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一
日边清梦故来迟,卧听斜风拂大旗。银烛心情沉暗夜,金瓶消息谢明时。未能灵筮察詹尹,岂望覆舟容伯夷。涕泪平生堪愧怍,纵横不到岘山碑。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二
民性千年苦未新,河山即此久蒙尘。投砂几度叹衔鸟,拾笔于今写获麟。事有难言文字隔,痛无可忍酒杯陈。小楼独坐栏杆朽,花片沾衣不觉春。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三
高冠长佩去何年?泽畔愁看日影燃。归棹云边无尽水,落花渡口奈何天。醉醒滋味问汀芷,清浊乾坤寻野莲。毕竟痴人今世少,纷纷名士学神仙。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四
梅雨频临夏日催,东南极目战云来。夜明孤岛星河转,昼暗神京斗柄衰。红客汹汹但空叱,清谈事事故难开。暖风江左方迷眼,何事新亭泪洒杯。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五
纵使双轮堕浩溟,丰城剑气在南星。光分千里地先赤,血饮万钟锋尚青。道路荆深埋骏骨,膏肓疾隐守残形。韩非低首无言语,治国新推道德经。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六
眼前乱木不成行,每向穷途哭阮郎。铸铁屡闻成错字,避秦何处觅郊荒。天孙织锦当空幻,誇父争功逐日忙。算是新书全未解,老怀输写大文章。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七
峡水西来劲气雄,巴风楚韵尽其中。孰知曾入庙谟算,直欲一清山势空。混沌七开天亦泪,齐烟九点月如弓。苍生多许长沙相,肯向泉台说邓公?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八
一村何似尽流徒,碧树千门听泣乌。闲久犁同衰骨锈,泪多眼并野田枯。穷途只合去桑梓,沃土尚堪生艾芜。但我愁思无处避,频频仰首望星图。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九
四君子陷陷何深,秦帝坑灰积至今。长夜有人思盗火,青春无泪泣流金。暖寒天气玉能感,明灭海光珠未沉。愤起推窗听风雨,可能更吼劲雷音。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其十
小楼隐隐见江村,梦境每闻鱼鸟喧。隔岸桐花飞白日,连天蒿草对黄昏。当年弹剑激弦响,往事听箫啼袖痕。来路重寻更无路,何如盲女近光源。
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
日边清梦故来迟,卧听斜风拂大旗。银烛心情沉暗夜,金瓶消息谢明时。未能灵筮察詹尹,岂望覆舟容伯夷。涕泪平生堪愧怍,纵横不到岘山碑。民性千年苦未新,河山即此久蒙尘。投砂几度叹衔鸟,拾笔于今写获麟。事有难言文字隔,痛无可忍酒杯陈。小楼独坐栏杆朽,花片沾衣不觉春。高冠长佩去何年?泽畔愁看日影燃。归棹云边无尽水,落花渡口奈何天。醉醒滋味问汀芷,清浊乾坤寻野莲。毕竟痴人今世少,纷纷名士学神仙。梅雨频临夏日催,东南极目战云来。夜明孤岛星河转,昼暗神京斗柄衰。红客汹汹但空叱,清谈事事故难开。暖风江左方迷眼,何事新亭泪洒杯。纵使双轮堕浩溟,丰城剑气在南星。光分千里地先赤,血饮万钟锋尚青。道路荆深埋骏骨,膏肓疾隐守残形。韩非低首无言语,治国新推道德经。眼前乱木不成行,每向穷途哭阮郎。铸铁屡闻成错字,避秦何处觅郊荒。天孙织锦当空幻,誇父争功逐日忙。算是新书全未解,老怀输写大文章。峡水西来劲气雄,巴风楚韵尽其中。孰知曾入庙谟算,直欲一清山势空。混沌七开天亦泪,齐烟九点月如弓。苍生多许长沙相,肯向泉台说邓公?一村何似尽流徒,碧树千门听泣乌。闲久犁同衰骨锈,泪多眼并野田枯。穷途只合去桑梓,沃土尚堪生艾芜。但我愁思无处避,频频仰首望星图。四君子陷陷何深,秦帝坑灰积至今。长夜有人思盗火,青春无泪泣流金。暖寒天气玉能感,明灭海光珠未沉。愤起推窗听风雨,可能更吼劲雷音。小楼隐隐见江村,梦境每闻鱼鸟喧。隔岸桐花飞白日,连天蒿草对黄昏。当年弹剑激弦响,往事听箫啼袖痕。来路重寻更无路,何如盲女近光源。
浪淘沙 其一 书丘逢甲岭云海日楼集后,时述庭将随陈公洽长官赴台湾,即送其行
梦寐海中山。何限凋残。岭云大句最辛酸。四百万人同一哭,别矣台湾。点将昔登坛。苦战乡关。一朝割弃恨无端。五十年前游钓地,今始能还。
浪淘沙 书丘逢甲岭云海日楼集后,时述庭将随陈公洽长官赴台湾,即送其行
梦寐海中山。何限凋残。岭云大句最辛酸。四百万人同一哭,别矣台湾。点将昔登坛。苦战乡关。一朝割弃恨无端。五十年前游钓地,今始能还。赤手斩长鲸。岂愧延平。英雄传里竟无名。怅望东南天半壁,已负平生。内渡只吞声。天地无情。麻鞋独自谒明陵。未信全输成定局,何计亏盈。家祭愿无忘。遗语心伤。中原北定复南疆。地下有知翁应喜,一统炎黄。天际海苍苍。白日辉煌。灵旗黑虎尚飞扬。建座祠堂招毅魄,来享烝尝。屴崱记登临。石鼓山阴。白头共我两沉吟。隔海相望何所见,峡树森林。霹雳涌潮音。万象更新。经营终仗老成人。定使华严楼阁现,嘉惠台民。
将赴揭阳诗会次丘逢甲韵二首 其一
平生初拟岭南行,梦里先闻海浪声。邹鲁流风存远峤,主宾高会此名城。珠玑盈斗惭文笔,衰病擎杯怕酒兵。想得炎方云日暖,恨无田地寄躬耕。
将赴揭阳诗会次丘逢甲韵二首 其二
经年碌碌为谁忙,节近重阳气转凉。欲觅浮槎还海道,犹伤离恨限河梁。同音笙磬芝兰臭,异代风骚萸菊香。胜友如云真胜事,支郎重见眼中黄。
将赴揭阳诗会次丘逢甲韵二首
平生初拟岭南行,梦里先闻海浪声。邹鲁流风存远峤,主宾高会此名城。珠玑盈斗惭文笔,衰病擎杯怕酒兵。想得炎方云日暖,恨无田地寄躬耕。经年碌碌为谁忙,节近重阳气转凉。欲觅浮槎还海道,犹伤离恨限河梁。同音笙磬芝兰臭,异代风骚萸菊香。胜友如云真胜事,支郎重见眼中黄。
岭云海日楼诗钞
诗别集。一册十四卷。近人丘逢甲撰。初版于一九三六年,又版于一九八二年。丘逢甲,又名仓海,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生于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一九一二年。台湾人。光绪进士,官工部主事。甲午战争中,在乡督办团练,与台湾士民抵抗日军。在台湾创办学校、推行新学。曾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谘议局议长。民国成立后被举为参议院参议员。丘逢甲天资聪明,一生作诗极富,梁启超称之为“诗界革命一巨子”。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收乙未至辛亥十七年间的作品。并附年谱、传记等。逢甲为近代著名爱国诗人,作诗近万首,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情;风格近杜甫,以沉郁顿挫见长;有散文化倾向。有1913年排印本。
沧海遗民剩稿
近代诗集。王松著。初版本约刻于民国初年。1959年6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出版。卷首有刘承干《序》、吴曾祺《序》、施士洁《序》、邱菽园《序》、郑家珍《序》、陈槐庭《序》、作者《自序》及王瑶京等人题词。卷后附林纾《跋》、连横《跋》以及连横《王处士友竹先生五旬寿序》、施耐公《友竹居士五十寿序》、邱菽园《笔记一则》、丘逢甲《题沧海遗民<台阳诗话>》、林纾《酬台湾王隐君友竹见赠长句》、邱菽园《遗民王友竹君生圹表》、编者周宪文《后记》等。该书收诗集两种:一题《如此江山楼诗存》,录诗127首,作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一题《四香楼少作附存》,录诗35首,为作者青少年时期之作。林纾《跋》称其诗“骨力清健,仿佛陈简斋”。尤其《如此江山楼诗存》因作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充满爱国之情。
台战演义
章回小说。二集十二卷。近代无名氏著。叙大将军刘永福于安南抗清,百战百胜,后移师台湾。甲午以后,清廷割地赔款,将台岛割与倭寇。倭寇登台后,陷台北、基隆。刘大将军与丘逢甲等连出奇计,大挫倭兵,并擒倭酋桦山氏,台民誉之为“撼山易,撼刘家军难”。本书以台战史实为背景,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台湾诗乘
近代诗话。6卷。连横著。初版本不详。1960年1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编印。卷首有苏镜潭《序》、作者《自序》、陈其采题诗。卷后附刊连横《台湾诗荟杂文钞》。该书著于民国初年。评介范围仅限于明末至民初台湾籍诗人及与台湾关系密切的大陆诗人。全书6卷按时间顺序编次。卷1为明末清初卷,评介郑成功、沈斯庵等人。卷2为康熙、雍正、乾隆卷,评介蓝鹿洲等人。卷3为嘉庆、道光卷,评介姚莹等人。卷4为咸丰、同治卷,评介徐星溪等人。卷5为光绪卷,评介丘逢甲、许南英等人。卷6为清末民初卷,评介林资修、王松等人。它保留了有清一代台湾诗坛的史料,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苏镜潭《序》称该书旨在“昌明诗教于边陲僻处之区”。作者《自序》也自谓:“余撰此编,亦本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