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续考

二卷。宋俞松撰。俞松,字寿翁,钱塘 (今属浙江省)人。仕履无考,惟高宗临本跋内,有“承议郎臣松”之语。此书后有自跋,跋中称甲辰书于景欧堂,可推断此书成于宋淳祐四年 (1244)。此书是继桑世昌《兰亭考》后而作,故名续考。但此书的体例,与桑书不同。全书二卷,上卷载俞松自藏和他家藏本;下卷所载,均为俞松自藏。书中有南宋史学家李心传题跋。但前卷所载跋语,仍沿用“笔阵图”的说法,说王羲之三十三岁书《兰亭序》,有误。然跋语条畅,谙于史事,如宋祁摹碑、青社谥法等条,均足以备考核。传本有 《四库全书》 本。

理瀹骈文

《理瀹骈文》系外治法专书。不分卷。清·吴师机撰。刊于1864年(同治2年)。原名《外治医说》,因其正文是用“骈文”形式撰成者,故改名为《理瀹骈文》,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著作。所论内容除外科病症外,更有内、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的症治经验。内容丰富,治法多样、简便,经济有效,堪称是别具一格和有实用价值的外治全书。书中所收载的外治法,绝非出于单纯的用药经验,而是祖国医学理论在外治方面的具体应用,故在本书序言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又说:“外治必先知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表明本书中的外治法是建立在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基础上的。但因本书是以“骈文”形式出现的,加之在内容排列上或有纲目不清,缺乏章节分类等缺点,不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与接受,一度处于被埋没状态。长期以来,不少人把本书误认是专门论述膏药的方书,实际并非仅此,本书除收有多种膏药疗法外,还有敷贴法、熨法、洗法、熏法、照法、拭法、浴法、溻法、吸入法、取嚏法、灌导法、火罐法、割治等多种外治措施,充分显示了祖国医学外治法的优越性与广泛性,有的方法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故本书不论对临床工作或对文献整理研究,都是颇有参考价值的。今流传者有同治、光绪年间的刊本,建国后有影印本出版。

吹剑录外集

宋俞文豹撰。一卷。文豹有《吹剑录》已著录。卷首有淳祐十年(1250)序,是为成书年。此集卷末载二诗,诗前题辞“有绝笔斯录”,知系晚年之作,其时当在七十岁左右。其书内容较前书庄重、老练。记道学党禁始末甚详,所称韩愈、欧阳修等人“无道学之名,有道之实”。程灏、朱熹“言为世法,行为世师,道非不宏,学非不粹,而动辄得咎,由于以道统自任,以师严自居,别白为非,分毫不贷”,与苏轼等人争辩,所“求必胜而后已”。当然是咎由自取。文笔流畅,语言生动,非前书可比。有《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古今说部丛书》本。

纲目续麟

明张自勋撰。二十卷,又《校正凡例》、《附录》各一卷,《汇览》三卷。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是书摘列《通鉴纲目》及考异、书法、发明、考证之文,而一一辨正其是非。《校正凡例》列朱熹凡例与刘友益书法凡例,而各著所疑。《附录》备列朱熹论《通鉴纲目》手书十二篇及有关序文,证明其书不但分注非朱熹手定,即正纲亦多出其门人赵师渊之手。《汇览》则列增删正纲的三千六百四十余字,订正分注的四百四十余字,为改正之本。而本书则发明改正之因由。分注不能悉载,《汇览》仅改岁首年号、君名、谥号之类,由于文字太繁,其他所当改者,则散见于本书之中。作者以为义详《续麟》,辞载《汇览》。二者详略互见,相辅为用,可相参阅。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那罗延天,请摩醯首罗天,说迦楼罗使者成办世间事法。

泊采石步谒李供奉祠 其一

日落沧江止问津,停桡独访谪仙人。风骚此日应谁主,诗酒当年别有神。明月胸怀随晓夜,澄江颜色几秋春。文心世法今如古,翘首于君欲具陈。

泊采石步谒李供奉祠

日落沧江止问津,停桡独访谪仙人。风骚此日应谁主,诗酒当年别有神。明月胸怀随晓夜,澄江颜色几秋春。文心世法今如古,翘首于君欲具陈。试观秀谷与明流,今古文章乃独留。水不波澜将易测,山非云水想难幽。两间灏淑平分此,百代高深遂莫俦。我向馀风思大雅,先生犹许水山求。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 其十一

三川人满欲烹珠,曾问今年米价无。饷道几难通剑阁,商船新已断夔巫。蝉连粮运舟车险,错杂民风士马粗。犹幸未摇根本地,尚留严武在成都。

禅宗公案大全

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近些年的所谓佛教文化热,很大程度上是禅文化热。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禅的知识,本书编者选出二百则公案,加以简单解说,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

送南冠谢时清北行

否泰今犹昔,兼攻弱逊强。天兵多奋迅,邻国半凋伤。士马仍吴土,簪裾蹑汉疆。纷纷行路客,落落谢家郎。淮楚冰霜重,幽燕道路长。负包躬若罄,逐伴汗如浆。载贽干当路,怀书谒尚方。形神虽落魄,意气自昂藏。倾盖成三益,论文尽数觞。贫中觇大节,言外挹馀芳。彼美文章士,来游礼义乡。当途有知己,无使叹垂囊。

咏诸葛武侯

南阳诸葛公,隆中卧不起。玄德三顾之,情好犹鱼水。鼎足势既成,出师志未已。炎灰不复燃,大星当营坠。如何建安后,正闰昧前史。紫阳举颓纲,昭烈著汉纪。君臣大义明,书法春秋比。

十一月十四日有感寄江州太守李子威

清朝如此盛公卿,何以摅忠答圣明。数月未收蕲水贼,一时谁散武昌兵。朱门旧邸空文藻,黑夜归舟有哭声。独使状元贤太守,至今犹捍九江城。边报传来实失惊,妖氛独不犯湓城。义兵一日同生死,信史千年托姓名。别戍几人回士马,沧江通夜走公卿。九州尽得如公者,始信文儒有老成。

一脉泉铭,为中一元禅师作

天地不自私,至宝发山川。谁于黄金岩,得此一脉泉?涓涓成不息,曹溪宁后先?造化亦有待,于师亦前缘。既供香积厨,复灌富阳田。譬彼释氏法,一灯遍三千。泉流愿无竭,灯光永相传。日居而月诸,于亿万斯年。

游上方寺和卞长史韵

寻幽来宝地,联辔尽佳朋。隔水微闻磬,窥林远见灯。未谈超世法,先见小乘僧。古殿生虚籁,阴廊挂断冰。幽轩聊借憩,高塔险难登。石钵青莲长,天香翠霭凝。风幡生夙悟,雷鼓报晨兴。延坐分奇茗,登临挂瘦藤。毒龙僧作伴,香象佛能乘。学道分真妄,参禅祖秀能。悟空魔女去,入定睡蛇腾。境界清凉胜,山林气象增。雅怀端可重,尘抱不须矜。暂结跏趺坐,心源返照澄。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次韵叶观文东禅开堂

闽山多胜地,列屋栖高禅。妙供积香苾,宝华散金莲。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辽辽百年后,慧炬无复然。我公具正眼,为续旃檀烟。诸方坐老衲,具足世法船。少开迷云昏,氛埃遂澄鲜。我来偶相值,杖履参高軿。拈花起一笑,归去跨林泉。从兹竹阴下,饱饭纵横眠。

华子冈

风流晋人物,康乐性乐山。文选数十诗,大半皆林泉。未知当时士,多少肥遁贤。投书犯世网,何如康乐阡。小隐华子冈,世事成云烟。高风辋川期,师法角里传。倘悟神仙诀,千载如眼前。

观大散关图有感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坡陀咸阳城,秦汉之故都。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向侍郎无热轩

勇猛精进过量人,号曰芗林大居士。住无变易真实处,而常顺行诸佛法。不作世间颠倒业,成办出世胜方便。而能于此方便中,幻出难思诸境界。复于难思境界中,而现种种殊胜事。华林宝树咸放光,接影连辉相鉴彻。光色清净如金刚,世间无有能坏者。又如无热大宝池,四面分流入于海。是海广大无边际,不出居士一毛孔。于一毛孔放光明,八万四千同时发。不劳居士转舌相,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大海毛孔亦复尔,此是芗林无热义。是义如空不可量,一一包罗世间相。我今以此无义语,略为居士出只手。佛子来登无热轩,众宝妙沙开户牖。

和如庵

厌听诸方三昧禅,却思夜雨对床眠。欲知千偈如翻水,看取朝来绿涨川。不谈世法不谈禅,彻晓齁齁一觉眠。个里神通元不小,回风急雨震山川。朝供炉香夜供灯,闲来落得困瞢腾。如庵许我参堂去,长作昭亭粥饭僧。一灯分作百千灯,光遍河沙正郁腾。稽首应庵休拣择,直须传与在家僧。道人受偈自然灯,笔底光芒夜夜腾。诗成十手不供写,凿齿敢对弥天僧。飞蛾扑扑误占灯,火色何人要上腾。我已澹然忘世味,蒲团纸帐只依僧。

1 10 11 12 13 1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