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高挂吴帆喜动容,问安归去指湘峰。悬鱼庭内芝兰秀,驭鹤门前薜荔封。红旆正怜棠影茂,綵衣偏带桂香浓。临岐独有沾襟恋,南巷当年共化龙。
次韵杨宰汲泉浸栀子花
山行不识小人羹,但有清寒饷瓦罂。想见雪肤陪独夜,世间无比长官清。
同杨希仲吴子进李希孝张景良北关纳凉晚过大安寺
君不见少陵翁,昔时亦厌在泥滓,青鞋布袜翁自喜。上关流水入城来,青蘋之末风未已。驾言出游我无酒,张侯为致尊中旨。可怜筑室宁封池,下有千房并万蕊。官曹十九民事聒,况乃坐堂环榜捶。扬波沐发安在哉,我曹官冷奚不来。日长飞鸟困塌翼,龟出仰喙鱼张腮。南箕不哆少女默,焦暍坐恐昆虫猜。杨君尝揽辔,独出无把袂。古藏大般若,中天立华厦。同游得吴李,张子亦予社。登临物色为我豪,长空吹雨来萧骚。原为起伏河出没,雾作吞吐山卑高。君不见幕中群公府曹掾,清谈接武金闺彦。平明趋府罢亭午,宁有食顷坐閒燕。我曹放意诚崛奇,王事鞅掌惭周诗。嵇康不堪章服裹,此事恐得通人嗤。李侯挽我未宜下,世间一笑如此寡。鄙夫敢慕从事贤,少日采薪勤两肩。草玄亦投阁,醉者坠不愕。安能学丁君,高举似黄鹤。一廛平生事,百壶中虑廓。且当俛仰宇宙间,子欲观海须观澜,所思安在良阻艰。李侯有嘉意,语若茧绪曳。不应开口烦睥睨,爱身为物太早计。
次韵杨廷秀求近诗
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曾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只今老钝无新语,枫落吴江恐误传。
送杨明府入觐
双阙玄霄上,三山沧海边。云逵望凫舄,明府似神仙。曲报离城调,琴希清庙弦。烦君告天子,百姓尚颠连。
近体留别杨二高隐客三山
别情羁思共何如,迢递乡山梦有馀。仙井碧泉思旧业,客庭芳草对离居。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愧我萍踪无住著,知君终食故江鱼。
赠杨佥宪焕进表之京
清白声华重外台,化行雨露令风雷。远将臣子千秋录,欲献君王万寿杯。紫禁嵩呼欢拜舞,黄封宴锡喜追陪。却惭无计相随去,梦绕飞龙日几回。
送杨明府入觐
一廛衣茂宰,三接待康侯。云里晴看鸟,江边晚上楼。黄金高汉诏,白雪拂吴钩。欲问垂纶者,沧浪自钓舟。
进舟广洋湖宿村舍
理棹出林樾,系缆息溪濆。平畴寓耳目,弥望披烟云。秋卉具以腓,时景气犹芬。归栖得故墟,拙疾负夙闻。缱绻盈尊酒,斟酌生微醺。长谢鸾鹄俦,永托雁鹜群。回翔视罻罗,纬繣徒多文。
近得叶杨二老唱和五律一首爰再叠韵奉和
暨东三哲彦,潇洒乐无涯。种得菩提果,宏开烂熳花。三江同寄迹,四海自为家。老去谁相惜,端居阅岁华。
送本邑杨大尹入觐
湖右文章伯,江南父母官。三钱斗米价,一雨万家村。远远享天子,高高飞凤鸾。明年二三月,黎庶眼将穿。
吴举人简斋高士也乃郎进甫应阳庠生相送数十里赠之归呈其大人
白面青巾拉马随,数程情义自相依。而翁高士髻年契,不受人间爵禄縻。
清明改舟由鹗城卞河晋发沙阳
鄂渚轻寒迄未消,柁牙移处趁归潮。桃花有意随帆影,流出东风第一桥。
沁园春 其二十三 送吴龙津太守乃旸谷翁还晋陵
玉女潭头,张公洞口,好段烟霞。记往日尊前,长安有约,何年此地,同炼丹砂。飞舄云间,拂衣天上,几阵清风送到家。忽报道,有仙翁驻节,太守公衙。相逢一笑天涯。指玄圃、沧洲路未赊。把万种丹经,从头参透,玄关一窍,认取无差。犬吠白云,莺啼修竹,策杖春江送去槎。更看取,待银蟾秋满,丹桂生花。
苏汝载山房同韩孟郁杨亦琳刘觐国话别
暝色下庭阴,移觞傍竹林。别离不在远,去住总关心。久客乡园梦,怀人落日吟。共怜他夜月,尊酒不同斟。
送杨启祥
杨生画兰近无敌,挥笔使金如使墨。玄缯绀楮随所遇,入手光风灿朝日。湘江南北几千里,收拾都归笔锋里。閒来天上弄秋光,落笔便得天颜喜。有时片纸出人间,传看一日遍九廛。五侯七贵争莫致,时复挥翰骚人前。西风八月吹锦衣,掉手还向江南归。汀洲蘼芜寒更绿,木叶时傍孤帆飞。回首思君何处切,南薰殿里午风微。
近故二首 其二
近故维扬老,威仪本汉官。才高《三礼赋》,心折一泥丸。露气金盘湿,箫声碧落寒。空馀茂苑树,鹃血几时乾?
近故二首
近故儒林老,于予起叹嗟。清秋书柿叶,落日赋桃花。碑碣留吴满,云山向越赊。多情楚宫月,来照未栖鸦。近故维扬老,威仪本汉官。才高《三礼赋》,心折一泥丸。露气金盘湿,箫声碧落寒。空馀茂苑树,鹃血几时乾?
寄题方山人陵阳别业
方干有旧业,本在青溪东。近卜陵阳隐,因怀庞德风。百年耕陇上,八口寄庵中。独羡渔樵侣,能将出处同。
韵语阳秋
诗话,又名《葛常之诗话》、《葛立方诗话》,二十卷。南宋葛立方(?-1164)撰。立方字常之,丹阳人,徙吴兴(今属浙江)。绍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阳秋”即“春秋”,晋人避简文宣郑太后阿春讳,改“春”为“阳”。书前有作者自序,写于隆兴甲申(1164),书大约成于此时,为作者晚年归休吴兴时所作。此书为杂评宋代和宋代以前诗人作品的专著。在自序中说:“凡诗人句义当否,若论人物行事,高下是非,辄私断臆处而归之正。若背理伤道者,皆为说以示劝戒。”宋代诗话著作很多,此书采罗广博,卷数很多,是一部大型诗话,对唐宋诗人及作品的评论,时有新意,保存了宋以前不少未传世之作,评论及史料皆可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