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聊斋志异

又名《女聊斋》。笔记。清人贾茗辑。四卷。作者生平事迹不详。原署古吴靓芬女史贾茗。疑“贾茗”亦为假名。据书叙,仅知作者素崇拜蒲留仙,尝自题其居曰“女聊斋”。是书为仿《聊斋志异》所辑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因所述故事均为女子事,故名。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至民国二年(1913)间,凡八十九篇,约十五万字。内容专载数千年贞女、才女、侠女、情女故事。取材广泛,有采自历代史书者,有辑自唐人小说者,亦有取自明清笔记者。或写情爱,或书节烈,多奇闻轶事,不乏文学精品。如《谷慧儿》、《柯寿南》、《宓珠》、《翠筠》、《玉精》、《姮儿》、《袁姬》等篇,情节曲折,描写入微,人物生动,笔致隽颖,叙事简古,而又能达结构之紧峭,足登聊斋”之堂。为清代笔记小说集中颇有分量者。是书流传不广,有上海春明书店铅印本,一九八四年齐鲁书社铅印本。

载阳堂意外缘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卷十八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周竹安著。周竹安,号秋斋,江苏毗陵(今武进)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上海书局石印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上海书局石印本。书中描写缙绅子邱树业与金陵富家少妇尤环环相爱相伴至终,死后登仙的传奇故事。情节似脱胎于《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和弹词《三笑姻缘》。中又插入丫环胡悦来、盐商妾南华女史以其侍婢秋容与邱树业的情爱纠葛。多有床第风流(性行为及心态)的直白描写,可见清代言情小说之一貌。今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己亥上海书局石印本《绣像载阳堂意外缘》校点。

红楼复梦

长篇小说。清陈少海撰,陈诗雯校订。一百回。原署“小和山樵南阳氏撰,武陵女史月文氏校订”。作者以字行、南阳人,号香月、红羽、小和山樵、品华仙史。校订者系其妹,字月文,号武陵女史。此编为《红楼梦》续书之一。故事接高鹗续补一百二十回之后展开。叙宝玉托身为梦玉,黛玉托身为彩芝,梦玉陆续娶彩芝等十二钗。思想庸劣,艺术粗糙,夸饰前书人物性格多失其真,且夹杂污秽描写。唯个别章回,讽刺昏官,揭露恶霸,为妇女鸣不平等,间有可取之处。有嘉庆十年(1805)金谷园刊本,扉页题“嘉庆乙丑新镌,红楼复梦,金谷园藏版。”绣像十六页;凡例二十六条。有嘉庆十年本,光绪二年(1876)上海申报馆仿聚珍版排印本等多种。一九八八年有春风文艺出版社点校本。

蝴蝶媒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题“南岳道人编”, “清溪醉客评”,二者疑为一人,姓氏与生平无考。所见四友堂刊本扉页又题“步月主人订”。齐如山据“玄”字不缺笔推断为最迟是康熙初年书,常为人订书的步月主人亦活跃于清初,可为佐证。除四友堂本外,尚有啸花轩、积经堂、经文堂、经翼山房等刊本和石印本。光绪乙未石印本改题《巧姻缘》,上海书局石印本改题《蝴蝶缘》,卷首增浪迹生叙,又有石印本改题《鸳鸯梦》,卷第前或作《鸳鸯蝴蝶梦》,卷首序署“五江草屋主人天佣子”。作品叙述了隋代元寿年间江南秀士蒋青岩及其友张澄江、顾跃仙3人,靠蝴蝶为媒,寻得佳偶,得谐美好姻缘的故事。

驻春园小史

又名《绿云缘》、《第十才子书》、《第十才子双美缘》、《一笑缘》。章回小说。题“吴航野客编次”。六卷二十四回。叙明嘉靖间,嘉兴女子曾云娥,因家中失火,与母寄身于舅父叶总制家,与故兵部尚书子黄玉史传诗通情,私订终身。未几,叶总制遭陷害,云娥母女又投奔金陵吴翰林家。黄玉史重情,暗随至金陵,卖身吴府隔壁周尚书家为书童,借机与云娥私会。二人私情被吴翰林女绿筠识破,绿筠遂道出己自幼与黄玉史订有婚约,黄家败落,母亲毁约,绿筠坚持不肯。于是二女相约同嫁玉史。因云娥母欲将云娥另嫁,云娥乃与玉史私奔,中途玉史被捉回流放,吴绿筠赠金为玉史捐监生。玉史高中两榜进士,钦点探花,娶云娥、绿筠为妻。小说塑造了敢于追求自主婚姻的少女曾云娥的形象,但仍落一夫多妻俗套。最早刊本为乾隆间三余堂刊本,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水箬散人序,另有乾隆五十三年刊本、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中华图书馆石印本。

忠孝勇烈木兰传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又题《忠孝勇烈奇女传》、《木兰奇女全传》、 《木兰奇传》,三十二回。托奎斗马祖所演,第一回署“奎斗马祖演著”,“古燕都青阳山人易南子校阅”,“中一老人监定”,书末有道光七年(1827)淦川周汇淙跋,作者不详。今存光绪四年刊常州乐善堂、常州道生堂藏板及吕文堂、积善堂、文在兹善书坊、大盛堂、京都养真仙苑藏板等刊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将此书列于“明清讲史部”,实则多出虚构,难称讲史小说。内容根据《木兰辞》,以及奇闻异说,结撰而成,情节多有虚构。作品以唐初为背景,演绎木兰代父从军故事。

重刊江宁府志

《重刊江寧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江宁府(现在的南京市)地方志,清·呂燕昭修,姚鼎纂。清嘉慶十六年修。清光緒六年刊本 全书共分二十一门,五十六卷。二十一门分别为:天章、舆图、疆域、分野、沿革、古今事表、山川、古迹、风俗、建置、祠庙、赋役、学校、武备、驿递、秩官、名宦、科贡、人物、金石、艺文。五十六卷分别为:卷一、二天章;卷三舆图、疆域、分野;卷四沿革;卷五古今纪年事表;卷六、七山水;卷八至十古迹;卷十一风俗、物产;卷十二建置(官署、城池、行宫、杂置公所)、卷十三祠庙;卷十四军事、卷十五赋役(粮运关税附);卷十六学校;卷十七武备(兵制、江防、马政);卷十八驿递;卷十九秩官;卷二十至二十四秩官表;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八名宦;卷二十九至三十三科贡表;卷三十四至五十一人物(儒林、敦行、忠义、仕绩、文苑、隐逸、流寓、技艺、列女、仙释);卷五十二、五十三金石;卷五十四至五十六艺文,书首有序、凡例及目录。 《(嘉庆)重刊江宁府志》体例严谨,构架恢弘,在资料运用上考证精审、剪裁精当,行文简洁,纠正前志错误,补足缺失,削减繁复,为一部名家所修良志。

龚自珍全集

近代诗文合集。龚自珍著。初名《定盦文集》,9卷。龚自珍,号定庵,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今文经学派学者,主张“通经致用”。一 生共留下散文300余篇,诗词近800首,其诗文多针对 时弊,具有叛逆精神。文如《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 《病梅馆记》,诗句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 哀”等,以及七言歌行《能令公少年行》、《西郊落花歌》, 都是传诵一时的名作。诗风雄健凌厉,柳亚子称之为 “三百年来第一派,飞仙剑客古无俦”。光绪年间由朱之榛刊刻。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又曾出版有《龚定庵全集》,1937年又出版了《龚定庵全集类编》,其中包括文集、文续集、文集补编、拾遗、 诗集、杂诗、未刻诗、词选、词录、手抄词、未刻词及年谱等。

幽梦续影

清朱锡授撰。一卷。锡授字撷筠,号镇洋,籍里不详。曾于湖北任县令,不为大宪所知,郁郁以殁。勤于撰述,著作颇丰,惜除是书外,其余皆散佚。是书成于光绪年间,约五千字。内容多载其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其中不乏哲理名言。此外是书于诗文亦略有评述,文字虽短,却有独到见解。如《汉魏诗象春》、《唐人之诗多类名花》等条以形象的比喻说明历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较生动别致。是卷多为短语,喜用排比句式,擅长比兴开头,说理透辟,读之饶有趣味。有清光绪四年(1878)滂喜斋刻本,《晨风阁丛书》本、《啸园丛书》本,《古今说部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老子本义

哲学著作。清魏源撰。自序成书于嘉庆二 十五年 (1820)。合《老子》通行本81章为68章,除夹句 校字外,分章引述前人注释,最后诠以己意。《序》 中认 为《老子》之本义是“黄老之学” 而非 “老庄之学”,其 “言以身治身、以家国天下治家国天下,则其辄言天下无 为者,非枯坐拱手而化行若驰也。” 还指出: “后世之述 《老子》者,如韩非有《喻老》、《解老》,则是以刑名为道 德,王雱、吕惠卿诸家皆以庄解老,苏子由、焦竑、李贽 诸家又动以释家之意解老,无一人得其真。” 书中认为老 子与儒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对阴阳之择取不同: “圣人之 道恒以扶阳抑阴为事。其学无欲则刚,是以乾道纯阳,刚 健中正,而后足以纲维三才,主张皇极。老子主柔宾刚, 而取牝、取雌、取母、取水之善下,其体用皆出于阴。阴 之道虽柔,而其机则杀,故学之而善者则清净慈祥,不善 者则深刻坚忍,而兵谋权术宗之,虽非其本真,而亦势所 必至也。” ( 《老子本义》)认为老子与佛教也有区别: “老 明生而释明死也,老用世而佛出世也,老中国上古之道而 佛六合以外之教也。” (同上书) 最早有光绪年间桐庐袁氏 刻《浙西精舍汇刊》 本,后有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初 编》本、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

台湾教育碑记

本书集刊有关清代台湾教育建置之碑文四十三篇,末附以「明志书院案底」二卷。碑文来源:一为日据时期前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总务局学务课编印「台湾教育志稿」所集三十六篇,一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台湾中部古碑文集成」所集七篇。上述碑文大多见于府县厅志,此后并另有第一五一种「台湾中部碑文集成」及第二一八种「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之编印,可资相互比校。「明志书院案底」全为文卷,卷一为清乾隆二十八至二十九年间淡水厅建立明志书院之始末,卷二为光绪年间淡新分治后明志、学海两书院租项纠纷之处理经过。

三湘从事录

明代崇阳人蒙正发圣功撰。蒙 正发于南明隆武元年 (1645) 十月在蒙阳起兵复城, 遂至湖南,依于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身历 行间,据其见闻,撰成此书。乙酉十月大顺农民刘体 纯、王进才等联明抗清之战,克复岳阳,直抵汉水,俨 然有中兴气象,至永历三年 (1649) 正月以何腾蛟抚 御失宜,章旷不能调辑主客之兵,团结一致,使明军张 先璧等横行掳掠,失去民望,以致偾事,清军攻破湘 潭,何腾蛟以身殉国。所记隆武、永历两朝时事,与清 军抗击事迹,由湖湘而涉及全局,故曰“三湘从事录”。 此书“屑玉丛书本”前有王夫之序,章旷之子章有谟识, 后附无名氏跋。清光绪年间金永森刻之于《崇阳蒙先生 遗集》中,重为校雠,并加注释,前有全序及凡例。民 国年间收入《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

上清帝七书

第一书。清光绪十四年十月八日(1888.11.11)呈递。请求光绪帝内修政事、讲求变法,慎左右、通下情,以期十年致强,二十年雪耻。是书以大臣阻难,未能上达。第二书,1895年5月2日,康有为邀集十八省一千三百余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向清政府提出变法的建议,史称“公车上书”。第三书。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六日(1895.5.29)上呈都察院,十一日(6.3)上达光绪帝。详述变法方策,认为欲雪国耻、保疆圉,自应富国、养民、教士、治兵。光绪帝读后,深受感动,立命阁臣誊抄副本数份,发各省督抚会议奏复。第四书,清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八日(1895.6.30)上呈,力言变法体要及先后缓急之事。是书以顽固派拒绝代呈,未能上达。有上海时务报馆石印本。第五书,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三日(1898.1.24)上呈。请求光绪帝采法俄、日以定国是;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以举庶政。并告诫说,如再不锐意更张,“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对光绪帝震动很大。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八日(1898.1.29)总理衙门代呈。极言“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之理,继请光绪帝取法日本,全面维新,并提出了全面维新的纲领。故宫档案《杰士上书汇录》存有真本。第七书,译纂((俄彼得变政记))成书呈请代奏折。

唐才子传

唐及五代诗人传记汇编。10卷。元代辛文房著。本书卷首有写于元年宗大德八年(1304)的引言,即应编成于此时。全书以10卷的篇幅论列了398位唐(包括五代)诗人,其中有专传的为278人,附见的为120人。为一代诗人作列传,在此书问世之前未曾有过,因此,无论从开创意义而言,或是从其资料丰富、涉及面广博而言,本书都是研究唐诗最主要的典籍之一。到清初,本书在国内已无传本,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文,重编为8卷,但仅存有287位诗人的传记。本书自元代问世以来,曾传入邻国,日本尚保存有其元利10卷本,清光绪年间由杨守敬访得日本流传的10卷原本,影印行世,国内才又得见本书的全貌。自1987年5月至1990年9月,中华书局陆续分4册出版了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唐才子传校笺》的原文校勘由孙映逵完成,全书的校笺工作分由20余位学者分工撰写。校笺主要包括:考证原书资料出处,纠正史实讹误,补辑原书未备的重要资料。校笺一问世,立即受到学术界好评,不但提供了该书的通行本,也成为唐诗人生平资料的集大成者。

咏雪三十二韵赠友

暮云凝黯黮,晓雪堕纵横。骋巧穿窗牖,乘危集栋甍。挟风潜作党,杂霰暗分声。缀柳如欺弱,萦梅似妒清。银盘浮石出,缟带逐车成。增势初堆岳,含光复洒瀛。即卑犹避污,飘急未忘争。细度歌帷远,斜侵舞袖轻。试深筇屡掷,验密手频擎。裹树形披介,摧篁韵啸笙。堞遥迷睥睨,岸断接坳泓。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陵铺看象斗,庭积羡猊狞。林寒催雀聚,檐白误鸡鸣。浪走儿应喜,狂号犬自惊。照曜连金阙,微茫混玉京。乌轮埋欲没,鳌极压将倾。献岁先期见,丰祥此日呈。及时消疠疫,润物达萌生。列贺喧朝贵,腾欢沸野氓。第嫌灾困约,仍讶助骄盈。冷艳凌回骑,寒光媚饮觥。风流梁苑宴,悽恻灞桥行。亦有离乡客,远居边海城。底穿嗟履屣,路断叹门闳。孰动乘舟兴,谁怜卧寝情。映书空旧习,授简岂前荣。倚望劳晨策,吟哦费夜檠。枉烦歌玉树,宁许媲璇英。刻画移群象,搜罗惫五兵。身孤惭待伴,思沮诧羞明。聊示轻微体,殷勤比赠琼。

八阵图

鱼复江边春事起,万点红旗飏清泚。主人元是刘梦得,载酒娱宾水光里。酒阑放脚步涉碛,细石作行相靡迤。卧龙起佐赤龙子,天地风云入鞭箠。蛇盘虎翼飞鸟翔,四正四奇公所垒。当时二十四万师,开门阖门随臂指。几回嚇杀生仲达,往往宵遁常骑豕。海中仙人丈二履,相与往来迂玉趾。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拿虎掷堆胸胃。江头风波几劘荡,断岸奔峰俱披靡。阳侯鏖战三峡怒,祇此细石吹不起。晋大司马宣武公,常山之蛇中首尾。幕中矹矹何物客,未有一客能解此。千年独有老奇癫,见之敛袂三叹喟。颇知此法自玄女,细与诸公剖根柢。君不见风后英谋尽奇诡,龛定蚩尤等蜉蚁。汉大将军亲阅试,四夷闻风皆褫气。马隆三千相角掎,西羌茸茸落牙嘴。而公于此出新意,盖世功名无第二。不知何处著双手,建立乃与天地比。河图洛书亦如此,堂堂孔明今未死。我门生人如死人,老了不作一件事。却被狝猴坐御床,孰视天王出居汜。既不能蹠穿膝暴秦王庭,放声七日哭不已。又不能断脰决腹死社稷,满地淋漓流脑髓。羡它安晋温太真,壮它霸越会稽蠡。八年嫪恋饱妻子,洒涕东风肉生髀。斑斑犹在杲卿发,离离未落张巡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准拟。虽然爱国心尚在,左角右角颇谙委。二广二矩及甄,春秋所书晋所纪。况乃东厢与洞当,复有青龙洎旬始。淫淫陈法有如许,智者舍是愚者蔽。此图昔人之刍狗,参以古法行以已。偏为前距狄笑之,制胜于兹亮其岂。尔朱十万破百万,第顾方略何如耳。嗟我去国岁月老,渺渺赤心驰玉扆。可怜阿伾财女子,而我未刷邦家耻。属者买舟泸川县,扣船欲泛吴江水。赤甲山前春雪深,白帝城下扁舟舣。胡为于此久留滞,细雨打篷愁不睡。剽闻逆雏犯淮泗,陛下自将诛陈豨。六师如龙贼如鼠,杀回屋瓦皆蜚坠。距黍直射六百步,虏尸蔽江一千里。哀哉狝猴太痴绝,垂死尚持虞帝匕。那知光武定中兴,要把中原通爬洗。君不见陛下神武如太宗,万全制陈将平戎。倚闻献馘平江宫,坐使四海开春容。六騑还自江之东,光复旧京如转蓬。蜀花千枝万枝红,辄莫取次随东风。奇癫眼脑醉冬烘,东向舞蹈寿乃翁。醉醒聊作竹枝曲,乞与欸乃歌巴童。

贺宰相生日

天开名世五百年,运当启圣先储贤。威灵祥凤出奇瑞,十洲三岛高腾骞。为天立心民立极,续道命脉开真传。日生旸谷苍凉间,辅道王德充其全。辉光笃实君蒙著,一朝扶翊升虞渊。黄枢紫闼求甘盘,风云赫奕龙飞天。正君定国有根本,披腹造膝无拘挛。圣皇动息结师保,宫事府事咸咨焉。功业巍巍心翼翼,不白得君如此专。已知步武通霄汉,但视富贵如云烟。先生所乐非世权,要以道觉天民先。经纶尽信中庸旨,业履可稽儒行篇。指挥丙魏去痹陋,洗刷周召增光鲜。至诚待物微且及,未施而信民陶然。四方善类今徯志,直道共由无觉偏。惟天大任固有属,囊括四海空三边。九秋硕果标林端,天根已具阳萌前。六度芝耀启初度,颂声洋溢瞻霄跹。先知已契蓍百荚,久视更期椿八千。青衿学子愚且孱,龙门夙昔惭扳牵。愿依金鼎力薪水,庶与鸡犬同登仙。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卯粥

普目不拘开合眼,意光何必待天明。众人未起我周布,行益资他腹自膨。澜浑汤水熟淘沙,不著油盐酱醋茶。饥渴随时餐少许,只思因甚悟桃花。割爱辞亲如是行,岂求衣食及为僧。步步澄辉无别想,卓然独立妙明生。夜静风悲人悄悄,众缘事办寂寥寥。趺坐结跏云汉定,谁知卧月忽明朝。生老病死苦相煎,唯我能知速弃捐。十二时中常念佛,闻师一举耳无边。闻道真空不著言,信心清净在拳拳。只将此性光明遍,语默行藏岂离禅。了身如幻向谁言,运水搬柴化有缘。忽遇浴堂人指水,轻清妙触转光鲜。云冻风弥鸟绝踪,洞山只道没西东。等闲目击谁相委,赖遇丹霞作炭红。将勤补拙入厨中,不问青泥事事充。拾得寒山明此意,如今成佛满虚空。恒河沙劫奉如来,功未全时眼不开。自知本有灵光物,香灯不绝警痴呆。不亏扫地与煎茶,门户开关用法华。云迹雨踪来不住,个中谁肯速还家。心地光明净土圆,一切人见我无言。只拈扫帚东西拨,震动三千及大千。百里千乡信未圆,到来空爇一寻烟。我今朝夕时闻见,粉骨碎身报未全。主宾交接未开言,便过茶汤应口边。察理聆音非外物,结他欢喜万千年。护净烧汤不离坑,慈和三昧益群盲。十方诸佛皆如是,岂效披毛业报生。众生垢重汩尘缘,岂自收心向觉源。挈水拾薪时节至,三通鼓罢物皆鲜。千年枯木老纵横,鬼怕神疑夜叉灯。不是道人谁敢动,如斯应不是众生。火出木烬灰烟灭,黑白无纤可作师。喻若春风融腊雪,普令冷暖□偏枯。几番舒卷济群迷,马祖升堂百丈知。由是那时通一线,而今收放莫令迟。引领搬徒访万山,深明下手处艰难。圆成满目莲宫现,风铎声清意自闲。绿节闲云间古风,茂林浓处没西东。子猷消息无人问,鸾凤飞来足印空。和泥合水实辛勤,不遇明师事不成。今已连天铺满地,顺缘无漏必通津。密迹弥纶不露尘,天龙八部喜还惊。劫火洞然无变朽,此中人转普门经。历劫尘沙积窦岩,十方诸佛共同参。多宝闻经亲涌现,故非柏梓与松杉。扁鹊卢医速退边,大家饱吃普庵圆。解冤释结消诸病,感应无方不用钱。如今无缝古棱层,透石穿云度有生。普纳众缘无住著,状如一室百千灯。黄金布地非为富,白玉横街惹寇徒。心地平坚尘不入,修罗万亿手难摸。直截无根树子铺,超凡越圣大心粗。忘躯为法方如此,担板真如大丈夫。轰雷吼电警昏蒙,雨歇风清似脱空。佛教众生弘大道,资家报国续宗风。千百年前老古锥,锄山钁圃示箴规。蛇儿挑起无人会,直截横抛更勿疑。灵源车辙显来由,一粒穿时快疾收。莫待庐陵高索价,临机下口卒难酬。摩尼无价汝当收,金玉浮财誓莫求。戴角披毛从此入,百千万劫作驴牛。

古别离

自少不出门,岂识天涯阻。郎欲上青霄,舟系江之浒。从容对我言,慷慨无多语。妾亦不知愁,率尔聊相许。风雨近深更,闻鸡还起舞。酌酒壮行装,薄劝三杯住。执手问归期,笑指相如柱。匆匆分袂间,对面无分付。上马出门行,马首犹一顾。归来心始忧,此别何仓遽。孤灯耿兰房,滚滚流光度。记得别君初,黄花冒寒露。此日又春回,绿柳阴如雾。登堂拜问姑,郎行何久处。姑愁颜强笑,神京八千路。闻语暗心惊,低头泪如雨。那知大丈夫,一别轻如羽。妾欲寄新衣,肥瘦应如故。消息两茫然,鹊语空相误。欲上望夫山,愁心不成步。清宵欲望之,东西忽迷路。何敢怨归迟,愿接夔龙武。仗剑向南面,风光应未暮。却恐凤书严,致身归圣主。草色上空阶,衡门疏旧屦。郎兮归去来,毋为功名苦。

续五子篇 阳曲王道行

明辅瑚琏姿,清芬溢其齿。二十典方州,三十赐金紫。虽负循吏声,雅非中所喜。魔来付禅观,战胜归名理。馀事乃及诗,亦方开元轨。贻君山林日,朗旷自此始。石生昔抗章,攀天动星辰。芬芳一世间,谁能不见亲。论交须论晚,辨材须辨真。肺腑一相披,灼然世无人。未央郁造霄,赖子表嶙峋。慨焉念漳流,沦没连城珍。昔余客招提,黄鹄为徘徊。五子临乖隔,黎生翩然来。方响入丝桐,所奏靡不谐。濩落金马门,骊龙狎其颏。非无蛾眉妒,隐酒不见猜。和光同其尘,老氏我所推。骥足有八荒,惜哉枥中老。王孙负奇气,少即成潦倒。幸无诗书禁,千古恣搜讨。窘回长沙袖,迂逐淮南宝。俯仰宇宙间,局如束湿草。富贵非所求,令名良自保。子师名家隽,出入珠玉府。所获岂不赢,而以求真与。将无一时屈,所伸在千古。寸铁宁不顽,连城繇兹睹。入夜必自光,勖子无轻吐。秦人已睥睨,荆人犹龃龉。

1 8 9 10 11 1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