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衡州集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 (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年以侍御史出使吐蕃,永贞元年(805)还朝,进户部员外郎,转司封员外郎。后被贬为均州刺史,改道州刺史。元和五年(810)转衡州刺史。吕温工文,长于铭、赞。柳宗元说他“道大艺备”、“文章过人”(《祭吕衡州温文》)。刘禹锡称他“文苑振金声”(《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其著作多种。今存《吕和叔文集》等。此书原由刘禹锡编次。此本先为诗赋,后为杂文,已非禹锡编次之旧。又第六卷、七卷、志铭,已阙数篇。卷末有孱守居士作《跋》云:“甲子岁从钱氏借得前五卷。戊辰从郡中买得后三卷。俱宋本。第六、第七二卷均之阙如。因取英华、文粹照目写入,以俟得完本校定。”又云:“第二卷闻砧以下十五首,宋本所无,照陈解元棚本钞入。”孱守居士,为常熟冯舒之别号,是书盖为舒所重编。吕温学春秋于陆淳,学文章于梁肃,授受均颇有渊源。集中如《与族兄皋书》,深得六经之旨。《裴氏海昏集序》,论诗亦殊精邃。《古东周城铭》能明君臣之义,以纠左氏之失。其 《思子台铭序》,谓“遇一物可以正训于世者,秉笔之士未尝阙焉。”其为文章之本可见。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洗竹
布衾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剪弃犹可怜,琅玕十馀束。青青复籊籊,颇异凡草木。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勿作彗与箕,而令粪土辱。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其一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官辞中秘府,疏放野麋齐。偃仰青霄近,登临白日低。折腰窥乳窦,定足涉冰溪。染翰挥岚翠,僧名几处题。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
次知县兄韵
市少全依郭,人稀却似村。湖山春气早,烟雨画图昏。倚树花微落,吟诗酒屡温。亲朋各南北,步屐款谁门。
追昔游集
唐诗别集。三卷。唐李绅撰。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 (今属江苏)人。少年好学,有诗名。曾以 《古风》诗求知于吕温,吕温大加称赞。元和元年 (806)举进士。补国子助教。元和三年 (808)授校书郎。长庆元年 (821)为右拾遗、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拜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宝历元年 (825),被贬为端州司马。改为江州长史,后迁滁、寿二州刺史。大和七年 (833)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历任浙东观察使、河南尹、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会昌二年(842)召拜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封赵郡公。出任淮南节度使。李绅主张仁政。长于文辞。著有《追昔游集》等。此集据天一阁藏本收录,乃其未为相时所作。分为三卷,收诗一百零一首。据晁公武《读书志》载,此集“前有开成三年(838)八月李绅自序。”然此集无之。李绅与李德裕、元稹有“三俊”之誉。白居易亦有“笑劝迂辛酒,间吟短李诗”句。绅在自序中称“追惜游,盖叹逝感时,发于凄恨而作也。”其诗音节啴缓,似不能与同时诸名家一较强弱。但文辞恬雅,无雕琢细碎之习,其格究在晚唐诸人刻画纤巧之上。现今宋元旧刻本已不存,目前较常见的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和清席启寓辑 《唐诗百名家全集》本。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旋伯注《李绅诗注》四卷,收入 《唐人小集》 中。
曲林真人遗以乳石杯盘赋诗以谢
上党搀天入醉魂,元功有意琢云根。小于药玉荷心盏,大称霜皮木瘿樽。藉草饮时留洞吏,隔花捧处倩山猿。殷勤更借弥明鼎,寒夜联诗酒屡温。
酬赵隐君还予诗稿之作因来韵增至二十四用柳子厚同刘院长言怀事诗例也
度德宜滕长,论交堕鲁皋。凄凉当岁晚,潇洒见时髦。常恐诗无證,空知调欲高。扶疏才社栎,变化岂胥涛。阔略三冬学,增多一字褒。大篇参往箓,异事诧吾曹。昔嗜梁台选,仍耽郢士骚。长歌落涧谷,中夜骇猿猱。攻苦鹈濡翼,求朋鹿食蒿。家无彦弘在,乡失吕温豪。击拊当谁听,荒芜尚自薅。英英善和柳,皎皎义熙陶。步骤才难至,图回首屡搔。较深搜石髓,务洁取溪毛。推激吾非党,讥诃物得逃。辞连盘谷稼,想到武陵桃。朝逮虞渊暗,宵几鹖旦嗷。含愁全庾赋,寓乐间庄濠。不谓尘明镜,何殊赠佩刀。音书无雁往,时序迫蝉号。嵇向诸人远,周雷再世遭。未应求善贾,孰不饮醇醪。并席葭依玉,清言輠炙膏。斯期方缅邈,北望寸心劳。
挽王知复书监 其三
公子三槐族,贫交五柳门。乡闾虽不数,书劄屡相温。前辈风流远,时情势利尊。哀哀埋玉树,此意复谁论。
新春缉曦楼吟集,禹艺诗来,辄次原韵却寄 1946年立春日
十年吟望阻斯楼,臣里遥于海外洲。换劫又更新郁垒,归耕宁有旧菟裘。暖姝自媚聊忘老,肮脏难谐一啸俦。待向桥西温履迹,繁香满树忆侬不?
别宇文季蒙
调羹休羡最南枝,国香继踵开酴醾。先容岂藉早梅力,到了自结东君知。孤芳缭绕春虽晚,典型题在黄金盏。一家风骨端不凡,故使天公独青眼。中兴英主方急贤,屡辞温诏挽不前。平生忠赤照肝胆,危论鲠谔能回天。左蜀分符尚馀略,浙路霜台亦轻著。朝廷鼎鼐席尚虚,君家况是个中脚。寒儒筦库埋晨昏,欲排阊阖嗟无门。洗眼江淮看腾踏,妖气一扫清乾坤。
挽王知复书监
五世衣冠盛,吾乡识故家。渥洼驹有种,和氏璧无瑕。了县真谈笑,还朝看咄嗟。天乎那可料,丹旐出京华。飞桥壮吾邑,虹影丽高深。义不烦千室,功无措万金。美哉承考意,伟矣济时心。此段无穷尽,江声共古今。公子三槐族,贫交五柳门。乡闾虽不数,书劄屡相温。前辈风流远,时情势利尊。哀哀埋玉树,此意复谁论。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月光似水衣裳湿,松气如秋枕簟凉。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
和邹公瑾留别二首 其二
有美蓬莱侣,玉质何温其。琼琚以为佩,云霞以为衣。翩然驾白鹤,怅望将焉之。岷山奇复高,渝水清且漪。相望不咫尺,何由共襟期。佳音比金玉,遗我可解颐。
赋永上人纸帐
剡藤裁素帱,坐使诸尘隔。冬室自生温,寒窗屡更白。不随直省被,长覆栖禅箦。思曾雪夜时,宿伴山中客。
雪霁野望 其一
惟爱寒天净,晴游东野东。鞋温宜履雪,酒热好当风。草积村园白,柴燃店灶红。飞鸦知向暖,噪日又盘空。
雪霁野望
惟爱寒天净,晴游东野东。鞋温宜履雪,酒热好当风。草积村园白,柴燃店灶红。飞鸦知向暖,噪日又盘空。血涌心田热,冲寒得得行。风前孤柏劲,雪后远山明。鹤淡飞无影,冰坚裂有声。浮云何处是,大地一同清。力学三年久,平心愧未能。山川如荡涤,耳目尽清澄。草没雉眠雪,桥閒人涉冰。仰观兼俯察,得意问山僧。
十一月七日五首 其三
山与晴天晚,江连夕照红。高鸿知夜渚,乔木要霜风。买酒缸须满,温炉火屡供。穷通定何物,随意乐衰翁。
袁五桥礼部甲三闻余乞疾寄赠依韵答之
星星短鬓笑劳人,回首光阴下阪轮。敢惜残年思养拙,难祛痼疾剧伤神。安心屡愧承温诏,止足原非羡逸民。辜负君恩三十载,况从绝塞起羁臣。
十一月七日五首
寒更催欲尽,曙色转鸡吭。鸣雁背晓斗,清笳吟宿霜。空山岁华晚,故园归梦长。晨起临清镜,悲嗟发已苍。寒暑添线衲,朝晡折足铛。无言病居士,面壁老胡僧。佛祖岂欺我,乾坤终有凭。穷年无一事,高卧醉腾腾。山与晴天晚,江连夕照红。高鸿知夜渚,乔木要霜风。买酒缸须满,温炉火屡供。穷通定何物,随意乐衰翁。三杯无奈醉,一褐有馀温。眼下幸无事,世间何足论。山僧元饱饭,词客谩招魂。杖策知何诣,门前老圃村。水雾今晨重,山川不复分。自然无日色,那更挟霜分。乌鸟依寒寂,渔樵散暝昏。一杯聊愈疾,令我忆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