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檀巷雨窗怀刘桥十首录四选一
鹡鸰翻翅声相呼,寥廓平原二月初。柳眼花须争欲笑,铁牛来谱斗天图。
望江南/忆江南 其一 赠谈献可
谈子醉,独立睨东风。未试玉堂挥翰手,只今楚泽钓鱼翁。万事举杯空。谋一笑,一笑与君同。身老南山看射虎,眼高四海送飞鸿。赤岸晚潮通。
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获无畏。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从闻解脱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罐及杨枝。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三宝神咒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九月十五夜芦潭限韵
匡庐秋色落千严,湖荡青青草半芟。晚翠和烟群岛接,空潭浮月薄云衔。如何圆魄看三度,犹自江村滞片帆。欲寄尺书随雁足,乡心撩乱倩谁缄。
次韵曾光叔昙县尉
我今自笑菌生庵,才读君诗舌本甘。未暇清修齐腊八,要陪游冶趁春三。极知世外交从好,却厌尘中富贵酣。溪老绝无名利念,不谋耕凿即渔蚕。
胥江同王佥宪送黄宗伯归天台舟中命酒剧谈至尹山寺为别一首
胥江饯别生霞早,尹寺催程落景微。谈向故人珠尽吐,杯临寒绪玉频挥。风烟岐路难分手,鱼水君臣可拂衣。南下总随鸿雁影,寸心应绕凤楼飞。
嵋山世寿曲赠少嵋谭宪伯
峨嵋山并极星悬,长遣光辉甲第旋。四序玉樽欢綵服,一堂华发映朱筵。花边舞影双双起,叶畔歌声叠叠连。解道丹丘即此地,何须拔宅羡飞仙。
满庭芳 用徐君宝妻韵 见谭献《箧中词》
三月烟花,二分明月,香车陌上如流。变来今日,犀甲带吴钩。何日王师雨洗,长驱入、迅扫貔貅。危城里,天荆地棘,不是等闲愁。长淮三百里,回头一笑,梦也休休。幸分飞两地,翻谢河洲。自顾此生安寄,问前生,著甚来由。只馀得,青磷碧血,何处十三楼。
复堂词话
清谭献撰。共一百三十一则,为其门生徐珂所辑,1925年付梓。徐珂跋云:“师之论词诸说,散见文集、日记及所纂《箧中词》、所评周止庵《词辨》。光绪庚子(1900),珂里居,思辑为专书,请于师曰:‘集录绪论,弟子职也。侍教有年,请从事。’师诺。其年冬,书成,呈师。师曰:‘可名之曰《复堂词话》。’”谭献论词继承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的词学观点而有所发挥,认为“倚声之学,由二张(张惠言、张琦)而始尊”;周济“切磋于晋卿,而持论益精”。谭氏极少推尊词体,并在《复堂词录叙》中指出:“词为诗馀,非徒诗之馀,而乐府之馀也。”词是由风、骚和乐府的演变发展而来,不应“以词为小道”。作者虽撰《箧中词》,“以衍张茗柯、周介存之学”,但又感到“以常(州)派挽朱、厉、吴、郭,佻染饾饤之失,而流为学究”。故“常州词派,不善学之,入于平钝廓落,当求其用意深隽处”。他不囿于门户之见,而自立己说。如对苏轼《卜算子·雁》,张惠言《词选》以《诗经·考槃》为比,谭献以为“其言非河汉也”,并提出“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主张,颇有新见,对晚清词坛产生一定的影响。是书有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据《心园丛刊》辑入。
古潭的声音
现代独幕话剧。田汉著。初载《南国周刊》1卷1期(1928年9月)。1929年修改,增加一个人物,再发表于《南国月刊》1卷2期(1929年6月1日),这个剧,从剧名看一种诗意(甚至是禅意)的象征,其主题是作者由读日本诗人芭蕉翁的诗句“古潭蛙跃入,止水起清音”得来的。整个剧给人的感觉只是这个从远方漂泊归来的诗人在赞美他从“尘世的诱惑”中救出来的舞女,给一个肉的迷 醉的人以灵魂的醒觉。在这里田汉表现了“灵与肉”的主题。在剧中,“鞋”和“潭”的意象是一种女性的意象,具有原型的意味。在剧中,诗人见舞女留下的高跟丝履,取一只来玩,“你看她还穿这双鞋!这要算她过去快乐生活的唯一的纪念了。……啊,鞋,和踏在你上面的脚和腿是怎样的一朵罪恶的花,啊!怎样把人引诱向地狱里去啊!……为什么一双人工做的小小高跟鞋,一上了她的脚就会变成一对把人引诱向地狱里去的魔鬼!”在这里,诗人对于鞋的迷恋, 以致可以引诱诗人和她一样跳入深潭是令人深思的。如果说,“鞋”是一种引诱, 那么“潭”则是一种回归。剧中的古潭,象征着生命的归宿,是“漂泊者的母胎”, “漂泊者的坟墓”,而最神秘的是舞女愿意投身于古潭去听那里面“发出的一种声音”。最后诗人自己也挡不住“古潭的诱惑”,纵身跳入了古潭。
池北偶谈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周易玩辞
十六卷,宋项世安著。书成于嘉泰二年(1202年)。本书专门阐释《周易》象辞。南宋庆元年间,项安世谪居江陵,杜门不出,专攻四书五经,写成《周易玩辞》一书。此书不沿旧说,独辟蹊径,专门从《周易》的象与辞入手解释《易》旨。自序以为,《周易》之道四,其实只有二,即象与辞,变是象之进退,占为辞之吉凶。不谈象,就不能知变;不通辞,就不能知吉凶。故自述以得于程颐《易传》者著为此书,却不仅以义理,而兼谈象数。马端临、虞集曾作序,盛推此书。
无题寄日本友人神村政志
优昙现后渺难攀,怕对黄昏月一弯。尚有伊人频入梦,疑云疑雨过巫山。
宫词 其五十二
白檀象戏小盘平,牙子金书字更明。夜静绮窗辉绛蜡,玉容相对煖移声。
南屏净慈寺赠萧方伯九生二首 其一
宦辙优昙现,禅宫慧日悬。棠分龙钵雨,笏柱鹫峰烟。鞅掌遗尘外,冥心悟劫前。眼看朱绂客,谁出火中莲。
南屏净慈寺赠萧方伯九生二首
宦辙优昙现,禅宫慧日悬。棠分龙钵雨,笏柱鹫峰烟。鞅掌遗尘外,冥心悟劫前。眼看朱绂客,谁出火中莲。言访毗耶室,淹留及下舂。悠然禅悦意,能继白苏踪。香积充莼鲙,秋声感砌蛩。辞官亦非病,登涉不扶筇。
示张唐臣诸人
玉皇香案晚朝回,小小星坛向夜开。一炷信香通鼻观,翠鸾飞背酒仙来。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同志 其四
吾亦爱吾庐,试听谈向背。维南汇平湖,浙水实分派。两峰屹三塔,形势远襟带。城中那有此,到处怜湫隘。拿舟信所之,讵复防厉揭。猿鹿骛幽旷,引遁终远害。抱垣更通津,渔钓欲寄快。都缘迹不羁,彻老心自在。
次慧清上人漫兴诗韵 其二
竹里柴扉静不封,瞿昙向此息芳踪。三竿红日摇春殿,万里寒潮和晓钟。绕径菜花飞蛱蝶,环池松影卧蛟龙。吟来金偈凭谁问,有客穿霞度紫筇。
半岭和薇隐韵
半岭幽居好,疏谈向夜分。剑明疑有月,香细欲生云。新酝皆松术,清娱有典坟。湘帘池上动,苦露湿行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