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方书

伤科著作。清江考卿撰。一卷。考卿字国兴,清华(今江西婺源)人。擅治跌打损伤,常有奇验,名著于时,并将其经验汇编成帙。约一万一千字。有断死证秘诀、秘授不治方法、受伤治法、通用方、秘传方五部分。以七言歌诀概述死证之候;列述妇人伤乳等十九种不治之证;载脑受伤、顶门伤等二十种伤科治法及三十六大穴受伤治法。有解肌汤、黑神散等约七十首方剂。论证较精,方皆实用,对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有《珍本医书集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科学技术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花韵楼医案

医案。清顾德华撰。一卷。德华字鬘云,江苏吴县人。吴中妇科女名医,闻名于道光咸丰年间。所治多为公卿及其家眷。其医案约成书于道光三十年(1850)。约近万言。初为抄本流传,后经同县张元瑞整理,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刊行。书中载血崩、脾肾阳衰、新产瘀滞、调经、痢症、痹痛、肿胀、乳疬、产后咳呛等,凡二十一例验案。多为妇产科及内科杂病证治,并以调经、产后为多。每案简述证候、病因、辨治、方药,多有连续复诊者,亦详明方案。论治透彻,立方平稳。是书为少见的女中医医案。有抄本,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一九三六年《珍本医书集成》铅印本。

古今医彻

怀远,字抱奇,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清嘉庆年间名医,生卒年代无可考。怀氏少洽儒术,壮岁弃去,遂隐于医,博览广集,揣摩经验,历二十余载著成《古今医彻》一书。凡“昔贤未发者补之,今人沿谬者正之,取所尝疗治多疑难而已效者,据证案末’,(顾序),体理灿然,博而有要。故曾多次翻刻,流传较广,并被编入《珍本医书集成》。是书凡四卷,卷一为伤寒,自两感证至夹症、坏症、遗毒,卷二、卷三为杂症,自中凤至眼、耳、口、鼻、痹、痈,卷四为女科,自调经、治带至胎前、产后等,末附医簌数则。从理论结合经验,由经验佐证理论,反复说明治病之必宜通权达变,不可拘执成见,因而不乏可资借鉴之处。

订正太素脉秘诀

脉学著作。2卷。明张太素(青城山人)撰。撰年不详。此书结合五运六气、脏腑生理病理论述诊脉方法,将浮、滑、实、弦、洪和微、沉、缓、伏、涩10种脉象分为五阳脉和五阴脉两类,分别叙述其所主病证及脏腑病理变化,所言多据五行生克之理,且列有四时正常脉象和病理脉象。书中又将脉象分为轻、清、重、浊4种,称之为“四营脉”,谓可测人之贫富贵贱,后世医家对此说颇多批驳。现存版本有明刻本、《珍本医书集成》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太素脉》复为裘吉生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作《订正太素脉秘诀》。

伤寒明理论

三卷。金成无己撰。该书成于 《注解伤寒论》之后,是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卓著成果。该书摘取 《伤寒论》中五十种症候进行了病象、病因、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辨识精微,言语通俗。如 《咳第二十五》篇云:“伤寒咳者,何以明之?咳者,謦咳之咳,俗谓之嗽者是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是令咳也。……咳之由来,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饮而咳者,有邪气在半表半里而咳者。虽同曰咳而治各不同也。”通过鉴别不同病因而导致此症不同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益借鉴。严器之序中评价此书:“撰述伤寒,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辩之。……所谓真得长沙公 (按:指张机)之旨趣也。使习医者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次了然而无惑。”这可以说是对该书的中肯评价。该书有宋刻本,明安正堂刻本,清光绪六年(1880) 扫叶山房刻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伤寒法祖

清·任越庵撰。约成书于1793年。全书4万字。书凡2卷。卷上述伤寒全论大法、六经正义、合病启微、风寒辨惑、温暑指归、痉温异同、平脉准绳。卷下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解, 末以制方大法殿后。任氏认为, 慈溪柯韵伯撰《伤寒论注》四卷、《伤寒附翼》二卷, 复撰《伤寒论翼》二卷, 阐未发之藏, 探独得之秘, 其明辨详析, 使仲景千古不明之案, 一旦豁然。但因流传已广, 翻刻既多, 其文义字句, 类多鱼豕, 观者未得洞明, 咸置高阁。殷鉴于此, 是书特将柯氏《伤寒论翼》错讹之处, 细加校正, 去繁就简, 重新正定, 而编次仍循柯氏之旧, 故定名曰《伤寒法祖》。是书在学术上, 以遵从柯韵伯学术思想为宗旨, 既以六经分证立论, 又主张伤寒六经为百病立法, 自亦包括杂病在内。反复阐明六经经界、合病并病等, 对伤寒六经证治亦详为剖析, 在仲景制方用药方面亦作了某些探索。然缺乏个人的独到见解。本书在任越庵生前尚未梓版。任氏逝世后多年, 其孙任波将此书稿交于弟子陶观永, 付梓刻版, 始得流传。此书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刊本,及裘吉生等辑《珍本医书集成》刊本; 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印行。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有《珍本医书集成》(1936年) 刊本。

伤寒捷诀

清·严宫方编著。全书约2万字, 为1卷。作者将《伤寒论》分条分证编成歌诀, 以冀后学易读而捷成, 故名《伤寒捷诀》。本书首列伤寒总诀治法, 太阳伤寒、伤风, 阳明经病、腑病, 少阳病, 三阴传经热证、直中寒证。次列结胸、痞气、亡阳、发黄、风温等83证。本书注重辨证, 区别异同, 对伤寒脉证, 辨析清楚。书中歌诀或有仲景未出方者, 辄取《千金方》等书编入, 补充方剂20余首。歌诀之后, 由严氏之孙为之注释, 以明分证立方之旨。本书内容虽较浅易, 立法选方尚称全面。此书包含在《珍本医书集成·伤寒类》中, 1936年世界书局出版。

麻疹阐注

儿科著作。清张廉撰。四卷。廉字通源,诸暨(今属浙江)人,清代医家。张氏认为论麻疹诸家以《医宗金鉴·疹门》为善,但该书“言简而赅,非得其言外之意,必疑其略而不详”。为便于后学,故在此书注文基础上,兼取各家之说,结合自己心得,于道光二年(1822)撰成此书。本书卷一~二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三~四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的证治等内容。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女科百问

二卷。宋 ·齐仲甫撰。刊于1220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对妇产科的主要疾病治疗作了扼要的记述。语言洗练、说理清晰,有较强针对性。上卷50问,包括妇科的天癸,经候及血分、经、带诸病证治;下卷50问,主要是妊娠胎产诸病的证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土官底簿

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朱彝尊《曝书亭集》中有是书跋,只称钞于海盐郑氏,亦未言作者为何人。本书专记明朝嘉靖以前各省土司之情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疑当时案牍之文,而好事者录存之也。”从内容可以看出,本书是辑档案资料而成。书中载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广、广东之土司共三百六十三家,其中云南一百五十一家,广西一百六十七家,四川二十四家,贵州十五家,湖广五家,广东一家。各土司,均先列其名号,次述始授土职时间,再述世代因袭情况。本书的价值,首先是可补正史之不足。《明史·土司传》只列征伐刑政之大端,而于土司支派本末未能具晰,本书辞虽俚浅,而建置原委、历代因袭之状一一可征,足资考证。同时,书中反映的明政府对土司采取的驾驭措施,为研究明代土司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按明制,土司乃世职,土司承袭时,须逐级上报,分别由吏部、兵部奏准,颁发号纸(委任文书)。而本书所录,诸土司请袭之时,必以“并无世袭”之文上请,所奉谕旨亦必以“姑准任事,仍不世袭”为词。仅以云南为例,在一百五十一家土司中,有九十一家载有圣旨,明确称,“姑准任事”,“不准世袭”;只有极少数土司,如广西府土知府,阿迷州土知州明确“准世袭”。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明政府控制土司的一种手段,欲以示驾驭之权。这里反映的土司承袭的实际情况,与制度的规定有极大差距,正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本书原有文渊阁藏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出版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收入本书。

安龙纪事

一卷。明江之春撰。《安龙纪事》记永历帝自广西南宁移跸贵州安龙府,有马吉翔者,原为北京内监长班,复为书办,冒功受宠,逢迎内监,官至文安侯,与内监庞天寿谋逼永历禅让位于孙可望,事发,求于太后得免。时孙可望恃兵自重,挟制明帝,马吉翔、庞天寿为之耳目,日夜谋禅位。永历亟发密敕予李定国军,被马吉翔探知,报于孙可望,遂兴大狱。与谋诸臣十八人,以欺君误国,盗宝绍诏罪连翩被戮。《安龙纪事》记密敕之狱事颇详,惟十八人姓名传闻不一。张鉴《冬青馆乙集》卷七记为吴贞毓、徐极、蒋乾昌、李元开、周元吉、杨忠、李顽、朱议、郑允元、赵庚禹、张镌、蔡縯、朱东旦、易士佳、任斗墟、胡士瑞、太监张福禄、全为国,而无林青阳、刘议新。朱希祖有《永历十八年先生记事》,考证尤详。《安龙纪事》有《记载汇编》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元明事类钞

杂事类书。清姚之骃撰,龚骏文校,牛稔文复勘。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尚著有《后汉书补逸》等书。40卷。摘取元明诸书,分门编纂,形式似类书。纂述大抵皆典则可观,所载事实,足补《元史》诸志之缺及列传之所未备。但明代说部浩如烟海,所采自不可能详赅。万历以后,门户交争,所记多不足凭,所取尚较审慎。据元史、明史、明纪编年、明史纪事本末、元典章、明通纪、典故纪闻、初学记、元通鉴等书摘取元明两代的朝章典故。分天文、地理、岁时、君道、政术、官品、仕进、人伦、艺术、释道、文学、武功等二十余门。其中与法制关系密切的有:君道门中的君德、驭臣、纳谏、巡幸等;政术门中的法制、任官、赋役、盐法等;官品门中的内阁、翰林院、都御史、通判等;仕进门中的荐举、除授、科第等。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集于该馆刊印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

送笪县尹之官苍梧

苍梧之山古九疑,苍梧之郡汉置之。剑藏尉佗火山是,鱼如武昌丙穴宜。武昌江边赵佗石,石出江波三四尺。隔江即有禹王祠,老柏旧栽皮尽赤。人言王气□此分,正北一枝团碧云。向来南枝亦苍翠,物随世□竟憔悴。树木犹知历数然,万方一轨趋争先。中原出载驼马杂,重译来贡犀象连。奇珍怪见动人意,往往官人外存义。或者因之并亦无,髓凿筋剜剔膏胔。□官上吏皆可诃,苍梧县尹当如何。前人生猺寇海北,杀人不异鸡与鹅。苍梧有民民上古,十洞连邻姓槃瓠。令尹先惠十洞人,教重弦歌令威武。儿知读书父识官,县尹有歌民乐安。笙歌教乐虞皇庙,犹似音声京洛好。阿侯莫作北鄙音,霜气不来云色□。

送友人从军兼呈谢君绩参军

叹息复叹息,叹息长书空。杀贼五年无寸功,今者又送君从戎。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牙旂晓发玉花骢,猛士双剑立西东。爷娘妻子不用哭,上马更劝黄金钟。黄金钟,琥珀浓,豪气千尺摇晴虹。明日军门揖主将,论军未可皆雷同。安成之寇容易攻,庐陵凋弊遗民穷。自非奇谋决擒纵,烦费日久谁当供?君家伯仲尽少年,正好变化扳飞龙。颇闻幕府多才雄,为我问信毋匆匆。我有大羽箭,不杀南飞鸿。要如鲁仲连,系书射入聊城中。祇缘骨相不受封,不如扁舟归去长伴沧浪翁。

送钱一杲卿

钱君佳少年,濯濯春月柳。开谈屡逼人,落笔若挥帚。凫雁菰蒲中,英材颇时有。同声倾夙期,异姓接婚友。冷官国北门,会面始八九。时时过薄饭,卯坐常至酉。今日得休沐,方醺步兵酒。闻子车马南,欲饯辄掣肘。温风媚行色,绿净无尘垢。鱼轩迎少妇,能献二亲寿。到家春已融,柔条可结纽。菱藻蔓平湖,钓船先入手。南雁正北来,蚤寄诗千首。

乳燕飞/贺新郎 其一 王朋益佥事夜坐文江之上,屡称赤壁之游乐,酒馀索赋,因取坐间语参差述之

赤壁之游乐。但古今、风清月白,更无坡作。矫首中洲公何许,共我横江孤鹤。把手笑、孙刘寂寞。颇有使君如今否,看青山、似我多前却。几见我、伴清酌。江心旧岂非城郭。抚千年、桑田海水,神游非昨。对影三人成六客,更倚归舟夜泊。尚听得、江城愁角。渺渺美人兮南浦,耿余怀、感泪伤离索。天正北,绕飞鹊。

台城路 送钧任由桂林之柳州

卧游苦忆帷灯夜,江山暗怜人老。桂海今秋,榆关故柳,不改年时欢笑。百杯倾了。问抵得新亭,泪痕多少。记取明朝晓风,吹汝龙城道。炎方旧富谪宦,词家宗七九,残魂孤峭。千里江流,十年岭外,更想罗池古庙。平生拜倒。只三黜名惭,雁回猿啸。正北三千,望锦州恰好。

黄侍御协恭督学南畿赋此寄之

美人南国去,建业路漫漫。六代豪华歇,三秋芳杜残。古台曾凤下,钟阜自龙蟠。云度三江远,潮生白日寒。文章知道重,品藻得人难。侧席天王意,乘骢正北看。

春草杂言五首

驱车陟太行,中道车轮折。挽舟溯河流,中流绠縻绝。前途郁漫漫,徬徨欲还归。积雪被长坂,洪涛荡寒晖。胡不戒未然,阃中慎所之。徒怀百年志,自贻千里悲。借令无颠踬,岂念出门非。且将诟徒御,赢粮一何迟。荆棘开好花,娟娟耀芳春。罗生及周道,未尝罹斧斤。斧斤或相加,芒刺反伤人。朔雪贷其死,后土固其根。人力愧孱弱,天地胡不仁。崇冈有松柏,日日摧为薪。中郎叹知己,江夏杀所依。爱憎生逆顺,良窳缪是非。不忧汉室仆,乃为董卓悲。不愤奸雄术,乃谪祢衡讥。伤哉英杰士,终为识者嗤。饥不食虎肉,寝不处虎皮。虎皮非不煖,虎肉非不肥。本受恶气生,邈与正气违。奈何五行秀,乃与恶相随。胡不观凤鸟,犹能慎羽仪。朝选竹实粲,暮择梧桐栖。閒人访閒人,彼此无相疑。閒人不相容,皇皇欲何之。我欲访白云,白云无定期。我欲访野鹤,野鹤身高飞。归来看长松,青青有馀滋。

元旦试笔二首和柴德美

天门次第列中官,御幄含风春尚寒。拜罢两班文共武,相逢屈指计迎銮。帝德唯天仰日新,圣经书法重王春。青阳应律方东令,翠辇临边正北巡。

1 8 9 10 11 12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