名含义为:“缵者,祖仲景之义;绪者,理诸家之纷纭而清出之,以翼仲景之法。” 《缵论》先载原文,次附注释,末录正方一百一十三首。《绪论》首载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寒以下四十证,又分别表里,如发热头痛、结胸自利之类。末录杂方一百二十余首。《缵论》部分将王叔和整理本重加编次,采喻昌等诸家注文,附以己见。《绪论》部分博采前人方论,对 《伤寒论》证治加以补充,虽编次有所变异,个别方剂组方尚不够严密,但对伤寒从症状、色、舌等方面加以辨证,颇有独到之处。此书文字朴实,内容丰富,先后采用七十余家之著作,广证博引,为研究《伤寒论》有价值的参考书。有康熙六年 (1667) 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