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仲达龙图

常慕诗之学,今逢将者才。讽吟真嘬炙,畏默若衔枚。天地秋风老,江湖醉梦回。韶英方合奏,难使击辕陪。

阅报大壮翁于七月三日自沈于苏州城外诗以悼之四首选三 其三

人知翁学精,而鲜知翁博。或以翁拘礼,疑取容于俗。乌乎生乱世,礼固可远辱。万卷求自用,岂暇炫众目。爬梳兼蟹行,于史尤反复。末技驱寸铁,往往神鬼哭。曾有两方石,翁许为吾琢。石烂翁不归,欠吾此一诺。

谢查元吉借示傃轩今是斋巢室三书

堂堂傃轩翁,学古无不探。诂训尊六经,文章妙瞿昙。大儿号今是,思若春波涵。最长作千百,时用经训参。犹子号巢室,清甚寒泉甘。尤善赋五七,每于禅悦耽。各得一翁体,与翁名字三。我生在翁后,鹤化无留骖。今是亦已往,龙亡空故潭。犹能及巢室,朝暮闻其谈。结交尽前辈,旧事多所谙。五斗驱我行,归来哭空龛。故园但乔木,后生谁指南。今年四月尾,暑气如焚惔。慇勤小巢室,浩荡倾籯甔。并持三箧来,为饱千里婪。倒海见珠玳,连山阅楩楠。敛衽不知热,醉心常自酣。门前日熇熇,门内风毵毵。清晨送书去,过午忽不堪。始悟岁方燠,雩祈遍精蓝。谁能写此书,长使雨我庵。

登王屋顶

王屋高出碧落天,芒鞋今已蹋其巅。日精月华环左右,析城砥柱相钩连。西华中嵩互揖让,昆仑河势流如弮。俯视城郭小于豆,中州千里看人烟。我闻潜通仇池穴,先乃洞口烦穷研。结茅索向清虚住,住久定可逢真仙。醉后棋敲烟树里,醒来花落枕函边。跏趺子午工圆足,木赞工满婴儿坚。丁女壬公固结久,乃可出游任飞蹎。不然结灶养丹砂,玉树黄芽转转鲜。金鼎已铸丹已结,何愁日月频流迁。同心之友皆曰可,思归从者有拘牵。一念稍移坠尘劫,木公金母不吾贤。挥之仍复落世网,学仙还待五百年。

朱伯韩观察过荆州以诗文见示

白傅歌传新乐府,望溪家数旧文宗。匡时经济谁为用,奖士风流世罕逢。十驾不辞期策驽,三年枉学悔屠龙。似闻柏枧还山去,京国何人载酒从。

王文正笔录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一名《沂公笔录》。北宋王曾(封沂国公、諡文正)撰。一卷,有《百川学海》、《学津讨原》、《榕园丛书》、《说库》、《粤雅堂丛书》、《十万卷楼丛书》等本。全书凡三十余条,所记多为北宋初年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朝廷旧闻,记及仁宗初年者仅一二条。由于作者谙习掌故,所记又多为亲见亲闻之事,故大多翔实可信。南宋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多采用本书内容。行文清畅,间亦有可讽读之篇,如:咸平、景德中,文靖李公沆在相位,王公旦任参知政事。时西北二方犹梗,羽书边奏,盖无虚日。……王公叹曰: “安得企见泰平,吾辈优游暇食矣。 ”李答曰: “国家强敌外患,适足为惊惧。异日天下宁晏,人臣率职,亦未必高拱无事,君奚念哉!”及北鄙和好,西邻款附,于是朝陵展礼,登封行庆,寝寻巨典,无所不讲,属公既衰且病,疲于赞导,始服李之深识。写军政危急之时与和平之时宰臣同样困于政事,表现李沆的识见和王旦的思安而不得。司马光著《涑水纪闻》时,将此则全部采入。

赠督学朱金岳公二十韵

奎壁文章秘府开,轩輶使节赤霄来。河图负瑞归东序,昆琬腾辉映上台。望切斗山悬仰止,光摇云汉倬昭回。书藏禹穴今从探,赋拟霞标昔并裁。三秀芝颜芬郁郁,九苞鸾彩美毰毸。关西伯起综髦誉,冀北孙阳揽骏材。夜雨屡沾岩下桂,春风先发岭头梅。冲牛宝剑拭龙匣,照乘明珠剖蚌胎。水镜澄瑩祛夙障,玉壶皎洁绝纤埃。提衡万象低昂见,顿网弥天钜细该。化入鸿垆销点雪,鸣从幽蛰试惊雷。孔铃再振蒙情觉,邹笛频吹淑气催。绪接遗文寻未坠,力扶大雅挽将颓。七盘险磴康庄出,百折狂澜砥柱回。漫刺祇凭诗作介,握芳希托凤为媒。环观璧沼欢含藻,思御龙门叹曝腮。就笼参苓供药物,倚墙桃李借栽培。雕虫颇售铅刀割,绣虎宁辞袜线才。誉窃片言轻鼎吕,价期一顾重驽骀。作人倘附菁莪化,愿效南山歌有台。

金陵府舍重建金山亭二首

地出城隅辟故台,斩茅删竹受良材。春塘梦草成诗后,画栋飞云式燕开。一境山形天际望,四时风物坐中来。府公经构民偕乐,鱼鸟犹知喜跃回。故时台榭对池心,空有名传拟穴金。鬋理茅茨修竹茂,经营轩槛绿杨深。桥横断岸虹流彩,花满芳园鸟啭音。盛府多欢频命席,每容疏外共窥临。

张彦清学士以使事来杭访问忠烈王子孙盖其先皆自保定原系实同乃合二谱聚族谒庙叙拜厥谊甚古仲实赋诗以纪录寄山中辄和之

有伟秦咸望,厥初保定人。风云际兴运,茅土褒勋臣。端自积馀庆,非徒荣一身。闻孙蔼令誉,抗志矫秋旻。嗜学今该古,问安昏复晨。金方感义气,内谱存宗亲。肤使光华盛,輶轩采访频。乃知清庙器,俱是昆山珍。分派既同出,驰声尤绝伦。仙班重典领,宥府久弥纶。揭节方宣化,挥毫看爽神。应嗟远俗薄,欲挽古风淳。钜族同三眷,高情隘八垠。焚香肃遗像,序拜欣嘉辰。颇屈彦清贵,宁嫌仲实贫。绵延百年绪,翕合一家春。乐只饮此酒,勤哉书尔绅。寻盟谅愈笃,踏道毋胥沦。暂别山河阻,终期事业新。相从万里去,伐鼓起通津。

学斋占毕

四卷。南宋史绳祖(生卒年不详)撰。史绳祖字庆长,眉山 (今属四川)人。早年从学于魏了翁,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书卷首自谓:“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凡读书有疑,随即疏而思之,遇有所得,质之于师友而不谬也,则随而录之,积久成编”(《学斋占毕》史绳祖自序),以成是书。全书共分四卷,分门别类,一事一条,共一百二十九条。主要考证经史疑义。间有疏舛之处,如,君子怀刑,训“刑” 为 “型” 字;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训 “与” 为“许”;以凡事物之九数皆为乾元之九;以禹于周易直鼎卦;以至解黄庭坚诗以讥苏轼等,皆失于穿凿。又如,讥杜预注左传误称逸书,而不知古文之晚出; 谓“市井”字出《后汉书·循吏传》,而不知本出《国语》;谓双声诗始姚合,而不知先有齐王融,等等,皆疏于考证。综观全书,精确者为多,足资参考。今传本不一,《百川学海》、《学津讨原》、《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四卷,《稗海》本作《学斋占毕纂》一卷,宛委山堂《说郛》本作《学斋占哗》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

仪礼逸经传

元吴澄勾沈《仪礼》逸文、逸注的著作。2卷。其中逸经8篇,逸传10篇。汉兴,高堂生得《仪礼》17篇,后鲁恭王从孔子宅壁得古文《礼经》56篇,其中17篇与高传《仪礼》同,余39篇藏于秘府,谓之逸礼。唐初犹存此书,其后遂亡。吴澄逸经8篇,两篇取自 《小戴礼记》,三篇取自《大戴礼记》 ,三篇取自郑玄三礼注所引逸文,一依行礼之节次,不尽从其原文,次第为投壶、奔丧、公冠、诸侯迁庙、诸侯衅庙、中霤、禘于大庙礼、王居明堂。又逸传10篇,吴澄认为乃周末汉初人的《仪礼》释文,为二戴抄掇入记,故复依《仪礼》篇次,粹为一篇,次第为冠义、昏义、士相见、乡饮酒、乡射义、燕义、大射义、聘义、公食大夫、朝事义。如《大戴礼记》 “朝事” 1篇,实释《仪礼》诸侯朝觐天子之礼。李俊明序称,此书继汉唐儒与朱熹后,“造诣深奥,疏别户牗,各有归趣。好礼之士,往往先观疏注旧本,考朱子《通解》,然后取先生所释而深研究。”此书吴澄生前未付梓行世。有国子监崇文阁初刻本,天顺初年亡佚。明成化年间,程敏政获曹君谦藏书,宏治年间始刻传世。今有学津讨源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人與醫學

這部書的德文原版在一年前出版以後它的絕大的成功和各國人士要求把此書譯成各國交字的熱誠讀者或認爲當然而作者則覺得驚異這部書的目的原來鐵是給新學醫的學生們提網家領的描寫出現代的醫學和其歷史的及文化的背最可是這部書的有趣的特質其題材的藝術的有秩序的排列其明白的流暢的文體一包以赫女士的譯文很能保存這種文體>其中所陳述的廣博的原則尤其是其中的動人的歷史的論述會使別的受過教育的讀者不論是學醫的或普通人都一樣歡迎它這都書本是根據於對學生們講的講演寫的所以全書仍保留着一種簡軍的發鐵是方法沒有列果什麼參考書沒有什麼矜炫博學的形式

学蔀通辨

十二卷。明陈建撰。其学以朱学为宗,反对王守仁的心学。主要着作有《皇明后信录》、《经世宏词》、《陈氏文献录》、《西涯乐府通考》等。当时王守仁心学盛行。他“忧学脉日紊”,乃取《朱子年谱》、《行状》、《文集》、《语类》及朱熹与陆九渊兄弟往来信札,逐年编辑,并对以往《朱陆编年》二编进行修改,稿本修改六七次。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成书,题名《学蔀通辨》。全书分为《前编》、《后编》、《续编》和《终编》,每编又自分上中下。他在此书的《总序》中认为,自陆九渊以来,引释入儒,阳儒阴释之风很盛,到王守仁师徒更是推波助澜,加之王守仁等人造作朱熹“早异晚同”说,致使儒学正宗的朱学受到佛学“异说”的遮蔽,而失其正。造成“儒佛混淆”,“朱陆莫辨”的学术“蔀障”。故他愤然究心通辨,要专明一实,以扶三蔀。此书的《前编》辨驳朱、陆“早异晚同”说,以明朱、陆“早同晚异”之实。他认为,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陆九渊是未会而同,故朱、陆之学早年并非异而是同。朱子中年时方认识陆九渊,其学说多去短集长,疑信参半。朱、陆晚年相互指斥,“冰炭之甚”,陆九渊卒后朱熹“排之尤明”。《后编》批评陆、王心学“阳儒阴释”。他站在朱学的立场,批评陆、王心学为“佛禅”、为“援儒入佛”、“借儒以掩佛”、“阳儒阴释”。指出陆九渊的“宇宙无穷之说”、“吾心宇宙之说”与佛教禅宗的“佛性”、“法界十方世界”一样,“一言而该禅学之全”。他还认为,明初的陈献章发扬了陆九渊的“宇宙之旨”,把佛禅的“作弄精神”推向极端。《续编》论佛学近似惑人之实。《终编》讲圣贤正学不可妄议。在王学盛行时,陈建撰此书对它进行批评,其思想颇有影响。有《西京清麓丛书读编》本,《聚德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赠朱德裕宋安民以学诗如学仙为韵五首

大儒夔踸踔,小儒鹤俛啄。二子虽楚产,独不困俗学。我见三叹息,渭清泾自浊。祝君但默坐,岳岳须折角。材俊千里驹,学问五总龟。前辈为青眼,多士推白眉。属我病作祟,浊醪不同持。山林有成约,捧盘盟此诗。卒卒不会面,死生两蟾蜍。相望一牛鸣,可忍自作疏。沥酒不醉我,徵诗又遗予。胶漆自为坚,愧我今不如。孰知诗穷人,而我乃妄学。殷勤平生友,馈我破瘕药。百年灯落炉,万事风陨雹。谁能强自苦,清坐亦差乐。佐饭止三韭,庇身唯尺椽。永绝富贵想,薄有香火缘。尚忧贪嗔痴,更著后者鞭。定倾与援溺,稽首西方仙。

阅报大壮翁于七月三日自沈于苏州城外诗以悼之四首选三

斯人屈贾徒,流波夺之去。遗言但称病,病恐非其故。衣冠过吴门,一跃如有慕。颓然泰山压,报以浪无数。群鱼唼浪来,饿腹觊词赋。馀酲忽中之,各尔醉相呴。悲哉湘水魂,迢遥千里路。流波靡不通,想当通尺素。昨岁黄歇浦,翁从白下至。吾夜走见翁,觅门循酒气。颇言时政坏,收京愈骄肆。帑空杼轴焦,珠玉聚七贵。一子隶飞将,旧使贼胆悸。今责杀国人,行且及我辈。填胸满悲愤,颜色不改粹。百譬莫慰翁,翁盖蓄死志。人知翁学精,而鲜知翁博。或以翁拘礼,疑取容于俗。乌乎生乱世,礼固可远辱。万卷求自用,岂暇炫众目。爬梳兼蟹行,于史尤反复。末技驱寸铁,往往神鬼哭。曾有两方石,翁许为吾琢。石烂翁不归,欠吾此一诺。

万年歌 己未五月六日代祝卫母王太夫人八秩晋二寿

寿母康彊,羡汝阴王第,大家举止。适卫从夫,淑慎深谙钟礼。敬睦翁姑娣似,更井臼、缝纫躬理。中原沸、发捻纵横,还劝显扬弧矢。之无自课,任后来勤劳,军学津沽北徙。头角峥嵘,伯仲俱堪称微。叨庇萱闱介祉,孙又与、曾孙鼎峙。九九高年,艾斝桃觞并旨。

春秋金锁匙

一卷。元赵汸撰。此书撮举孔子之“特笔”与《春秋》之大例,以事之同类者互相推勘,研究其异同,以明其属于正例变例。如以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与桓十一年“柔会宋公盟于折”合为一条,其下云:“春秋以前征伐之不下于大夫也,而大夫专兵自无骇之帅师入极始;春秋以前礼乐之权不下于大夫也,而大夫专盟自柔之会宋盟折始。圣人于无骇去其氏者,谨大夫专兵之始也;于柔去其氏者,谨大夫专盟之始也。”又如以庄十三年“齐侯宋人会于北杏”与庄十五年“宋齐伐郳”合为一条,其下云:“伯主专天下礼乐之权,自齐桓北杏之会始;伯主专天下征伐之权,自齐桓伐郳之役始,《春秋》于北杏之会人四国之君者,谨其从佝之始,所以不与伯主礼乐之权也。于伐郳役加采于齐上者,谨其楼诸侯之始,所以不与伯主以征伐之权。”其书大旨以《春秋》之初,主于抑诸侯;《春秋》之末,主于抑大夫;中间齐晋主盟,则视尊王与否而进退之。其书体例与宋沈棐《春秋比例》大体相近。现存元刻本、《学海类编》本、孔氏微波榭刻本、《学津讨原》本、《翠琅玕馆丛书》本、光绪《藏书堂丛书》本。

闻罗景鸣入京

鲸牙漱海珠贝翻,鳌足暴柱神鬼奔。罗生尾月掣兔颖,横笔如彗当天门。列星吐燄烧紫垣,银潢小水漂昆崙。奇词一放众怪缩,长剑倚日龙当轩。江山何尔郁始发,产此异物之轮囷。五经百子世所有,咀嚼玩味平且温。片词尺论一经口,喷作万段霞纷纶。羊肠诘屈未足险,惊雷破地山欲蹲。宗师吐舌方朔走,侈丽慎勿矜文园。况有元气贯脉络,高深得奥愚骇繁。圣朝文化洽寰海,闾阎草泽俱饰辕。固应有此大匠手,彫书五辂修轮轓。绡纁纮紞方有待,岂止山藻兼篪埙。材奇益知世运美,士大始见民风敦。有时调笑狎诸贵,意气岂睹崇与尊。我惭同袍更馆阁,寒鸿乃逐孤凤骞。徒能问字向扬子,敢望学剑逢公孙。天南矫首识虹采,词海觊君能一援。

别本韩文考异

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宋王伯大编。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嘉定七年 (1214)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王伯大认为朱子的《韩文考异》于本集之外别为卷帙,不便寻览,于是重编此书。书中分析考异之文,散入本集各句之下。又采洪兴祖《年谱辨证》、樊汝霜《年谱注》等。附于各篇之末。盖伯大改朱子之旧第,嗣后坊贾又改伯大之旧第,已全失去原来面目。即卷首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凡例十二条者,勘验其文,亦王伯大重编之凡例,非朱子考异之凡例。流俗相传,执此为朱子之本,实在是一误再误。有明正统刊本、明万历高安、朱吾弼刊本、明新安朱崇沐刊本、宋绍定癸巳大字刊本、小字麻沙本、中字本、元日新堂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四六话

宋代文章理论著作。全名为《王公四六话》。2卷。王銍著。“四六”即骈体文,本书是一部骈体四六文的专著,论述了四六文的发展、特点,并就宋人的四六文作了专门的评述。王銍在本书序言中对四六文的渊源流变作了概括介绍。王銍重视诗赋文章的师承关系,强调文章与时高下。认为自唐代天宝年间到宋代,400年来师友渊源,口传声授,至今始集诗赋之大成,可见一种文体的成熟,绝非一人一时之力。他指出:“世所谓笺题表启,号为四六者,皆诗赋之苗裔也。故诗赋盛则刀笔盛,而其衰亦然。”王铚以诗赋衡量四六,所以主张“四六贵出新意”,在评议唐宋的四六文时,力赞“新语”、“高奇”、“警策”之作。他还说:“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者,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本书是流传较广的骈体文论著,《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将其编入诗文评类。此外,本书还收入于《百川学海》及《学津讨原》等丛书,并编进《丛书集成初编》。

1 9 10 11 12 1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