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元为录石斋集
乾坤谁执仲尼权,便敢删从己酉年。大笠蔽天牛背稳,不妨写过戊申前。
代陈景元书于太一宫道院壁
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野性岂堪此,庐山归去来。
题道录陈景元中太乙宫种玉轩
一住仙祠绝世尘,庭前种玉已嶙峋。朝昏龙虎常听法,左右琼瑶自逼人。翠凤有时翻瑞影,银蟾通夕堕清津。黄金络马何年醉,得去同游几洞春。
赠道士陈景元酒
篱根委馀菊,阶角拥残叶。清言久不悒,何以慰疲苶。朋樽涵太和,高兴雅所惬。谁云居室远,风味自可接。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北宋道士陈景元集注。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陈景元序,内称《度人经》乃太极真人授东吴道士葛玄,南齐严东始为之注,唐李少微、成玄英、薛幽栖并有注解。陈景元采集四家之说,删去重复,精选密义,纂成四卷。此注本取《度人经》中道君前序、中序、后序、洞玄章、玉历章、灵书中篇等篇章,逐句逐段加以解说。其中严注偏重字词训释,李注引经据典,明于内音,成注发挥重玄哲理,薛注详解诵习方法。四家注解各有特色,然大抵以外修为主,与南宋以后各家注本偏重内修丹道有所不同。刘师培《读道藏记》称赞此书保存经文古本旧注,弥足珍贵。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北宋陈景元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作者自序,自称幼年出家访道,老归茅山,欲诵《大洞真经》。因原经文字讹谬,「遂将前辈修习之本及茅山藏本比对隐书,辄撰音义,兼疏同异,粗解所疑」,可见此书系《上清大洞真经》之校释本。其经文首载《灭魔神慧玉清隐书内祝隐文》,然后依次列载三十九章经文。作者又摘取经文中单字或词句,注解其读音词义,或校勘其文字。是为现存《上清大洞真经》之最早版本,可校正《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所载六卷本。《上清大洞真经》文字篇卷之误。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道教经籍。北宋陈景元撰。14卷。该书把《庄子》33篇分为255章,按每章大旨命题,称为章句;对每章中所释之句,只为所注字加注音,释义,称为音义。故名。如《逍遥游》分为“顺化逍遥、极变逍遥、无己逍遥、无功逍遥、无名逍遥、适物逍遥、无为逍遥”七章。从章名可见作者对《逍遥游》的认识。不直录全文,只写出所注之字,如“北冥有鱼”,只注北冥二字,先标反切,再接诸家之注。全书以顺从自然,排除物累为宗旨,认为简易、坐忘是求得常道的最好途径,《庄子》主旨在于“长生久视,毁誉两忘。”
南华真经章句余事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是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景元以江南古藏本,徐铉、葛湍 校天台山方瀛宫藏本,徐灵府校成玄英《解疏》中太一宫本,张 君房校文如海《正义》中太一宫本,张君房校郭象《注》中太一 宫本,张君房校散人刘得一《注》,江南李氏书库本和张潜夫《补 注》,校勘国子监景德四年印本,得349异字。九家今皆不存,本 书是宝贵的校勘资料。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也是《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其上卷抄录《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二篇及谢希深注,下卷载唐杨嗣复《九证心戒》,是九种察言观色的方法。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宋陈景元编撰。十卷。据杨仲庚序,是书朴理宗宝佑六年(公元一二五八年)刊行。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景元摭拾诸家注疏精华,参以其师韩知止、张无梦之说,取严君平、孙登之说为多,大旨以重玄为宗。引文多不注明出处。
冲虚至德真经释文
唐殷敬顺撰。宋陈景元补遗。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是殷敬顺《列子释文》补遗,并校勘、注音、释义。其 它注本,张湛注与殷敬顺释文混淆,唯本书张、殷相别,可观殷 书旧貌,并补正殷书缺漏。
西甘涧
步下万松寺,山径落斜曛,路逢山中樵,导我西涧滨,逶迤四五里,始及藏山门。晚霞云半赤,寒岩枫柏丹。古寺余老屋,山僧鬓已斑。携手看生圹,圹铭名辈全。撰文李焦明,书丹陈景元。告归转西偏,高寄亭足观。略如倪迂画,返照疏林间。相期春正月,重来看雪山。
老子翼[道藏本]
六卷,正统道藏,老子翼,明朝焦竑编撰。《四库提要》着录作三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系《老子》之集注,汇辑韩非、严君平、河上公、王弼、鸠摩罗什、傅奕、李约、司马光、苏子由、王雱、陈景元、林希逸、杜道坚等六十四家注解,并援引《诗经》、《左传》、《管子》、《庄子》等古籍数十种,而以焦竑自撰《笔乘》之文附于章末。作者认为《老子》一书之要旨在「明无为」,即以有证无也。正文之后有《附录》一卷,辑录有关老子之传记,轶事及诸家评述,凡六十五则。又有《考异》一卷,考订《老子》版本文字异同。全书博观约取,采摭丰富,为研究老学之要籍。
上清大洞真经
作者不详,或云为东晋杨羲假托神灵所造。道教上清派主要经典。简称《大洞真经》、 《上清真经》,一名《三十九章经》,一名《九天太真道经》。上清派称之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大洞真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因此历代传授不绝。自来有不同的传本,陶弘景时即有两种,一为大卷,一为三十九章。今《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存三种《大洞真经》:《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五卷,为宋末元初传本;《上清大洞真经》六卷,为南宋茅山宗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校勘本,当为茅山宗坛本;《大洞玉经》二卷,太玄赵真人注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经》六卷本和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为真传本。该书第一卷为“诵经玉诀”,述修炼者诵咏《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前的存思礼仪,并附以《入室存思之图》,着重存思五方之气,存思日月及二十四星。第二至第六卷为“三十九章经”,每章存思一神降临修炼者身中某一部位,然后诵《大洞玉经》这一章,默念祝咒,存呼神名,祈请其护卫。全书以生门死户,守雌抱雄为主,认为百神常存,各居其所,各理其务,只要存养自己神气,吟咏宝章,则神真下降,与身中神气混融,终获长生不死之道。这是典型的道教上清派炼养方法,是《黄庭经》的延伸,对我们研究上清经系,上清派历史及道教炼养学说都有一定意义。注本有宋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一卷,元卫琪《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
五卷。元薛致玄 (生卒年不详)撰。薛致玄,字庸斋,官至河南路提学,赐号太霞老人 (见 《道德真经集义》卷中)。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杨仲庾《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和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十卷。《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是为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所作的总论,简述老子生平及主要言论,使人了解 《道德经》始末,篇末署名宋宝佑戊午年(1258)瞻山管辖住持观事杨仲庚;《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是陈景元对《道德真经》的理解和解释,阐述较为详尽。第二部分是《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疏抄序》(内含李庭、郭时中、冯复三家序) 和薛致玄所述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五卷。《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分为二十门,第一门先解《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以阐明陈景元解《老》之旨,其余十九门则详细叙述太上老君生平、经历及其传说。后世学者对此书极为推崇,认为叙述详尽无一遗漏,剖析明确,对于《老子》学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存明 《道藏》本。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
一○六卷。宋褚伯秀 (生卒年不详)撰。褚伯秀,字雪��,南宋末年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杭州天庆观道士,师事范应元。此书前有刘震孙、文及翁与汤汉三序,都写于咸淳元年(1265);卷后有自跋,写于咸淳庚午年 (1270)。由此可知其书撰于咸淳之前,刊于咸淳年间。其跋称伯秀就学于范应元,感师恩,遂纂集诸解,七年而毕业。书中集郭象、吕惠卿、林疑独、陈祥道、陈景元、王雱、刘概、吴俦、赵以夫、林希逸、李士表、王旦、范应元十三家注,并断以己意。书内多引陆德明 《经典释文》,但不列于十三家之中。只用其书讲义理而不重音训。范应元本来没注 《庄子》,但因他是褚伯秀之师,所以褚伯秀在书中多处叙述范应元之论。褚伯秀集宋代及其以前诸家解《庄子》的梗概于此书中,更使鲜为人知的吴俦、赵以夫、王旦诸家之作依赖此书得以流传;后世学者通过此书也可了解前人研究 《庄子》 的梗概。所以 《四库提要》称 “伯秀编纂之功,亦不可没矣。”由此可知,此书对于研究《庄子》实为重要史料。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本影印 《道藏举要》 本。
列子集释
《列子》集释本。八卷。今人杨伯峻撰。成书于民国十一年(1932年),初版于一九五八年。《列子集释》先录《列子》正文,正文下夹句进行注释考证。考释分四类,先录晋人张湛《列子注》文,次录唐人卢重玄《列子解》文,再作有关《列子》本文及张注、卢解的校勘、训释与考据,最后录有唐人殷敬顺所纂与宋人陈景元所补之《列子释文》以及有关《释文》之考证。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原书撰成于1929至1932年之间,1958年曾由龙门联合书局排印出版。该书以清代汪继培校刻的《湖海楼丛书》本为底本,参照影印宋本、元本、《道藏》本等古本,择善而从,参校撰成。
化书
五代谭峭著。道教哲学著作。六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凡一百一十篇。《嘉兴府志》及宋道士陈景元(碧虚子)《化书后序》载:峭著《化书》成后,求南唐大臣宋齐丘为序问世,齐丘遂据为己有而序之,题名《齐丘子》,后经康末道士陈抟揭露,始得纠正,改题为《谭峭化书》,即《化书》。其中或有宋齐丘增处。在对治乱原因和救世之道的探求中,体现出把道家理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倾向。提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道”于体言“虚”,于用言“化”。“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道化》)。有形的万物始源于虚又还原于虚,杳无的虚既是万物的本原又是万物的归宿。认为“食为五常之本,五常为食之末”(《鸱鸢》),道德教化的实施必须以人民衣食温饱的满足为前提;对统治者夺民之食表示极大愤慨,认为这是天下重大的“不平”、“不义”(《七夺》),“非兔狡,猎狡也;非民诈,吏诈也”(《太和》)。人民备受剥削压迫,走投无路时必然奋起反抗,统治者是祸由自取。提出“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奢僭》),向往君主与百姓共同劳动,完全平等的“太和之化”(《蝼蚁》)的理想社会。其思想具有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意识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但有平均主义观念的局限。收入《道藏》、《宝颜堂秘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