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补遗

明代论诗著作。3卷。杨慎著。杨慎的论诗见解已见于《升庵诗话》。此书为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后所作,由门人曹命编辑而成。作者有感于传诗注诗者经常疏忽,或遗漏原作,或衍讹成错,欲予以纠正之;然而当时身边缺少书籍,仅凭记忆,故亦难免有误,《四库全书总目》曾正其疏舛,并称杨慎学识“赅博渊通,究在明人诸家之上”,认为本书“去瑕存瑜,可采者固不少也”。本书为作者平日读书笔记的汇编,其中多辑有佚诗。作者曾认为李白之诗是“仙翁剑客之语”,而杜甫诗则是“雅士骚人之词;比之文,太白则《史记》,少陵则《汉书》”,概括了2人的不同风格。又谓晚唐之诗,除韩、柳、元、白等人外,可分为学张籍、学贾岛两派,并批评其自诩写眼前景,却陷于苦吟,非诗之正道。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韩愈撰魏仲举编宋魏仲举编。仲举,建安人。书前题庆元六年刻於家塾。实当时坊本也。首列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篇,自唐燕山刘氏,迄颍人王氏共一百四十八家。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补注五十家、广注五十家、释事二十家、补音二十家、协音十家、正误二十家、考异十家,统计祗三百六十八家,不足五百之数。而所云新添诸家,皆不著名氏。大抵虚构其目,务以炫博,非实有其书。即所列一百四十八家如皇甫湜、孟郊、张籍等,皆同时倡和之人。刘眗、宋祁、范祖禹等,亦仅撰述《唐史》。均未尝诠释文集。乃引其片语,即列为一家,亦殊牵合。盖与所刊五百家注柳集均一书肆之习气。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为十卷。

琴赋

古代艺术美学著作。三国魏晋嵇康撰。其美学观点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强调音乐具有永恒魅力,无盛无衰,令人不厌不倦。高度赞扬音乐的感人力量:“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从重雅轻俗的美学思想出发,要求琴家保持“旷远”、“渊静”、“放达”的审美心胸,并阐述其声无哀乐的观点。认为音乐的各种现象变化,都由乐器的物质结构所形成,即由于“器和”、“张急”、“间辽”和“弦长”所产生的“响逸”、“声清”、“音痺”、“徽鸣”等现象,而乐器本身则总是保持其“洁净”、“端理”、“和平”的原貌。又从“怀戚者”、“康乐者”、“和平者”说明各种主观情感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感受不同,而音乐本身仍只以“中和”来统物感人。其美学观点,反映了艺术走向自觉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价值自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于寓教于美的艺术文学观点的一种批判与背离。有戴明扬《嵇康集校注》,所据明黄省曾嘉靖乙酉年(1525年)仿宋刻本;鲁迅手校《嵇康集》影印本;《文选》李善注本;《嵇康·声无哀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中国古代乐论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录。

内训

明成祖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所写。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全书包括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内训》首章即讲女子的德性在于孝敬、柔顺而“能配君子”,要求女子“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教导凡为妻者要明阴阳之大义,“能推是适”,以事其夫,要“体柔顺……服三从之训。”要求女子“秉坤仪”、“著母德”,以“父天母地”来说明三从四德的孝顺、节义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内训》在较多地从理论上阐扬封建妇道同时,特别选辑了先人的女教典训,在“崇圣训”、“景贤范”诸篇中阐发了古哲先贤的“嘉言善行”作为妇女学习的典范。要求培养专一主内,有“内助之德”,行“内助之功”,绝对顺从的贤妻、良母、孝妇、贞女。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颁令刻印《内训》,“使庶民之家得以训诲女子”。此后,王相以传统的儒教思想对此书加以笺注,并收入《女四书》中,成为封建社会的女教教材,对后世影响很大。

定情人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原刊本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秘本定情人》,十六回。未题作者。卷首有序,称“此书立言虽浅,而寓意殊深,故代为叙出。”语气非作者自序,序署“素政堂主人题于天花藏”,素政堂主人或即天花藏主人,其所作序,一般均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独此书稍别。作品的思想倾向、文字风格及个别情节,与天花藏主人的其他作品十分相似,有可能亦是天花藏主人的作品。叙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的故事。四川双流县宦家子弟双星不满老母包办和媒妁之言,立志“不遇定情之人,情愿一世孤单”,遂离乡出蜀,“游婚姻之学”。至浙江山阴,偶遇先父同年好友致仕的少师江章。江女蕊珠,才高色隽,两人一见倾心,私订婚约。当双星返乡应试时,江章即面许婚约。邻县显宦公子赫炎求婚蕊珠不成,适朝廷选妃,乃买通姚太监,点选蕊珠入宫。

续补侍儿小名录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温豫撰。一卷,有《稗海》本、 《香艳丛书》本等, 《绿窗女史》、《五朝小说》等本径题作《侍儿小名录》。本书为续补洪炎、王铚二人之书,专录侍妾故事之作。所录凡二十八则,均注明出处。引书有《汉书》、 《艺文类聚》、《李贺集》等。所录《霍小玉传》、 《薛昭传》等,均较《太平广记》所录为简。出自《御史台记》的“张佶”条,出自《儆戒录》的“陈洪裕妻”条,他书未载。

南海寄归内法传

凡四卷。全称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略称南海寄归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唐朝义净于咸亨二年(671)自广州至印度留学,学成归国途中于南海尸利佛逝国撰写本书,并录大唐西域高僧传二卷及杂经论等十卷,托大律禅师赍送回国。本书为研究印度、南海诸国与佛教教团组织、戒律之贵重资料,其序文亦叙述当时部派佛教与大乘教团分布之情形。大乘有中观、瑜伽,小乘有有部、正量、大众、上座等根本四部。书中又收集若干当代所流行之赞佛歌。本书内容分四十章,即:破夏非小、对尊之仪、食坐小床、餐分净触、食罢去秽、水有二瓶、晨旦观虫、朝嚼齿木、受斋赴请、衣食所须、着衣法式、尼衣丧制、结净地法、五众安居、随意成规、匙箸合不、知时而礼、便利之事、受戒轨则、洗浴随时、坐具衬身、卧息方法、经行少病、礼不相扶、师资(师徒)之道、客旧相遇、先体病源、进药方法、除其弊药、旋右观时、灌沐尊仪、赞咏之礼、尊敬乖式、西法学仪、长发有无、亡则僧现、受用僧衣、烧身不合、傍人获罪、古德不为等。日本江户时代饮光(慈云尊者)之解缆钞八卷为本书之注释书。

野庄公年过七十以诗为寿

北岳开葱旧,中朝列艾厖。声猷今第一,气量古无双。乙夜陪宸跸,丁年拥帅幢。扈龙踰瀚海,跃马渡岷江。善化行鄘?,威名振冉駹。仪曹尊北府,亚相式南邦。鸠扈敦农稼,乌台戢吏?。谏租宽杼轴,议战偃矛鏦。霄汉常腾鹗,郊原不吠尨。信知天有柱,始觉水无洚。焜耀青藜杖,穹窿碧琐窗。清弦调大吕,巨茟奋长杠。奥学蠡难测,雄词鼎可扛。富惟储古帖,老不废寒釭。教义燕山窦,遗安岘首庞。一门风穆穆,百世泽淙淙。喜见麟垂绂,还斟蚁泛缸。占熊符旧兆,飞鹤度新腔。晴雪浮笾豆,春风扇柷椌。仆虽惭驽钝,公每念愚惷。矿喜洪垆铸,钟容寸筳撞。陈蕃犹下榻,张籍已收泷。愿继周南雅,长歌福禄降。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东扼迅流疑引翼,西峙群阜如盘龙。嵚巇峻拔不可拟,绝岸万丈凌长空。下阚澄潭迥无际,旁睨比屋几可封。天意造物岂虚设,控蛮镇楚舒隆隆。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动惟羊公。有志平吴运秘略,竭心卫晋推元功。绥怀远迩人所服,开垦田畴时以丰。慨然置酒适清旷,中郎幕府贤而通。语公令望高四海,当与斯山永无穷。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亭祠浸坏讵可究,山归民籍木以童。前知兴衰故有日,览者叹息追无从。龙图王公守兹土,修举废坠诘初终。感物思人但长息,剡章疾置闻四聪。圣宸动色可其请,兹山复兴气象融。耽耽大厦揭亭宇,肃肃真像严祠宫。遂使灵光享血食,禁樵复祀资恪恭。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兴天地充。今之视古皆一致,休哉千载怀清风。

咏怀十首

北陆无淹晷,岁迈阴已长。摄衣起中夜,凛凛悲严霜。明月丽高隅,繁宿纵以横。徘徊仰天汉,惋彼参与商。形影永乖隔,万里徒相望。烈炎灼昆冈,乃辨金石坚。金石有恒性,销铄讵能迁。薪樗莫伤桂,刈萧毋及兰。薰莸不同器,清淆本殊源。君睹高翔翼,卑栖非所安。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朝阳倏西隤,朗月借其光。驰辉难久耀,华陨不再扬。番番白马郎,皎皎青楼娼。容好岂足恃,相要在衷肠。积薪以待燔,畜裘以御冬。为物贵及时,馀者安足庸。金张藉地势,卫霍承华封。冯生守穷巷,白首不见容。贱者日迍邅,贵者日以崇。邈彼天上京,玉宫阍九重。高高不可测,欲往将何从。知鸟去?木,蝼蚁恋腐茎。复隍启危满,为山忌将成。泛观瀛海内,巨细各有情。哲夫炳身后,昧者营其生。千金买一壶,为豫当及早。江湖多风涛,舟楫不可保。寂寂沅湘流,长江上有枫。青蕙缘广隰,绿衡被洲中。扬舲溯烟沚,遥曕二妃宫。二妃何婉㜻,搴馨振微风。解佩遗下女,将以明我衷。光采不易合,精诚渺难通。浮云蔽江皋,白日忽已晚。还顾苍梧原,何时翠华返。飞鸿遵故渚,长鸣有馀哀。北地多悲风,霜雪日以催。灵乌集君舍,君反见疑猜。忠信苟不显,杀身亦何为。始知山梁雉,欲下仍徘徊。长安有绮楼,文窗结朱疏。俯视千万甍,遥临十二衢。楼中弹瑟女,容采耀城隅。岂无吉士诱,失身良为愚。回风入穗帐,倏忽白日徂。玉颜易销铄,不久当何如。白露晞朝日,苕荣委清秋。长风吹野草,飞藿不自谋。猥彼众多子,安知良士忧。覆水置平地,一散永不收。鼍错忧汉室,翻为六国仇。祸机苟不测,谈笑生戈矛。留侯信人杰,逝从赤松游。白玉本自白,苍蝇乱其真。谗言解胶漆,况匪平生亲。烈士死道傍,贪夫登要津。自古皆有然,兹恨何当申。蓬丘眇烟雾,贝宫郁嶙峋。列仙如可期,吾将蹑清尘。

慈湖遗书

诗文别集。宋杨简(世称慈湖先生)著。今传本十八卷。前五卷,序记书跋等九十余篇;卷六,赋六首,诗一百余首;卷七至卷一六,为《家记》;卷一七,为《纪先训》;卷一八,行状等。《续集》二卷:卷一,杂文七十余篇;卷二,为《孔子闲居解》。据《宋史》本传,简所著有《甲稿》、《家记》诸集,其目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其撰《孔子闲居讲义》一卷、《慈湖遗书》三卷、《慈湖甲稿》二十卷等。则今传本既非原本《慈湖遗书》,亦非原本《慈湖甲稿》;乃明时周广综合诸书遗佚,重新编次而成。有明嘉靖四年(1525)刻本及明抄本传世。清丁丙《慈湖遗书跋》云:“钞本多文数十篇,其目次亦不同”。又有《四库全书》本,内容同于明刻本,但编次稍有差异,即卷一八为《续集》第一卷之杂文;而《续集》第一卷为《孔子闲居解》;最后为行状。又有张寿镛《四明丛书》本,亦据刻本著录,附清冯可镛辑《补遗》一卷,得诗文十余篇;张辑《附录》一卷,收诸家序跋十余篇,《年谱》三卷,《著述考》一卷;内容较《四库全书》本完备。

医学启源

综合类著作。金张元素撰。三卷。元素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幼攻读四书五经,后弃科举,专心医学,与刘完素同时而年辈略晚,曾因治愈刘完素伤寒病而医名日著。其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反对拘泥于古方,提出“古今医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学术见解。在脏腑辨证、制方遣药等方面有其独到见解。撰有《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等。继承其学者有张璧、李杲、王好古、罗天益诸家。张氏为教其弟子,以《内经》为理论根据,兼采各家学说,结合其临床体会撰成此书。约十余万字。初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上卷为天地六位脏象图、手足三阴三阳、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三才治法、三感之病、四因之病、五郁之病、六气主治要法、主治心法;中卷为《内经》主治备要、六气方治;下卷为用药备旨。据范声山《杂著》云:“张元素并无著书,所有《内经类编》、《难经注》、《医学启源》诸书,乃其弟子李明之承师说而笔之者。”光绪二十年重修《广平府志》称该书为金代医家李庆嗣撰。然兰泉张吉甫于卷首序曰称元素“暇日辑《素问》五运六气,《内经》治要,《本草》药性,名曰《医学启源》”。可证本书为张氏所著,并为其代表作。书中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证治以及对药性的认识和运用,发展了脏腑寒热虚实辨证说,并对药性气味、归经、补泻以及养胃气等理论方面均有所建树,对后世医学有一定影响。书中间杂迷信之语,为其不足。有元刻本,明正德刊本。

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春风吹船泛中流,千岩万壑开沧洲。空林湿翠散晴旭,绝顶爽气生清秋。皇华咨访成幽趣,水木苍苍远参互。鸥起如惊使节来,猿啼似怨山人去。隐屏峰下平林路,渔父坛边文杏树。草生书带不多春,空与山麋野鹿邻。杖藜或可共避世,拂衣谁许是知津。羽人稀少云边住,回首人间障尘雾。半夜松声远浦潮,终朝岚气前峰雨。金鸡啼月响仙机,四海秋风岂不知。乘槎径欲问织女,杼轴常空终自疑。灵芝仙草迷荒麓,尽日盈襜采新绿。兴尽重寻洞口回,诗成尚忆山中宿。清溪从此别渔樵,六翮仍看上九霄。归朝应傍薇花立,在野难歌桂树招。故人张籍同官舍,倘问山林衰病者。食力非邀谷口名,灰心已入庐山社。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自取众律和,黍谷动华英。可以荐祖庙,可以陈帝庭。良将统万卒,所向若惊霆。战斗众益勇,号令夜益明。破敌必拉朽,不见坚阵横。我观欲物际,亦在农力兴。我观合奏时,亦在考击并。我观成功日,亦在间得情。草木有美恶,造化无喜憎。五声有高下,一致不可评。三军用貔虎,不较蚊睫螟。大君设时网,广海无漏鲸。磊落黄夫子,为学不自轻。四十登贤科,良贾售百朋。得志岂计晚,成名等众荧。旧交半存没,新知慕徒倾。老鹤晴一唳,随风无近声。好论古今诗,品藻笑钟嵘。欲扫李杜坛,未审谁主盟。我衰百事倦,白首聊穷经。两目生昏花,犹胜张籍盲。读书爱日永,秉扇自驱蝇。但恶乱我思,非与小物勍。清飙飒然来,喜得如弟兄。散帙空堂上,垂冠发星星。载诵尧舜篇,幸今时太平。不学遁世士,投竿泛东溟。不袭贪生人,炼气噏日精。不羡富贵翁,歌吹满重城。独守萤火光,莫揽蟾蜍晶。人生转头间,未免一铭旌。区区逐甘鲜,鼎鼎夸佩缨。安知西山饿,熟识绵上耕。彼勿叹凤衰,此正歌鸿冥。分合没穷巷,迹涩蹈高闳。妻子易为饱,粟帛不足营。岂乏一器饭,岂乏一杯羹。肯为浊河浊,愿作清济清。韩愈尝有言,百物皆能鸣。特称孟东野,贫箧文字盈。到死只冻馁,何异埋秦坑。今我已过甚,日醉希步兵。神仙多羽翼,一一飞蓬瀛。乃知无道气,难可强留形。鄙性实朴钝,曾非傲公卿。昔随众一往,或值谤议腾。曰我非亲旧,曰我非门生。又固非贤豪,安得知尔名。是时闻此言,舌直目且瞠。俄然我有答,贤相持权衡。喜士同周公,其德莫与京。我去岂不送,我往岂不迎。自为筋力寡,路远艰于行。未若归教子,遗金徒满籯。岁月苦易得,颜貌日可惊。身虽厌役役,心亦远硁硁。归思吴洲橘,梦忆楚江萍。试看两围棋,白黑何所争。朝脱泥涂困,暮失云衢亨。物理既难常,达生重飞觥。曾以文豹章,远喻子怀能。曩者忤贵势,悔说乌鸟灵。乌灵反见怒,终恨屈此诚。当时语颇错,盍呼为大鹏。于兹傥遇之,应解颈颊赪。韵尽意未尽,且用此报琼。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晨风驱宿雾,淑气飏晴曛。春过未逾半,花开到几分。无聊常自语,有信苦难闻。赖有朋知在,相看意颇勤。志穷名愈晦,道在命何悲。得失惭求剑,凄凉陋泣岐。日酣花弄色,烟重柳颦眉。遥想春光好,令人喜复疑。半生蒙帝力,十载侍枫宸。视草分莲炬,宣麻染凤纶。莺声双阙晓,柳色上林春。惭愧云泥隔,葵心向日频。故山瓯浦上,先陇白云边。湖水涵春碧,松花落莫烟。盘餐寒食雨,箫鼓太平年。两地相追忆,伤心一惘然。亲寿过耆耋,庭闱隔岁年。班衣尘满箧,衰鬓雪盈颠。爱日孤衷切,惊心百感煎。痴儿俱幼弱,谁为奉周旋。深闺春寂寂,孤影思迟迟。乌鹊兼忧喜,莺花叹别离。洛城张籍句,鄜月杜陵诗。久乏鳞鸿便,何由寄所思。遥思诸阁老,济济集彤闱。恩宠超常秩,奎躔耿夜煇。黄封分内酝,春服换罗衣。料得多垂念,其如信息稀。露凝蛛网湿,花落燕泥香。蝶影斜穿竹,人声笑隔墙。途穷心自得,迹遣境俱忘。矫首看飞翮,悠然兴趣长。涸鲋思甘泽,归鸿翼顺风。物情资化育,生意蔼昭融。树色烟霞外,湖光罨画中。故园天共远,时得梦魂通。春声檐雀噪,晓色曙烟收。载酒怀同辈,寻芳念昔游。湖山双短鬓,身世一归舟。夙愿行当遂,閒云任去留。

平山堂雅集用昌黎会合联句韵

朋交邂逅新,敦槃风雅重。秉烛兴腾骞,访旧情贾勇。沟荒樵月乾,楼圮冈云耸。城芜今古春,江递歌哭涌。独有平山孤,危厂豁滞壅。庐陵树文帜,峨嵋接芳踵。词苑得江山,隋宫失丘垄。沈吟不朽迹,倍切同腐恐。堂势尽千里,气象收万种。乌驭闪阴晴,鱼龙混杂冗。孤撑夏修竿,绵延叠疑冢。鸾音半岭啸,敝屣南面宠。大游鹏负息,齐物菌蒸拱。瞩遐胸为宽,坐旷神绝恟。芒忽受虚来,沆瀣饱清奉。峦光涤肺腑,翰墨振庳肿。昔贤吐高焰,兹境宽厚拥。吾侪及嬉娱,清尊徒迭捧。微争战蜗蛮,细响吊榛蛩。窥宎张籍盲,跂前支离尰。景迅过虻飞,形固匪阙巩。甲名。三立鲜峥嵘,七尺亦劣䢆。瞻礼俎豆肃,俯仰神骨悚。端赖干莫利,心蓬薙蒙茸。敢托玞䂥质,言玷砻圭珙。吟思卷绮霞,夕姿曳绣陇。棹舲香荷蒲,襟袖鉴清溶。尘缰乍脱羁,天械亦解蛩。情比叶埙篪,盟长宗介冢。谈味快沃焦,离绪旋抽蛹。竹林几闲逸,云逵或踔踊。孤怀驻景方,早计御寒氄。神龟宁曳涂,蒲牢讵栖甬。崦嵫薄日外,惊涛正呼汹。

居业录

八卷。明胡居仁的讲学语录,由其门人,女婿余祐编辑成书。余祐于 《序》中称,此书取 《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之意为书名。此书分《道体》、《为学》、《主敬》、《致知》、《力行》、《出处》、《治体》、《教人》、《警戒》、《辨异端》、《观圣贤》等十二类,共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每条或数字,或数十百字不等。所论包括圣贤德业、经传旨趣、学问功夫,治道修身、性命渊源,对佛老之学的批判。主要阐发程朱性理之学。他提出 “心与理一”,认为天下事之理虽在外,统之在吾一心;应事接物之迹虽在外,实为吾心之所发见。所以圣人以一心之理,应天下之事,内外一致。理与气不相分离,心与理一致。心存则气清,气清则理益明。理明气清,则心益泰然。理无不善,而气有清浊。贤者因气之清,而能明其理,有其善;愚者因气之浊,以蔽其理,而失于善,流于恶。他在书中强调“王道”之外无坦途,所谓“王道”即存天理遏人欲而已。所谓天理,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谓人欲,即不孝不悌、不睦不渊、不任不恤、造言乱民。存天理则人欲遏,天理必见。修身要先穷理,而穷理在于读书论事,推究到极处。他主张以义制利,不以利害义。认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学者以此立心,便能广大高明,充之则为纯儒,推而行之即为纯王之政。强调君子应当守道安贫,此书与薛瑄 《读书录》 同被理学家称赞,推为醇正之作。正德 (1506—1521)中,张吉曾删其书为 《居业录要语》,吴廷举删其书为 《居业录粹言》,陈凤梧又有 《居业录类编》三十一卷,颇失胡居仁本义,所以流传不广。明人曾将此书与薛瑄《读书录》、罗钦顺 《困知记》合刊,称 《三先生语录》。有 《四库全书》本,《正谊堂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京邑旧游劳梦想,历阳秋色正澄鲜。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漳川即事寄韩丕拾遗

漳滨柳色弄微黄,春日情怀咏载阳。自念安边无上策,如何补衮与周行。身如回雁来河朔,心似浮云在帝乡。吟寄昌黎韩小谏,嘉谟应有好封章。

1 12 13 14 15 1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