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典设自施州归

吾怜荥阳秀,冒暑初有适。名贤慎所出,不肯妄行役。旅兹殊俗远,竟以屡空迫。南谒裴施州,气合无险僻。攀援悬根木,登顿入天石。青山自一川,城郭洗忧戚。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怿。其俗则纯朴,不知有主客。温温诸侯门,礼亦如古昔。敕厨倍常羞,杯盘颇狼藉。时虽属丧乱,事贵赏匹敌。中宵惬良会,裴郑非远戚。群书一万卷,博涉供务隙。他日辱银钩,森疏见矛戟。倒屣喜旋归,画地求所历。乃闻风土质,又重田畴辟。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竞惜。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渚拂蒹葭塞,峤穿萝茑幂。此身仗儿仆,高兴潜有激。孟冬方首路,强饭取崖壁。叹尔疲驽骀,汗沟血不赤。终然备外饰,驾驭何所益。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翩翩入鸟道,庶脱蹉跌厄。

江雨有怀郑典设

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籍不禁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四围峰峦秀峛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祇自芳 其一

古人重实学,今人盗虚声。窃取糟粕馀,富贵博恩荣。衣锦誇闾里,策肥动公卿。譬如三春花,转瞬萎荒城。岂知松与柏,终古性常贞。

四围峰峦秀峛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祇自芳 其二

鹏抟万里风,乃贻鸴鸠笑。士拓万古胸,乃致庸俗诮。曲高和者稀,谁解宫商妙。守志须益坚,切莫投时好。人言何足凭,登高发远啸。

四围峰峦秀峛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祇自芳 其三

南山有松柏,郁郁百千寻。云中耸干直,岭上结根深。饱沾雨露润,坚成铁石心。充作栋梁材,巨室独胜任。寄语众桃李,莫急出山林。

四围峰峦秀峛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祇自芳 其四

藤萝附乔木,青青引蔓长。叶繁拟古柏,华密傲甘棠。自谓得所托,岂复慎周防。一旦木或颓,与之俱同僵。所以有志士,独立守故常。

四围峰峦秀峛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祇自芳

古人重实学,今人盗虚声。窃取糟粕馀,富贵博恩荣。衣锦誇闾里,策肥动公卿。譬如三春花,转瞬萎荒城。岂知松与柏,终古性常贞。鹏抟万里风,乃贻鸴鸠笑。士拓万古胸,乃致庸俗诮。曲高和者稀,谁解宫商妙。守志须益坚,切莫投时好。人言何足凭,登高发远啸。南山有松柏,郁郁百千寻。云中耸干直,岭上结根深。饱沾雨露润,坚成铁石心。充作栋梁材,巨室独胜任。寄语众桃李,莫急出山林。藤萝附乔木,青青引蔓长。叶繁拟古柏,华密傲甘棠。自谓得所托,岂复慎周防。一旦木或颓,与之俱同僵。所以有志士,独立守故常。

送泉州蒙古学正

王制严心画,臣工重古人。朝廷政典大,岭海学宫新。番舶槟榔唾,邮签荔子尘。方言若翻译,谁与计偕陈?

唐六典

又名《大唐六典》,中国古代官修职官政典。原题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唐传抄本早已湮没无闻,宋有元丰、绍兴两种刻本,明有正德、嘉靖两种刻本,至清嘉庆扫叶山房本,光绪广雅书局本,脱误已经很多。现北京图书馆尚藏有南宋绍兴本残本15卷。日本学者拍照以与明正德传本合校,在1973年刊印新本《大唐六典》,乃是当前最佳版本。此书开元十年(722)开始编纂,玄宗曾手写六条,要求臣下按《周官》分理、教、礼、政、刑、事六部,以类相从编撰,故名《六典》。宰相张说、肖嵩、张九龄、李林甫四人先后负责总管修撰事宜,具体执笔有徐坚、陆坚等12人。开元二十六年(738)撰成,由李林甫进奏皇帝。该书共30卷,体例由韦述制定:“以令式入六司,沿革并入注”(《集贤记注》),按照唐国家机关体系,排比现行令式,以三师、三公、六省、五监、十二卫、诸王府、州郡官为篇目,叙述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秩、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并收入了若干唐代诏令,内容相当丰富。该书在唐代虽“无明诏颁行”,但代宗、德宗时已流行于世。唐人讨论典章,也常加引用,并对后来宋代元丰官制改革有过很大影响。学术界认为本书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

谢静远惠蜜梅

江南烟雨未全黄,谁使青酸堕蜜房。妩媚已能知魏證,典刑时复见中郎。

无题二首 其二

百年功业自天开,化洽周南陋汉才。朱鸟每从东海获,白禽还自越裳来。绣衣玉斧严丹陛,衮冕桓圭列上台。政典有余戎备略,秋风满地独兴哀。

秋辨九首 其七 陵疆功罪

误国刑章首不忠,陵疆何地可欺蒙。先时已失权威爱,后事犹然饰罪功。政典千年难日异,天颜咫尺敢雷同。即今中外全躯得,退食清朝亦省躬。

感时述事十首 其十

秦皇县九宇,三代法乃变。汉祖都咸阳,一统制荒甸。豪雄既铲削,疮痍获休宴。文皇继鸿业,垂拱未央殿。累岁减田租,频年赐缣绢。太仓积陈红,圜府朽贯线。是时江南粟,未尽输赤县。方今贡赋区,两际日月竁。胡为倚东吴,转饷给丰膳。径危冒不测,势与蛟龙战。遂令鲇与鲵,掉尾乘利便。扼肮要国宠,金紫被下贱。忠良怒切齿,奸宄竞攀援。包羞屈政典,尾大不可转。圣人别九州,田赋杨为殿。中原一何膴,所务非所先。豳风重稼穑,王业丘山奠。夫征厉末习,孰敢事游燕。哀哉罔稽古,生齿徒蕃羡。一耕而十食,何以奉征缮。长歌寄愁思,涕泪如流霰。

为玉泉山人题

天池直接扶桑东,百川委会来无穷。两崖为门障海口,大江中流潮汐通。丰山横鹜东奔放,浪啮沙崖穿玲珑。翠凤飞来白银阙,金鳌涌出金莲宫。天台赤城此磅礴,间气往往生英雄。鸿儒硕士世不乏,神灵秀异天所钟。玉泉山人独嗜古,食贫力土专而工。结庐椒江望蓬岛,坐看海气浮青红。含嚼英华嗽芳润,吐纳光景嘘长虹。群仙窈窕罗几席,洪波浩瀚涵心胸。蕞尔一乡不满意,邈焉四海将奚从。日披黄卷对贤圣,上并周孔齐羲农。国风雅颂导于正,典谟训诰操瘚中。权谋智术竞趋利,玄谈清议咸归空。濂洛崛起树名教,千载道学开盲聋。仁义行师佐伊吕,礼乐出治登夔龙。拯救生民布仁化,此心烱烱今昔同。食息梦寐若见之,上下议论相磨砻。论交岂止一世士,直追三代还淳风。屈伸去就随所遇,仕止进退皆从容。某山某水吾钓游,归来旧隐巢云松。

无题二首

滦河还国世还淳,职贡梯航罔不宾。珠树木难炎土物,紫驼黄鼠朔方珍。雕题火老锼金珥,漆齿酋王冠玉麟。荒服年来朝觐绝,包茅责入竟何人。百年功业自天开,化洽周南陋汉才。朱鸟每从东海获,白禽还自越裳来。绣衣玉斧严丹陛,衮冕桓圭列上台。政典有余戎备略,秋风满地独兴哀。

御定月令辑要

二十四卷。图说,一卷。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圣祖以明朝冯应京所撰《月令广义》二十五卷体例粗备,但采录有关著述繁简失当、雅俗不分,特命李光地等另行编纂,门类因仍其旧,删除无稽之谈,增补未备之文,定为图说一卷,岁令二卷,每月令一卷,春、夏、秋、冬令各一卷,土王令一卷,十二月令各一卷,闰月令一卷,夜令二卷,时刻令一卷。每类之下,分天道、政典、民用、物候、占验、杂记六个子目。十二月令、闰月令,在六个子目之外,增节序、日次二子目。各据图籍,皆注出处。其为旧本所有者,标以“原”字;其所增补者,标以 “增”字。传本为 《四库全书》本。

日讲书经解义

十三卷。清圣祖康熙御定,大学士库勒纳(详见《日讲易经解义》)等奉敕撰。此书原为库勒纳等侍讲《尚书》之讲义,康熙十九年(1680)奉诏以旧稿编次而成。《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大旨在敷陈政典,以昭驭宰之纲维;阐发心源,以端慎修之根本,而名物训诂,不复琐琐求详。”此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条陈《尚书》为政大法,以明治国之纲纪;二是揭示《尚书》修身养性之道,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其说解《尚书》,重视所谓“大者远者”,与寻常儒生寻章摘句、于名物训诂作烦琐求证者,旨趣不同。此书有康熙中内府刊本。

咸淳遗事

历史著作。2卷。撰者不详,当为宋故老遗臣。或以为元人偶得当时邸报排比而成。记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至八年之事。于尊崇赐命诸政典记载颇详,并备录学士院所行制命之词,而朝廷大政多阙略不载。所记遗闻琐记多史所未备,足资考订。原本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遗文,编为2卷。有《墨海金壶》、《粤雅堂丛书》等本。

即席次韵景周梅花

魂来孤山青,梦破耶水碧。非兄孰知我,非我无此客。一枝霜雪后,坐断春寂寂。平生桃李场,虽邻有不觌。人中具品藻,酝藉李太白。岁寒得佳尚,贤贤以易色。经年堕尘鞅,此士久乖隔。昌原弗相见,所谓顺之逆。无诗可报答,大叫脱巾帻。疏花正点染,半蕊犹索摘。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一百八十卷。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与《大清会典》同时告成。《会典》原本,以则例散附各条下,盖沿历代之旧体。至是乃各为编录,使一具政令之大纲,一备沿革之细目,互相经纬,条理益明。考《周礼》为一代之典制,而六官所职,其文颇略。其见於诸书者,如都城之广狭,《左传》称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逸周书·作雒解》称大县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城方王城九之一。其文相合,当为周之旧典,而《周礼》无之。又太子生之礼,《左传》称接以太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礼记·内则》所载,文虽稍详其事并同。当亦为周之旧典,而《周礼》亦无之。知《周礼》举其要,而度数节次之详,则故府别有其记载,与六典相辅。又《左传》载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知当日王室之礼,或改於旧,必籍而记之,以为故事。其书虽不传,其文则旁见侧出,散在古籍者,尚灼然可考也。然则《会典》之外,别为《则例》,正三代之古义矣。其间随时损益之迹,悉出圣人之化裁。盖帝王创制显庸,有百世不变之大经,《诗》所谓“不愆不亡,率由旧章”是也;有因事制宜之大用,《记》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也。即政典之因革,以仰窥皇心之运量,精一执中,具昭於是。岂徒备掌故而已哉。

1 2 3 50