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纪游

我读先公诗,
颇识包山胜。
积想二十年,
今始鼓游兴。
嘉平月初吉,
帆自胥口进。
百里乘长风,
波光静如镜。
暮投消夏湾,
一村无二姓。
重门肃我入,
主人颇加敬。
越日游石公,
林峦最明靓。
归舟泊龙渚,
怪石列奇阵。
三宿枕山楼,
风雨入清听。
壶觞乐晨夕,
淹留不为病。
停午烟雾开,
饭罢理鞍镫。
破腊梅解苞,
寒香逗樵径。
林屋路转幽,
仙源隔凡圣。
探奇学蛇行,
那复顾泥泞。
蝙蝠红朱砂,
仙人绿云鬓。
恍惚梦见之,
逢人作谈柄。
斜阳下西岩,
枉道穿密荫。
枇杷正著花,
古寺出清磬。
秉烛纪胜游,
累牍不能竟。
所嗟限重湖,
桅樯托身命。
来去冲洪涛,
后会那可定。
先公两游览,
遗翰实左证。
小子寻旧踪,
按图索神骏。
闻者或见疑,
到则真可信。
洪荒未辟前。
灵异于此孕。
一经花石纲,
采凿苦难禁。
山人指云根,
云是朱勔剩。
艮岳今劫灰,
名山永留镇。
吾亦旅泊人,
长歌等鸿印。


最后修改于2024-12-03

更多推荐

寄元叔因呈知府内翰

闻说移居向越州,三生风月旧曾游。秦碑古字应难读,禹穴馀书尚可求。海蟹江珧荐?醁,林苞野蕨助肴羞。遥知屡下陈蕃榻,顾我飘零阻献酬。

—— 李正民

寄元叔 其一

十年出处略相同,名在丹台第几重。欲富未能求五牸,为贫聊且受三钟。寒灰复焰惭安国,穷鬼何知笑伯龙。泛宅浮家苕霅上,一觞一咏可从容。

—— 李正民

寄元叔 其二

海上欣逢梅柳新,旅怀悽惨倍伤春。飘浮正类河中木,聚散还同陌上尘。终拟文章为世用,未应富贵后时人。登临况有新诗句,满箧珠玑岂患贫。

—— 李正民

寄元叔 其三

十日寒云不肯晴,黑貂裘敝客心惊。旗亭雪湿难沽酒,炀灶烟消类戛羹。学辩痴龙真末技,文摛彩凤亦虚名。山居自足三冬用,老大何嫌秉烛明。

—— 李正民

和元叔再至分水韵

倦翼卑飞忆故林,弟兄隔阔倍伤心。神州翻作豺狼窟,天堑犹防马箠侵。何幸鸰原同急难,宁将茅茹论升沉。不须更语刘玄德,始觉元龙用意深。

—— 李正民

自嘲

寥落羁栖向海隅,终年局促卧蜗庐。闲如白傅不饮酒,穷似虞卿懒著书。永夜悲凉听蟋蟀,几回圆缺看蟾蜍。扶摇何日乘风去,独跨鲸鱼上碧虚。

—— 李正民

和元叔闻德邵省下之作

文场决胜事何如,神助曾无合浦珠。正论久知传木铎,哇音宁使混錞釪。土风未改犹思楚,射御今应复教吴。白雪调高难继和,埙篪歌咏古相须。

—— 李正民

和孙邦求 其一

笔砚情亲二十年,相逢直欲尽君欢。短檠况味同春梦,老鹤精神耐岁寒。闭户每欣闻杖履,衔杯屡笑倒巾冠。墙头梅萼休嗟晚,为恐骚人思渐阑。

—— 李正民

和孙邦求 其二

回首宣城一梦间,黄公垆畔记前欢。故交十载穷空谷,得路三人到广寒。韩愈应须拜东野,钟仪未必困南冠。平津晚佩黄金印,稳步青云兴始阑。

—— 李正民

和孙邦求 其三

投老侵寻两鬓斑,十年情绪几悲欢。深倾玉醑何辞醉,养就金丹不畏寒。鹤驭且芸昆阆草,鸾台曾著鵔鸃冠。少时豪气消磨尽,赖有诗情偶未阑。

—— 李正民

和孙邦求 其四

结友何殊杵臼间,旧游重话发清欢。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

—— 李正民

和孙邦求 其五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 李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